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课件(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课件(共3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07 13:03: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
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
瓜分中国的狂潮
01
02
03
04
目录
CONTENT
4
一、太平天国运动
(一)背景
性质: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运动。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外流、银价激涨,洋货涌入导致传统手工业破产,巨额赔款加重人民负担。
材料二 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官府常抓人毒打交不起税的人。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材料三 1846年—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1.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民族矛盾激化
2.清政府吏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
3.自然灾害频发,百姓生活困苦
背景
材料四 洪秀全出身农家,四次科考失败。在第三次科举落榜后,他无意中得到了《劝世良言》(宣传基督教的小册子),洪秀全受其启发,创立拜上帝会,假说自己是上帝次子,号召群众推翻清政府,建立人人平等的“人间天国”,这也是农民阶级几千年的梦想,农民群起响应。
4.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洪秀全
背景
[微点拨]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主要是阶级矛盾在民族矛盾推动下激化的结果,所以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阶级矛盾的激化,而不是民族矛盾的尖锐。它的主要斗争矛头是反抗清政府。(但它又历史地肩负起了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革命任务)
◎太平天国(1851——1864)
永安建制
1851年9月
定都天京
1853年3月
军事鼎盛 1856年
天京事变1856年
金田起义
1851年1月
《天朝田亩制度》
重建
领导核心
天京陷落
1864年
洪仁玕
《资政新篇》1859
政治、军事上开始衰落
全盛
转折
北伐:推翻清政府
西征:巩固天京大本营
(二)过程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凡收成者,(除留足口粮外)余则归圣库。凡麦豆、苎麻、布帛、鸡犬各物亦然。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圣库。
1.目的:建立“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
2.内容:①绝对平均分配土地、物资;②圣库制度分配产品,财产归公。
3.评价:
革命性: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体现农民追求社会财富平均的理想;
落后性:把小农经济作为追求目标,未超越封建主义范畴;
空想性:绝对平均主义思想,脱离实际,无法实现;不利于调动农民的
生产积极性;战争环境,未能实施。
性质:农民阶级的反封建纲领
圣库制度:太平天国时期实行的一种公有共享经济制度。农民留足口粮,其余产品全部缴纳圣库。定都天京前,保障部队供给,吸引农民参加革命和保障军事纪律等;后期成为供太平天国各王、将领等取用的来源。
《天朝田亩制度》
2.内容:
1.目的:挽救危局,改革内政,振兴天国。
进步性:是中国最早的资本主义改革方案,主张向西方学习,提倡发展资本主义,顺应了社会发展潮流。
局限性:不是农民革命斗争实践的产物,没有涉及农民最迫切的愿望(土地),缺乏实践的客观环境基础。
3.评价:
政治:以法治国,官吏由选举产生。
经济: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
文教:设立新式学堂。
外交:主张与外国平等交流,反对干涉中国内政。
《资政新篇》书影
《资政新篇》1859年(洪仁玕)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革命性: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
空想性:绝对平均主义,脱离实际,无法实现。
落后性:把小农经济作为追求目标,未超越封建主义范畴。
太平天国时期的田凭
《天朝田亩制度》
1.内容
2.评价
一、太平天国运动
(一)背景
1.1851年、洪秀全、杨秀清、金田起义
(二)过程
2.1853年、占领南京(天京)
3.1856年、领导集团内讧、开始衰落
4.1864年、最终失败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资政新篇》书影
政治:以法治国,官吏由选举产生。
经济: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
文教:设立新式学堂。
外交:主张与外国平等交流,反对干涉中国内政。
进步性:提倡发展资本主义,顺应了社会潮流。
局限性:未反映农民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
《资政新篇》
《资政新篇》是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纲领,是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1.性质:
2.评价:
4
一、太平天国运动
(一)背景
(三)失败原因、影响
(二)过程
性质: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运动。
2
1.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直接原因)
2.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
材料一 “现在说到我朝祸害之源,即洋人助妖之事,自我军两位勇猛王爵英王、翼王死后,我军确受重大损失,但如洋人不助敌军,则吾人断可长久支持。”
材料二 分散落后的自然经济使得作为个体小生产者的农民自私;不思进取,不能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多用宗教等形式;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难以形成统一坚强的领导核心。
失败原因
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提不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
缺乏对外部世界的深入了解、
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等
……
积极:
1.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与外国侵略势力,减少了近代化的阻力。
2.引起了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汉族地主地位上升,中央权力下移,削弱了清政府的中央集权;
3.《资政新篇》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顺应社会潮流。
4.催生了洋务运动的产生。(洋务运动前期创办的部分军事工业都是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而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消极:
1.《天朝田亩制度》与发展资本主义的时代潮流相违背。
2.中国内乱给外国侵略者可乘之机。
影响
①《天朝田亩制度》与发展资本主义的时代潮流相违背。
②中国内乱使列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影响
1.促进作用
①沉重打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②催生了洋务运动。
2.阻碍作用
(一)背景
清王朝面临内忧(太平天国运动)和外患(第二次鸦片战争)
(二)目的
二、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19世纪50-60年代的中国形势
直接目的:镇压农民起义,抵御外来侵略。
根本目的: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
性质: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三)代表人物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奕?
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体西用)
②自强求富;
(四)指导思想
地主阶级洋务派
军事工业 (自强)(19th60-70s)
民用企业 (求富)(19th70-90s)
筹划海防
新式教育
外交机构
(五)主要成就
(曾国藩)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
(左宗棠)福州船政局 (崇厚)天津机器局
(李鸿章)上海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开平煤矿
(张之洞)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
新式海军(北洋舰队)
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1862),培养翻译和外交人才
设总理衙门(1861)
安庆内军械所
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天津机器局
轮船招商局
开平煤矿
汉阳铁厂
这些近代工业在分布上有何特点?
沿海、沿江
军事工业特点:
①采用机器生产,开启近代工业生产方式。
②采用官办方式,属于封建官办企业。
民用工业的特点:
①带有资本主义生产的特征。
②采用雇佣劳动力和机器生产。
③有官办、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三种形式。
④仍具有封建性。
三十年洋务,竟毁于甲午一役!泱泱之大国,竟败于弹丸东夷!
广西山多田少,地皆硗确,物产甚稀,居民谋生无计,十室九空,冻馁难堪,盗心易动;林峦太密,盗迹易藏;得、梧二郡,界连东粤,伏莽尤多。
——清廷自述《粤寇起事纪实》
(六)结局
甲午战争惨败,宣告洋务运动失败。
是洋务派发动的一场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导致最终失败。
积极:
①是早期现代化的尝试,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引进了西方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创办了我国第一批近代企业,引进了西方的工厂制度,进行机器大生产)
②进一步瓦解了自然经济;
③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④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七)影响
局限:
概念认识——何为早期现代化(近代化)
近代化(现代化)是相对传统而言,近代化的过程就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其核心是政治的民主化、经济的工业化、思想理性化。
①引进技术,培养人才;
③加速了中国封建经济的瓦解;
④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一定抵制作用;
6.评价
先进性:
局限性:
不改变封建统治,只引进技术,不能实现中国的自强和求富。
②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4
二、洋务运动
(一)根本目的:
(三)代表人物
(二)目标:
(四)成就
(五)评价
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自强”“求富”
奕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地主阶级洋务派
1.军事工业
3.新式学校、海军
2.民用企业
19世纪60——90年代
三、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
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西北、西南、东南边疆地区安全遇到了严重危机。
收复新疆
中法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三、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
(一)收复新疆
(二)中法战争
2.1878年、左宗棠收复新疆。
3.1884年、新疆建省。
1.时间:
2.结果:
1883年—1885年
①1885年,《越南条款》
②1885年,台湾建省。
1.1864年:新疆爆发反清起义,阿古柏入侵新疆,俄国出兵占领伊犁。
清政府承认法国占领越南,中国西南门户打开。
认识:边疆危机反映出中国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民族危机更加强烈。
1.背景
(三)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①根本原因: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企图对外扩张(大陆政策)
②直接原因:朝鲜东学党起义,日本趁机出兵朝鲜。
③客观原因:清政府腐朽落后及帝国主义默许纵容。
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国力逐渐强盛。但国内市场狭小,统治集团急需从对外侵略扩张中寻求出路,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明治大帝遗策是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第三期征服满蒙,第四期征服支那,第五期征服世界。
——(日)田中义一
丰岛
平壤
黄海海战
旅顺
威海卫
2.过程(1894—1895)
①首战爆发:丰岛海战(1894.7)

②陆战转折:平壤战役(1894.9)

③海军决战:黄海海战(1894.9)

⑤战争结束:威海卫战役(1895.2)

④辽东作战:旅顺屠杀(1894.11)
①北洋舰队官兵英勇作战(邓世昌、林永升)
②李鸿章“避战保船”
③北洋海军失去制海权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中国:政治上,封建政府腐朽落后
军事上,避战自保消极防御。
日本:国力强盛,准备充分。
100页:思考点
条款 内容 危害
割地
赔款
开放通商口岸
投资设厂
宗藩体系彻底崩溃
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破坏,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举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的财政经济。
列强对华资本输出为主,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腹地。
中国战败,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3.结果
承认朝鲜独立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4.影响:
③拉开了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序幕;
④中国各阶层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
①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②甲午战败,标志洋务运动的破产;
a.资产阶级维新派:维新变法;
b.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
c.民族资产阶级:实业救国;
d.农民阶级:义和团运动;
e.地主阶级:清末新政(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5.反割台斗争
1895年5月至10月,台湾义勇军与以刘永福为首的留台清军一起,展开反抗日军占领的武装斗争,重挫了日本占领军,表明了台湾人民不屈服于日本的坚强意志。
影响
对中国 政治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彻底打破了中国的朝贡体系。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为挽救统治危机,清政府开始进行改革。
经济 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危机日益加剧;巨额赔款加重了人民负担,激化了阶级矛盾
思想 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意识初步觉醒,进一步激励各阶层民众开展救亡图存的斗争,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维新派掀起维新变法运动、革命派发动民主革命,以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向西方学习由器物(技术)层面到制度层面;
对日本 加速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提高了日本的国际地位,刺激了日本进一步对外侵略扩张的野心。
对世界 日本独霸并吞并朝鲜,改变了东亚地区的政治格局,远东矛盾加剧,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二)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三、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
4.影响
《马关条约》
内 容 危 害
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
开放重庆、沙市、苏州、杭州四地为新的通商口岸
允许日本在华设厂
更严重的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巨额赔款使清政府财政不堪重负,不得不大举外债,便利了列强通过贷款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资本输出。进一步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廉价劳动力,外国资本的挤压阻碍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漫画《三国干涉还辽》
四、瓜分中国的狂潮
(一)“三国干涉还辽”
(二)划分势力范围
(三)掠夺铁路、工矿利权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