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形翻折模型—北师大版数学八(上)知识点训练
一、选择题
1.(2024七下·冷水滩期末)如图,把一个长方形纸片沿EF折叠后,点D,C分别落在D',C'的位置.若∠EFB=65°,则∠AED'的度数为( )
A.65° B.90° C.60° D.50°
【答案】D
【知识点】矩形翻折模型
【解析】【解答】解:由折叠知,
四边形为矩形,
,
,
,
.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 ∠ EFB= ∠ DEF=65 ° ,再根据折叠可得,据此即可求得.
2.(2024八下·麒麟月考)如图所示,在矩形中,,将矩形沿折叠,点落在点处,与交于点,则重叠部分的面积是( )
A.20 B.16 C.12 D.10
【答案】D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勾股定理;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解析】【解答】解:由折叠的性质可得
四边形ABCD是矩形,
BF=DF,
在Rt△DFC中,
解得DF=5,
故答案为:D.
【分析】由折叠的性质可得再证明得到BF=DF,利用勾股定理列出关于DF的方程,解方程得到DF的值,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
3.(2023八下·商洛期末)如图,在矩形中,,,将矩形折叠,使点C与点A重合,则的长为( )
A.20 B.18 C.16 D.15
【答案】D
【知识点】勾股定理;矩形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解析】【解答】解:∵ 将矩形ABCD折叠,使点C与点A重合,
∴D′F=DF,AD′=AB=CD=12,∠D=∠D′=90°,AD=Bc=24,
设AF=x,则DF=24-x,
∴122+(24-x)2=x2,
解之:x=15,
∴AF的长为15.
故答案为:D.
【分析】利用矩形和折叠的性质可知D′F=DF,AD′=AB=CD=12,∠D=∠D′=90°,AD=Bc=24,设AF=x,则DF=24-x,利用勾股定理可得到关于x的方程,解方程求出x的值,可得到AF的长.
4.(2024八下·昌黎期末)将矩形纸片ABCD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得到菱形AECF若AB=6,则BC的长为( )
A.1 B. C. D.12
【答案】C
【知识点】勾股定理;矩形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解析】【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
∴AD=BC,∠B=90°,
由折叠得AO=CO=BC=AD,
设BC=x,则AC=2x,
在Rt△ABC中,BC2+AB2=AC2,
∴x2+62=(2x)2,
解得x=(负值已舍)
即BC的长为.
故答案为:C.
【分析】由矩形的性质得AD=BC,∠B=90°,由折叠得AO=CO=BC=AD,设BC=x,则AC=2x,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建立方程可求出BC的长.
5.(2024八下·兴宁月考)某周五学校举行了家长开放日活动,在以“纸片的折叠”为主题的数学活动课上,某位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
第一步:将矩形纸片的一端,利用图①的方法折出一个正方形,然后把纸片展平;
第二步:将图①中的矩形纸片折叠,使点恰好落在点处,得到折痕,如图②.
根据以上的操作,若,,则线段的长是( )
A.3 B. C.2 D.1
【答案】D
【知识点】勾股定理;矩形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解析】【解答】解:设BM为x ,
∵四边形ABEF是正方形
∴AB=BE=EF=4,∠BEF=90°
∴ME=4-x,MC=6-x
∵三角形MNC翻折后得到三角形MFN
∴MF=MC=6-x
∴42+(4-x)2=(6-x)2,解得x=1;
∴BM的长为1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得AB=BE=EF=4,∠BEF=90°;根据线段的计算,可得ME和MC的代数式;根据翻折的性质,可得MF=MC=6-x;根据勾股定理,列一元二次方程,即可求出BM的值.
6.(2024七下·杭州期中)已知M,N分别是长方形纸条ABCD边AB,CD上两点(AM>DN),如图1所示,沿M,N所在直线进行第一次折叠,点A,D的对应点分别为点E,F,EM交CD于点P;如图2所示,继续沿PM进行第二次折叠,点B,C的对应点分别为点G,H,若∠1=∠2,则∠CPM的度数为( )
A.74° B.72° C.70° D.68°
【答案】B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矩形的性质;矩形翻折模型
【解析】【解答】解:由折叠得:
∵四边形ABCD为长方形,
∴
∴
∴
又∵
∴
∴
∵
∴
即:
∵
∴
∴
∴
∴
∴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折叠的性质和矩形的性质得到∠AMN=∠NMP=∠1=∠2,∠CPM=∠HPM,进而得到:然后结合平行线的性质得到:进而即可求解.
二、填空题
7.(2024八下·黔东南期末)在矩形中,点,分别是,上的动点,连接,将沿折叠,使点落在点处,连接,若,,则的最小值为 .
【答案】
【知识点】勾股定理;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矩形翻折模型
【解析】【解答】解:根据折叠可得,∠A=∠EPF=90°,AF=FP,
当BP⊥EP时,即点B、P、F三点共线时,BP的值最小,
即点P在矩形ABCD的对角线BD上,
故FP=AD=3,
在Rt△ADB中,,
∴.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折叠前后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全等图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可得∠A=∠EPF=90°,AF=FP,推得点B、P、F三点共线时,BP的值最小,得出FP=AD=3,根据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求出BD的值,根据BP=BD-DP即可求解.
8.(2023八下·潍坊期末)如图,在矩形中,在边上,将沿折叠,点恰好落在矩形的对称中心处,若,则的长为 .
【答案】
【知识点】勾股定理;矩形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解析】【解答】连接OD,如图:
∵O是矩形ABCD的中心,
∴点B、O、D三点共线,OD=OB,
∵△BOE由△BAE沿BE折叠得到的,
∴OB=BA=OD,
∵,
∴BD=2OB=2,
∵矩形ABCD,
∴CD=AB=1,∠C=90°,
在Rt△BCD中,由勾股定理可得:
BC=,
故答案为:.
【分析】先求出BD=2OB=2,再结合CD=AB=1,∠C=90°,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C的长即可.
9. 如图,一张矩形纸片 中, 点 在 边上, 把 沿直线 折叠, 使点 落在对角线 上的点 处.点 在 边上,把 沿直线 折叠,使点 落在线段 上的点 处. 若 , 则 , 矩形 的面积
【答案】29;420
【知识点】勾股定理;矩形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解析】【解答】解:设,
,
,
由折叠的性质可得,
四边形ABCD是矩形,
,
,
,解得,
,
.
故答案为:29;420.
【分析】设,利用折叠的性质可得,再通过勾股定理得到,解得,进而求得BD的长度及矩形的面积.
10.(2024八下·海曙期末)在以 “矩形的折叠” 为主题的数学活动课上, 某位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
第一步:将矩形纸片的一端,利用图①的方法折出一个正方形 .然后将纸片展平∶
第二步:连结 ,将 沿 折叠,得到 ,延长 交边 于点 ,如图②.根据以上操作,若 则 的长是 .
【答案】10
【知识点】勾股定理;矩形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四边形ABEF是正方形,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CDFE都是矩形,
,,,
是由折叠得到的,
,
在中,,即,
在中,,即,
联立解得:,
故答案为:10.
【分析】由题意可知:四边形ABEF是正方形,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CDFE都是矩形,根据矩形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得EF=AB=8,BC=AD=12,EC=FD=AD-AF=4,由翻折性质得GE=CE=4,在Rt△DGH与Rt△EFH中,再利用勾股定理列方程建立方程组,解出即可.
三、解答题
11.(2024八下·定州期末)如图,已知矩形沿着直线折叠,使点落在处,交于,,,求的长.
【答案】解:由翻折而成,
,,
设,则,
,,
,
在与中,
≌,
,
在中,,
即,解得,即.
【知识点】矩形的性质;矩形翻折模型
【解析】【分析】根据翻折的性质可得,,设DE为x,则AE为16-x,根据矩形的性质可得∠A=∠ABC=90°,依据AAS判定△ABE≌△C'DE推出BE=DE=x,根据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12.(2024八下·中山期中)如图,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长,宽;将纸片沿着直线AE折叠,点D恰好落在BC边上的点F处,解答下列问题:
(1)求BF的长;
(2)求EC的长.
【答案】(1)解:在长方形ABCD中,,,
∵将纸片沿着直线AE折叠,点D恰好落在BC边上的点F处,
∴,
在中,由勾股定理得:
;
(2)解:∵,BC=20cm,
∴CF=BC-BF=8cm,
∵四边形ABCD是长方形,,,
∴,∠C=90°,
∵将纸片沿着直线AE折叠,点D恰好落在BC边上的点F处,
∴,
设,则,
在中,,
∴,
解得:,即.
【知识点】勾股定理;矩形翻折模型
【解析】【分析】(1)根据长方形的性质和折叠的性质得到:,然后在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BF的长度;
(2)根据线段间的数量关系及长方形性质求出,,然后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到:,设,则,在中,利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进而即可求解.
13.(2024八下·潮安期中) 如图,将矩形ABCD(AB<AD)沿BD折叠后,点C落在点E处,且BE交AD于点F,若AB=6,BC=8.
(1)求DF的长;
(2)求△DBF和△DEF的面积;
(3)求△DBF中F点到BD边上的距离.
【答案】(1)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
∴AD=BC=8,AB=CD=6,∠A=90°,AD∥BC,
∴∠DBC=∠FDB,
由折叠性质得:∠DBC=∠DBE,
∴∠FDB=∠FBD,
∴BF=FD,
设AF=x,则BF=DF=8﹣x,
在Rt△ABF中,由勾股定理得:AB2+AF2=BF2,
即:62+x2=(8﹣x)2,
解得:.
(2)解:由折叠的性质得:BE=BC=8,DE=CD=6,∠E=90°,
(3)解:
设F到BD边上的距离为h,
即:
解得:
∴F到BD边上的距离为.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勾股定理;矩形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解析】【分析】(1)根据矩形的性质可得AD=BC=8,AB=CD=6,∠A=90°,AD∥BC,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折叠性质可证得∠FDB=∠FBD,由等角对等边得FB=FD,设AF=x,在Rt△ABF中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得x长,即可得DF长;
(2)由折叠性质得BE=BC=8,DE=CD=6,∠E=90°,利用BE-BF可得EF长,利用可得 △DEF 的面积,利用可求得△DBF的面积;
(3)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D的长,利用“”即可求得BD边上的高h,也即F点到BD边上的距离 .
1 / 1矩形翻折模型—北师大版数学八(上)知识点训练
一、选择题
1.(2024七下·冷水滩期末)如图,把一个长方形纸片沿EF折叠后,点D,C分别落在D',C'的位置.若∠EFB=65°,则∠AED'的度数为( )
A.65° B.90° C.60° D.50°
2.(2024八下·麒麟月考)如图所示,在矩形中,,将矩形沿折叠,点落在点处,与交于点,则重叠部分的面积是( )
A.20 B.16 C.12 D.10
3.(2023八下·商洛期末)如图,在矩形中,,,将矩形折叠,使点C与点A重合,则的长为( )
A.20 B.18 C.16 D.15
4.(2024八下·昌黎期末)将矩形纸片ABCD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得到菱形AECF若AB=6,则BC的长为( )
A.1 B. C. D.12
5.(2024八下·兴宁月考)某周五学校举行了家长开放日活动,在以“纸片的折叠”为主题的数学活动课上,某位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
第一步:将矩形纸片的一端,利用图①的方法折出一个正方形,然后把纸片展平;
第二步:将图①中的矩形纸片折叠,使点恰好落在点处,得到折痕,如图②.
根据以上的操作,若,,则线段的长是( )
A.3 B. C.2 D.1
6.(2024七下·杭州期中)已知M,N分别是长方形纸条ABCD边AB,CD上两点(AM>DN),如图1所示,沿M,N所在直线进行第一次折叠,点A,D的对应点分别为点E,F,EM交CD于点P;如图2所示,继续沿PM进行第二次折叠,点B,C的对应点分别为点G,H,若∠1=∠2,则∠CPM的度数为( )
A.74° B.72° C.70° D.68°
二、填空题
7.(2024八下·黔东南期末)在矩形中,点,分别是,上的动点,连接,将沿折叠,使点落在点处,连接,若,,则的最小值为 .
8.(2023八下·潍坊期末)如图,在矩形中,在边上,将沿折叠,点恰好落在矩形的对称中心处,若,则的长为 .
9. 如图,一张矩形纸片 中, 点 在 边上, 把 沿直线 折叠, 使点 落在对角线 上的点 处.点 在 边上,把 沿直线 折叠,使点 落在线段 上的点 处. 若 , 则 , 矩形 的面积
10.(2024八下·海曙期末)在以 “矩形的折叠” 为主题的数学活动课上, 某位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
第一步:将矩形纸片的一端,利用图①的方法折出一个正方形 .然后将纸片展平∶
第二步:连结 ,将 沿 折叠,得到 ,延长 交边 于点 ,如图②.根据以上操作,若 则 的长是 .
三、解答题
11.(2024八下·定州期末)如图,已知矩形沿着直线折叠,使点落在处,交于,,,求的长.
12.(2024八下·中山期中)如图,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长,宽;将纸片沿着直线AE折叠,点D恰好落在BC边上的点F处,解答下列问题:
(1)求BF的长;
(2)求EC的长.
13.(2024八下·潮安期中) 如图,将矩形ABCD(AB<AD)沿BD折叠后,点C落在点E处,且BE交AD于点F,若AB=6,BC=8.
(1)求DF的长;
(2)求△DBF和△DEF的面积;
(3)求△DBF中F点到BD边上的距离.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矩形翻折模型
【解析】【解答】解:由折叠知,
四边形为矩形,
,
,
,
.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 ∠ EFB= ∠ DEF=65 ° ,再根据折叠可得,据此即可求得.
2.【答案】D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勾股定理;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解析】【解答】解:由折叠的性质可得
四边形ABCD是矩形,
BF=DF,
在Rt△DFC中,
解得DF=5,
故答案为:D.
【分析】由折叠的性质可得再证明得到BF=DF,利用勾股定理列出关于DF的方程,解方程得到DF的值,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
3.【答案】D
【知识点】勾股定理;矩形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解析】【解答】解:∵ 将矩形ABCD折叠,使点C与点A重合,
∴D′F=DF,AD′=AB=CD=12,∠D=∠D′=90°,AD=Bc=24,
设AF=x,则DF=24-x,
∴122+(24-x)2=x2,
解之:x=15,
∴AF的长为15.
故答案为:D.
【分析】利用矩形和折叠的性质可知D′F=DF,AD′=AB=CD=12,∠D=∠D′=90°,AD=Bc=24,设AF=x,则DF=24-x,利用勾股定理可得到关于x的方程,解方程求出x的值,可得到AF的长.
4.【答案】C
【知识点】勾股定理;矩形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解析】【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
∴AD=BC,∠B=90°,
由折叠得AO=CO=BC=AD,
设BC=x,则AC=2x,
在Rt△ABC中,BC2+AB2=AC2,
∴x2+62=(2x)2,
解得x=(负值已舍)
即BC的长为.
故答案为:C.
【分析】由矩形的性质得AD=BC,∠B=90°,由折叠得AO=CO=BC=AD,设BC=x,则AC=2x,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建立方程可求出BC的长.
5.【答案】D
【知识点】勾股定理;矩形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解析】【解答】解:设BM为x ,
∵四边形ABEF是正方形
∴AB=BE=EF=4,∠BEF=90°
∴ME=4-x,MC=6-x
∵三角形MNC翻折后得到三角形MFN
∴MF=MC=6-x
∴42+(4-x)2=(6-x)2,解得x=1;
∴BM的长为1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得AB=BE=EF=4,∠BEF=90°;根据线段的计算,可得ME和MC的代数式;根据翻折的性质,可得MF=MC=6-x;根据勾股定理,列一元二次方程,即可求出BM的值.
6.【答案】B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矩形的性质;矩形翻折模型
【解析】【解答】解:由折叠得:
∵四边形ABCD为长方形,
∴
∴
∴
又∵
∴
∴
∵
∴
即:
∵
∴
∴
∴
∴
∴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折叠的性质和矩形的性质得到∠AMN=∠NMP=∠1=∠2,∠CPM=∠HPM,进而得到:然后结合平行线的性质得到:进而即可求解.
7.【答案】
【知识点】勾股定理;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矩形翻折模型
【解析】【解答】解:根据折叠可得,∠A=∠EPF=90°,AF=FP,
当BP⊥EP时,即点B、P、F三点共线时,BP的值最小,
即点P在矩形ABCD的对角线BD上,
故FP=AD=3,
在Rt△ADB中,,
∴.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折叠前后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全等图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可得∠A=∠EPF=90°,AF=FP,推得点B、P、F三点共线时,BP的值最小,得出FP=AD=3,根据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求出BD的值,根据BP=BD-DP即可求解.
8.【答案】
【知识点】勾股定理;矩形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解析】【解答】连接OD,如图:
∵O是矩形ABCD的中心,
∴点B、O、D三点共线,OD=OB,
∵△BOE由△BAE沿BE折叠得到的,
∴OB=BA=OD,
∵,
∴BD=2OB=2,
∵矩形ABCD,
∴CD=AB=1,∠C=90°,
在Rt△BCD中,由勾股定理可得:
BC=,
故答案为:.
【分析】先求出BD=2OB=2,再结合CD=AB=1,∠C=90°,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C的长即可.
9.【答案】29;420
【知识点】勾股定理;矩形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解析】【解答】解:设,
,
,
由折叠的性质可得,
四边形ABCD是矩形,
,
,
,解得,
,
.
故答案为:29;420.
【分析】设,利用折叠的性质可得,再通过勾股定理得到,解得,进而求得BD的长度及矩形的面积.
10.【答案】10
【知识点】勾股定理;矩形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四边形ABEF是正方形,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CDFE都是矩形,
,,,
是由折叠得到的,
,
在中,,即,
在中,,即,
联立解得:,
故答案为:10.
【分析】由题意可知:四边形ABEF是正方形,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CDFE都是矩形,根据矩形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得EF=AB=8,BC=AD=12,EC=FD=AD-AF=4,由翻折性质得GE=CE=4,在Rt△DGH与Rt△EFH中,再利用勾股定理列方程建立方程组,解出即可.
11.【答案】解:由翻折而成,
,,
设,则,
,,
,
在与中,
≌,
,
在中,,
即,解得,即.
【知识点】矩形的性质;矩形翻折模型
【解析】【分析】根据翻折的性质可得,,设DE为x,则AE为16-x,根据矩形的性质可得∠A=∠ABC=90°,依据AAS判定△ABE≌△C'DE推出BE=DE=x,根据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12.【答案】(1)解:在长方形ABCD中,,,
∵将纸片沿着直线AE折叠,点D恰好落在BC边上的点F处,
∴,
在中,由勾股定理得:
;
(2)解:∵,BC=20cm,
∴CF=BC-BF=8cm,
∵四边形ABCD是长方形,,,
∴,∠C=90°,
∵将纸片沿着直线AE折叠,点D恰好落在BC边上的点F处,
∴,
设,则,
在中,,
∴,
解得:,即.
【知识点】勾股定理;矩形翻折模型
【解析】【分析】(1)根据长方形的性质和折叠的性质得到:,然后在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BF的长度;
(2)根据线段间的数量关系及长方形性质求出,,然后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到:,设,则,在中,利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进而即可求解.
13.【答案】(1)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
∴AD=BC=8,AB=CD=6,∠A=90°,AD∥BC,
∴∠DBC=∠FDB,
由折叠性质得:∠DBC=∠DBE,
∴∠FDB=∠FBD,
∴BF=FD,
设AF=x,则BF=DF=8﹣x,
在Rt△ABF中,由勾股定理得:AB2+AF2=BF2,
即:62+x2=(8﹣x)2,
解得:.
(2)解:由折叠的性质得:BE=BC=8,DE=CD=6,∠E=90°,
(3)解:
设F到BD边上的距离为h,
即:
解得:
∴F到BD边上的距离为.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勾股定理;矩形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解析】【分析】(1)根据矩形的性质可得AD=BC=8,AB=CD=6,∠A=90°,AD∥BC,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折叠性质可证得∠FDB=∠FBD,由等角对等边得FB=FD,设AF=x,在Rt△ABF中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得x长,即可得DF长;
(2)由折叠性质得BE=BC=8,DE=CD=6,∠E=90°,利用BE-BF可得EF长,利用可得 △DEF 的面积,利用可求得△DBF的面积;
(3)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D的长,利用“”即可求得BD边上的高h,也即F点到BD边上的距离 .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