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
2、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
过程与方法:
1、观察浅盘子中的水在阳光照射下会发生什么变化,同时结合生活中“鱼缸里的水慢慢会干掉”的经验,讨论水的蒸发。
2、观察比较自然状态下和人工加热情况下水的蒸发现象的异同。
3、观察把一个大的玻璃杯倒扣在一个装满热水的小杯子上会出现什么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
2、感受、体验物质变化的可逆性。
2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课前,已经学习了本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的前面5节课,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储备和基础。在第5
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讨论“水珠从哪里来”的问题时,产生了一系列需要进一步探究思考的问题,比如:水蒸气是从哪来的?水蒸气是否能变成水?水蒸气怎样才能变成水?本课就是循着上节课产生的这一系列问题展开水和水蒸气的观察研究活动。同时,学生对生活中的蒸发、凝结现象也接触得比较多,有一定的感性和表象认识,对于加快蒸发的方法,学生在生活中也有一定的积累。但是,鉴于三年级的学生接触科学不久,对于科学素养的积累和科学习惯的养成都还是一个帮扶的过程,需要老师的不断引导、强化、巩固和塑造,特别在实验时候,需要教师更多实验方法的说明和实验时候的温馨提示。在正确使用实验器材上面,需要教师更多的规范指导和说明,使实验进行得安全顺利。
3
【教学重点】:探究固态和气态的水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和加快水蒸发的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生活中的现象探究水的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水和水蒸气
课前谈话:用湿毛巾在黑板上写上一个“冰”字,让同学们来讲讲冰有哪些特点?
引导建立“水蒸气”、“蒸发”的概念,揭示前概念。师问:小朋友,再看一看你刚才黑板上写的“冰”字,有什么发现?
活动2【讲授】水和水蒸气
师生交流:
(预设)生:我们写的字都已经干了。
生:我们写的字都不见了。
生:我们写的字都变成了水蒸气。
师追问:水蒸气都跑去哪里了?你说——
(预设)生:我们刚才写的字都跑到空气中变成了水蒸气。
师问:生活中这样水干了的现象你能举例子吗?
学生举例:在我们生活中你有没有发现过水自然干掉的现象。
(预设)生:我们洗衣服的时候,第二天早上会干。
生:拖地拖完的时候水就干了。
生:我们吃完饭用湿抹布擦桌子,过一段时间桌子的水就变干了。
活动3【活动】水和水蒸气
观察活动,建立“水蒸发变为看不见的水蒸气”的概念
师说:小朋友真是留心观察。我们一起来看几张照片。老师家里一只鱼缸装了水,一条横表示水的高度,能看明白吗?
(预设)生:能
师根据照片介绍:第一天,第三天的晚上拍的,第七天、第十天、第十五天白天拍的,第十六天到我们某某班开始上这节课时,猜想:如果十天后我们学种凤仙花时,一个月后我们开始学养蚕宝宝时,你估计这水会怎么变化?
(预设)生:水会没有了。
生:水会在空气中变成水蒸气。
生:水会干了。
师总结:我们科学课里把水这样慢慢地干了、慢慢地少了,变成了水蒸气这样的现象称为水的蒸发。(板书:蒸发,让学生一起说一遍)
师追问:是不是只有白天会蒸发?
(预设)生:不是,晚上也会蒸发的。
生:水晚上也会蒸发。
师引导:跟他一样,不一样的可以说说。
(预设)生:水白天晚上都会蒸发。
师:如果我把这个水沾一点在手背上擦一擦,手背上的水在蒸发吗?
(预设)生:在。
师:湿的毛巾上面的水在蒸发吗?
(预设)生:在。
师:我在小黑板上用湿布划长长的一条横线,水在蒸发吗?
(预设)生:在。
师:这些水蒸发之后都变成了什么了?
(预设)生:都变成了水蒸气。
现在请每个小组的组长到我这里来领一份实验材料,请你将滴管中的水滴到玻璃板上,仔细观察玻璃板上的水,看一看我们能看到蒸发吗?小组长上来30秒时间,我们看大屏幕,小组讨论:
师:看到水蒸气了吗?水蒸气有些什么特点?开始讨论:
首先第一个问题:看到水蒸气了吗?师生交流。
预设:你们小组?(没有看到水蒸气)你们小组呢?(没有看到水蒸气)那
边的小组呢?(没有看到)大家有没有看到?(没有)那么水蒸气看不看得到?(看不到)
师:说一说水蒸气有些什么特点?
(预设1)生: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的,而且看不到、摸不到的。
生:水蒸气是气体(预设2)出现水蒸气是液体的错误回答时追问什么是液体——(是水)
那你现在说说水蒸气是不是液体?(是气体)
师:我们学校边上有一条小河,小河里的水有没有在蒸发?
(预设)生:在。
固原往北走有一片一望无垠的沈家河,沈家河里的水在蒸发吗?
(预设)生:在。
这么多的水蒸发都变成了——(水蒸气),这么多的水蒸气都到哪里去了呢?
(预设)生:水蒸气都跑到周围的空气中了。
师追问:大家都认为跑到空气中去了吗?家里的空气里有水蒸气吗?
(预设)生:有。
教室里的空气有水蒸气吗?
(预设)生:有。
为什么这里有水蒸气?
(预设)生:因为空气是流动的。
师:喔,流动的空气,它就跑了过来了,回答真好。
教室里也有、家里也有、操场上的空气里也有,还有哪里也有水蒸气?
(预设)生:到处都有水蒸气。
师小结:是不是这样?
(预设)生:是。
师:水蒸气在有空气的地方,它都有,到处都有(板书)
现在谁能完整地来说:你觉得水蒸气是怎么样的?
请一位男同学,请一位女同学来讲讲。
交流汇报。
师:我们今天学习课文是《水和水蒸气》(揭示课题),科学家们研究发现水蒸气由于颗粒太小,所以我们看不到。
3.引导建立“凝结”的概念。
师:水会蒸发,在阳光照射下,河流和大海中的水一直在蒸发,因而空气中有很多看不见的水蒸气,那么如果不断地蒸发,河流和海里的水岂不是越来越少了啊,最终会没有,是这样的吗?那是怎么回事呢?
(预设)生:天上经常要下雨的,河流和海里的水又会多起来的。
师:也就是说你们认为水蒸发到空气中之后又会通过下雨变成水,是这样吗?你能用实验来证明给大家看吗?老师这儿有这么一些材料,看看对你有帮助吗?
(预设方法):可以在桌面上放一只小烧杯,里面加入一些热水。然后用一只大烧杯,杯口朝下罩住盛水的小烧杯。
下面请实验小组长来领取材料,1-6组的先来领,走好,轻轻地走,1分钟后师问:有什么发现吗?
(预设)生:上面罩住的杯子的杯壁上有很多的小水滴。
师:你能解释吗?
(预设)生:水蒸气遇到冷玻璃变成水珠。哪里的水蒸气?(杯子里冒出来的)你觉得小水珠是哪里来的?(杯子里蒸发出来的)水蒸发出来是什么?(小水珠)水蒸发出来就变成小水珠呀(遇到冷)。这杯温水里蒸发出来的水蒸气遇到了(冷),板书:冷。
师小结:小水珠是由于热水里蒸发出来的水蒸气遇到了冷的大烧杯变成的。
上节课,我们做过实验的,杯子里装了块冰,放在教室里,不一会杯子的外面会(冷,小水珠),拿着杯子让学生摸摸看,有没有水珠?摸完之后想一想,这个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预设)生:周围的空气遇到冷的烧杯会变成小水珠。
师:生活中这样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变成小水珠的现象,你能举个例子吗?
(预设)生:棒冰从冰箱里拿出来,过一会,袋子外面就会有小水珠。
师追问:这个袋子外面的水珠从哪里来的?
(预设)生:冬天,(屋子)里面的窗户上会有小水珠。师追问:窗玻璃上的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
师:讲的真好。是的,房间里热的水蒸气温度比较高,遇到冷的窗户等等。这们的例子生活当中还有很多的。
师:现在谁能概括一下,水蒸气还有什么特点?
(预设)生:水蒸气遇冷会变成小水珠。生:水蒸气都是遇到冷的物体会变成小水珠的。
师:这种现象我们科学课中叫做凝结。(板书)
4.巩固提升,寻找水蒸气的活动。猜想:如果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呢?会产生什么现象?师生交流师追问:你为什么这样猜想?
师: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我们看老师做一个实验,好不好?师演示用烧水寻找水蒸气实验。加热,在后面加上黑色的背景,能看到吗?不能看到,老师拍了一张照片,看到了吗?是不是跟照片一样?
师:老师看到的现象是:在弯口出来一小段,大概一厘米看不见什么东西,包括管子里以及烧瓶的上半部分,一厘米以外看到了“白汽”,再远一点,“白汽”又没了。看不见的部分是什么?白汽是什么?用今天学习的水和水蒸气知识来解释,开始讨论。
师:我们一个一个来解决,看不见的部分是什么?
(预设)生:看不见的部分是水蒸气。
生:看不见的部分是冷的空气。
师:为什么会这么觉得呢?
(预设)生:因为水蒸气看不见。
师:想一想,水加热,烧开了,里面的水在蒸发吗?(在)
水蒸气它的速度怎样?(很快)产生的水蒸气怎样?(多)
师:你来说说:看不见的部分是什么?
(预设)生:是水蒸气。因为那个瓶子里的水在不断蒸发水蒸气,所以我认
为,(管口出来的)是水蒸气。
师:的确是这样。看不见的部分是烧瓶蒸发出来的水蒸气。可是出来以后怎
么又变成白汽了呢?白汽是怎样产生的?
(预设)生:蒸气太多了。
生:水蒸气蒸发出来比较热,遇到空气中的冷变成了白汽。
师:“白汽”是不是水蒸气呀?(不是)家里许多大人都会误解,认为“白
汽”是水蒸气,今天我们学了就知道了,“白汽”是不是水蒸气?(不是)那么
“白汽”是什么呢?
(预设)生:是热的水蒸气变成的。
生:“白汽”是一种空气。
生:我认为“白汽”应是空气。
生:我认为“白汽”应是小水珠。
师鼓励语言:我现在非常高兴的告诉你,我怀疑你是逸夫小学三年级同学研究“白汽”研究得最好的。“白汽”是许许多多细小的水珠,明白没有?(明白了)再考一次:“白汽”是一种液体还是一种气体?
(预设)生:是液体。(为什么)因为它是许多细小的小水珠。
师:你是咱们班研究地最好的。再考:“白汽”的产生,它是水蒸气蒸发的过程?还是凝结成水的过程?
生:水蒸气凝结成的。
活动4【练习】水和水蒸气
课堂练习:一、填空题。1.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
2.生活中有许多蒸发现象,如湿衣服会变干、.............、.............。二、判断题。1.水蒸发的快慢与周围的温度没有关系。()
2.空气中含有水蒸气。()3.水能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不能变成水。()4、我们看到烧水时冒出的“白汽”就是水蒸气。()
活动5【测试】水和水蒸气
课堂测试:1.洗完头后,头发湿湿的,你有哪些办法有使头发干得快一些?
2、夏天,把冰棍从冰箱中拿出,不一会儿,冰棍包装纸上会出现一些水珠。这些水珠是怎么形成的呢?
活动6【作业】水和水蒸气
课后作业:
今天我们小朋友学得非常好,老师希望小朋友课外再做一项科学小研究行吗?(行)
研究的问题是: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吗?方法是……方法你们能看明白吗?(能)
生:就是拿一个调羹舀一勺清水,然后放在火上烧一会。(需要几个勺子?)两个。
师:一个烧,一个不烧。还有这水要——装满。装得太满要溅出来,要装得一样多,明白吗?烧时千万注意别烫着手,明白没有?把实验器材拿回去,这个实验在家里做,做完以后把实验记录单拿回来交给我。明白没有?
课件28张PPT。《水和水蒸气》课题导入:请一位同学上来用湿毛巾在黑板上写个“冰’字。
隔几分钟后,大家观察黑板上的字有什么变化吗?
在我们生活中你有没有发现过水自然干掉的现象?★水到哪儿去了呢?☆、蒸发到空气中去了☆、渗到泥土里面去了第一天(白天)第三天(晚上)第七天(白天)第十天(晚上)第十五天(白天) 讨论:
看到水蒸气了吗?
水蒸气有些什么特点?
水蒸气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做蒸发。★ 、水蒸气的微粒很小,我们是无 法看见的。水在什么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水在0℃以上会蒸发变成水蒸气。水在什么情况下蒸发得更快些?加热是否能加快水的蒸发?④吹灭蜡烛,放好勺子吹灭蜡烛 放好勺子哪 个 蒸 发 得 更 快能水量水量
看不出有明显减少1.水被烧开了 沸腾了2.加热时,水里不断冒出水泡。
3.水上方空气中有许多白汽很快减少了这时候需要水蒸发得更快一些水蒸气会重新变成水吗?实验方法: 小组合作把烧杯倒扣在热水杯上,仔细观察烧杯底部的变化过程温馨提示:
1、小心热水
2、小心玻璃烧杯
3、实验完成后,整理好实验材料,保持安静它们是水蒸气凝结形成的 水壶里面的水蒸发形成温度很高的水蒸气,遇到外面温度较低的冷的空气凝结而成的小水珠。这些白汽到底是什么呢?它是怎么产生的?
请你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来解释一下!你能解释杯子外的水珠从哪里来了吗现在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上堂课我们学到:一个盛冰的玻璃杯,放在空气中,过一段时间杯子外面出现了很多的小水珠,你能解释这些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吗?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玻璃杯就会在杯壁上凝结成小水滴。 水(液态)水蒸气(气态)蒸发凝结★小结课题练习一、填空题。
1.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 ,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 。
2.生活中有许多蒸发现象,如湿衣服会变干、 、
。
凝结蒸发湿头发会变干小水洼会变干二、判断题。1.水蒸发的快慢与周围的温度没有关系。( )
2.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
3.水能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不能变成水。( )
4、我们看到烧水时冒出的“白汽”就是水蒸气。( )√ X X X三、简答题。1.洗完头后,头发湿湿的,你有哪些办法有使头发干得快一些?风吹、太阳晒、干布擦2、夏天,把冰棍从冰箱中拿出,不一会儿,冰棍包装纸上会出现一些水珠。这些水珠是怎么形成的呢?由于冰棍包装纸使它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下来,因而在包装纸上形成了小水珠。 课后作业: 今天我们小朋友学得非常好,老师希望小朋友课外再做一项科学小研究行吗?(行)
研究的问题是: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吗?方法是……方法你们能看明白吗?(能)
生:就是拿一个调羹舀一勺清水,然后放在火上烧一会。(需要几个勺子?)两个。
师:一个烧,一个不烧。还有这水要装满。装得太满要溅出来,要装得一样多,明白吗?烧时千万注意别烫着手,明白没有?把实验器材拿回去,这个实验在家里做,做完以后把实验记录单拿回来交给我。明白没有?同学们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