第六课《黄河颂》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和其他相关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2.反复朗诵并理解歌词内容,感受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3.感受黄河的悠久历史与波澜壮阔的形象,理解黄河所凝聚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学习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
【学习难点】
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调动并强化学生的爱国热情。
【课件准备】 白板
【教与学方法】朗诵 合作研讨
【知识链接】
1.走进作者: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 ( http: / / www.21cnjy.com )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27年在中学时代即参加革命工作,“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辍学,曾做过学徒、店员和小学教师。1936年抵达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从事进步文艺活动。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广为传唱。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
2.作品介绍:《黄河大合唱》是著 ( http: / / www.21cnjy.com )名诗人光未然(张光年)为配合音乐家洗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而写的组诗。共有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诗中雄奇的想象与现实图景交织在一起,组成一幅壮阔的历史画卷,反映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
3.背景知识:1938年,抗日战 ( http: / / www.21cnjy.com )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的心愿就是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现实斗争,激发起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诗人光未然作为时代的歌手出现,他站在高山之巅,代表祖国英勇的儿女,向着黄河唱出了颂歌,发出了要向它学习的誓言。
诊断性评价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巓( ) 澎湃( ) 狂澜( ) 浊流( ) 滋长( )哺育( )
2.用下列词语造句。
浩浩荡荡: 澎湃:
3.原文填空。
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 ( http: / / www.21cnjy.com ),( )向东南。惊涛澎湃,( )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 ( )成九曲连环;从( )下奔向( )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 )两面。
4.黄河自古以来都是诗人深情吟诵的对象。请你至少写出两句有关黄河的古诗句。
⑴ ⑵
5.请你试着给下列形似字组词。
魄__________浦__________磁__________扮________
魂__________哺__________滋__________纷________
朗读课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 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
2.主体部分中“望”字所统领的内容?
3.“啊!黄河”在诗中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
4.诗歌从什么角度表达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的?有何历史和现实意义?
5.为什么把黄河比作“摇篮”和“屏障”?
【展示提高】
1、朗读。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
①教师范读。
②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③学生齐读。
1.“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你认为谁是新时期具有“黄河精神”的人?请列举一位,并为他(她)写上一句话的评论。
人物: 评论:
【巩固拓展与合作探究】 课外语段阅读
黄河颂
浩瀚壮阔的黄河,奔腾澎湃,流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黄土高原。黄河流域是黄种人滋生繁衍的地区,也是轩辕黄帝居住营卫的所在。黄河哺育着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得到这份自然的恩赐,瓜瓞绵延,永无止境,与山川相辉映,与日月共长久。
据远古记载,黄河流经壶口、华阴、孟 ( http: / / www.21cnjy.com )津、流入渤海。而砥柱则岿然屹立于浊浪怒涛之中,显示出坚忍不拔的气概。砥柱之北的大阳县也因处于大河之阳而得名,又以在大河之北,遂定名为河北县,其后乃改称平陆。小县得大名,实为鲜见。
黄河流域气候温和,土壤肥沃,适宜农 ( http: / / www.21cnjy.com )业的经营。炎黄子孙得天独厚,在此肥沃的土地上,经之营之,日臻文明。淳朴勤俭的风俗,早见于《诗经·国风》的歌育;也深得吴国季札的称道;太史公著《货殖传》、班孟坚撰《地理志》,亦皆颂扬不止。而关西尚雄武,山东称儒雅,两汉将相洵出其间,称为盛世,隋唐而后,更见发扬。人文盛,彪炳史册,令人缅怀留连,无时或已。
自远古时起,黄河流域即为都城所在。三皇五帝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传说,就未远离此城,夏商周三代更辗转迁徒于其间。由秦汉以迄唐宋,咸阳、长安、洛阳、开封,迭为建都之地。都城所在,人文荟萃,历久不衰。奔腾的黄河,激励人民向外发展,齐鲁方士,期望三神山,秦皇汉武,亲临东海上。虽说是景慕神仙,实际是谋图海外开拓。而张骞凿空,甘英远行,始知西域的广大无垠。海上三神山诚渺茫难稽,日南交趾的设郡,汉迁使者遂得远至已不程国。以今地按之,已达到印度南部海岸。这种向往开拓的精神,历隋唐而至于近世,初未稍泯。
黄河流域,既是肥沃的地区,又有瑰丽的文化,但与北方草原相毗邻,不免引起游牧族类骚扰。为了促进文化发展,也为了使农业地区不受蹂躏,从战国时起,就修建了长城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历秦汉而至明代,皆有所修建。由于有了长城,黄河流域的文化不仅受到了保护,而且更显得采。长城并未使黄河流域受到封闭,也并未使人趋于保守。霍去病驰骋于祁连山下,徐自为筑城于卢胸山旁,窦宪勒铭于燕然山侧,王越取胜于红盐池畔,都是不以长城为限。而参于可汗道的建筑,丝绸之路的畅通,又皆显示出没有受到任何的阻隔。这些都是开拓和进取,而不是封闭和保守。黄河的激荡和奔放,是不会使人封闭和保守的。
近世以来,黄河屡经泛滥,造成了若干破坏。这是人为作用的恶果,是不肖的炎黄子孙
的造作。植被的破坏,水土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流失,愈至挽近而愈形严重,黄河怎能不频繁泛滥?如果除旧布新,有所改革,黄河必能充分恢复它原来的哺育力量,中华民族也必能因之早日得到振兴,益臻于繁荣富强!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浩瀚( ) 繁衍( ) 缅怀( ) 泛滥( ) 蹂躏( )
2、两篇《黄河颂》虽体裁不同,但都会激起我们自豪之感,读罢全文,你产生了怎样的感受?
3、本文向我们介绍了黄河哪些方面的知识?
4、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可是近世以来,黄河屡经泛滥,造成了若干破坏,你想对人们说些什么?以唤起人们对黄河的保护?
形成性评价
1、解释词语:狂澜 屏障
2、许多古代诗歌提到了“黄河”,请列举一句。
【励志名言】
【学习反思】
《黄河颂》导学案答案
【自学质疑】。略
【合作探究】1、颂
2、从“望黄河滚滚 ----劈成南北两半”
3、构成反复,直接抒发了热爱黄河,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 ( http: / / www.21cnjy.com )伟大的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英雄的儿女,维护了祖国尊严,我们为民族自豪、为祖国歌唱。让我们以黄河为榜样,团结奋斗,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世界强国之林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因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了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所以是摇篮。因为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天险在地理上是天然的军事屏障,他的伟大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的城防,它是中华民族抵御外族的制胜法宝。
【巩固拓展】1、略 2、热爱祖国,热爱 ( http: / / www.21cnjy.com )黄河,以自己是炎黄子孙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3?介绍了黄河流经地域,黄河流域的气候,黄河流域悠久的历史以及以黄河流域为中心,不断向外发展等几个方面。 4、语言通俗,应有一定的震撼力。 5、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欲渡黄河冰塞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