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四年级上青岛版6快捷的物流运输—相遇问题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四年级上青岛版6快捷的物流运输—相遇问题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6-03-11 17:23: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相遇问题|青岛版
教学重点:利用线段图帮助学生分析“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构建“速度和×时间=总路程”以及“路程1+路程2=总路程”的数学模型。
教学难点:理解相遇问题的基本特征,利用线段图帮助学生分析“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两块橡皮(或两支笔),答题纸。
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事例,运用模拟表演策略帮助学生理解“两个物体”、“两个地方”、“同时出发”、“相对而行”、“最后相遇”等关键词的含义,逐步提炼形成相遇问题,理解相遇问题的基本结构特征;
(2)结合具体情境,运用表演、动画、线段图等策略引导学生整理信息、分析相遇问题的速度、时间、路程这三种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初步构建起相遇问题的数学模型,进而自主解决相遇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积累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
(4)培养学生细致的审题及细心计算的习惯,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及运用知识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创设生活情景,复习引入新知
1.教师出示问题,学生独立解决,并回忆速度、时间、路程三量关系。
请一个学生在教室里走一走,然后提出:你们能从这位同学走路的过程中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学生会提出:他走了多长一段路?他走路的速度是多少?他走了多长时间……一系列的问题。教师从中挑选关键问题深入探究。然后继续提问:你平时走路一分钟走多少米?生:50米一分钟。那你走十分钟能走多少米呢?生:500米。怎么得到的呢?从而复习了速度、时间、路程三量关系。
2.学生独立解决后,集体反馈意见,并揭示其数量关系及各量之间的变换。
出示并板书:速度×时间=路程
3.教师小结,引入新知。
今天我们就在“速度、时间、路程”这三量关系的基础上研究点新问题。课件出示:同时、相向、相距、相遇这四个词语。
学生模拟真实场景,理解把握相向、同时、相距、相遇真正含义。
首先,同桌两人模拟一种场景,用动作声音把相向、同时、相距、相遇表演出来;然后,再请两个擅长表演的学生表演这四个词语大家欣赏;最后,继续请这两位同学把这四个词语连在一起完整的表演出来。模拟过程中两人相遇时,教师会问他们每人走了3分钟,两人一共走了几分钟?进而解释:两人同时出发到了同一地点,用的时间一样多,他们的动作是在同一时间段同时发生的,因此一共还是用了3分钟。
表演的同时教师板书:同时、相向、相距、相遇。
通过表演,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了四个词语的含义,过去学习的是一个物体运动的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两个物体同时运动的问题。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出新问题-相遇问题。
教师板书课题:相遇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设计一个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上学情境,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唤起学生对旧知模型——“速度×时间=路程”的回忆,既激活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又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新旧问题的衔接点,找准新问题的生长点。通过同桌表演,同学表演等学生喜欢的形式生动形象的呈现出相遇问题,以旧引新,导入新课。】 
创设现实情境,归纳提出问题
(一)观看两车的运动过程,提炼画面中的数学信息——鼓励学生独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1.媒体播放两辆货车的运动情景,并用线段图标注出问题,同时呈现相关的速度、时间、运动形式等数学信息,让学生自己提炼、发现数学信息。
2.结合观察到的运动现象以及相关数学信息,引导学生用“同时、相向、相距、相遇”等关键词描述出一道数学问题,并提出问题。
3. 教师集合学生的智慧,把所有的数学信息整理成一道完整的应用题呈献给大家。
【设计意图:借助动画情景,诱导学生初次感知两个物体的运动,从直观的角度感知“相遇问题”的特征;借助学生的观察和描述,了解学生对“相遇问题”已有经验和认知基础;锻炼学生根据情境图提炼数学信息,分析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本部分的设计突破了教材的局限性,把凌乱的图示、文字信息分类整理,先呈现出图示信息来,让学生提炼叙述,然后引导学生运用四个关键词-同时、相向、相距、相遇,学生自己编写这道应用题,最后教师把学生零散的叙述和发现完整的加以呈现,层层推进,使学生理解领会相遇问题的主旨。】
(二)给出相关信息,提炼生成相遇问题——构建相遇问题的语言模型。
教师归纳整理学生描述的问题,大屏幕出示:例1“两辆货车分别从东、西两城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4小时在物流中心相遇。大货车的速度是50千米/时,小货车的速度是60千米/时。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1、同桌合作,用橡皮代替两人,演示相遇的过程。现场模拟表演后,引导学生用上“两个物体”、“两个地方、”“同时出发”、 “相向而行”、“最后相遇”这几个关键词描述他们的运动过程。
2、?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挑选解法不同的学生板演。
两种不同的算法:
3、请学生提问,对他们的解法有什么疑问?(每一步各表示什么?)
角色转换,学生当老师,老师当学生,学生自己向大家说明解题思路。讲解过程中会遇到解释不清楚,说明不透彻,语言不规范等问题,这时教师出示本题的线段图并配有动画演示,帮助学生分析讲解。
4、教师小结:50×4+60×4可以归纳并板书为:路程1+路程2=总路程;(50+60)表示他们两车1小时走的千米数,他们走了4小时,就是4个110千米。教师板书:速度和×时间=总路程。 
【设计意图:首先让学生根据“零散”的数学信息,运用刚刚接触到的相遇问题的关键词,独立分析描述整个问题,不但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还准确的把握了题目中所有的关键信息。活学活用,巧妙地将课本里的知识活处理,把情境图中的信息用数学的方式表达出来,这种形式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相遇问题的基本特征,初步建立起相遇问题的模型,而且培养了学生根据数学信息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三、解释应用拓展,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数学模型,体验数学的价值。
【设计意图:对已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合理的解释、应用,才能使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具有生命活力。因此,设计了“基本练习——巩固新知,拓展练习——揭示本质和延伸练习——灵活运用”三个层次,对相遇问题进行解释和应用。这样,学生在生活化的内容,数学化的探索中获得的知识、方法、经验等。数学知识只有在解释和应用于生活中时,才能焕发出数学的魅力和价值。】
基本练习,巩固新知。
大屏幕出示:线段图和文字叙述。 (先画线段图整理问题和条件,再解答)
教师引导学生对各种整理信息的方法加以分析与比较,沟通各种方法的内在联系,理清各种方法的异同点,突出画线段图整理信息的优越性和必要性。
教师在大屏上对比展示学生画出的线段图以及算法。学生独立讲解画线段图整理信息的方法以及算法,构建相遇问题的图形模型。
教师最后给出规范的线段图,指出整理信息的方法多种多样,但画线段图的方法更能直观形象地表示出题意,尤为简洁明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新学到的知识技能、解题方法、解题策略等解决与例题相类似的相遇问题。借助整理信息,将抽象难懂的文本信息转化为形象易懂的图画信息,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清信息之间的关系,架构起信息与信息之间、信息与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有效解决问题做好铺垫。】
2.拓展练习,揭示本质。
教师:生活中,除了走路能相遇,还有一些相遇的例子。例如工程队挖水渠、修公路、凿隧道等问题(引出工程问题)。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后,同桌互批,举手统计正确率,作为当堂检测题,检查授课效果。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将相遇问题的解题策略和解题经验进行迁移,解决与之类似的工程问题,丰富相遇问题的内涵,揭示该类问题的本质,构建该类问题的数学模型,促使学生形成该类问题的认知结构体系。】
3.延伸练习,灵活运用。
教师:看来大家学得不错,你瞧,喜洋洋和灰太狼都来了,他们也想考考你。
师生一起读题,只列式不计算,然后讨论这个问题与前面学习的相遇问题哪里不同,请学生发言。把相遇问题拓展延伸为追击问题。放开了学生的思维,避免应用题中经常出现的对号入座的现象。如果时间不够,可以留作课后思考。
教师:生活中相遇问题以及与相遇问题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希望同学们善于用数学的眼睛观察周围的现实社会,用数学的头脑思考身边的社会现象,用数学的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相遇问题会延伸出多种情况,如背向而行问题;相向而行,但没到相遇点的问题;相遇后继续行走的问题等。借助该类问题,一方面有利于帮助学生打破思维定势,拓展相遇问题的外延,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只有结束的课堂,没有结束的探索”,给孩子适时创造课外探索的空间和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实践能力。】
四、全课总结,提炼升华。
首先,引导学生从基础知识的学习、方法策略的获得,解题经验的积累等方面谈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
其次,教师通过阶梯式分析总结回顾整节课:我们同时出发,与一个新问题相向而行;开始,我们与解决问题的方法相距甚远;通过大家不断的努力和探索,终于找到了两种非常好的算法,归纳得出路程1+路程2=总路程以及速度和×时间=总路程两个模型;最后,我们轻松的解决了“相遇问题”。
教师把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加以呈现:
教师: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你们也能够与困难相向而行,不断进步,勇敢的攀登知识的高峰!
【设计意图:小结就是总结回顾一节课学会了什么,用什么方法解决了什么样的问题,系统条理的分析总结整节课的流程显得尤为重要,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还能更加实效的完成教学目标。】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