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教学实录
(上课。师生问好。)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古代诗歌,杜甫的《石壕吏》。
(师板书:石壕吏 杜甫)
师:刚才有的同学在相互讨论,诗歌题目石壕后面的字读什么,那老师告诉同学们,应读lì,那怎样解释这个字呢?
生:官吏。
生::差役。
师:差役,也就是经常出来为官府办事的人。这首诗的作者是杜甫,那同学们对杜甫又了解多少呢?
(生思考。沉默。)
师:老师说的是你对杜甫了解多少,多与少都可以。
(有生开始举手,师示意回答)
生:杜甫是中唐时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是现实主义的代表,他被人们尊称为“诗圣”。
师:杜甫被人们尊称为“诗圣”,那请同学们记下来。
(师板书:诗圣)
谁还想做一下补充?
生: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生笑)
师:“唐宋八大家”的全称应是“唐宋散文八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家”,主要指他们散文的创作,不过这位同学知道“唐宋八大家”这样一个组合式的词语,就很不错了。杜甫主要是从事诗歌的创作,他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唐朝“唐宋八大家”的文学家只有韩愈和柳宗元。
生:杜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诗反映现实生活和民生疾苦,读他的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祖国和人民的爱。
师:很好。杜甫关心民生疾苦,爱国爱民。
(师板书:民生疾苦)
师:你对杜甫的作品又了解哪些?
生:杜甫写过“三吏”“三别”。
师:“三吏”“三别”分别指的是哪几首诗,能说得具体些吗?
(生思考)
师:同学们看课文的注释①,杜甫途径新安、石 ( http: / / www.21cnjy.com )壕、潼关,同学们在这三个地方的后面分别加上“吏”字,这就是杜甫的“三吏”,即《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分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请同学们记下来。
(师重复,同学们记录)
师:杜甫的其他诗作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还可以见到,下面我们进行下一个环节。你对杜甫创作这首诗的时代了解多少?
生:这首诗写于公元758年,当时正值“安史之乱”,社会动荡,人民生活比较艰难。
师:“安史之乱”历时八年,战争频仍,给人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造成巨大的灾难。统治者养尊处优的时候,盘剥民脂民膏,不顾民生疾苦,当战乱发生时,他们还要求人民捐钱,抓人充军来抵御叛乱,元代张养浩在《潼关怀古》中曾提到“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形象的反映了人民的苦难。
师:我们对作者及诗歌写作的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我们过渡到“读”这一环节。首先我们进行“通读”。
(师板书:通读)
师:“通读”就要求同学们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同学们自己准备一下,开始。
(生自读诗歌)
师:我发现同学们已经读完一遍了,先在老师请一名同学推荐一名同学给大家读一下这首诗,老师有一个前提,被推荐的同学包括你自己。
(师找一名同学)
(生准备读)
师:大家说他的前提是什么?
生:推荐自己。
师:对,推荐自己,我非常欣赏。其实推荐自己的过程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自信。好,开始。
(生读。朗读结束)
师:好请坐,现在我表扬这位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学两个方面。第一,被推荐的同学包括他自己,这位同学非常的勇敢、自信;第二,虽然这位同学在读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这是我们第一次自己尝试着读一首诗。为了使这位同学读得更好,我们帮助这位同学找出其中的错误。
(生举手示意)
(师生共同为这位同学指出朗读中的错误)
师:下面我们再请一位同学读一下这首诗。
(生举手。师示意生读)
师:这位同学读的很熟练。下面老师和同学们齐读一下这首诗。
(师生齐读)
师:在“通读”这一个层面我们解决了字音和节奏的问题,下面我们进入下一个层面的读——品读。
(师板书:品读)
师:现在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一种的书的方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勾划批注。老师给同学们举一个例子,“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现在我们可以想,“捉人”是什么意思?
生:抓人去当兵。
师:对,抓人去当兵。现在同学们想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想当兵的程序,手先要报名,然后要体检,最后进行资格审察。这一切结束后,人们便敲锣打鼓的送他们去当兵,并且要还要打出条幅——一人当兵,全家光荣。为什么这么光荣的事情,在那个时候还要捉人,并且还要在夜间捉人呢?这个地方我们可以品一品,这个“夜”什么意思,在这里有什么深意,现在同学们就把你理解的关键词写在旁边,先勾划后批注,其他的某个词也是这样,某一诗句也是这样,好现在同学们尝试一下,开始。
(生认真勾划批注,师巡视指导个别学生)
师(指导):同学们在勾划批注中要做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不求全面,但求精当”。不要平均用力,只要有你独到的见解就可以,另外,同学们想,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把自己独到的见解拿出来,那么全班同学一交流,那也就全面了。好,同学们继续品读。
(生开始瞄准一个点对诗歌进行品读)
师:同学们现在把你找的点,告诉给你的同桌,告诉他你勾划的是什么,你品到了什么。
(同桌交流)
师:我感觉一个人的阅读权是非常神圣的。就像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在看动画片《西游记》时,孙悟空出场是金光闪闪,但是读过原著的都知道孙悟空的出场并不是这样的。所以,我们要重视自己的阅读体验,哪怕是错误的,却也是有价值的,因为那是你的最出体验。好现在谁来说一下自己的阅读体验。
生:我选的是“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师: “一何”是什么意思?
生:多么。
(师点头,示意生继续)
生:“一何”说明了官兵、差役的凶狠,老夫人失去儿子后的痛苦,反映了朝廷官员的凶狠、昏庸无能以及人民生活的疾苦。
师:好请坐,这位同学读到了诗歌反映的社会层面的意思。同学们想这两句话放在一块,是一种什么样的写作手法?
生(齐答):对比。
师:对比就有反差,同学们在以后的阅读和学习中要注意发现,并且在写作中学会灵活运用。
生:我找的是“老妪力虽衰, ( http: / / www.21cnjy.com )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尤得备晨炊”,诗歌的前面提到她的两个儿子都已经死了,一个还苟且活着,他不希望自己的家人再有什么不测,主动分担家庭的苦难,为了自己的家人去服役。
师:老师追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在这里“请”是什么意思?
生:“请”在这里有请让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意思。老夫人的三个儿子只剩下一个,现在老伴翻墙走了,家中只有她和儿媳以及正在吃奶的孙子,他不想再遭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毅然替儿媳上战场。所以她在和差役说话中表现出了一种主动去做的倾向。
师:这位同学分析的非常好。在现在日常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礼貌用语当中,“请”这个字经常出用到。比如说:请这位同学回答问题。“请”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和课本中的“请”相同吗?
生:不同。
师:在这里“请”是一般的敬辞,用于希望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方作某事。再比如你去一个不知道的地方你会向路人问:请问到ⅩⅩ怎么走?在这里“请”是什么意思?“请”虽然我们经常见到感觉很简单,但是我们必须要弄懂它。
生:请问应该是请允许我问。
师:回答得非常好。同学们现在思考一下,“请从吏夜归”的“请”应该是什么意思呢?
生:应该是请允许我的意思。
师:请同学们整理一下“请”的意思。
(生整理)
师:好,我们继续请同学们回答。
生:我勾划的是“夜久语声绝,如闻泣 ( http: / / www.21cnjy.com )幽咽”。在这里老妇人为了不让家人被差役抓走,自己主动要求跟他们一块走,却让家人又一次陷入了生离死别的痛苦之中。
师:“如闻泣幽咽”这句话,是说好像听到有人在低声地哭泣,那是谁在哭泣?
生(齐答):老翁。
师:老翁,有这种可能,只有老翁吗 还有可能是谁?
生:她的儿媳和孙子。
师:作者的字里行间透露出很多信息,需要我们认真地挖掘。好,继续品味。
生:我选的是“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当时的战乱,给人民带来很大的灾难,民不聊生,也反映了统治者的腐败无能。
师:人民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他们的温饱解决不了,其他的问题就更难解决了。
生:我选的是“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 http: / / www.21cnjy.com )“更无人”是说他家里再也没有别的劳力,没有了生活来源。“乳下孙”更加说明了他的家庭负担沉重,体现了生活的艰难。
师: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出去了,并且有的已经死去,活着的也只是苟且生存,家庭未来如何,让每一个为他们担忧。
生:我选的是“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的“逾”字。这个年龄非常大的老爷爷,在差役的威势之下,翻墙而走,体现了当时官吏对人民的欺压,人们民生活非常艰难。
师:这位同学选择的评论点非常好,我们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块来分析一下。比如一位老奶奶和一位老爷爷在一个屋子里,夜里有人敲门,出去开门的人一般情况下是男人,现在出现了一个和我们的日常生活相背离的奇怪现象,老妇人去开门,可是老翁却逾墙走。我们可以想,可能官吏来抓人不止一天了,见到男人不管大小全部抓走。这位老妇人心想出去可以抵挡一下,没想到这些官吏连年迈的老妇人也不放过。
生:我选的是“独与老翁别”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独”字,“独”字和前文相互照应,“如闻泣幽咽”,哭泣的人到底是谁,作者没有具体地写老翁走了什么时间回来的,老妇人怎样被抓走的,而是一笔带过,最后的“独”让我们都明白了。可能老翁半夜里又偷偷回来了,可是老伴却不见了,所以他偷偷地哭泣。
师:这位同学分析得非常具体,从一个字上体悟到很多有用的信息。
生:我选的是“有吏夜捉人”的“夜”字。 ( http: / / www.21cnjy.com )夜指的是夜晚,我感觉夜在这里还象征着当时社会的黑暗。官吏在夜里捉人,他们为什么不在白天行动,还说明他们做的是见不得人的事。
(生笑)
师:这位同学读得非常有特色,从一个字中解读到不同的信息,一语双关。
生:我选的是“急应河阳役,尤得备晨炊”。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里面隐含着一层意思,“急应河阳役”表现老妇人想赶快让官吏走,不要连累她的老伴、儿媳、和孙子,从这我们可以看出老妇人的无私和伟大。
师:很好的解读。大家整理一下这句话,把同学们思维的火花记录下来。
生:我选的是“夜久语声绝”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绝”字。“绝”体现了当时寂静无声,万事万物都在沉思,为什么老妇人会遇到这样悲痛的事情,她的命运为什么这么悲惨,当时的社会又是多么的黑暗。
师:“物尤如此,人何以堪。”万事万物都为之动容,我们更应该为老妇人的不幸掬一捧同情之泪。
生:我选的是“有吏夜捉人”中的“捉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当时战争频仍,很多人都要服役,每个家庭都做出了很大的牺牲,但是他们的苦难并有完结,官吏们还要到处抓人去打仗,可是每个家庭
已经没有人可以打仗了,“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表现出当时人民生活的苦难和社会的黑暗。
师:老师总结出一个规律,同学们的回答倒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最后走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表现了社会的黑暗,我希望同学们不要陷在套路中,只要说出自己的观点就可以。非常感谢大家,我从同学们身上学到了很多,比如说刚才同学们谈到“急应河阳役,尤得备晨炊”,他是从老妇人的角度来分析的,我见过的所有的鉴赏辞典都没有这样的解读,这就是一种个性化的解读,给了我很大的启示,谢谢大家。
下面我们进入下一个层面的读——演读。
(师板书 演读)
演读,也就是要分角色、分任务读。现在同桌 ( http: / / www.21cnjy.com )先组合,一位同学读诗人作为一个见证人所接触到的这一部分,它是诗歌的话外音,也就是从诗歌的开篇到“听妇前致词”,另一位同学读老妇人说的话,然后第一位同学再读“夜久语声绝”后面的部分。角色一定要读进去。
(生分角色读)
师:大家推荐一位同学和老师一块读一下这首诗,老师读话外音,这位同学读老妇人所说的话。
(生推荐一名同学。师生分角色读)
师:老师建议同学们一块读一下,男生读老师读的话外音部分,女生读老妇人说话的部分。
(生读)
师:老师想问一下,哪位同学现在能够背诵这首诗?
(生举手示意)
师:好,这位同学到讲台来领着大家一块背诵这首诗,其他同学提示性的背诵,看一眼背几句,因为这是一首叙事诗,非常有条理。
(生开始背诵)
(师指导生注意背诵的节奏)
师:那大家跟着这位同学一块能背诵,老师做手语,他是声音用你的耳朵,我是图像用你的眼睛,注意每一个提示信息。
(生背诵,师做手语)
师:同学们背得很好,我们趁热再背一遍。
(师生齐诵)
师:好,对《石壕吏》这首诗的学习我们就到这里,希望同学们课下把这首诗背熟了,并且做到默写时准确无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