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教与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线索。2、整体把握文章的情感,体味父亲的形象。3、体会学习插叙和伏笔的写作技巧。(二)过程与方法:1、合作探究性学习。2、比较阅读。(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知文章深沉的父爱,体味父爱之伟大。2、领悟成长的真正含义。二、教与学重点:1、理清文章叙述线索,体味父亲的形象。2、体会学习插叙和伏笔的写作手法。三、教与学难点:批文入情,体味父爱,体味成长。四、教与学方法:探究式为主,配以启发感悟辅助教学五、教学练评活动和程序导入讲课 在毕业典礼上,“我”从衣襟上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夹竹桃引起对爸爸的回忆,回忆中有欢乐的笑声,也有感伤的泪水;有爸爸严厉的责罚,也有他绵绵的爱意。爸爸的花儿落了到底是什么意思,请阅读课文。(一)诊断性评价(1)注音:衣襟(jīn) 掸子(dǎn) 徘徊(huái) 肿胀(zhàng) 栅栏(zhà) 骊歌(lí) 叮嘱(zhǔ) 恐惧(jù) 花圃(pǔ)玉簪花(zān) 蒲公英(pú)(2)解词谢词:在仪式上所说的表示感谢的话。也作谢辞。叮嘱:再三嘱咐。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比喻犹豫不决或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骊歌:告别的歌。知交:知己的朋友。闯练:走出家庭,到实际生活中锻炼。 (3)作家作品林海音(1918~2001),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祖籍台湾,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城南旧事》等。(二)阅读教学过程自由阅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质疑:文中对“爸爸”的回忆都是由眼前的事引发的。试从课文中找出这方面的例子,并说明“花”在文章中的作用。 2.质疑:“爸爸”的鼓励和惩罚对“我”的健康成长有哪些影响 文章表达了爸爸对女儿怎样的情感? 3、质疑:“我”是不是真正感觉到自己长大了?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4、质疑:“爸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5、学习了本文能不能归纳出“我”的成长历程呢? (三)体验与反思1、《城南旧事》描写了一个小姑娘长大的历程 ( http: / / www.21cnjy.com ),小说的主人公英子在经历了一系列人生的遭遇和挫折后,告别了动荡的童年。而当我们每一个人走到这一天时,都会产生一种复杂情感,既想成为一个大人,又不愿长大,你们有这种心情吗?说说看。2、你有没有类似“我”赖床的经历,你的父亲如何处理的?说给大家听听。(四)板书设计 爸爸的花落了
林海音
两条主线: 写眼前——“我”参加毕业典礼
忆往事——爸爸对我的爱(病床叮嘱、赖床挨打、爸爸爱花、闯练做事)
潜在线索:“花” 六、拓展延伸1.搜集有关父爱母爱的名言警句,歌词,积累下来。2.思考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文章哪些事例表现了爸爸对“我”的爱,这些事又是怎样表现的?七、小结与反思 1、“花”在文章中的作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章题目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爸爸的花儿落了”,与题目相映,文章也多处写到花,如开头由衣襟上的夹竹桃引出爸爸生病住院,结尾用“垂落的夹竹桃”回应前文,点出爸爸已不在人间,中间还写了爸爸的爱花,可以看出“花”是作为线索贯穿小说始末。 2、重点表达了爸爸对女儿的深情和盼望女儿长大、懂事的情感。3、是的。“我”得知爸爸不行了,首先意识到“这里就数我最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然后就对老高说话,而且是“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最后在心里默念“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4、讨论并归纳:爸爸表面上很严厉,严格要求“我”打“我”,逼“我”上学,实际上却充满爱心。他亲自给“我”送花夹袄和两个铜板。爸爸鼓励孩子要坚强,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爸爸很重感情,他听到弟弟被日本人害死的消息,便急得吐血了。爸爸特别爱花,每天下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浇花。
第2课《爸爸的花儿落了》
(一)诊断性评价
(1)注音:
衣襟(jīn) 掸子(dǎn) 徘徊(huái) 肿胀(zhàng) 栅栏(zhà) 骊歌(lí) 叮嘱(zhǔ) 恐惧(jù) 花圃(pǔ) 玉簪花(zān) 蒲公英(pú)
(2)解词
谢词:在仪式上所说的表示感谢的话。也作谢辞。
叮嘱:再三嘱咐。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比喻犹豫不决或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
骊歌:告别的歌。
知交:知己的朋友。
闯练:走出家庭,到实际生活中锻炼。
林海音(1918~2001),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祖籍台湾,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城南旧事》等。[来源:www.]
1质疑“花”在文章中的作用:文章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目为“爸爸的花儿落了”,与题目相映,文章也多处写到花,如开头由衣襟上的夹竹桃引出爸爸生病住院,结尾用“垂落的夹竹桃”回应前文,点出爸爸已不在人间,中间还写了爸爸的爱花,可以看出“花”是作为线索贯穿小说始末。
2 (1)六年前他参加我们学校的那 ( http: / / www.21cnjy.com )次欢送毕业同学同乐会时,曾经要“我”好好用功,六年后也代表同学领毕业证书和致谢词。今天。“六年后”到了,“我”真的成为优秀的毕业生被选做这件事。
(2)六年前有一天下大雨,“我”因赖床不起而 ( http: / / www.21cnjy.com )受到爸爸的打。并坚持要“我”去上学。从那以后到今天,每天早晨“我”都是等待着校工开大铁栅栏校门的学生之一。
(3)爸爸不拿“我”当孩子,让“我”到东交民巷的正金银行寄钱给正在日本读书的陈叔叔,“我”也闯练成功。
(4)当“我”从老高那里得到爸爸病逝的消息,表现出从来没有过的镇定、安静,这是爸爸长期教育的结果。
重点表达了爸爸对女儿的深情和盼望女儿长大、懂事的情感。
3是的。“我”得知爸爸不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首先意识到“这里就数我最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然后就对老高说话,而且是“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最后在心里默念“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4讨论并归纳:爸爸表面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很严厉,严格要求“我”打“我”,逼“我”上学,实际上却充满爱心。他亲自给“我”送花夹袄和两个铜板。爸爸鼓励孩子要坚强,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爸爸很重感情,他听到弟弟被日本人害死的消息,便急得吐血了。爸爸特别爱花,每天下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浇花。
5、 “我”在爸爸的管教下克服了懒惰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毛病,在爸爸的鼓励下有了挑战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在爸爸话语的激励下最终以成人的姿态镇定地面对爸爸去世的噩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