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德中学高2023级高二上学期11月半期测试
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
一、单选题(本题20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架飞机从A地沿最短航线飞往B地。图示为飞机起飞时的日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据此完
1.图上B点对跖点(关于地心对称)的地理坐标是()
A.(60°N,120°W)
B.(60°S,60°W)
C.(60°S,120°E)
D.(60°N,60°E)
2.该飞机从A地飞往B地的最短航线的航向是()
A.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B.先向西北再向西南
C.自西向东
D.先向北再向南
3.若飞行速度是1100千米/小时,则此次飞行()
A.途中会经过极夜区
B.途中横跨太平洋
C.飞行所用时间为9小时
D.到达时,B地的地方时为9:00
下图为我国某景区等高线地形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4.若图中急流段高差为80米,则甲乙两地的高差约为()
A.279米
B.379米
C.479米
D.579米
5.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A.河流大致向东北流
B.甲处四周悬崖峭壁
C.丙处海拔可能高于乙处
D.丁处可以看到丙处
每年9月23日的傍晚时分,N城(23°N,108°E)的某街道会迎来大批摄影爱好者,争相拍摄难得一见的街道悬日奇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推测该街道的走向大致为()
A.东西走向
B.东北—西南走向
C.南北走向
D.东南—西北走向
7.图示时刻,全球与N城同属一个日期的区域面积与地球总面积的比例为()
A.等于1/2
B.大于1/2小于3/4
C.等于3/4
D.大于3/4
巴罗位于阿拉斯加州,是北美大陆最北端的村镇。当地时间2023年6月21日正午太阳高度达到这一年内最高。图为巴罗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巴罗每年5月10日开始进入极昼,其每年极昼期大约有()
A.28天
B.56天
C.84天
D.128天
9.2023年6月21日,巴罗()
A.正午太阳高度约为3.5°
B.正午日影朝正南
C.太阳从正东方向升起
D.太阳从正北方向日落
下图为2023年二分二至日及2月初晨线位置示意图和二十四节气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图中表示夏至日晨线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1.下列传统节日中,其晨线位置与二月初最接近的节气是()
A.清明
B.芒种
C.寒露
D.立冬
12.②至③期间,绵阳昼夜长短情况是()
A.昼短夜长,昼渐短,正午太阳高度减小
B.昼短夜长,昼渐长,正午太阳高度减小
C.昼长夜短,昼渐短,正午太阳高度增大
D.昼长夜短,昼渐长,正午太阳高度增大
某考察团队为了研究湖泊的局地气候效应,对我国某大型水库进行了湖陆风的观测。该人工水库三面环山,特殊的地形条件使水库附近还受到山谷风的叠加影响。下图为8月16日15时该水库附近的气温分布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图示时刻,P地的风向为()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14.考察发现,此时库区的局地风速北侧大于南侧,
其主要原因是(
)
A.水库北侧的地势平坦
B.水库南侧,陆风与山风方向相反
C.水库南侧的地表植被茂盛
D.水库北侧,湖风与谷风方向一致
霜冻线是指地表温度为0℃的一条曲线,在它的北侧是可能出现霜冻的地区。如图为某日20时地面天气图,图中霜冻线为天气预报的次日霜冻界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图中()
A.甲地受低气压控制,阴雨连绵
B.乙地风力比丙地风力小
C.丙地次日有霜冻
D.丁地此时吹偏北风
16.该天气图的日期最接近()
A.2月初
B.5月初
C.8月初
D.11月初
下图中下左图为沿某经线的大气运动示意图,下右图为甲气压带及其南北两侧风带的风向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关于图中的气压带与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气压带为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
B.乙风带控制下气候干燥
C.丙风带为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
D.丁气压带是热力因素形成的
18.图示季节()
A.亚欧大陆上被印度低压控制
B.亚欧大陆上的温度高于同纬度海洋
C.亚洲东部地区主要盛行东南季风
D.全球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
下图为某地区季风气候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长春和札幌纬度大致相同,但冬季时札幌的降雪量明显多于长春,主要是因为()
①札幌的冬季气温比长春低
②西北季风经过日本海后湿度增大
③湿润空气受山脉阻挡形成降雪
④东南季风从太平洋带来大量水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濑户内海沿岸的气候特点是()
A.冬季寒冷干燥
B.夏季高温多雨
C.终年多晴少雨
D.一年四季如春
二、综合题(3个题,共40分)
21.下图中EDF是晨昏线,其中DE表示昏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2分)
(1)此图表示的是北半球(填节气)的地球光照情况,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2分)
(2)此时A地出现____(填“极昼”或“极夜”)现象。B地____时日出,B地昼长是。此日后的三个月内,我国昼将变(长或短)。(4分)
(3)假如上海(东经121°,北纬31°)这一天日出北京时间为5:00,澳大利亚珀斯(南31°)的夜长是。(1分)
(4)有一水平运动的物体从C点向正南运动,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将向什么方向偏 。(填正南,东南或西南)(1分)
(5)这一天,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出现最大值的地区范围是。A、B、C三地的地球自转线
速度由大到小排序是。(2分)
(6)从该日至地球公转运动到远日点期间,地球公转速度逐渐。(1分)
太阳能塔式热发电站由一座100米高的太阳能吸热塔,在208亩地面上摆放的100面自动追踪太阳光的大型反光镜组成(即“定日镜”,参见下图),大型反光镜反射聚集阳光到吸热塔内,再转化成电力。
(7)山西省大同市(约40°N)太阳能发电站的定日镜,正午时镜身与地面的夹角α在夏至达一年中最小值,其值为。(1分)
22.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三亚市(18°N,108°E)地处海南岛南端(下左图:海南岛地形及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示意图)。
图示意三亚全年气温变化(下右图)。
材料二:不同地区“立竿见影”现象不同,三亚市每年有两次正午出现“立竿无影”现象。另外,甲、乙、丙三地同学也设计了“立竿见影”探究学习活动。6月22日,他们在当地时间10:00-14:00每隔一小时测量直立杆(杆长1米)的影子长度。下图为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影长变化图。
(1)三亚市“立竿无影”现象发生在6月1日正午,估算三亚市某地再次出现“立竿无影”现象的日期为()(1分)
A.5月15日
B.6月22日
C.7月15日
D.9月23日
(2)写出甲地的经度。(1分)
(3)判断甲、乙、丙三地纬度由低到高的顺序,并说明理由。(7分)
(4)图中①地文昌是我国第四个航天发射基地,分析该地在航天发射方面的突出优势。(3分)
(5)比较三亚市冬季和夏季气温日较差的大小,并分析其主要原因。(4分)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南美洲是一个比较温暖的大陆,地形结构独特,东部平原、高原相间分布,西部则为狭长而高大的安第斯山脉,西部的山地地形对南美洲的气候影响深刻。图示意南美洲某月气压和风向分布。
(1)指出该图所示的南半球季节,并从风带移动角度说明判断的依据。(3分)
(2)与乙地相比,说出甲地降水量的差异,并给出合理的解释。(3分)
(3)图示大洲最南端为火地岛,该岛夏凉冬冷,岛上雪山重峦叠嶂,群山环绕,森林密布;该岛及附近海峡风暴强劲;民居多以低矮、屋顶坡度较大的木屋为主。说明该岛民居特征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6分)
21.(每空1分,12分)
(1)夏至日
(23°26'N,120°W)
(2)极昼
4:00
16
短
(3)13小时52分钟
(4)东南
(5)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C>B>A
(6)变慢
(7)16°34′
22.(16分)
(1)C(1分)
(2)105°E(1分)
(3)乙、甲、丙;理由:甲地正午有太阳直射,纬度为23°26′N;乙地正午影长等于杆长,
且影子朝南,说明乙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南45°,即在21°34′S;丙地影子朝北,说明位于
北回归线以北,即大于23°26′N。(每点1分,共7分。排序出错,但是关于甲、乙、
丙的原因分析正确的酌情给分)
(4)①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节省燃料:②位于沿海,地形平坦开阔:③海运便利,
有利于大型航天装备运输:④海洋面积广阔,火箭残骸坠落安全。(每点1分,任选3点,
共3分)
(5)夏季气温日较差小于冬季气温日较差。原因:三亚夏季多阴雨天气,云层较厚,白天
削弱了太阳辐射,温度较低,晚上增强了大气逆辐谢,保温作用较强,日温差较小;冬
季多晴天,反之。(每点1分,共4分,其中原因3分。原因也可以从冬季的角度分析)
23.(12分)
(1)夏季。北半球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偏转为西北风。(3分)
(2)甲地降水更多(或降水量更大)。甲地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3分)
(3)该地多强劲风暴,房屋低矮,抗风性能强;降雪量大,屋顶坡度大,不易积雪;森
林茂密,可以就地取材;位于板块交界处,多地震,木屋利于防震。(任选3个角度阐述
民居特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每个角度2分,共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