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7张PPT)
第7课 隋唐制度
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
课标要求:
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主要体现在这一时期的制度演进。这一时期制度中的很多内容(如三省六部制、科举制)是在继承前代(三国两晋南北朝)制度文明的基础上发生的,所谓的“制度创新”并不是截断众流、无所依傍地突然出现的。需要注意的是,此时的制度创新主要发生在隋朝和唐前期。
课标解读:
变 新
化与创
公元581年,建立隋,589年统一
公元618
隋
唐
公元25年
公元220年
公元184年
黄巾起义
曹魏代汉
公元前221年
三国两晋南北朝
405年
混战不休
东汉
秦
公元907
唐亡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
分裂中孕育统一
南方
区域开发
北方
民族交融
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在冲突中走向交融
隋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重建
隋唐盛世
制度的
传承与创新
文化的
多元融汇
“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也不存在适用于一切国家的政治制度模式……制度创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第7课 隋唐制度
变 新
化与创
通过预习,你能说出课文中隋唐时期都有哪些制度?
隋:科举制、三省六部制、租庸调制
唐:科举制、三省六部制、租庸调制、
两税法
隋炀帝
唐太宗
某一制度之创立,决不是凭空突然地创立、它必有渊源,早在此项制度创立之先,已有此项制度之前身,渐渐地在创立。某一制度之消失,也决不是无端忽然地消失了,它必有流变,早在此制度消失之前,已有此制度之后影,渐渐地在变质。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隋文帝
一、隋唐选官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世官制
西周
军功授爵制
战国
察举制
汉代
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
回顾历史:你已知多少种选官制度?
科举制
隋唐
1、背景
(1)寒门庶族地主势力崛起,要求打破门阀政治。
(2)统治者要求巩固权力,加强中央集权。
(3)九品中正制的弊端。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科举制创立的背景。
随着南北朝以来经济的发展,中小地主与富裕农民的数量日益增多,他们要求打破门阀士族的限制,在政治上得到发展。这一要求与隋朝打击豪强地主,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是相符合的。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一、隋唐选官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随着察举之中“以德取人”、“以能取人”、“以名取人”以至“以族取人”的因素的不断淡化与弱化,一种充分制度化的,更为纯粹的“以文取人”的入仕制度,就将要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了。——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2.观看视频,并结合课文,完成以下表格
时代 两汉 魏晋 隋唐
制度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标准
途径
弊端
德行
地方推举
1.被举荐者沽名钓誉
2.举荐官营私舞弊
家世、
道德、
才能
家世
地方推举
中正考评
1.成为维护士族特权
统治的工具
2.导致了士族的衰落
考试成绩
中央选拔考试
2.观看视频,并结合课文,完成以下表格。
3.结合教材内容梳理科举制在隋唐时期的确立和发展过程:
隋文帝
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隋炀帝
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
唐太宗
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
武则天
扩大科举取士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唐玄宗
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考试地位
皇帝
人才
察举制
地方大族
皇帝
人才
地方大族
九品官制
察举和九品官制下,学子们首先要获得垄断乡里的士族豪门的推荐,才有资格参加考试
科举制
皇帝
人才
身份证
不论贫富,机会均等,自由报考(工商或获罪之人除外)凭成绩高低获得做官资格
自荐
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的举子们可以不经地方官员和世族豪门的推荐,自己带着一种叫做“牒”的身份证明材料直接去报名,只要身份证明合格即可参加考试。
破坏这种(阶级)制度的力量,要算隋唐以后的科举制度最大。直到......投牒自举......全国的寒畯,才真和有特权的阶级,立于平等竞争的地位。——吕思勉《中国大历史》
公平
突破阶级限制
开放
突破资格限制
4.创新之处
按成绩高低取士,取决于个人努力
平等
结合材料和所学,总结科举制的创新之处:
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1)选官方式:
由推荐品评演变为分科考试、择优录取
(2)选官标准:
由家世门第演变为学识、才能
(3)选官原则:
人选主观演变为制度化、公平公开
(4)从范围看:
由贵族扩大到平民
思考
5.科举制对中国历代王朝统治有什么影响?
材料一: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经过唐代的发展,考试作为一项重要制度确立起来。这样,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试……由政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做官大权的状况。——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凭事实讲,科举制显然在开放政权,这始是科举制度之内在意义与精神生命。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①科举制打破了世家大族对选拔人才的垄断,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相对公平公正;
材料三: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 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无所恨。故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王定保《唐摭言》卷一
③读书—考试—做官三位一体,保证官僚队伍的来源,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成为中华文明长期繁荣的制度保障;
材料四: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材料五:“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
——【唐】杜佑《通典》引沈既济之语
④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扩大了统治的基础;
⑤扭转社会风气,形成重学风气。
唐代诗人孟郊,父亲只是一名小吏,家中清贫。在故乡湖州举乡贡进士,后往京城参加由礼部主持的进士考试。经三次应试,孟郊得以进士登第,诗云:“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后被授任溧阳县尉等职。 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多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弟子李洞屡考不中,赋诗说:“公道此时如不得,昭陵恸哭一生休”。
材料六:(科举制度)“为所有西方国家以考试录用人员的文官考试制度提供了一个遥远的榜样。
----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
⑥选官制度走向成熟对近代西方文官制度产生重要的影响(公务员考试录取制度)
①考试科目及内容以儒学经义为范畴,到了封建社会后期发展成八股取士,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社会多元化的发展。
②忽视实用性学问,士人越来越缺乏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阻碍了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③重才轻品,忽视了品德的考察。
消极
材料七: 科举考试偏重文学、历史和学术问题,使得统治阶层产生一种讲求考证、沉溺文学或一味好古的倾向,这对培养求实致用的思想是很不利的。 ——[美]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八: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
——《新唐书·卷三十五》
(科举制)用意在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的挑选社会上优秀分子,使之参预国家的政治。此项标准,一则求其公平,不容舞弊营私。二则求其预备之单纯与统一,减免经济上之限制,使贫民亦有出身。又间接助成国内风俗教化之统整,以辅成大一统政府之团结巩固。 ——钱穆《国史大纲》
总之:科举制的确立,标志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
因为公平,
科举虽废,
考试犹存
影响海外
文化自信大家谈:
影响现在
高考、公务员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教师资格考试、注册会计师(CPA)考试、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医学资格考试、金融类考试、外语水平考试······
(2021·江苏·高考真题)唐代李逢吉作科举主考官时,一次性录取的几十位进士,均为出身贫寒的士子。他的政敌李德裕亦“颇为寒素开路”,以致被贬谪时,“八百孤寒齐下泪”。由此可知唐代科举
A.加强了君主集权 B.促进了阶级流动
C.消除了门第观念 D.激化了政治矛盾
牛刀小试
【答案】B
【解析】唐代科举制使得出身低微的士子得以进入政坛,这说明唐代的科举制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项正确;材料内容与君主集权无关,排除A项;C项表述绝对,排除C项;李德裕作为士族,同样为寒素开路,政治矛盾并未激化,排除D项。故选B项。
时间 事件
隋文帝开皇十五年(595) 废除九品中正制
隋炀帝大业二年(606) 始置进士科
唐高祖武德七年(624) 恢复九品中正制
唐太宗贞观初年(627) 再度废除九品中正制
(2022. 湖南高考.3)据下表可知
A.世家大族没落
B.科举制存在严重弊端
C.门阀观念强化
D.九品中正制仍可延续
【答案】A【解析】由表格信息看,从隋文帝开皇十五年废除九品中正制,到唐高祖武德七年恢复九品中正制,中间相隔近30年,这期间实行的是科举制,科举制使得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逐渐改变,所以尽管武德七年重新恢复了九品中正制,也只是存在了3年的时间,最终还是于唐太宗贞观初年再度废除了,所以这一过程本身反映了世家大族没落的趋势,故选A项;科举制产生是适应了世家大族势力衰落的趋势,所以它对于维护封建统治是有利的,因而在表格中显示出尽管出于皇帝主观的意愿,重新恢复了九品中正制,最终还是在3年之后再度废除了,所以这期间反映的是世家大族没落的趋势,而不是科举制存在严重弊端,排除B项;九品中正制代表了世家大族的利益,它两度被废除本身反映的是门阀观念的衰落,而不是强化,排除C项;由表格可以看出,九品中正制被废除后,仅重新恢复了3年,就又再度被废除,说明它不该延续,而应该退出历史舞台了,排除D项。
牛刀小试
任何一统治阶级都必须有一个 “辅佐”的中枢机构来协助处理繁冗事务,而中枢机构的过度发展又必会形成尾大不掉之势,最终引发皇权旁落,为维护君主专制统治,就需要完善独裁体制原则指导下进行的政务分工,分割、掣肘相权,加强皇权。
二、隋唐中央官制的变化与创新
回忆所学知识,回答以下政府架构各属于哪个时期?
秦朝三公九卿制
汉武帝时期内外朝制
东汉时期尚书台
唐朝三省六部制
魏晋三省制
尚书台
尚衣
尚席
尚浴
尚书
尚食
尚冠
三公九卿制
法曹
决曹
兵曹
金曹
尉曹
贼曹
仓曹
黄阁
东曹
词曹
户曹
奏曹
西曹
皇室
政府
1.两个政府,职权划分不明
2.政府不仅负责国家大事,也要负责皇帝的私事
3.皇帝名义上是国家最高统治者,却要收到丞相的制约
皇权至上
皇权独尊
皇位世袭
尚书省
中书省
门下省
皇帝
每部辖官4个司共24个司
吏
工
刑
兵
礼
户
提交上奏
同意后
交予审议
封驳
审议
通过
执 行
草诏
审议
阅读课文思考:
1.三省分工如何?
2.三省如何运作?
3.三省长官的地位如何?
4.群相制下,如何防止低效率?
5.有何特点?
6.有何影响?
都是宰相
政事堂
(中书门下)
特点:制度化、法制化职权分工明确,彼此制约
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为历代沿用
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下
1.政权中心转移到政府,明确了政府的职责
2.皇帝的最后决策权被纳入政务运行程序,明确了皇帝的权限
3.皇帝成为政府的最高负责人,君主专制加强
【探究】从“历史解释”角度分析隋唐时期宰相制度的特点。
材料 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在唐代,凡遇军国大事,照例先由中书省中书舍人(中书省属官)各拟意见,再由宰相(中书省)审核裁定,送经皇帝画敕后,再须送门下省,由给事中(门下省属官)一番复审;若门下省不同意,还得退回重拟。由此必得中书、门下两省共同认可,那道敕书才算合法。
——钱穆《国史新论》
(1)相权三分:中书省制定法令,门下省审核法令,尚书省执行法令。这样可互相制衡,也能分工合作,从而提高了行政效率。
(2)职掌分明: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由起草(中书)、审核(门下)至执行(尚书),都经由三省处理。
(3)节制君权: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可弥补君主才干之不足。
课外延伸:
钱穆《国史新论》:“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 。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这是否反映了唐朝中央行政体制民主的特点?为什么?
三省六部制的设立并不是民主的体现,也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分立制度。相反,它是皇权不断加强的产物,是“皇权专制下的民主”。在一定程度上三省进行集体决策,相互制约。中书省秉承皇帝旨意草拟政令,门下省仅有封驳权,没有裁决权,三省长官都必须绝对听命于皇帝。
综观秦汉以降的两千年中国政治制度,我们不难发现:唐初的宰相制度无论比起前后的哪一个历史时期,都具有显著的优越性。也就是说,在君主专制制度的既定框架之内,在古代中国的历史条件和社会条件下,贞观政治的开明程度可以说是最高的,也是最接近理想状态的。
——王觉仁《大唐兴亡三百年》
意义: 1、三省分工明确,相互配合,提高了行政效率;
2、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3、三省六部制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2018·全国Ⅱ卷高考·26)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现学现做】
赋税是中国古代国家宏观管理经济的重要手段。是统治者为维护国家机器运转而强制征收的。赋税制度是随土地制度或状况的变化而变化的。
三、隋唐赋税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古代王朝依据自己所颁布的法律向臣民征收的实物或货币。
古代民众的义务:
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
粮食、布帛
人头税
田亩税
民年十五以上至五十六出赋钱。——《汉书·高帝纪》
税谓收其田入也。 ——《汉书·食货志》
(力役 、军役、杂役等等)
“赋+役”
轻徭薄赋 赋役繁重
土地制度:
屯田制
赋税制度
租调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
魏晋时期
土地制度:
均田制
赋税制度:
租庸调制度
唐朝初期
土地制度:均田制
赋税制度:租调制
北魏时期
1.以下各时期的赋税制度是什么?有什么相同点?
1.实行均田制,农民获得授田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
2.以人丁为主,加强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田亩税(租):粮食
人头税(调):帛或布
庸:用帛或布代徭役
1.唐初实行的以庸代役有什么作用?
有利于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促进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确保赋税收入
阅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
2.唐初的租庸调制
2.唐初租庸调制的特点?
1.以男丁为主
2.税多而杂
3.必须加强对人丁的控制
租庸调制的指导思想:轻徭薄赋、为民制产
人物小传
杨炎,唐朝中期著名宰相、财政改革家,两税法的创造和推行者。唐德宗时入朝为相,官至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建中元年(780年),他建议废除租庸调制,创立并推行了两税法,为后代所沿用,是中国封建社会赋役制度一大改革。
请思考:杨炎为何要将赋税制度从租庸调制调整为两税法?
链接:杨炎与两税法
A. 中央政府确定总税额,分配到地方征收;量出制入
B. 不分主户、客户,均以实际居住地编入户籍;
C. 取消租庸调制和一切杂税、杂役,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
D.每年分夏秋两次纳税。
E.行商收税
A.简化了税收名目,扩大了收税对象、增加了财政收入。
B.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 身控制。
2. 唐中期以后:杨炎 两税法
(1)原因:
(2)内容:
课堂探究:阅读教材 P43 史料阅读,归纳、概括
为了解决财政困难
(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严重 / 在籍户口大幅减少,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减少。 )
(3)意义:
租庸调制 两税法
土地产权 均田制 均田制瓦解
征税前提 税额固定 量出制入
征税标准 人丁 财产
征税项目 田租、户调、 力役、杂税等 户税、田税
征税对象 授田农民 不分主客农商,一律纳税
征税次数 一次 夏、秋两季
简化了税收名目
扩大了收税对象
保证了国家收入
放松了人身控制
减轻了农民负担
探究:唐朝的赋税制度变革与创新价值
变革
创新价值
1、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步向以土地财产为主转变。
2、农民由必须服役逐渐发展为“输庸代役”。
3、年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
4、税种由繁杂多项逐渐演变为简化征收。
弊端:
1.长期不调整户等,不能贯彻贫富分等负担的原则;
2.部分税额以钱计算,农民要贱卖绢帛、谷物或其他产品以交纳税钱,增加了负担;
3. 富人逼迫贫民卖地而不移税,土地兼并更加盛行;
4.封建官吏为得到升官提位,在正税之外横征暴敛,加重了农民负担,加剧了阶级矛盾。
阅读教材P43 问题探究部分材料,认识两税法的利弊。
问题探究
两税法的实行打破了一贯的平均地权、还授田亩的做法,在实际上放弃了均田制,承认了土地的自由买卖。两税法“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促进人口的自由流徙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开浚了此后自由经济之先河。
自
由
经
济
学术前沿:
两税法
★探究:赋税制度的演变趋势
征税标准
人身控制
税收种类
征税内容
(租庸调制)以“人丁”为本,不论土地、财产的多少,都要按丁交纳同等数量的绢、粟。
(两税法)“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
(均田制)成年男子承担一定的徭役
(租庸调制)“以庸代役”
(两税法)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役
(两税法)每户缴纳户税和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③税收种类简化
(租庸调制)纳粮为租;纳布为调;纳布代役为庸
(两税法)户税按户等高低征钱,地税按亩缴纳谷物。
④征税内容变化,实物→货币
①征税标准转变,以人丁为主→以财产为主
②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减弱
课堂总结
选官制度
政治制度
赋税制度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三省六部制
三公九卿制
魏晋:租庸调制
唐:两税法
2.“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
A.考试程序更加公正 B.取士科目有所减少
C.进士及第尤为尊贵 D.录取人数大大增加
1.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D
A
达标检测
3.《资治通鉴》记载了唐代宰相刘祎之的名言:“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天子之命)”。这体现了唐代
A.政治制度的民主进步性 B.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尖锐
C.统治中枢的分权制衡性 D.皇权独尊地位有所削弱
4.与租庸调制相比,两税法在调整社会关系方面的作用主要在于
A.使土地分配更为合理化
B.使国家的财政收支趋于平衡
C.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剥削
D.使农民赋税负担更趋合理化
C
D
5.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材料中两次“大变动”分别指的是
A.分封制、宗法制 B.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
C.郡县制、行省制 D.三省六部制、内阁制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