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课
课题:古诗三首
内容分析: 三首诗分别生动地描写了黄河、江南和乡村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景色的赞美。学习重点是理解诗句的含义,背诵三首诗歌。
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让学生通过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感受具有新鲜感的词句,融入情境,了解作者是怎样观察的,感悟祖国河山的美丽,为此而自豪。 ②语言运用: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理解诗句及整首诗的大意。用自己的话写一写诗句描绘的景色。 ③思维能力:通过想象画面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词之美,感受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④审美创造: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感受古诗意境。培养学生热爱黄河、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理解古诗内容,结合对句子的理解和自己的想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情境导入:在这个浩瀚的宇宙中,有一个星球独具魅力,它既神秘又美丽,那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地球,一个充满奇迹和生机的蓝色星球。让我们一起走进诗词韵语,在诵读和吟唱中,领略她的绮丽、富饶的风光。让我们一起阅读课文欣赏它可爱的模样,倾听她越来越多的“心事”。让我们每个人都行动起来,成为“蓝星”守护者,守护我们伟大的地球母亲。 活动流程 :根据此学习任务群的定位和要求,创设“争做“蓝星”小卫士活动”为大单元任务情境,设置 “畅游壮美山河吟诵美丽诗歌”“我在太空看地球”“守护那片希望的田野 ”三个分任务, 将课文阅读、单元习作、语文园地内容进行整合,逐步展开学习。学生能带着浓厚的阅读兴趣参与到丰富的语文学习活动中来。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节:猜美景,诵古诗。
1.猜一猜美景,诵古诗: 出示课件美景图片,请学生猜一猜风景名胜的名字,然后用一两句诗来吟诵赞美自己眼中的美景。也可以分享自己看过的风景名胜,游览过的许多名山大川。 2.传诵千年的山水诗词: 同学们,说出来你可能有点不太相信,古代的诗人都是旅游达人,在那个没有飞机和高铁的时代,古人用他们的双脚踏遍了祖国山川河流。 诗仙李白的一生就和旅行者一般,生于西域的他,不仅爱饮酒,从他的诗句中不难看出,他也是个旅游达人的典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是以庐山的香炉峰入笔描写庐山瀑布之景。 著名的山水诗人谢灵运,热爱游山玩水,也是历史上的第一位山水诗人。谢公屐就是为了满足个人游山玩水的需求,所制作的木屐。 唐代诗人刘禹锡在他外放到各地做官期间,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作,《浪淘沙九首》就是其中之一。诗中所涉黄河、洛水、汴水、清淮、鹦鹉洲、濯锦江等,或为辗转于夔州、和州、洛阳等地之作。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浪淘沙》(其一)从诗句中去感受诗人笔下黄河的风采神韵吧! 看图猜名胜,背一背有关名胜古迹的诗句,享自己看过的风景名胜,游览过的许多名山大川。 了解《浪涛山》写作背景
设计意图:基于小学阶段已经学过或积累过很多写景的诗词,让会背的学生背一背古诗,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教师简介古诗的写作背景为下文的学习作铺垫。
第二节:揭示古诗学习的密码
1.链接交流平台,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 出示《语文园地》交流平台,说一说交流平台给我们介绍了哪些方法来帮助我们学习和理解古诗?你还有哪些好方法给大家分享。 (1)小组交流,相互补充。 (2)全班交流,分享经验。 预设: ①借助注释理解古诗中的字词。 ②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③看课文插图理解诗意。 ④查阅古汉语字典。 ⑤结合地域特色。 ⑥了解诗人生平。 2.精读古诗: (1)读一读诗题:初步了解作者和诗题。 “浪淘沙”是什么意思?(浪淘沙,唐代的一种曲子名。) 走进作者。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中唐诗人。《全唐诗》编其诗十二卷。其诗高亢激昂、意气纵横,语言刚健,笔锋犀利。所作《杨柳枝词》、《竹枝词》、《浪淘沙》等,都含思婉转,语调清新,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他的哲理散文也颇有新意。“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至今广为传唱。 (2)诵读古诗,理解诗意: 多种方法读诗句,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好停顿节奏。 运用自己掌握到的学诗方法,解释诗句,整体把握诗意。 集体交流诗句的意思,说说你用什么方法来理解古诗意思的? (3)欣赏品读,体会诗歌中表达的情感。 ① 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朗读课文,想象一下:这首诗前两句描写的黄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小组代表发言,教师给予指导) 注释:九曲黄河从遥远的地方蜿蜒奔腾而来,一路裹挟着万里的黄沙。(气势雄伟) ②赏析“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想象一下牛郎织女的家是什么样子?让我们随着诗人的脚步,沿着黄河顺流而上,到那天上的银河之畔,探访牛郎和织女。(学生回忆《牛郎织女》的故事,并简单交流故事主要内容。) ③ 教师提问:请问,诗人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呢?有没有知道的同学把你知道的分享同学们。 补充资料:《汉书》中称“汉使穷河源”,就是说张骞曾经到达过黄河的源头;此后,晋代张华《博物志》中记载了一个传说,称有人乘着小木筏往来于海上和天河之间,还曾经与牛郎织女会面。后来这两种记载发生了混合,说是黄河与天河相通,张骞追溯黄河源头时曾经抵达银河,甚至见到了牛郎织女。传说,织女在张骞回家时,还送给他一块支撑织布机的石头呢! ④思考讨论:体会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浪淘沙其一》是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的作品,这首诗以其生动的描绘和深远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和自然的独特感悟,是一首充满浪漫主义情怀的诗篇,通过对黄河的生动描绘和对牵牛织女的浪漫想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3.诵读指导: 教师点拨:读第三句,节奏可稍微加快,语调转向激昂,读出诗人欲直上九天的气概;读第四句,转向平缓悠长,读出憧憬之感。 多种形式朗读这首诗,抒发你学习本诗的感受。 全班交流,比一比谁读得有感情。 4..方法小结:古诗中隐藏着很多中华文化的印记,有神奇的故事传说,有悠久的历史事件,还有名人的名言名句。多了解一些与诗歌相关的古代文化常识,有助于我们理解古诗的意思。 回顾以前学过的学习古诗的方法 学生交流资料,《浪淘沙》是词牌名。作者介绍。 2.学生自由练读。 3.学生朗读古诗。 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①九曲:②簸: ③天涯:④直上: 学生结合重点词语说说古诗大意。 学生谈谈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 学生了解黄河和银河之间的传奇故事。 学生诵读古诗,读出节奏感,感受黄河的雄伟壮丽。
设计意图:本教学环节抓住“九曲黄河”“万里沙”想象画面,抓住“浪淘风簸”想象声音,让学生感受黄河的雄伟气势;同时适时补充资料,让学生了解诗中的传说故事,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拓展作业: 背诵作业《浪淘沙》其一。 提升作业:看一看有关黄河的视频,感受黄河雄伟壮美的景象。 拓展阅读:找一找《浪淘沙》剩余八首古诗,读一读。(共35张PPT)
古诗三首
(部编版)六年级
上
www.21cnjy.com
第2课时
一
素养目标
目录
回顾方法
二
走进诗歌
三
熟悉诗意
四
品鉴诗句
五
六
拓展作业
一
素养目标
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
思维能力
审美创造
让学生通过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感受具有新鲜感的词句,融入情境,了解作者是怎样观察的,感悟祖国河山的美丽,为此而自豪。
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理解诗句及整首诗的大意。用自己的话写一写诗句描绘的景色。
通过想象画面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词之美,感受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感受古诗意境。培养学生热爱黄河、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看图片,诵古诗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苏轼〔宋〕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望岳
杜甫 〔宋〕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聊一聊自己的旅行见闻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望庐山瀑布
在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有这样的诗句: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穿着谢公屐,攀登山路的情景,传达了一种豪放的感觉。
谢公屐是南朝诗人谢灵运登山时穿的一种木鞋,鞋底安有两个木齿,上山时去掉前齿,下山时去掉后齿,便于走山路。
谢公屐
二
回顾方法
遇到不理解的字词,可以借助注释理解。
有画面感的诗句,可以通过想象体会。
多了解古代文化常识,有助于我们理解古诗词的意思。
请你说一说,交流平台给我们介绍了哪些方法来帮助我们学习和理解古诗?
请你想一想,你还有哪些哪些理解古诗意思好方法给大家分享。
①学习古诗词之前,可以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作品的写作背景,也有助于理解古诗词的内容
②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③看课文插图理解诗意。
三
走进诗歌
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名,单调二十八字,又名《浪淘沙令》《卖花声》等。唐人多用七言绝句入曲,刘禹锡、白居易都曾创作过,后又用为词牌名。
揭示诗题
浪淘沙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中唐诗人。《全唐诗》编其诗十二卷。其诗高亢激昂、意气纵横,语言刚健,笔锋犀利。所作《杨柳枝词》、《竹枝词》、《浪淘沙》等,都含思宛转,语调清新,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他的哲理散文也颇有新意。
自读提示
①多种方法读诗句,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好停顿节奏。
②运用自己掌握到的学诗方法,解释诗句,整体把握诗意。
③集体交流诗句的意思,说说你用什么方法来理解古诗意思的?
浪淘沙(其一)
[唐] 刘禹锡
九 曲 黄 河 万 里 沙,
浪 淘 风 簸 自 天 涯。
如 今 直 上 银 河 去,
同 到 牵 牛 织 女 家。
qū
bǒ
qǔ
bò
歌曲
簸箕
要注意“厂”的竖撇穿插到三点水的下面,“厂”里面是两个“土”,不是“士”。
yá
四
熟悉诗意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九曲】指黄河弯曲的河段甚多,民间素有天下黄
河九百九十九道弯的说法。“九”是虚指。
【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
九曲黄河夹带着绵延万里的黄沙,从遥远的天边蜿
蜒奔腾而来。
注释
翻译
读完这两句诗,黄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姿态
气势
九曲黄河
浪淘风簸
雄伟壮阔,气势磅礴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如今我要直向它的源头——银河冲去,和传说中的古人一起去到天上的牵牛织女家。
注释
五
品鉴诗意
诗人为什么产生这样的联想呢?
《汉书》中称“汉使穷河源”,就是说张骞曾经到达过黄河的源头;此后,晋代张华《博物志》中记载了一个传说,称有人乘着小木筏往来于海上和天河之间,还曾经与牛郎织女会面。
后来这两种记载发生了混合,说是黄河与天河相通,张骞追溯黄河源头时曾经抵达银河,甚至见到了牛郎织女。传说,织女在张骞回家时,还送给他一块支撑织布机的石头呢!
九曲黄河
浪淘风簸
写景
联想
直上银河
牵牛织女
故事
思考讨论,诗中诗人是怎样展开想象的?体会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浪淘沙其一》是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的作品,这首诗以其生动的描绘和深远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和自然的独特感悟,是一首充满浪漫主义情怀的诗篇,通过对黄河的生动描绘和对牵牛织女的浪漫想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朗读指导:前三句诗,节奏可稍微加快,语调转向激昂,读出诗人欲直上九天的气概;诗句第四句,转向平缓悠长,读出憧憬之感。
方法小结:古诗中隐藏着很多中华文化的印记,有神奇的故事传说,有悠久的历史事件,还有名人的名言名句。多了解一些与诗歌相关的古代文化常识,有助于我们理解古诗的意思。
六
拓展作业
背诵作业《浪淘沙》其一。
提升作业:看一看有关黄河的视频,感受黄河雄伟壮美的景象。
拓展阅读:找一找《浪淘沙》剩余八首古诗,读一读。
课程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