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鄂州市泽林镇泽林中学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第21课——25课 含单元作文指导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鄂州市泽林镇泽林中学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第21课——25课 含单元作文指导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3-13 10:16: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 《伟大的悲剧》导学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清故事情节,体会“伟大的悲剧”的深刻含义。
2.品味文中意味深长的语句,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鉴赏作品中撼人心魄的悲壮美,激发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团结协作、勇于牺牲的精神.
【重点难点】
1.体会感受作者文中表达的情感。
2.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
【知识链接】
1.关于作者。
斯蒂芬 茨威格(1881—1942),奥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利作家。他的文学活动从诗歌创作开始,主要成就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他是20世纪最受欢迎的德语作家之一。他的传记不拘泥于史实,着重表现人物性格。 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等,传记作品有《人类命运攸关的时刻》、《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三位大师》等,戏剧作品《耶雷米亚》等。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千百年来,人类在探索未知领域的征途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为实现第一个站在地球最南端的脊梁上的梦想,英国探险家斯科特——一位失败的英雄在同厄运的搏斗中悲壮覆没,永眠在茫茫冰雪之中。奥地利作家茨威格饱含感情地用文学的笔法,记录了这一撼人心魄的历史事件。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传记节选《伟大的悲剧》,去感受定格在历史长河中这悲壮的一幕。
二、检测预习。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 ( http: / / www.21cnjy.com )据拼音写汉字。
无垠(yín)遗孀(shuāng) 怏怏(yàng)不乐 毛骨悚(sǒng)然
海市蜃(shèn)楼 吞噬(shì) 毋(wú)宁 凛(lǐn)冽(liè)
白雪ái(皑)ái(皑) zhuài(拽)出来 shān(姗)shān(姗)来迟
步lǚ(履)) 忧心chōngchōng(忡)(忡)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加粗者为成语)
姗姗来迟:形容来得很晚。姗姗,形容走路缓慢从容的姿态。
忧心忡忡:形容心事重重,忧愁不安。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
毛骨悚然:形容十分恐惧。
怏怏不乐:形容不满意或者不高兴的神情。
耀武扬威:炫耀武力,显示威风或权势。
海市蜃楼:原比喻人世繁华的虚幻。现比喻虚无缥缈的事物。
吞噬:吞食。 语无伦次: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
羸弱:瘦弱。 告罄:指财物用完。
3.整体感知全文。
(1)用一个词概括读完全文后的感受。 (感动、敬佩等)
(2)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 ( http: / / www.21cnjy.com ),注意点明时间、人物、地点、事件。
1912年,英国探险队斯科特一行五人在从南极返回途中不不幸遇难。
(3)理清故事情节
奔向南极→绝望而归→带信作证→归途遇险→悲壮覆灭。
(4)说说文中哪些细节最让你激动难忘?
感人情节:①接受为挪威人作证的任务。( ( http: / / www.21cnjy.com )探险家诚实守信的博大的胸襟让人叹服、敬佩) ②威尔逊博士临死不放弃科学观察。( 科学家勇于探索和顽强进取的敬业精神让我们感动) ③奥茨英雄似的死去。 (科学家为事业自我献身的崇高精神和以集体为重的高尚人格令人心灵震撼) ④斯科特将日记记录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科学家热爱事业,执着、拼搏的精神令人赞叹)
三、合作探究。
1.斯科特探险队返程之行面临哪些困难?
线路固定、精力缺乏、寒气逼人、燃料太少……
2.文中的“悲” ,体现在那几个方面?
失败之悲、作证之悲、死亡之悲、世人之悲。
3.斯科特和他的探险队员们表现出人类怎样的优秀品质?具体表现在课文哪些地方?
(1)坚毅、执着、为事业献身的英雄 ( http: / / www.21cnjy.com )气概。(南极探险的行动表现了他们坚毅、执著、勇于为事业献身的英雄气概,归途中与死亡抗争更是如此)(2)集体主义精神。(在恶劣环境和生死关头,能够团结协作,甚至不惜为团体、为同伴献出生命,奥茨独自走向茫茫风雪去迎接死神只为减轻队员负担即是撼人心魄的例证)(3)无私的爱。(斯科特最后的遗书完全是爱的真情流露)(4)诚信。(他们勇敢的承认失败,并愿意“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
4.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如何表达出来的呢?找出文中的相关的语句并大声诵读。
例:“在阴森森的一片寂寞之中,始终 ( http: / / www.21cnjy.com )只有这么几个人在行走,他们的英雄气概不能不令人钦佩。”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5.作家茨威格为何不给胜利的阿蒙森作传,却充满激情地为失败者斯科特书写这悲壮的一幕?
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茨威格想到的不主要是事业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成功者,而是许多历史事件背后给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按照这个价值标准,这五位探险者,是全人类的英雄,让所有人仰慕,作者给他们作传更有意义,会给人长久的思考。
6.斯科特一行人探险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从斯科特南极探险的悲壮之旅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折射出的人类精神已经远远超越了活动本身和那个时代,成为全人类跨时代、地域的宝贵精神财富即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鼓舞
五、拓展延伸
学了这篇课文后,你觉得应该怎样面对困难?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
2.品味文中意味深长的语句,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品味文中意味深长的语句,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通过品读人物,形成正确的英雄观。
【教学方法】练习法、课堂讨论法
一.结合语境解释加点词语 ( http: / / www.21cnjy.com )。
(1)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以拟人化手法写出挪威国旗似乎在炫耀威力,显示威风。
(2)刻骨的寒冷吞噬着他们已经疲惫不堪的躯体。
①吞食②极度疲劳
(3)从他语无伦次的话里,他们终于明白,这个苦命的人由于摔了一跤或者由于巨大的痛苦已经疯了。
话讲的很乱,没有条理。
(4)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
比喻虚幻的事物。
二.研读课文,品味关键语句。(结合课后练习二进行)
(1)“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达者什么也不是。”
作者站在斯科特的角度,表达了他们在角逐失败后的一种极度沮丧,悲哀的心情,但作者并不同意这种说法。
(2)“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去执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英国人讲求绅士风度,主张诚实、守 ( http: / / www.21cnjy.com )信,坦然面对成功和失败。深受这种文化传统熏陶的斯科特只能接受这一任务。正因为他的这一行为,其人格才显得无比高尚。
(3)“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
心中的海市蜃楼指他在离开世界前回忆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好往事,对祖国、亲人和朋友的怀念。它们与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样,突出了悲剧效果,给人们的心灵以强烈的冲击。
(4)“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斯科特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了,但他的心灵经受了考验,变得无比崇高。有价值的、美的毁灭当然是伟大的悲剧。
四、拓展延伸。
读了这篇文章,或许你对英雄对成败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在你的心中,到底谁是真正的英雄?在生活中,我们怎样看待成败?
【教学后记】
22、在沙漠中心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以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学习用心理描写塑造人物,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4、梳理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认识作者的优秀品格。
重 点:梳理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认识作者的优秀品格。
难 点:学习用心理描写塑造人物,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教学方法:朗读感悟、法课堂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探险,是充满危险的活动,当那些勇敢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探险者们身陷困境、面对死亡的威胁时,他们的内心有着怎样的感受?他们是否也有常人一样的恐惧?是什么使他们对探险那样着迷?让我们走进探险家的心灵世界,去感受他们的情怀。
2.本文节选自《人类的大地》,作者是法(国家)作家圣埃克絮佩里(人名),其代表作有《夜航》《空军飞行员》《小王子》等。
圣艾克絮佩里,是一位具有传奇色 ( http: / / www.21cnjy.com )彩的人物。他是优秀的飞行员,法国航空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同时他又是一位出色的作家,他把自己的飞行体验,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类、对世界的思考写入作品,为人类展现了一个独特的精神世界。人们评价他有飞行员的勇气,诗人的气质,儿童的纯真,思想家的深度。
3.词语积累
乙醚(mí) 虫豸(zhì) 硌(gè) 犁铧(lí)(huá)
脐带(qí) 真谛(dì) 噎(yè) 筛糠(shāi)(kāng)
比喻失败之后重新恢复势力。( 东山再起 )
形容死得有价值、有意义。( 死得其所 )
佛教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一般也用来指众多的平常人。(芸芸众生 )
比喻因惊吓或受冻而身体发抖。(筛糠)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内容。
本文主要写“我”和战友在利比亚的撒哈拉沙漠的一场遇险。
课文描述的是圣埃克絮佩里和他的同伴在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次飞行中,盲目地撞在利比亚的沙漠地带。空气湿度百分之十八,残存的饮料不到一升。指望飞机在纵深三千公里地带,从高空搜索出混杂在沙漠中千万颗黑点中的两颗黑点,只是一种幻想。但是他们没有放弃生的期望,在寸草不生的沙漠里东奔西走,受尽海市蜃楼的愚弄,寻觅沙上的踪迹,把希望寄托于露水,盼念茫茫沙海中一个悠悠晃晃的驼队来营救。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作者的飞机因故障坠毁在沙漠中心时,他面临的危险:寒冷、严重的缺水、饱受寒风的鞭打无处藏身,濒临死亡。
3.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痛苦——绝望——平静——自豪、无悔、乐观——勇气重燃
4.作者能从绝望、痛苦中转而变的平静、乐观的原因:
①作者认为他的死亡是人的忍耐力所致,决不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的错。②如果能够回去,他会卷土重来。③他的冒险是去寻找自己的真理,这就是对人类的责任感。④他认为为人类的命运而死是死得其所,所以他不抱怨。⑤20、21节,文中“我”盼望着清晨的露水,以给自己带来生的希望,强调了身处沙漠的我们对水的渴盼。总之表明了“我”信心坚定,继续寻找生路,对生存下去充满了信心。
5.作者用大量的篇幅来表达自己面对死亡威胁时的感受,读着这篇内心独白式的文章,联系作者的生平,你认为作者是个怎样的人?
热爱生命、珍视生活,却又勇于为事业而牺牲;满怀激情、执着追求,诗意地生活;热爱人类,富有责任感。
6.作者是怎样理解探险的意义的?
冒险,不是为了寻求刺激,不是为了显示个人超凡的勇气,而是出于对社会的奉献,出于造福人类的责任感。
7.很幸运,最后他们俩遇上商队获救了。他曾写过这样一段精彩的文字:
飞行员用飞机这个工具,也跟障 ( http: / / www.21cnjy.com )碍进行了较量。他们飞翔在万里长空,悬挂在满天乱云之间,要与高山、海洋、风暴钩心斗角。绚丽多彩的土地和天空,风吹粼粼的海面,金黄色的晨曦晚霞,这些令人心驰神往的景色,对他们是生命的庇护,还是死亡的诱惑?他们看到的太阳,是经历磨难重重的星夜后看到的光明的太阳;他们看到的大地,是穿越风雨雷电后看到的宁静的大地;他们看到的人,是迷失在冰天雪地、沙漠荒野后看到的亲切的人。2·1·c·n·j·y
在这种严酷的职业锻炼下,经历多次生与死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搏斗,圣埃克絮佩里向我们展示的人生意义,行动价值,心灵底蕴究竟是什么呢?老师在他身上看到,人生的意义在于对生活、对他人的一种责任。我们还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①应该有战胜困难的信心。②身处逆境应该 ( http: / / www.21cnjy.com )看到生活的希望。③困境中应该有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④生命的价值在于发现。⑤人生的意义在于对生活、对他人的一种责任。
课外积累:让我们从下面的名言中汲取心灵的力量。
累累的创伤,就是生命给你的最好的东西,因为在每个创伤上都标示着前进的一步。 ——罗曼·罗兰【法】
困难与折磨对于人来说,是一把打向坯料的锤,打掉的应是脆弱的铁屑,锻成的将是锋利的钢刀。 ——契诃夫【俄】
每人心中都应有两盏灯光,一盏是希望的灯光;一盏是勇气的灯光。有了这两盏灯光,我们就不怕海上的黑暗和险恶的风涛。 ——罗兰【中】
人生来就不是为了被打败的,人能够被毁灭,但是不能够被打败。—海明威【美】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感情。
2、在熏陶感染中体味生命的意义,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
重 点: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感情。
难 点:在熏陶感染中体味生命的意义,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品味语言,体悟情感 (这不仅是一篇真实感人的文章,而且语言也十分优美,富有表现力,现在请大家跳读课文,并思考。)
1、你认为心理描写最成功的句子是?
①我跑不动了,我再也没有力气了,我逃不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凶手的鹰爪……(被陷沙漠的痛苦,无奈与茫然) ②我从前从不怕冷,而现在却感到自己要冻死了,干渴产生的反应多奇怪啊!(极度寒冷与缺水中,我失望、痛苦)③于是,我忘了埋在沙子里的躯体。我不再动弹,永远都不会感到痛苦。(濒临死亡的平静)
2、你认为最富有哲理的句子是?
①我们期待黎明就像农人期待春天,我们期待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途站,就像期待一片福地,我们在群星中寻找自己的真理。(黎明相对于黑暗,比喻飞行中的发现,这与农民盼望春天来临一样,有春种才有秋收。飞行途中有“中途站”的补给,才能到达终点的希望,所以中途站对于飞行员来说是福地。)②我没有一点儿遗憾,我奋斗过,但我失败了……海风了。我从事的是危险的工作,经常面对的是失败的痛苦和死亡的威胁,但我无怨无悔,只要我奋斗过,也死得其所,死而无憾。
3、你认为感触最深的句子是?
①我感觉平静,一种超越了任何希望的平 ( http: / / www.21cnjy.com )静,我身不由己地踏上……还不是很不幸。(虽死面对死亡, 作者却能坦然面对(没有恐惧),反而说还不是很不幸,可见其大无畏的精神,可见是我们遇到挫折与失败,要像作者一样,坚强地面对。)②不管怎么说,上天待我不薄,如果我能回去,我还会重来。永不放弃,孜孜以求事业的精神)③我需要生活,在城市里,已经没有人的生活了。(我的生活是与生命、事业、责任、勇气、信念等紧密相连的,而城市的人的生活是指庸碌了,没有追求了,没有追求的平常人生活。)www.21-cn-jy.com
二、质疑探究,理解关键句
1、“我的血液因缺水而循不不畅,寒气逼人,但这不只是夜晚的寒冷。”
沙漠夜晚的低温和严重的缺水使作者感到寒冷难耐,死亡的危险更让作者感到绝望,这是作者所面临的危险的真实写照。 2-1-c-n-j-y
2、“寒风就像平原上的骑兵向我直冲过来,我只好团团转以躲避它的来犯。”
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沙漠的恶劣环境和作者的感受,语气并不沉重,反而有些风趣,表现了作者镇定乐观的精神。
3、“我们期待黎明就像农人期待春天,我们期待中途站就像期待一片福地,我们在群星中寻找自己的真理。”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宝贵的露水在黎明才有,黎明代表着生的希 ( http: / / www.21cnjy.com )望,所以作者说期待黎明就像农人期待充满希望的春天;中途站维系着飞行员的生命,所以作者说期待中途站就像期待福地。这两句话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群星”代表大自然,“在群星中寻找真理”就是在同自然的搏斗中实现生命的价值。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自己的追求的自豪。
4、“我没有一点儿遗憾。我奋斗过,但我失败了,这对从事我们这个行业的人来说也很平常。不过,我总算是呼吸过海风了。”
作者认为自己从事的职业是有意义的,他实现了人生的价值,没有使生命虚度,所以即使失败,甚至牺牲生命,他也无怨无悔。
三、拓展延伸
1.2002年,北京大学山鹰社登山队有五 ( http: / / www.21cnjy.com )位大学生,在攀登西藏希夏邦马西峰时遭遇雪崩,两人遇难,3人失踪。山难发生之后就有很多人开始思考大学生登山的意义。你怎么看待这件事?
持反对意见的人认为,大学生不具有登山运动员的专业素质,不应该参与这种专业性强的极限运动,他们这是拿生命开玩笑。
持赞同意见的人则认为登山运动体现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探索精神,大学生作为时代的先锋应该用这种精神激励自己,参加登山也是未尝不可的。
2、阅读此文,联系自己,你学到了什 ( http: / / www.21cnjy.com )么?
#遇到困难要继续前进,而不是畏缩退让。#要不怕困难,勇于克服困难。#冒险要有价值。
3、什么样的生活是你向往的生活?人生怎样才算成功?
发散角度1:我向往一种轰轰烈烈的生活,成就一番伟业是人生成功的标志。古有秦始皇,今有毛泽东,他们就是用自己的智慧和胆略推动了历史的进步,他们是我崇拜的英雄。
发散角度2:我喜欢一种平静的生活,平平淡淡做事就是人生的成功。尽管人类有许多杰出人物,但绝大多数的人都是普通平凡的。这些人是构成人类群体的基础。没有这些平凡而普通的人的默默奉献,英雄也难以成功。
发散角度3:我喜欢一种拥有大量财富的生活,财富的多少是人生成败的标志。因为在当今商品经济社会中,人们的生活基础就是物质财富,没有财富,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拥有了财富,人类的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政治文明才会得到促进。
发散角度4:我喜欢一种充满诗情画意的生活,精神的富足和心灵的愉悦是我的追求,以微笑面对世界是我幸福的证明。
4.收集中国古典诗词中对沙漠描写的优美诗句:
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写道“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现了黄沙莽莽的雄奇瑰丽。
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一诗则表明了将士们戍守边关的宏伟壮志。
5.依照下列句子仿写。
我们期待黎明就像农人期待春天,我们期待中途站就像期待一片福地,我们在群星中寻找自己的真理。
示例:我们渴求知识就像饿汉渴求面包,我们渴求进步就像渴求茁壮成长,我们在坎途中寻找理想。
四、课堂小结:人生的道路不会一马平川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不是一帆风顺,每个人喜欢的生活是不同的,每个人对成功人生的认识和理解也是不同的,这是人类进步、文化多元的标志。我们不强求一致,只要是有利于个人发展,有利于人类整体的生活、人生态度都是可取的,并且应该得到尊重。我想对于本文的学习,重要的不是对文本的理解,而应把这种精神和理念转化为自己的一种行为和能力。要记住:面对生活,豁达而不旁观,一如傲霜斗雪的梅花,于素雪晶莹中坦然释放,任凭风云变幻,孤独地守望春天;面对生活,清爽而不冷漠,一如心存高远的溪流,于舒缓低吟中洗涤万物,随时光荏苒,执着地一路欢歌。
课堂展示:合作交流的结果和拓展延伸
课后反思
23、登上地球之巅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征服珠峰的探险知识 。
2、速读课文,复述故事,提高概括能力。
3、学习抓住景物特点来描写的写作方法。
4、体会探险队员表现出来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崇高奉献精神。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开拓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1、复述故事,提高概括能力。
2、学习叙事详略得当,选材典型 以及抓住景物特点来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探险队员表现出来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崇高奉献精神。
教学过程:
一、熟悉背景、掌握字词
1、了解作品背景:1960年5月,英勇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中国登山健儿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从珠穆朗玛峰北坡成功登顶,书写了世界登山史上的新纪录。
2、疏通文意,并查字典,掌握生字词的音、义 。
峰巅( ) 砭( )骨 崔巍( )
滞( )留 窒( )息 匍( )匐 ( )
砭骨:刺入骨髓,形容使人感觉 ( http: / / www.21cnjy.com )非常冷或疼痛非常剧烈。
履践:踩踏。 崔巍;形容山高大雄伟。
养精蓄锐:养,休养。蓄,积蓄。养息精神,积蓄力量。
齐心协力:众人一心,共同努力。 勇往直前:勇敢的一直往前进。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本文写了中国人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壮举。
(2)登山队员表现出哪些令你感动的优秀品质?
(提示:集体合作精神和崇高的奉献精神,也唯有这样,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3)《登上地球之巅》写了三个队员最终从北路登上了世界最高峰。你如何看待这种胜利?
王富洲、屈银华和贡布三人登 ( http: / / www.21cnjy.com )顶成功,说明他们是登山队的佼佼者。他们取得的胜利,是团结协作、共同奋斗的结果,是集体主义精神的胜利。没有其他人的大量前期工作和集体协作,他们不可能取得登顶的胜利。为了胜利,有人还愿意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刘连满就是一个例子。  21*cnjy*com
三、自主探究,释疑解惑。
(一)读一读。
1、再突击顶峰的过程中,队员们先后遇到了哪些困难?
体力衰竭,寒冷、黑夜、缺氧(标出课文中的提示语)
2、登山英雄是靠的什么来克服上述困难的?
靠意志、毅力、团结合作和牺牲精神。
3、课文详写了哪些典型事例表现队员们坚强和大无畏的精神。
重点写了征服第二台阶和刘连满宁可牺牲自己也要把氧气留给同志。
(二)议一议。
1、刘连满的形象令人感动难忘,他的哪些行动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为队友做人梯,疲劳过度,体力衰竭,放弃登顶;面对死亡的威胁把最后一点氧气留给队友;一封感人的信。
2、12自然段中引用杨赫斯班在《埃非勒士峰探险记》中的那段话作用是什么?是否离题?
为了表现珠峰的严酷的自然环境,突出登山队员所遭遇的巨大的困难和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
3、再次走进文章,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边读,边找出课文中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在文中勾画出来,并说说它们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品味它们的表达效果。先独立思考,然后与你的组员交流,分享发现的快乐。
课文中,作者除了尽力渲染恶劣的自然环境外,还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时用闲笔描写美丽的珠穆朗玛峰的景色。如:阳光灿烂,珠穆朗玛尖锥形的顶峰耸立在蓝天之上,朵朵白云在山岭间缭绕不散。夜色浓重,珠穆朗玛峰山岭间朦胧一片,只有顶峰还露出隐约的轮廓。夜更深沉,山上山下到处都是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等等。这些描写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阅读的紧张之余还可以求得放松,来欣赏一下美丽的珠峰景色。这在阅读效果上可称为一张一弛,给人美的享受。
   
四、联想体验, 互动释疑
1、体验反思: ( http: / / www.21cnjy.com )假如你当时遇到了象刘连满的这样的问题,你会怎么办呢?
2、互动释疑:四人小组提问释疑,全班交流解决。
五、课堂小结
“无 ( http: / / www.21cnjy.com )限风光在险峰”,正是因为有了英雄们的挑战地球之巅的壮举,珠峰,一个令万千人顶礼膜拜的圣地,一个令旅游者心驰神往的盛境,才香世人展示了她的神秘与伟岸。重温往事,我们更有理由相信人类征服自然的脚步走得更稳健、更远。
六、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
2、假如你成功地登上珠穆朗玛峰,站在珠穆朗玛峰项上,你会有哪些话要说的呢?写一篇登山后的心得体会。
教(学)后反思:
24、真正的英雄
教学目标:
1、加强朗读,把握文章内容,体味文章感情。
2、主动探究,演讲词的主题。
3、培养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把握文章内容,体味文章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美国精神”的内涵。
教学方法:启发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学习导入
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号在进行美国航天飞机的第25次飞行中,发生空中爆炸。这是美国56次载人航天飞行中第一次爆炸事件,也是美国宇航员第一次在飞行中死亡。“挑战者”号的失事,是震撼世界的悲剧,全世界人民为人类航天壮举发生的这一重大挫折和不幸感到悲痛和惋惜。
二、预习与交流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哀悼(dào ) 锲而不舍(qiè ) 勋章(xūn ) 锤炼( chuí)阴霾(mái ) 孜孜不倦(zī )
企求(qǐ ) 凝聚(níng )战栗(lì ) 拓荒(tuò ) 弥补( mí ) 不朽(xiǔ)
2、解释下列词语。
哀悼:悲痛的悼念(死者)。
锲而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迫不及待:急迫的不能再等待。
建树:建立(功绩)。
锤炼:磨练。
孜孜不倦:勤勉,不知道疲倦。
梦寐以求:睡梦中都想着寻找,形容迫切希望着。
弥补:把不够的部分补足。
3.作者链接
罗纳德·威尔逊·里根,美国政治家,第33任 ( http: / / www.21cnjy.com )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第40任总统(1981年-1989年)。他也是一名伟大的演讲家,他的演说风格高明而极具说服力,被媒体誉为“伟大的沟通者”。历任总统之中,他就职年龄最大。他是历任总统中唯一一位演员出身的总统。
三、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学生速读课文,思考:
1.这篇演讲词追忆了哪几位英雄?请你分别概括这些英雄的事迹或性格。
迪克·司各比机长:探索太空不畏危险;
迈克·史密斯:为祖国屡建战功;
朱蒂丝·莱恩尼科(女):笑对工作,乐对生活 ;
埃里森·奥尼佐卡:充满梦想,建立了难忘业绩 ;
罗纳德 ·麦克耐尔:坚毅 ;
2、结构梳理:
第1-4自然段:表达深深的哀痛和对英雄的赞颂。
第5-13自然段:追忆几位献身的英雄,要人民永远记住这些“真正的美国英雄”。
第14-21自然段:号召人民化悲痛为力量,继承英雄未尽的事业,继续向太空进军。
3、文章前后两部分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出来。
(1)前半部分抒发悲痛心情。因为英雄已死,无论对人类,对国家,还是对亲人,对朋友,这都是一种巨大的损失。21cnjy.com
(2)后半部分主要表达力量。人类不能永远悲痛、消沉下去,而应该化悲痛为力量,沿着英雄的足迹继续前进。
4、主题概括:
这篇演讲词哀悼了罹难的航天勇士,颂扬人类的探索精神,号召人们化悲痛为力量,踏着先烈开辟的道路,继续进行太空探索。
(二)深层探究
1、宇航员们因为航天飞机的失事而牺牲,但演讲者却说“这是诉说胜利和勇敢的故事”,
如何理解?
答:人类探索本来就意味着冒险,宇航员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每一次升空,都意味着危险,很有可能是灾难,但他们并没有害怕,而是义无反顾随时都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他们的都是胜利者,都是勇敢者。
2、作者为什么要写“一个世纪前的开拓者”?“今天的荒漠就是太空和人类知识没有达到的疆域”,相对于“今天的荒漠”,“昨天的荒漠”指的是哪里?
答:此为例证明美国历史上就有 这样的传统,不怕失败,开拓进取,也为下文号召大家“重新振作起来,忍受着磨难,不断前进”做好铺垫。
3、我们的国家的确非常幸运,因为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依然保持着巨大的勇气、令人信赖的声誉和刚毅不屈的品质,我们仍然有像‘挑战者’号上七位宇航员那样的英雄。”这是“美国精神”的集中表述,你是如何理解这种“美国精神”的?
答:这种百折不挠的探索未知领域的精神绝不仅仅只属于美国精神,它是属于全人类的。
四、追踪链接,深化主旨
“挑战者”号爆炸后,总统调查委员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迅速成立。通过四个多月的残骸打捞、搜寻和调查分析,该委员会于6月9日向里根总统递交了长达256页的调查报告。报告中指出,失事的原因是当时气温过低(只有3C,而以往历次发射气温都未低于10C),导致右侧助推火箭的一个橡胶密封垫圈破裂,燃料外泄,造成起火爆炸。
痛定思痛,此后美国的航天飞机有400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上的地方经过改进。两年之后的1988年9月29日,经过重大改进的“发现”号航天飞机终于再度升空,人类在征服太空的道路上又踏上了新的征途。
1.结合课文内容,看以上材料,能证明什么?
美国已从悲痛中走出来,化悲痛为力量,继续向太空进军,仅仅用了两年时间就重新踏上征途。
2.你认为美国太空探索事业快速发展的精神内涵是什么?我们怎样看待这种精神呢?
开拓精神、想象力、英雄主义、献身精神、巨大的勇气、令人信赖的声誉、刚毅不屈的品质等。
“择其善者而从之”,不要用狭隘的眼 ( http: / / www.21cnjy.com )光看待这种美国精神,而要站在一定的高度,把它看成是全人类的优秀品质和高贵精神的代表。只要是人类的精华,就不必分民族、种族、国家,而且都应当借鉴、学习、吸收。正因为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所以精神没有国界。
【教后反思】
25.短文两篇
共工怒触不周山
《淮南子》
教学目标:
1. 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正确掌握句中的停顿,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掌握文章的主旨,培养学生自学文言文的能力。
2. 在朗读与翻译课文的基础上,大胆想象,进行拓展延伸,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 正确认识人物形象,充分把握文章主旨,学习古代英雄人物的优良品质,体会古代人民认识、探索大自然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 朗读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汇。
2.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解文章的主旨,全面分析人物形象。
3. 引导同学合理想象,培养其创新精神。
4. 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
教学方法:朗读法、质疑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神话是我们文学天地中灿烂夺目的瑰宝。女娃造人的故事还记得吗?你还读过哪些神话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后羿射日,女娃补天,精卫填海等)
二、作品简介:
《共工触怒不周山》(《淮南子·天文》。《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 【出处:21教育名师】
三、朗读课文
先听老师范读课文、正音,听准字音、节奏。然后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四、翻译课文
1、对照注释,初步理解文句,划出疑难字词。
2、指导“不周山”释义
不,表否定;周,周全,完整;山,高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平面的自然隆起。不周山,就是不完整的山。这山一有名字,就不完整。共工氏怒触不周山,怒触的时候,这山就叫不周了。
3、口头翻译课文。(同桌交流)加深理解。
五、合作探究
1、了解文章的内容之后,在你的心目中,共工是一个怎样的人?
讨论并归纳:共工勇敢,坚强,敢于挑战权威,愿意牺牲自己来改造山河,具有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2、“怒而触不周之山 ”中的“怒”字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了共工怎样的性格特点?如何理解《共工怒触不周山》中结尾的两句话?(“怒”字表现了共工的豪气、勇敢;也反映出他性格的暴躁、刚烈。《共工怒触不周山》是一个神话故事。它反映了远古部族间的斗争,同时涉及到古代天文学上的盖天说。远古的人类显然还不能解释日月星辰运动变化的原因,对这一现象的最好解释就是借助于神话,通过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解释“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的现象。神奇的传说中带有现实主义的色彩。)
3、张开想象的翅膀,表现共工怒不可遏时的情态,丰富人物形象。
(提示:从外貌特点、发怒时的动作、发怒时的细节如眉头、目光等方面进行刻画。)
4、朗读两篇短文,交流归纳夸父和公工共同的特点。
他们都是神话传说中的华夏民族英雄、都很勇敢、坚强,敢于挑战、愿意牺牲自己为民造福
六、总结:
关于共工氏和颛顼争夺帝位 ( http: / / www.21cnjy.com ),怒撞不周山的传说,已经流传了两千多年。在那个时候,我们的祖先尚不知如何解释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因此在自然面前是那样的无力,因此把各种疑惑归之于神的存在,自然之力被形象化,人格化。所以创造了神话传说,歌颂心目中的英雄,也就塑造出了神话中盘古、女娲、黄帝等等传奇人物来。
尽管他们都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但在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英雄气概和为民造福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七、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课文,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共工与颛顼争为帝”的战争场景。
课堂展示 翻译、背诵、默写课文。
知识链接:
据传说,颛顼是黄帝的孙子,他聪明敏 ( http: / / www.21cnjy.com )慧,有智谋,他统治的地盘很大,在民众中有很高的威信。与颛顼同时,有个部落领袖,叫做共工氏。据说共工氏姓姜,是炎帝的后代。他对农耕很重视,尤其对水利工作更是抓紧,发明了筑堤蓄水的办法。
颛顼部不赞成共工氏的做法。认为共工氏是不能自作主张的。于是,颛顼与共工氏之间发生了一场十分激烈的斗争。
要说这两个人比起来,力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共工氏要强;论机智,他却不如颛顼。颛顼利用鬼神的说法,煽动部落民众,叫他们不要相信共工氏。当时的人对自然知识缺少了解,对鬼神之事都极为相信,不少人上了颛顼的当,共工氏不能得到民众的理解和支持,但他坚信自己的计划是正确的,坚决不肯妥协。为了天下人民的利益,他决心不惜牺牲自己,用生命去殉自己的事业。他来到不周山(今昆仑山),想把不周山的峰顶撞下来,来表示自己的坚强决心。共工氏英勇的行为得到了人们的尊敬。)
课后反思:
25.短文两篇
《夸父逐日》导学案
教学目标 :
1.了解《山海经》及中国神话有关知识;积累一些文言词句;朗读背诵《夸父追日》。
2.理解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夸父形象分析。
3.情感目标 理解文章的主旨以及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积累一些文言词汇。
2.理解文章的主旨,分析人物形象。
3.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学方法:朗读法、点拨法、合格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山海经》简介
《山海经》,共18篇,不是一时一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作,大约是战国至西汉初年的作品。它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地理书,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
二、朗读课文,感知文意(注意理解重点词语及句子的意思)
1.诵读指导,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2.学生质疑。
夸父/与日逐走①,入日②。渴,欲得饮,饮/于河、渭③;河、渭/不足,北饮/大泽④。未至⑤,道渴/而死⑥。弃/其⑦杖,化为/邓林⑧。
3.你能辨析以下词的意义吗?
①夸父与日逐走(跑) ②饮于河、渭(黄河的专称)
③北饮大泽(向北,到北方) ④道渴而死(在半路上)
5.你能用现代汉语说说句子的意思吗?
(1)(夸父)渴,欲得饮,饮于河、渭。——省略句
(夸父)口渴,想要得到喝的水。到黄河、渭水中去喝水,黄河和渭水的水不够喝。
饮于河、渭(到黄河、渭河喝水)
(2)北饮大泽——倒装句
又到北方去喝大湖的水。
(3)(夸父)弃其杖,(杖)化为邓林。——省略句
(夸父)丢下他的手杖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手杖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化成了即桃林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
三、整体诵读,问题探讨
1.对于夸父临死时弃其杖,化为邓林(桃林)这个情节,你有何感想?
此情节以富有诗意的高度想象力,丰 ( http: / / www.21cnjy.com )富了《夸父逐日》这一神话的内涵,丰富了夸父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以、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魅力。 www-2-1-cnjy-com
2、夸父是怎样一个人物?
夸父是一个不怕困难,勇于探索;敢于挑战大自然;热爱光明,憎恶黑暗;有理想、有抱负、有牺牲精神的人。
3.现在请大家说说《夸父逐日》的主题。
通过夸父逐日故事,表现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自然、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4.怎么看待夸父敢于“与日逐走”?
①积极意义:表现夸父的宏大志向,巨大的力量和气魄,英勇的气概。
②消极方面:比喻自不量力。但这种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不合乎《夸父逐日》作为神话在本质上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四、拓展延伸:关于神话
1.现在请大家再次开动脑筋想想,我国古代神话中,还有类似《夸父逐日》这样主题的故事吗?(精卫填海)
2.你们能够根据以上三篇神话,说说中国古典神话的特点吗?
(1)古代神话中的人物有什么特点?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
(2)为什么会有神话产生?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
(3)我国古代神话常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想象、夸张
定义:关于神仙或神化的古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英雄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所以,神话作品通常具有超现实想象、夸张的浪漫主义特点。
五、作业布置
1.背诵《夸父逐日》。
2.扩写《夸父逐日》,600字左右。
教后反思:
23、登上地球之巅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征服珠峰的探险知识 。
2、速读课文,复述故事,提高概括能力。
3、学习抓住景物特点来描写的写作方法。
4、体会探险队员表现出来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崇高奉献精神。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开拓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1、复述故事,提高概括能力。
2、学习叙事详略得当,选材典型 以及抓住景物特点来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探险队员表现出来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崇高奉献精神。
教学过程:
一、熟悉背景、掌握字词
1、了解作品背景:1960年5 ( http: / / www.21cnjy.com )月,英勇的中国登山健儿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从珠穆朗玛峰北坡成功登顶,书写了世界登山史上的新纪录。
2、疏通文意,并查字典,掌握生字词的音、义 。
峰巅( ) 砭( )骨 崔巍( )
滞( )留 窒( )息 匍( )匐 ( )
砭骨:刺入骨髓,形容使人感觉非常冷或疼痛非常 ( http: / / www.21cnjy.com )剧烈。
履践:踩踏。 崔巍;形容山高大雄伟。
养精蓄锐:养,休养。蓄,积蓄。养息精神,积蓄力量。
齐心协力:众人一心,共同努力。 勇往直前:勇敢的一直往前进。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本文写了中国人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壮举。
(2)登山队员表现出哪些令你感动的优秀品质?
(提示:集体合作精神和崇高的奉献精神,也唯有这样,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3)《登上地球之巅》写了三个队员最终从北路登上了世界最高峰。你如何看待这种胜利?
王富洲、屈银华和贡布三人登顶成功,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明他们是登山队的佼佼者。他们取得的胜利,是团结协作、共同奋斗的结果,是集体主义精神的胜利。没有其他人的大量前期工作和集体协作,他们不可能取得登顶的胜利。为了胜利,有人还愿意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刘连满就是一个例子。
三、自主探究,释疑解惑。
(一)读一读。
1、再突击顶峰的过程中,队员们先后遇到了哪些困难?
体力衰竭,寒冷、黑夜、缺氧(标出课文中的提示语)
2、登山英雄是靠的什么来克服上述困难的?
靠意志、毅力、团结合作和牺牲精神。
3、课文详写了哪些典型事例表现队员们坚强和大无畏的精神。
重点写了征服第二台阶和刘连满宁可牺牲自己也要把氧气留给同志。
(二)议一议。
1、刘连满的形象令人感动难忘,他的哪些行动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为队友做人梯,疲劳过度,体力衰竭,放弃登顶;面对死亡的威胁把最后一点氧气留给队友;一封感人的信。
2、12自然段中引用杨赫斯班在《埃非勒士峰探险记》中的那段话作用是什么?是否离题?
为了表现珠峰的严酷的自然环境,突出登山队员所遭遇的巨大的困难和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
3、再次走进文章,以自己 ( http: / / www.21cnjy.com )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边读,边找出课文中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在文中勾画出来,并说说它们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品味它们的表达效果。先独立思考,然后与你的组员交流,分享发现的快乐。
课文中,作者除了尽力渲染 ( http: / / www.21cnjy.com )恶劣的自然环境外,还不时用闲笔描写美丽的珠穆朗玛峰的景色。如:阳光灿烂,珠穆朗玛尖锥形的顶峰耸立在蓝天之上,朵朵白云在山岭间缭绕不散。夜色浓重,珠穆朗玛峰山岭间朦胧一片,只有顶峰还露出隐约的轮廓。夜更深沉,山上山下到处都是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等等。这些描写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阅读的紧张之余还可以求得放松,来欣赏一下美丽的珠峰景色。这在阅读效果上可称为一张一弛,给人美的享受。
   
四、联想体验, 互动释疑
1、体验 ( http: / / www.21cnjy.com )反思: 假如你当时遇到了象刘连满的这样的问题,你会怎么办呢?
2、互动释疑:四人小组提问释疑,全班交流解决。
五、课堂小结
“无限风光在险 ( http: / / www.21cnjy.com )峰”,正是因为有了英雄们的挑战地球之巅的壮举,珠峰,一个令万千人顶礼膜拜的圣地,一个令旅游者心驰神往的盛境,才香世人展示了她的神秘与伟岸。重温往事,我们更有理由相信人类征服自然的脚步走得更稳健、更远。
六、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
2、假如你成功地登上珠穆朗玛峰,站在珠穆朗玛峰项上,你会有哪些话要说的呢?写一篇登山后的心得体会。
教(学)后反思:
24、真正的英雄
教学目标:
1、加强朗读,把握文章内容,体味文章感情。
2、主动探究,演讲词的主题。
3、培养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把握文章内容,体味文章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美国精神”的内涵。
教学方法:启发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学习导入
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在进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国航天飞机的第25次飞行中,发生空中爆炸。这是美国56次载人航天飞行中第一次爆炸事件,也是美国宇航员第一次在飞行中死亡。“挑战者”号的失事,是震撼世界的悲剧,全世界人民为人类航天壮举发生的这一重大挫折和不幸感到悲痛和惋惜。
二、预习与交流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哀悼(dào ) 锲而不舍(qiè ) 勋章(xūn ) 锤炼( chuí)阴霾(mái ) 孜孜不倦(zī )
企求(qǐ ) 凝聚(níng )战栗(lì ) 拓荒(tuò ) 弥补( mí ) 不朽(xiǔ)
2、解释下列词语。
哀悼:悲痛的悼念(死者)。
锲而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迫不及待:急迫的不能再等待。
建树:建立(功绩)。
锤炼:磨练。
孜孜不倦:勤勉,不知道疲倦。
梦寐以求:睡梦中都想着寻找,形容迫切希望着。
弥补:把不够的部分补足。
3.作者链接
罗纳德·威尔逊·里根,美国政治家,第3 ( http: / / www.21cnjy.com )3任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第40任总统(1981年-1989年)。他也是一名伟大的演讲家,他的演说风格高明而极具说服力,被媒体誉为“伟大的沟通者”。历任总统之中,他就职年龄最大。他是历任总统中唯一一位演员出身的总统。
三、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学生速读课文,思考:
1.这篇演讲词追忆了哪几位英雄?请你分别概括这些英雄的事迹或性格。
迪克·司各比机长:探索太空不畏危险;
迈克·史密斯:为祖国屡建战功;
朱蒂丝·莱恩尼科(女):笑对工作,乐对生活 ;
埃里森·奥尼佐卡:充满梦想,建立了难忘业绩 ;
罗纳德 ·麦克耐尔:坚毅 ;
2、结构梳理:
第1-4自然段:表达深深的哀痛和对英雄的赞颂。
第5-13自然段:追忆几位献身的英雄,要人民永远记住这些“真正的美国英雄”。
第14-21自然段:号召人民化悲痛为力量,继承英雄未尽的事业,继续向太空进军。
3、文章前后两部分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出来。
(1)前半部分抒发悲痛心情。因为英雄已死,无论对人类,对国家,还是对亲人,对朋友,这都是一种巨大的损失。
(2)后半部分主要表达力量。人类不能永远悲痛、消沉下去,而应该化悲痛为力量,沿着英雄的足迹继续前进。
4、主题概括:
这篇演讲词哀悼了罹难的航天勇士,颂扬人类的探索精神,号召人们化悲痛为力量,踏着先烈开辟的道路,继续进行太空探索。
(二)深层探究
1、宇航员们因为航天飞机的失事而牺牲,但演讲者却说“这是诉说胜利和勇敢的故事”,
如何理解?
答:人类探索本来就意味着冒险,宇航员的每一次 ( http: / / www.21cnjy.com )升空,都意味着危险,很有可能是灾难,但他们并没有害怕,而是义无反顾随时都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他们的都是胜利者,都是勇敢者。
2、作者为什么要写“一个世纪前的开拓者”?“今天的荒漠就是太空和人类知识没有达到的疆域”,相对于“今天的荒漠”,“昨天的荒漠”指的是哪里?
答:此为例证明美国历史上就有 这样的传统,不怕失败,开拓进取,也为下文号召大家“重新振作起来,忍受着磨难,不断前进”做好铺垫。
3、我们的国家的确非常幸运,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我们依然保持着巨大的勇气、令人信赖的声誉和刚毅不屈的品质,我们仍然有像‘挑战者’号上七位宇航员那样的英雄。”这是“美国精神”的集中表述,你是如何理解这种“美国精神”的?
答:这种百折不挠的探索未知领域的精神绝不仅仅只属于美国精神,它是属于全人类的。
四、追踪链接,深化主旨
“挑战者”号爆炸后,总统调查委员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迅速成立。通过四个多月的残骸打捞、搜寻和调查分析,该委员会于6月9日向里根总统递交了长达256页的调查报告。报告中指出,失事的原因是当时气温过低(只有3C,而以往历次发射气温都未低于10C),导致右侧助推火箭的一个橡胶密封垫圈破裂,燃料外泄,造成起火爆炸。
痛定思痛,此后美国的航天飞机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400个以上的地方经过改进。两年之后的1988年9月29日,经过重大改进的“发现”号航天飞机终于再度升空,人类在征服太空的道路上又踏上了新的征途。
1.结合课文内容,看以上材料,能证明什么?
美国已从悲痛中走出来,化悲痛为力量,继续向太空进军,仅仅用了两年时间就重新踏上征途。
2.你认为美国太空探索事业快速发展的精神内涵是什么?我们怎样看待这种精神呢?
开拓精神、想象力、英雄主义、献身精神、巨大的勇气、令人信赖的声誉、刚毅不屈的品质等。
“择其善者而从之”,不要用狭隘的眼光看待这种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国精神,而要站在一定的高度,把它看成是全人类的优秀品质和高贵精神的代表。只要是人类的精华,就不必分民族、种族、国家,而且都应当借鉴、学习、吸收。正因为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所以精神没有国界。
【教后反思】
25.短文两篇
《夸父逐日》导学案
教学目标 :
1.了解《山海经》及中国神话有关知识;积累一些文言词句;朗读背诵《夸父追日》。
2.理解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夸父形象分析。
3.情感目标 理解文章的主旨以及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积累一些文言词汇。
2.理解文章的主旨,分析人物形象。
3.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学方法:朗读法、点拨法、合格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山海经》简介
《山海经》,共18篇,不是一时一人所作,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约是战国至西汉初年的作品。它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地理书,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
二、朗读课文,感知文意(注意理解重点词语及句子的意思)
1.诵读指导,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2.学生质疑。
夸父/与日逐走①,入日②。渴,欲得饮,饮/于河、渭③;河、渭/不足,北饮/大泽④。未至⑤,道渴/而死⑥。弃/其⑦杖,化为/邓林⑧。
3.你能辨析以下词的意义吗?
①夸父与日逐走(跑) ②饮于河、渭(黄河的专称)
③北饮大泽(向北,到北方) ④道渴而死(在半路上)
5.你能用现代汉语说说句子的意思吗?
(1)(夸父)渴,欲得饮,饮于河、渭。——省略句
(夸父)口渴,想要得到喝的水。到黄河、渭水中去喝水,黄河和渭水的水不够喝。
饮于河、渭(到黄河、渭河喝水)
(2)北饮大泽——倒装句
又到北方去喝大湖的水。
(3)(夸父)弃其杖,(杖)化为邓林。——省略句
(夸父)丢下他的手杖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手杖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化成了即桃林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
三、整体诵读,问题探讨
1.对于夸父临死时弃其杖,化为邓林(桃林)这个情节,你有何感想?
此情节以富有诗意的高度想象力,丰富了《夸父逐 ( http: / / www.21cnjy.com )日》这一神话的内涵,丰富了夸父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以、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魅力。
2、夸父是怎样一个人物?
夸父是一个不怕困难,勇于探索;敢于挑战大自然;热爱光明,憎恶黑暗;有理想、有抱负、有牺牲精神的人。 【版权所有:21教育】
3.现在请大家说说《夸父逐日》的主题。
通过夸父逐日故事,表现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自然、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21教育网
4.怎么看待夸父敢于“与日逐走”?
①积极意义:表现夸父的宏大志向,巨大的力量和气魄,英勇的气概。
②消极方面:比喻自不量力。但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种理解不合乎《夸父逐日》作为神话在本质上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四、拓展延伸:关于神话
1.现在请大家再次开动脑筋想想,我国古代神话中,还有类似《夸父逐日》这样主题的故事吗?(精卫填海)
2.你们能够根据以上三篇神话,说说中国古典神话的特点吗?
(1)古代神话中的人物有什么特点?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
(2)为什么会有神话产生?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
(3)我国古代神话常用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想象、夸张
定义:关于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的故事,是古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所以,神话作品通常具有超现实想象、夸张的浪漫主义特点。
五、作业布置
1.背诵《夸父逐日》。
2.扩写《夸父逐日》,600字左右。
教后反思:
25.短文两篇
共工怒触不周山
《淮南子》
教学目标:
1. 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正确掌握句中的停顿,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掌握文章的主旨,培养学生自学文言文的能力。
2. 在朗读与翻译课文的基础上,大胆想象,进行拓展延伸,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 正确认识人物形象,充分把握文章主旨,学习古代英雄人物的优良品质,体会古代人民认识、探索大自然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 朗读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汇。
2.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解文章的主旨,全面分析人物形象。
3. 引导同学合理想象,培养其创新精神。
4. 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
教学方法:朗读法、质疑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神话是我们文学天地中灿烂夺目的瑰宝。女娃造人的故事还记得吗?你还读过哪些神话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后羿射日,女娃补天,精卫填海等)
二、作品简介:
《共工触怒不周山》(《淮南子·天文》。《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
三、朗读课文
先听老师范读课文、正音,听准字音、节奏。然后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四、翻译课文
1、对照注释,初步理解文句,划出疑难字词。
2、指导“不周山”释义
不,表否定;周,周全,完整 ( http: / / www.21cnjy.com );山,高与地平面的自然隆起。不周山,就是不完整的山。这山一有名字,就不完整。共工氏怒触不周山,怒触的时候,这山就叫不周了。
3、口头翻译课文。(同桌交流)加深理解。
五、合作探究
1、了解文章的内容之后,在你的心目中,共工是一个怎样的人?
讨论并归纳:共工勇敢,坚强,敢于挑战权威,愿意牺牲自己来改造山河,具有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2、“怒而触不周之山 ”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怒”字表现了共工怎样的性格特点?如何理解《共工怒触不周山》中结尾的两句话?(“怒”字表现了共工的豪气、勇敢;也反映出他性格的暴躁、刚烈。《共工怒触不周山》是一个神话故事。它反映了远古部族间的斗争,同时涉及到古代天文学上的盖天说。远古的人类显然还不能解释日月星辰运动变化的原因,对这一现象的最好解释就是借助于神话,通过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解释“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的现象。神奇的传说中带有现实主义的色彩。)
3、张开想象的翅膀,表现共工怒不可遏时的情态,丰富人物形象。
(提示:从外貌特点、发怒时的动作、发怒时的细节如眉头、目光等方面进行刻画。)
4、朗读两篇短文,交流归纳夸父和公工共同的特点。
他们都是神话传说中的华夏民族英雄、都很勇敢、坚强,敢于挑战、愿意牺牲自己为民造福
六、总结:
关于共工氏和颛顼争夺帝位,怒撞不周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传说,已经流传了两千多年。在那个时候,我们的祖先尚不知如何解释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因此在自然面前是那样的无力,因此把各种疑惑归之于神的存在,自然之力被形象化,人格化。所以创造了神话传说,歌颂心目中的英雄,也就塑造出了神话中盘古、女娲、黄帝等等传奇人物来。
尽管他们都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但在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英雄气概和为民造福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七、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课文,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共工与颛顼争为帝”的战争场景。
课堂展示 翻译、背诵、默写课文。
知识链接:
据传说,颛顼是黄帝的孙子,他聪明敏慧,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智谋,他统治的地盘很大,在民众中有很高的威信。与颛顼同时,有个部落领袖,叫做共工氏。据说共工氏姓姜,是炎帝的后代。他对农耕很重视,尤其对水利工作更是抓紧,发明了筑堤蓄水的办法。
颛顼部不赞成共工氏的做法。认为共工氏是不能自作主张的。于是,颛顼与共工氏之间发生了一场十分激烈的斗争。
要说这两个人比起来,力气上,共工氏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强;论机智,他却不如颛顼。颛顼利用鬼神的说法,煽动部落民众,叫他们不要相信共工氏。当时的人对自然知识缺少了解,对鬼神之事都极为相信,不少人上了颛顼的当,共工氏不能得到民众的理解和支持,但他坚信自己的计划是正确的,坚决不肯妥协。为了天下人民的利益,他决心不惜牺牲自己,用生命去殉自己的事业。他来到不周山(今昆仑山),想把不周山的峰顶撞下来,来表示自己的坚强决心。共工氏英勇的行为得到了人们的尊敬。)
课后反思:
第五单元写作
《勤于修改》导学案
导学目标:
1.了解并正确使用常用修改符号修改作文。
2.学习评改作文的方法,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修改习惯。
导学重点:
1.了解并正确使用常用修改符号修改作文。
2.学习评改作文的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修改习惯。
导学难点:学习评改作文的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修改习惯。
导学课时:2课时
导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学要点:
1、“勤于修改”作文的意义
2、修改作文的方法、范围
一、“一字之师”故事导入
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上演后,大获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功。可是,他在台下看演出时,总觉得第五幕里婵娟斥责宋玉的一句台词“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力量不够,没有把戏中人物的情绪充分表达出来。于是,他将这句话加上“无耻的”三个字,改为“你是没有骨气的无耻的文人”,还是觉得不“够味”。后来,演员张逸生建议郭沫若将这句里的“是”改为“这”,顿时令他拍手称妙。后来,他不仅将这句话改定为“你这没有骨气的无耻的文人”,还特意写了一篇文章,将张逸生称作自己的“一字之师”。 21·世纪*教育网
二、写作导引
(一)“勤于修改”作文的意义
1、为什么要“勤于修改”作文
(1)《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2)学生自改、互改作文好处多
①修改作文是写好作文的重要一环。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他每写完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首诗总要读给老妇人听。就这样多次的反复修改,直到听的人和他自己都感到满意为止。许多中外著名作家,他们的名著也都是经过反复推敲、修改才与读者见面的。 21*cnjy*com
②修改作文,有利于提高认识能力和写作能力。
如初二有一个同学在作文中反映,由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一位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要求过于严厉,孩子达不到家长的要求,就说谎了,开始这位同学写这篇作文只是把事情记流水帐似的写下来,后来再一思考,认识到那位同学并不是天生爱撒谎,而是他父母教育不得法造成的。找到问题的根源,文题也由“她撒谎了”。修改成为“谁让她撒谎了”,最后改成“谁无过”。 21·cn·jy·com
③自改或互改作文,可以培养认真写作的态度。
一篇文章要经过审题——立意——选材— ( http: / / www.21cnjy.com )—组材——动笔——修改等一系列的活动才能完成,缺一不可。那么学生在修改过程中在每个环节上都必须认真斟酌。比如立意,确定这篇文章的中心时,开始可能只想写同学之间的友谊,后来确定中心时,则是写关心集体了。选材上也是如此。开始选中的材料,几经考虑,可能放弃不用了,另换新的内容。同时,通过互批互改,了解别人的写作方法和风格,取长补短,博采众长。
(3)关于勤于修改作文的名人名言
①作家最大的本领是善于删改。谁善于和有能力删改自己的东西,他就前程远大。 ——陀斯妥耶夫斯基
②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鲁迅
(二)修改作文的方法
1、修改作文的方式方法
(1)自我朗读修改法
作文完成后,利用所学的知识对自己的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检查修改。出声地朗读几遍,让自己的耳朵当“老师”。凭借语感,凡是读起来绕口,听起来别扭的地方,就仔细查找问题,进行修改。
(2)同学互评互改法
俗语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彼此 ( http: / / www.21cnjy.com )“横挑鼻子竖挑眼”一番,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就难逃“法眼”了。批改的同学要竭尽全力,精心推敲;被改的同学虚心求教,细心修改,这样,对被改者和改者都有益。
2、作文常用的修改符号
3、作文修改范例
(三)作文修改范围
(1)文面(卷面﹑格式、书写﹑标点)
(2)语言(文字、词语、句子)
(3)内容(立意、中心、材料、感情)
(4)结构(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段落层次、详略安排)
导学反思:
第二课时
导学要点:
1. 作文内容的修改,怎样下批语
2. 写作实践:语文小组,互改作文
一、具体修改方法
(1)内容单薄的,可以增加内容,适当扩展。
如有位学生写议论文《谈艰苦奋斗》,起 ( http: / / www.21cnjy.com )先举了几个例子,说明只有艰苦奋斗才能创业、守业。修改时觉得内容单薄,便增加了几个反面例子,说明胜利后如果不再艰苦奋斗而享乐腐化,必然导致失败。这样正反一比,内容就充实了。
(2)记叙文不具体的地方,可增加描写,使之生动。
如有位学生写了一篇《我心爱的水泡鱼 ( http: / / www.21cnjy.com )》,语言很通顺,但不具体。这里仅举一句:“我曾经养过一条水泡鱼,它全身桔黄真好看。”“好看”在什么地方呢?不清楚。于是在修改文章时加了一句:“尤其是它那双玻璃球似的大眼睛,游动时晃来晃去,惹人喜爱。”就形象、生动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增添的具体方法:
(1)增加细节描写,如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心理等。
(2)增加感官角度,如写了视觉,还可以从嗅觉、听觉等方面加以描写,以增加描写对象的立体感;
(3)增加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4、“枝大于干”需要删
(1)与主题无关,或似与主题有关实则损害主题的内容,应当删除。
如作文《同桌》。有位同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写其同桌是一名三好学生,其中一段写到她在熄灯后还躲进寝室的帐子里打着手电做功课。这位考生的原意是想突出她的刻苦好学,但效果适得其反。因为这样做不正反映她既违反宿舍纪律、又不善安排时间,还不注意保护视力吗?像这种只考虑一面却会影响整篇主题的内容,需删除。
(2)空洞的议论或抒情也应当删去。
如《尊师爱生小记》。有位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全文只写了600余字,但开头大发议论,仅谈教师节的意义便用了150多字。当然写此题提一下教师节是可以的,但在记叙文一开头就如此空发议论没必要,应酌情删简。
(3)内容重复的,哪怕再好,也应删除。
如《驳学理科何用语文》。有位同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连举了六七位我国现代科学家的例子做论据,来论证学理科需要语文。其实这就是重复的,只要保留一二位最有代表性的,其余都可删去。
(4)开头离题太远或结尾画蛇添足的内容应当删除。
如《农贸市场见闻》。有的从凌晨起床 ( http: / / www.21cnjy.com )写起,甚至从昨夜睡不着觉写起;有的则从国家农业政策谈到家乡大丰收,或从一路美丽景色谈到如何挤交通车。这些与题意无关或离得太远的都应删去;即使有关联的也应一笔带过。又如写读后感一类文章,明明已把真情实感写尽,为了所谓拔高主题,往往还要空喊几句口号或硬做一番检讨。诸如此类的画蛇添足式结尾,也应加以删除。
二、怎样下批语
1、怎样下批语
2、对批语的要求:
(1)有针对性。 (2)书写认真。 (3)格式正确。 (4)红笔批改。
3、总批语的格式
本文优点: × × × × × × × × × × × ×。
本文缺点:× × × × × × × × × × × ×。
本人建议:× × × × × × × × × × × ×。
批改人:× × ×
写上修改日期。
5、总评(示例)
这是一篇读后感。文章观点正确,中心思 ( http: / / www.21cnjy.com )想明确。从古人王羲之“临池学书 ”的勤奋精神到今人王十国掌握多种外文的成功秘诀,所用材料都能说明中心思想,做到了观点与材料的统一。
但关于人们由于勤奋学习而获得成功材料还不够充实,有些词语用得不够准确恰当。
希望今后下苦功学习语言,写完文章后要看两遍,并在语言上仔细推敲。
三、写作实践
根据在本课中学到的“勤于修改”的方法,按后两题要求先“小组互改” ,再“誊抄”一篇作文。
四、语文小组,互改作文。
导学反思:
第五单元写作
《勤于修改》导学案
导学目标:
1.了解并正确使用常用修改符号修改作文。
2.学习评改作文的方法,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修改习惯。
导学重点:
1.了解并正确使用常用修改符号修改作文。
2.学习评改作文的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修改习惯。
导学难点:学习评改作文的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修改习惯。
导学课时:2课时
导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学要点:
1、“勤于修改”作文的意义
2、修改作文的方法、范围
一、“一字之师”故事导入
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上演后,大获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功。可是,他在台下看演出时,总觉得第五幕里婵娟斥责宋玉的一句台词“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力量不够,没有把戏中人物的情绪充分表达出来。于是,他将这句话加上“无耻的”三个字,改为“你是没有骨气的无耻的文人”,还是觉得不“够味”。后来,演员张逸生建议郭沫若将这句里的“是”改为“这”,顿时令他拍手称妙。后来,他不仅将这句话改定为“你这没有骨气的无耻的文人”,还特意写了一篇文章,将张逸生称作自己的“一字之师”。
二、写作导引
(一)“勤于修改”作文的意义
1、为什么要“勤于修改”作文
(1)《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2)学生自改、互改作文好处多
①修改作文是写好作文的重要一环。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他每写完一首诗总要读 ( http: / / www.21cnjy.com )给老妇人听。就这样多次的反复修改,直到听的人和他自己都感到满意为止。许多中外著名作家,他们的名著也都是经过反复推敲、修改才与读者见面的。
②修改作文,有利于提高认识能力和写作能力。
如初二有一个同学在作文中反映,由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一位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要求过于严厉,孩子达不到家长的要求,就说谎了,开始这位同学写这篇作文只是把事情记流水帐似的写下来,后来再一思考,认识到那位同学并不是天生爱撒谎,而是他父母教育不得法造成的。找到问题的根源,文题也由“她撒谎了”。修改成为“谁让她撒谎了”,最后改成“谁无过”。
③自改或互改作文,可以培养认真写作的态度。
一篇文章要经过审题——立 ( http: / / www.21cnjy.com )意——选材——组材——动笔——修改等一系列的活动才能完成,缺一不可。那么学生在修改过程中在每个环节上都必须认真斟酌。比如立意,确定这篇文章的中心时,开始可能只想写同学之间的友谊,后来确定中心时,则是写关心集体了。选材上也是如此。开始选中的材料,几经考虑,可能放弃不用了,另换新的内容。同时,通过互批互改,了解别人的写作方法和风格,取长补短,博采众长。
(3)关于勤于修改作文的名人名言
①作家最大的本领是善于删改。谁善于和有能力删改自己的东西,他就前程远大。 ——陀斯妥耶夫斯基
②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鲁迅
(二)修改作文的方法
1、修改作文的方式方法
(1)自我朗读修改法
作文完成后,利用所学的知识对自己的作文检 ( http: / / www.21cnjy.com )查修改。出声地朗读几遍,让自己的耳朵当“老师”。凭借语感,凡是读起来绕口,听起来别扭的地方,就仔细查找问题,进行修改。
(2)同学互评互改法
俗语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彼 ( http: / / www.21cnjy.com )此“横挑鼻子竖挑眼”一番,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就难逃“法眼”了。批改的同学要竭尽全力,精心推敲;被改的同学虚心求教,细心修改,这样,对被改者和改者都有益。
2、作文常用的修改符号
3、作文修改范例
(三)作文修改范围
(1)文面(卷面﹑格式、书写﹑标点)
(2)语言(文字、词语、句子)
(3)内容(立意、中心、材料、感情)
(4)结构(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段落层次、详略安排)
导学反思:
第二课时
导学要点:
1. 作文内容的修改,怎样下批语
2. 写作实践:语文小组,互改作文
一、具体修改方法
(1)内容单薄的,可以增加内容,适当扩展。
如有位学生写议论文《谈艰苦奋斗》 ( http: / / www.21cnjy.com ),起先举了几个例子,说明只有艰苦奋斗才能创业、守业。修改时觉得内容单薄,便增加了几个反面例子,说明胜利后如果不再艰苦奋斗而享乐腐化,必然导致失败。这样正反一比,内容就充实了。
(2)记叙文不具体的地方,可增加描写,使之生动。
如有位学生写了一篇《我心 ( http: / / www.21cnjy.com )爱的水泡鱼》,语言很通顺,但不具体。这里仅举一句:“我曾经养过一条水泡鱼,它全身桔黄真好看。”“好看”在什么地方呢?不清楚。于是在修改文章时加了一句:“尤其是它那双玻璃球似的大眼睛,游动时晃来晃去,惹人喜爱。”就形象、生动了。【来源:21cnj*y.co*m】
增添的具体方法:
(1)增加细节描写,如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心理等。
(2)增加感官角度,如写了视觉,还可以从嗅觉、听觉等方面加以描写,以增加描写对象的立体感;
(3)增加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4、“枝大于干”需要删
(1)与主题无关,或似与主题有关实则损害主题的内容,应当删除。
如作文《同桌》。有位同学写其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桌是一名三好学生,其中一段写到她在熄灯后还躲进寝室的帐子里打着手电做功课。这位考生的原意是想突出她的刻苦好学,但效果适得其反。因为这样做不正反映她既违反宿舍纪律、又不善安排时间,还不注意保护视力吗?像这种只考虑一面却会影响整篇主题的内容,需删除。
(2)空洞的议论或抒情也应当删去。
如《尊师爱生小记》。有位同学全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只写了600余字,但开头大发议论,仅谈教师节的意义便用了150多字。当然写此题提一下教师节是可以的,但在记叙文一开头就如此空发议论没必要,应酌情删简。
(3)内容重复的,哪怕再好,也应删除。
如《驳学理科何用语文》。有位同学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连举了六七位我国现代科学家的例子做论据,来论证学理科需要语文。其实这就是重复的,只要保留一二位最有代表性的,其余都可删去。
(4)开头离题太远或结尾画蛇添足的内容应当删除。
如《农贸市场见闻》。有的从凌晨起床写起, ( http: / / www.21cnjy.com )甚至从昨夜睡不着觉写起;有的则从国家农业政策谈到家乡大丰收,或从一路美丽景色谈到如何挤交通车。这些与题意无关或离得太远的都应删去;即使有关联的也应一笔带过。又如写读后感一类文章,明明已把真情实感写尽,为了所谓拔高主题,往往还要空喊几句口号或硬做一番检讨。诸如此类的画蛇添足式结尾,也应加以删除。
二、怎样下批语
1、怎样下批语
2、对批语的要求:
(1)有针对性。 (2)书写认真。 (3)格式正确。 (4)红笔批改。
3、总批语的格式
本文优点: × × × × × × × × × × × ×。
本文缺点:× × × × × × × × × × × ×。
本人建议:× × × × × × × × × × × ×。
批改人:× × ×
写上修改日期。
5、总评(示例)
这是一篇读后感。文章观点正确,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心思想明确。从古人王羲之“临池学书 ”的勤奋精神到今人王十国掌握多种外文的成功秘诀,所用材料都能说明中心思想,做到了观点与材料的统一。
但关于人们由于勤奋学习而获得成功材料还不够充实,有些词语用得不够准确恰当。
希望今后下苦功学习语言,写完文章后要看两遍,并在语言上仔细推敲。
三、写作实践
根据在本课中学到的“勤于修改”的方法,按后两题要求先“小组互改” ,再“誊抄”一篇作文。
四、语文小组,互改作文。
导学反思:
各班教师个性化设计
各班教师个性化设计
各班教师个性化设计
各班教师个性化设计
各班教师个性化设计
各班教师个性化设计
各班教师个性化设计
各班教师个性化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