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鄂州市泽林镇泽林中学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6课猫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鄂州市泽林镇泽林中学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6课猫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3-11 16:10: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6、《猫》导案
学习目标重难点:教法:学法:课时安排 1、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2、体验、探究小说主题的多义性。 3、品味细节描写。重点:明确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在家中地位及对“我”的影响难点:学习生动的细节描写和直抒胸臆的抒情文字。朗读法,合作探究法,语文活动式教学法朗读法,勾画圈点法,讨论法2课时
导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种小动物。很多家庭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猫惹人喜爱而养它。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他家也曾养过三只小猫;从养这三只小猫的过程中,他领悟到了—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究竟是什么样的哲理呢 今天,我们—起来学习郑振铎先生的散文《猫》。二、明确目标三、预习展示1、文学常识库走进作者:郑振铎(1898—1958),福 ( http: / / www.21cnjy.com )建长乐县人。现代作家、文学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全国作协理事等职。 2、基础知识园(1)书写和注音忧郁( yù) 怂恿(sǒng yǒng ) 安详( xiáng ) 蜷伏(quán) 惩戒(chéng) 怅然( chàng) 污涩(sè ) 红绫(líng )(2)词语解释怂恿——怅然——污涩——惩戒——3、朗读训练营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互相评价并谈体会。 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中国俗文学史》《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等相关知识:五四前后,科学、民主、自由、平等、人道主义、个性解放等思想已经传入中国,郑振铎勇于接受新思想、新观念,并身体力行。
导学过程
四、课文探究1、小组合作学习问题预设:(1)文章写了几只猫?重点写哪—只?文章共写了四只猫,即自家喂养的三只猫和偷吃芙蓉鸟的黑猫。重点写了第三只猫,其篇幅占了三分之一有余(2)第一只猫的结局怎么样?家里人的态度是怎样的?这只猫最终病死了。作者先交代的“不知怎地忽 ( http: / / www.21cnjy.com )然消瘦了,也不肯吃东西”就已经埋下伏笔。对于这只猫的“病死”,三妹“很难过”,“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3)第三只猫为什么不招人喜欢?如果是养第一或第二只猫时芙蓉鸟被咬死了,我可能会怎么样?个性需要自我完善,才能避免不幸。(4)猫的悲剧仅仅是因为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格吗?作者对这三只不同的猫的亡失又是怎样的态度呢?为什么“我”对于第三猫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哪些语句表达了这种难过之情?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我”的主观臆断,断定鸟是它咬死的,暴怒之下“我”用木棒打它,它受到冤苦无处辩诉,最后死在邻家屋檐上。(5)第二只猫的结局怎么样?大家持什么感情? 这只猫最终亡失了:对于这只猫的“亡失”,三妹“很不高兴”,作者也是“怅然”“愤恨”“诅骂”2、展示探究结果五、质疑解惑 各小组展示组内未解决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如:赏析课文的语言特色。六、感悟创作作品中所描述的猫,你最喜欢哪一只,为什 ( http: / / www.21cnjy.com )么?请用这样的句式说话: 我喜欢第___只猫,因为它_______,看________________(文中具体表现这一特点的细节描写)。 教学反思:
26《猫》导案第二课时第一阶段:学情诊断回忆上节课所学,思考:本课的重点是描写第几只猫?为什么“我”对于第三只猫的死亡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第二阶段:自主探究请同学们按句式说话,我们共同学习生动的细节描写。读“ ”,我看到了一只 猫。第三阶段:合作探究假如养第二只猫时也养了鸟,鸟也被咬死,“我”会怎么想,怎样做?假如养第二只猫时发生鸟被咬的事,“我”大约会因喜爱这只猫而迁怒于别的什么原因。事情澄清后,“我”心里十分难过,作者是怎样抒发这种感情的,他领悟到了哪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齐读第30,31自然段)这是“我”的忏悔。同时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不能主观臆断,否则,就会出现差错。甚至造成无法补救的严重过失。 本文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采用这种叙述方式有什么好处?作品中虚构的“我”,是三只猫的主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喜欢前两只猫,厌恶第三只猫;他就是前两只猫悲剧的目击者,又是第三只猫悲剧的制造者。这样,作者可以很自然地利用“我”在文章中的地位,借“我”之口,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揭示作品的主题思想。第四阶段:检测小结分条说说“我”根据什么判断第三只猫咬死了芙蓉鸟。猫常常对鸟笼望着。根据张婶默默无语,证实猫的罪证。找不到猫,说明它畏罪潜逃。(4) 看到猫嘴里好像还吃着什么,便断定在吃鸟腿。文中第三只猫被找到时,神情如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猫的神情是安详的,与“我”的暴怒形成鲜明的对比,更能体现猫的无辜及“我”发现猫被冤枉后的悔恨之深。本文采用的是第几人称写法?有什么好处?第一人称的写法,可以自然地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揭示作品的主题思想,引起读者的共鸣,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思考与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