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课件+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课件+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0.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07 14:41:47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什么叫做“大一统”?
中央加强对政治、经济、思想、军事各方面的统一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
政治统一
经济统一
文化统一
军事统一
学习目标
1.掌握汉武帝在政治、思想、经济方面采取的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2.了解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局面的目的与影响。 (唯物史观)
3.感知汉武帝为维护国家统一所做出的努力,认识维护和巩固国家的统一是中华民族长期的任务。(家国情怀)
一、削弱地方势力(政治)
【问题思考】汉武帝即位初期,在政治上面临什么问题?
诸侯王封地广大,连城数十,势力强大。
地方豪强兼并土地,欺压百姓,还依附王公贵族
西汉建立后,汉高祖继续实行郡县制,为巩固统治,又分封了一些诸侯王,实行郡国并行制度。这些诸侯王封地广大,在封地内可以任免官吏,收取租税,铸造钱币,还拥有兵权,势力强大。汉景帝接受晁错建议,下令削夺王国的部分封地,划归中央管辖。公元前 154 年,吴王联合其他六个诸侯王举兵叛乱,史称“七国之乱”。朝廷出兵平叛,经过数月的战争,叛乱被平定。景帝借机收回诸侯王的部分权力,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政治上:
主父偃
推恩令: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他子弟作为侯国,皇帝制定封号,划归临近的郡管辖。
诸侯国土
封土分一次
封土再分
措施1:实施“推恩令”。
结果: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
①方法缓和,不费一兵一卒,削弱诸侯国势力。
②得到封地的诸侯子弟,对皇帝感恩戴德,也不会再反抗中央。

一、削弱地方势力(政治)
一、削弱地方势力(政治)
《史记》记载:偃说上曰:“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地之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上从其计”的根本目的是( )
A.加强中央集权
B.让更多人得到封地
C.加强思想控制
D.扩大诸侯的权力
A
措施2:削爵、夺地除国,镇压叛乱。
你送来的贺礼太薄,
对朕不敬,削你的爵位!
材料1: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以诸侯王所献助祭的“酎金”成色不好或斤两不足为借口而夺爵,被夺爵者占列侯总数的一半。
——《史记》
材料2:不少诸侯王因“骄淫失道”,而被除国,如燕王刘定国与文康王姬通奸、夺弟妻为姬及杀人等罪,被主父偃告发处死刑而自杀国除。像类似刘定国这样犯罪或谋反而被除国的,还有燕、济川、齐、淮南、衡山、江都等九国。
——《二十五史简明读本汉书》
一、削弱地方势力(政治)
政治上:
诸侯王从此一蹶不振
措施3:将一些郡国豪强迁往京师一带。
措施4:建立刺史制度,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
每州部派刺史一人,定期巡视,代表朝廷监察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横征暴敛、滥用刑罚、结党营私等。
一、削弱地方势力(政治)
一、削弱地方势力(政治)
【问题思考】汉武帝即位初期,危及国家统一的离心力量有哪些?
诸侯王
推恩令(主父偃)
削爵、夺地、除国、镇压叛乱
地方豪强
迁往京师
刺史制度
中央大大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二、加强经济管控(经济)
1、农业:
(1)重视兴修水利,新修建的六辅渠、白渠等水利工程。
关中水利分布示意图
提高了粮食的产量
二、加强经济管控(经济)
1、农业:
▲汉朝耧车(模型)
(2)新型播种工具耧车
加快了播种速度
2、手工业:
纺织、冶炼、制陶、酿造等手工业进一步发展。
满城汉墓出土的长信宫灯
二、加强经济管控(经济)
3、商业:
【问题思考】西汉前期,在经济上面临哪些问题?
存在的问题 解决的措施
私人铸币没有完全禁绝
盐铁经营权也大都掌握在豪强手中
富商大贾 唯利是图
把铸币权收归中央,
统一铸造五铢钱
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把煮盐、冶铁、卖酒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和酒的官营、专卖
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征收车船税
重农抑商
影响:这些措施,使中央对经济的掌握大大加强,国家财政状况得到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三、尊崇儒术(思想文化)
1. 背景:
国家应该要严刑峻法以法治国
法家
儒家
国家应要施行仁政以德治国
国家应该要与民休息无为而治
道家
社会上各种学说流行,人们的思想不统一。
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旨意不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研读
董仲舒
三、尊崇儒术(思想文化)
说说董仲舒建议的内容。你认为汉武帝为什么会接受他的建议?
百家争鸣
儒家学说
(1)尊崇儒术;
(2)为了巩固大一统王朝的统治,统一人们的思想
三、尊崇儒术(思想文化)
董仲舒
1、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上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上天的儿子。万物要一统于上天,国家要一统于皇帝。国家应大力倡导儒家的忠君守礼的思想,禁止其他学说。
——董仲舒《春秋繁露》
汉代讲经图
三、尊崇儒术(思想文化)
2、在长安兴办太学,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五经)作为教材,培养人才,儒士也进入各级政府机构。
影响:从此,儒学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治国思想
秦朝
法家
汉初
道家
汉武帝
儒家
类别 秦始皇 汉武帝
不同 方式
结果
相同 目的
实质
加速了秦朝灭亡
巩固了大一统局面
加强中央集权
都是文化专制的表现
焚书坑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办太学
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家的态度有什么不同?这种“不同”背后有“相似”之处吗?
三、尊崇儒术(思想文化)
四、北击匈奴(军事)
西汉形势图
1. 背景:
秦末汉初,游牧于漠北草原的匈奴,在首领冒顿(Mòdú)单于的率领下,统一了漠北地区,并不断南下袭扰。
汉初采取什么方式应对匈奴?
和亲(国力衰弱)
汉武帝采取什么方式应对匈奴?
骑兵反击(国力增强)
四、北击匈奴(军事)
2. 措施
▲西汉形势图
公元前 119 年,汉军发起漠北战役。汉武帝派大将卫青、霍去病率精骑出击匈奴。
匈奴经过漠北战役的沉重打击,再无力与西汉对抗,一部分匈奴人归附西汉,另一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
▲西汉形势图
3. 影响:
西汉控制了阴山以南、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在河西走廊设置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
汉武帝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
四、北击匈奴(军事)
课堂小结
①实施“推恩令”(主父偃)
②削爵、夺地甚至除国
③建立剌史制度、察举制
政治:削弱地方势力
经济:
推动经济的发展
思想:
尊崇儒术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①尊崇儒术(董仲舒)
②兴办太学
③儒土进入各级政权机构
①统一铸币(五铢钱)
②盐铁官营、专卖
③统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军事:
北击匈奴
①汉武组建强大骑兵反击匈奴
②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漠北战役
大一统不仅成为汉朝的时代精神,更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基本意识。
课堂检测
1.公元前127年,汉武帝下了一道诏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诸侯)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该措施(  )
A.使世袭制开始代替禅让制
B.为“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础
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废除了西周以来的分封制
C
2.从汉武帝建元五年设置五经博士,儒家经学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专攻经学的博士弟子由武帝时五十人,逐步递增,成帝时增加到三千人。出现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
A.“文景之治”政治清明
B.察举制度逐步确立
C.“推恩”诸侯加强控制
D.儒家经学成为官学
D
课堂检测
3.他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在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进入了鼎盛时期。这位皇帝是(  )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D
课堂检测
4.汉武帝采取的这项措施,充实了财政,支援了经略四方,为巩固祖国边疆奠定了经济基础。材料中的“这项措施”是(  )
A.“推恩令” B.兴办太学
C.盐铁专卖 D.北击匈奴
C
课堂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