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第12课《从明朝建立到清朝入关》
课标要求:
1.了解明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
2.了解明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
一.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1.时 间:1368年
2.建立者:朱元璋(明太祖)
3.都 城:应天府(南京)
(一)明朝建立
朱元璋
北京
明朝的建立与统一形势图
1368年,朱元璋称帝,定都应天府,国号大明。
1351年,元朝红巾军起义爆发。
1353年,朱元璋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起义。
同年,明军攻陷大都,元朝灭亡。
(二)政治体制变化
三公九卿
设宰相
中外朝
抑宰相
秦
三省六部
众宰相
二府三司
限宰相
中书省
相权扩张
汉
唐
宋
元
明
?
材料: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
——《明史纪事本末》
“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明太祖《皇明祖训》
(二)政治体制变化
材料: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
——《明史纪事本末》
“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明太祖《皇明祖训》
请问:为何“我朝罢相”?反映什么问题?
1.废除宰相制度
根本原因:相权过大,威胁皇权。
实质: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二)政治体制变化
后世子孙,不许再立丞相!
①历史原因:历朝丞相权势过重,以致皇权不稳;
②直接原因:丞相胡惟庸专权擅政;
③现实原因:废行省,设三司,收拢权力之后丞相权势过大。
02
改革后
皇帝
地方(省)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01
改革前
皇帝
中书省:丞相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地方:行中书省
(行省)
思考:元朝至明朝中央机构最大的变化体现在哪儿?
废除宰相制度和中书省,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讨论:宰相制度的废除,究竟有何利弊?
利:加强皇权,防止宰相专权;
弊:①皇帝独断,不利于科学决策;
②政务繁多,皇帝力不从心;
③后期宦官专权,社会黑暗。
“最不幸的人”
洪武十七年(1384年)9月14日至21日,内外诸司奏事札达1 660件,共3 391事,即朱元璋平均每日要处理奏章207件、411事,以致“星存而出,日入而休”仍无法处理好,遇到大事,更深感“密勿论思不可无人”。
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
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披被。
2.设立内阁
②过程:
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明成祖正式设内阁。
③性质:
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
时 期 名 称 职 权 特 点
明太祖 殿阁大学士 仅备顾问兼协理章奏 不参与决策
明成祖 内阁 “票拟” 地位逐渐上升
废宰相后,皇帝政务繁忙,工作压力大。
①原因:
A.君主专制加强的产物;
B.是内侍机构,始终没有取得法定地位,始终不是正式的行政机构,不能统领百官,无决策权。
④特点:
太祖
成祖
宣宗
神宗
Y(政治地位上升情况)
X(时期)
侍从顾问
参与机密事务决策
票拟权
部权尽归内阁
明内阁政治地位演变图
奠定
基础
正式
确立
继续
发展
达到
全盛
票 拟 与 批 红
票拟:替皇帝浏览奏章,草拟处理意见;(初次决策)
批红:正式批复奏章。
(最终决策)
内阁:“票拟”权
皇帝:“批红”权
下图是根据《明代阁臣数实考》整理的内阁阁臣的人数及来源情况。据此可知,阁臣人数的激增反映了 ( )
A.明代政治日益黑暗
B.明朝官僚体制已完备
C.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D.内阁首辅取得决策权
练习
C
3.结果
②明朝中后期出现了宦官专权的局面。
司礼监获得了协助甚至代理皇帝批红的权力,还负责提督东厂,控制锦衣卫。
东汉、唐末、明末最严重
明太祖设立
明成祖设立
◎锦衣卫
◎锦衣卫腰牌及木印
①明朝中后期,有的大学士深得皇帝信任,权力很大,类似宰相。
无论阁臣当政还是宦官专权,其权力本质仍出自皇权,
实质上都是专制皇权不断加强的产物。
内阁官员
阁臣当政
宦官专权
宰相制与内阁制比较
宰相制 内阁制
相同(相似)
不同 权力来源
不同 职权
对皇权作用
一定程度制约皇权
不能制约,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皇帝个人信任
法定中央机构,宰相制度赋权
参与决策、统领百官
无决策权,受宦官牵制
补充:中央集权的加强:废行省,设三司
1376年废行中书省,但省的格局并未改变,原行省的权力由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割。后来,朝廷又向各省派出巡抚、巡按,逐渐总揽一省之权。清承明制,巡抚成了一省长官,又设总督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
布政使司(行政)
都指挥使司(军事)
按察使司(监察)
三司分权
互不统属
权归中央
削弱地方分权,加强中央集权
皇 帝
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二.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对外关系)
西洋:指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印度洋及沿岸一带
1.背景:国力强盛;造船技术发达;指南针的广泛应用。
2.目的:不是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
3.过程:1405—1433年间,先后7次出海,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一)郑和下西洋
厚往薄来,倍偿其价,政治目的大于经济利益。
评价:
三宝庙(马来西亚)
三宝庙(泰国)
1、积极:
(1)显示了国力,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2)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
(3)促进了南洋地区的开发。
2、消极:给明朝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后来未能持续。
国家 中国 西方国家
航海背景 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的兴起
航海时间 15世纪末16世纪初
船队性质 私人探险队
经费来源 集资或王室赞助
航海目的 寻找黄金、克服商业危机
船队成员 冒险家工匠水手
扮演角色 殖民者通商者海盗
历史影响 开启全球化
15世纪早期
皇朝特遣队
国库开支
宣扬国威
官吏士兵工匠水手
外交使者
宣扬了国威,损失巨大
明朝时中央集权制度强化
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的比较
(二)戚继光抗倭
明前期,“海禁”政策。
元朝末年起,日本海盗经常骚扰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被称为“倭寇”。
东南民间海上走私猖獗,与倭寇混杂,烧杀抢掠,造成巨大破坏。
戚继光抗倭
嘉靖年间,倭寇侵略我国沿海各地,戚继光、俞大猷等人积极招募抗倭力量,连续重创倭寇。他们的这些努力( )
A.抗击了欧洲殖民者的入侵
B.巩固了清朝的统治秩序
C.使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D.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
练习
D
(三)西方殖民者东来
1.背景:随着新航路开辟,欧洲殖民者,在我国沿海地区活动频繁。
2.表现:①1553年,葡萄牙入侵濠镜澳;
②荷兰、西班牙侵占台湾。
16世纪中叶,葡萄牙取得在濠镜澳(澳门)的租住权。
荷兰和西班牙先后占据台湾岛南部和北部,后西班牙退出。
三.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民族关系)
(一)边疆管理(民族关系)
1.蒙古族:鞑靼、瓦剌;重修长城;1571和议、册封。
2.藏族:乌思藏(王、法王)、行都指挥使司。
3.东北地区(女真族):奴儿干都司。
特点:
(1)政治上:恩威并施(战争、册封、设立机构)、因俗而治。
(2)军事上:注重巩固边防(重修长城)。
(二)清朝建立
16、17世纪之交,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
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国号大金
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国号大清
1644年,迁都北京
多尔衮、李自成
清太宗
清太祖
(一)经略边疆
地区 措施 政策和影响
蒙古
藏族地区
东北
有战有和:修筑长城、土木堡之变
订立和议、册封、互市贸易
封授;设立行都指挥司等机构,任用藏族上层人士管理
设立奴儿干都司
封授女真部落首领官号
威德兼施,克诘戎兵,怀之以恩;以夷治夷、因俗而治
对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的奠定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为清朝中国疆域的最终形成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