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土地的誓言 (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揣摩、品味本文精彩段落和语句。
3.培养并提升学生热爱故土,热爱祖国的情感。
【重点难点】
品味本文富有激情的语言;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知识链接】
1、走进作者
端木蕻良(1912-1996),原名曹汉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辽宁省昌图县人,先后毕业于南开和清华,学生时代即开始创作,他和萧红、萧军、舒群、罗宾基、白朗、李辉英等人被称为“东北作家群”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主要著作有《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和《曹雪芹》等。
2、写作背景。
194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整整十年,抗日战争正处于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作者怀着难以抑制的思乡之情写下了这篇文章。
一、诊断性评价
小组讨论 检查 展示
1.《土地的誓言》选自《________》卷一,作者 ________,原名 ________,________ 作家。
2.给加点的字注音。
端木蕻良( ) 炽痛( ) 泛滥( ) 嗥鸣( ) 斑斓( ) 碾( )
污秽( )谰语( )亘古( ) 默契( ) 田垄( ) 镐头( )
二、课文探究
(一)整体感知 小组合作
1、第一段的主要内容是:我常常想起关东原野上的一切,我时时听见故乡的呼唤,我的内心为此热血沸腾!
第二段的主要内容是:故乡美好的生活令我梦萦魂牵,我发誓要为故乡母亲而战斗而牺牲!
本文的结构内容看似复杂,实则线索清晰,结果简单。两段文字一气呵成。任由情感的激流倾泻,在结构上有如双峰对峙,又婉若对仗工整的一副长联。
2、结构特点:
思考:本文只有两段,请大家想一想,这两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何异同?
3、文中哪些句子最能表达作者的感情?
质疑解惑
各小组展示组内未解决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如:
1、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土地的誓言”
2、第一段列举了哪些东北特有景物、物产?你认为有必要列举那么多吗?为什么?
3、作者在第二自然段里,为表达“我不能离开她”的感情,描述了哪些故乡特有的景物?有什么作用?
4、怎样理解文中“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中的“泛滥”与“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中的“埋葬”这两个词语的确切含义
5、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我便能看见那大地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深层,在翻滚着一种红熟的浆液······在那亘古的地层里,存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里喷涌着血液一样。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这句话里“红熟的浆液”喻指什么?
6、文章结尾一句“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的含义是什么?
四、感悟创作(小组展示完后,教师将答案在多媒体上展示)
为什么文章起初写“关东大地”用“她”来称呼,而到了后面时却又改口说“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五、反馈检测(小组展示完后,教师将答案在多媒体上展示)
积累与运用。
1.下列书写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
A.喷涌 珠丝马迹 缠绕 红熟 B.谰语 班谰 亘古 申吟
C.丰绕 飘扬过海 泛烂 桨液 D.镐头 土穰 蚱蜢 原野
2.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 ( )
(2)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 ( )
(3)我向那边注视着,注视着,直到天边破晓。
( )
六、学习反思:
土地的誓言 答案
2、结构特点:
思考:本文只有两段,请大家想一想,这两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何异同?
结构相同:都是先直接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然后回忆,最后直接抒情。
内容的相同:都有对故土的回忆和描绘。
内容上的不同点:回忆中选取的景物不同。
思想感情上的不同点:前者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达作者对故乡的激情赞美和深情怀念。后者它也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但怀念中却暗含着忧伤与愤怒,由此,情感才能在后半段得以最强烈的喷发,面对土地发出自己坚强的誓言。
3、文中哪些句子最能表达作者的感情?
(1)、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 (2)、我无时无刻不听见……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它召唤我回去(3)、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4)、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
类似句子可用换字比较法进行赏析理解,体会词语的表现作用
交流探究
1、这一标题是比较独特的,其要点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誓言”。从文章来看,这誓言是作者对着土地发出的。作者在文章末尾壮怀激越地发誓:“我要回到她的身边……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这种掷地有声的誓言读者自可强烈地感受到。因此,这一标题应该理解为“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而不是“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
2=碧绿的白桦林、奔流似的马群、蒙 ( http: / / www.21cnjy.com )古狗、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煤块、赤色的足金、悠远的车铃等等;有必要,删去不好,因为这些都是关东大地的代表事物,代表着关东大地的特征,它可以使读者充分了解关东大地,感受关东大地的美丽富饶,也可以唤起读者的想象。
3、“土壤的香气在田野里飘扬。河流浅浅地流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柳条像一阵烟雨似的窜出来,空气里都有一种欢喜的声音。原野到处有一种鸣叫,秋天,银线似的······
选择有特征、有意味的景物组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叠印的一个又一个画面,像电影镜头一样闪现,展现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比如“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原野上怪诞的狂风”一段,白桦林、蒙古狗、奔马群、红高粱、黑土地等东北特有的景物密集地排列在一起,加大了信息容量和对读者的冲击力。
4、作者那激愤狂放的心情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了“泛滥”来形容较之用“澎湃”“涌动”等词语更多了几分野性和难以驾驭的力量。至于“埋葬过我的欢笑”中的“埋葬”就更加特殊。昔日的快乐欢笑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只是凄苦、哀愁和悲愤!作者的欢笑确实“死了”,它被埋葬在故乡的田垄间。作者的欢乐只属于失去的故园。这样想来,用“埋葬”是不是更多了一层沉重的感觉和悲愤的心绪呢?
5、含义:作者思乡之情就像地下沸腾的岩浆一样在燃烧在沸腾在奔突,就要喷涌而出。
“红熟的浆液”表层指“大地深处沸腾的浆液”。深层指作者内心正如地下沸腾的岩浆一般。
6、作者愿意为了土地不惜奋斗,为了美丽的东北故乡而奋斗,甚至不惜牺牲自己。表达了强烈而深沉的爱国之情。
7、文章开始用第三人称,是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感情起初比较平稳,但随着作者情绪的一步步激动,作者就不满足于使用向第三者介绍的人称代词“她”了,于是抛开读者直接与自己所叙述的对象进行对话交流,对土地以“你”相称,情感显得更加直接而迫切。这在修辞上叫“呼告”,具有强烈的抒情效果。
8、归纳主旨:作者通过抒发对被日本侵略 ( http: / / www.21cnjy.com )者强占十年之久的关东原野的眷念之情,表达“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流亡青年对国土沦丧的压抑之情,充满深沉的爱国热情。
课堂展示
自学自测与交流探究的问题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