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章第二节 城镇与乡村 (学案)
(
0
1
学习目标
)
2024年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学习重难点
通过阅读图像、观看视频或实地考察等,描述城镇与乡村的景观特征及其变化。 1.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城镇和乡村景观的不同点。(区域认知) 2.能够分析城乡分布与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等方面的联系,理解其相互影响的关系。(综合思维) 3.能够辩证看待人文现象和增强特色城乡景观的保护意识。(人地协调观) 4.通过对城乡知识的学习,了解家乡景观,加深对家乡的认识。(地理实践力) 教学重点:①对比总结城镇景观与乡村景观的不同点。 ② 分析城乡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分析城乡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
0
2
自主学习
)
任务一:乡村景观与城镇景观
结合教材P98—P99完成任务一,用红笔在课本上对关键词进行圈画。
1.人类的居住地:
世界各地的人们居住和生活在不同的地方,有的是乡村,有的是城镇。乡村和城镇因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呈现不同的景观特征。
2.乡村和城镇的区别:
① 景观不同
类型 乡村 城镇
居住场所 传统村落的房屋密度小而且低矮,一般都是独门独院,建筑风格基本一致。 高楼众多,建筑密度比较大,建筑风格多样
道路交通 交通线路狭窄,稀少 道路纵横交错,有的甚至呈现网络化状或、立体化
基础设置 商业和公共服务设施较少 餐馆、商店等商业设施和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齐全
自然环境 村落周围常有农田、果林、池塘等 城镇尤其是大城市,原有的自然环境大部分已被改造。城镇一般建有各类绿地,供人们亲近自然
② 生产生活方式不同
类型 乡村 城镇
居住场所 村落 集镇和城市
规模 普遍较小 较大
人口数量 人口较少 相对较多
主要从事的产业活动 主要从事耕种、放牧、捕鱼等农业上产活动 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方面的工作
3.城镇的形成
一般来说,城镇是在村落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但并不是每个村落都能发展为城镇,城镇的形成既要具备一定的 条件,也要具备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
【特别提示】
城市与乡村的本质区别在于城市的生产方式是非农业,乡村的生产方式是农业。
任务二:城镇和乡村的变化
结合教材P100—P101完成任务二,并用红笔在课本上对关键词进行圈画。
1.城镇的发展:城镇以其生活便利、就业和学习机会多等优势,吸引越来越多的乡村人口,城镇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重在不断增加。截至2019年底,全世界人口中约有56%住在城镇。
2.城镇的变化:
① 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城镇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区边界向外扩张,甚至“吞并”周边的乡村,有的城市在老城之外发展了现代化新城。
②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镇在发展过程中,建筑层数趋于增多,配套的服务设施更加完善,交通道路网更加密集。
③ 更加注重居住环境的改善: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的提高和生态理念的加强,建设更多的绿地和休闲场所成为城镇发展的趋势。
3.乡村的发展变化:
① 生产生活方式改变:随着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在农业生产中,电力、水力逐渐替代人力、畜力,乡村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不断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城镇更加接近。
② 乡村景观明显改变:如安徽妙泉村。
③ 一些乡村逐渐消失:有些偏远的乡村劳动力外迁,人口减少甚至村落消失。
【特别提示】
我国城市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地区,沿海分布和沿江分布。
(
0
3
合作探究
)
探究一:城镇的形成条件
请同学们分组,从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两个方面讨论城镇的形成条件。
自然条件:水源充足,地势平坦,气候适宜,资源丰富,土壤肥沃等。
社会经济条件:交通便利等。
【典例】如图为《姑苏繁华图》(局部),为清代宫廷画家徐扬创作,描绘了当时苏州“商贾(ɡǔ)辐辏(còu),百货骈(pián)阗(tián)(指商人云集、货物琳琅满目)”的市井风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结合材料,判断图中景观主要反映的是( )
A.工业生产 B.农业生产 C.城市聚落 D.乡村聚落
2.结合图文材料,判断图中聚落发展的优势条件是( )
A.交通便利 B.土壤肥沃 C.矿产资源丰富 D.信息闭塞
1.C 2.A
【解析】1.读题干可知,该图反映了当时苏州“商贾辐辏,百货骈阗(商人云集、货物琳琅满目的意思)的市井风貌,符合城市聚落的特征。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读图可知,该聚落依水而建,水路交通便利,A正确;与土壤肥沃、矿产资源丰富、信息闭塞无关,BCD错误。故选A。
探究二:认识保护特色城乡景观的意义
人类发挥聪明才智,利用自然环境创造了各具特色的城乡景观,为人类留下了无价之宝。但是,在城镇和乡村的发展过程中,一些特色鲜明的村落正在逐渐减少,部分特色传统民居被高楼大厦所代替。如何处理好发展与特色城乡景观保护的关系,受到全人类的共同关注。
1.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世界上有些村落和城镇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参照下图,从《世界遗产名录》中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村落或城镇,收集能体现其景观特色的图文资料。
2.结合家乡附近的某特色城乡景观,谈一谈保护该景观的意义及举措。
加大宣传推广、落实政策保障、利用科技手段、发展特色产业。
【典例】2022年5月19日是第12个“中国旅游日”,主题为“感悟中华文化,享受美好旅程”。我国某地区的村落历史悠久,建筑独特,为振兴乡村经济,当地积极发展旅游业。读该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A地与B山峰的相对高度是( )
A.862米 B.1062米 C.662米 D.462米
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适宜开发攀岩项目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保护好历史悠久村落的科学做法是( )
A.整体搬迁重建 B.按照原貌修复
C.打造现代风格 D.原址拆除新建
1.A 2.C 3.B
【解析】1.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为200米,A地海拔为600米,B山峰海拔为1462米,A地与B山峰的相对高度是862米,故选A。
2.结合图示得知,丙的等高线呈重叠现象,为陡崖,适宜开发攀岩项目,C正确。甲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山谷,发育河流;乙位于两个山顶之间,为鞍部;丁等高线向低处凸出,为山脊;甲乙丁都不适宜开发攀岩项目,ABD错误。故选C。
3.历史悠久村落属于文化遗产,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保护历史悠久村落能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我们要切实保护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对历史悠久村落应采取的措施有:合理保护,有序开发,按照原貌修复,加大宣传,提高认识,B正确。整体搬迁重建、打造现代风格、原址拆除新建都会破坏历史悠久村落的历史价值,不利于保护悠久村落,ACD错误。故选B。
(
0
4
知识图网
)
(
0
5
强化特训营
)
一、单选题
1.2024年央视春晚于北京时间2月9日20:00准时开场,同时向全球现场直播。除了北京的主会场外,还有四个分会场,旨在展现各地丰富的民俗文化和地域特色,与主会场形成有效联动。下图示意央视春晚会场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与陕西地域特色相符的民居图片是( )
A. B.
C. D.
1.B
【详解】A为藏族的白屋;B是陕西的特色民居-窑洞;C为干栏式建筑,主要分布于湿热地区;D为蒙古包,主要分布于我国内蒙古地区。故选B。
2.坑根石寨位于浙江省南部山区,由泥土和石头砌成的房屋点缀在山水之间,与有着千年历史的梯田共同绘制了古村落的美丽画卷。在坑根石寨最不可能看到的景观是( )
A. B.
C. D.
2.C
【详解】由题意可知,坑根石寨位于浙江省南部山区,房屋是泥土和石头砌成,有梯田, ABD符合;C图中地形平坦开阔,不符合。 ABD正确,故选C。
3.聚落都有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下图聚落景观变化的本质是( )
A.规模更大 B.人口越来越多
C.服务业不断完善 D.劳动生产方式改变
3.D
【详解】乡村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生产活动。因此,由乡村发展为城镇,再发展成城市,这样聚落景观变化的本质是劳动生产方式改变,D正确,ABC错误;故选:D。
4.位于群山中的皖南古村落,建筑风格和村落形式独具美感,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如图为皖南古村落景观图及当地气候统计图。皖南古村落注重选址布局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主要体现在( )
①依山而建,减轻水患②面山而居,便于采矿③傍水结村,取水方便④窄巷高墙,节约土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C
【详解】读皖南古村落景观图和当地气候统计图可知,皖南古村落注重选址布局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主要体现在依山而建,可减轻水患,①正确;皖南古村落选址与采集矿产资源无关,②错误;皖南古村落选址傍水结村,取水方便,③正确;皖南古村落窄巷高墙,可以节约土地;④正确。综上所述C项的①③④符合题意,A、B、D错误,故选C。
5.近期,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来到云南省普洱市景迈山开展研学活动。该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和实地调查,制作了研学记录小卡片,并绘制了景迈山垂直景观示意图。“山共林、林生茶、茶绕村”的独特景观体现的理念是( )
景迈山研学记录卡1位于热带,年平均气温18℃,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酸性土壤。 2山上古茶林区比山下耕地水田区气温低3~4℃。 3有1800多公顷千年古茶林。 4居住着傣族、布朗族等民族。 5随处可见拍照打卡和喝茶买茶的游客。 6形成了“山共林、林生茶、茶绕村”的独特景观。 72023年9月,“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A.林茶共生、人地和谐 B.因地制宜、棉茶结合
C.联结东西、大美和谐 D.人进沙退、止沙生绿
5.A
【详解】“山共林、林生茶、茶绕村”的独特景观体现的理念是林茶共生、人地和谐,A正确;因地制宜、棉茶结合,材料中没有提到棉花种植,B错误;联结东西、大美和谐以及人进沙退、止沙生绿,与题干无关,CD错误,综上所述,故选A。
6.下列条件中有利于聚落城镇化的是( )
A.聚落就近有公路、铁路,煤矿资源丰富,工业发展比较早
B.聚落位于山区,水源相对充足
C.聚落远离市中心,人口相对稀疏
D.聚落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交通通达性不好
6.A
【详解】聚落的形成深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聚落的分布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公路分布;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聚落就近有公路、铁路,煤矿资源丰富,工业发展比较早有利于聚落城镇化,A正确;聚落位于山区,交通不便,不利于聚落城镇化,B排除;聚落远离市中心,人口相对稀疏也不利于聚落城镇化,C排除;聚落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交通通达性不好,交通不便,不利于聚落城镇化,D排除;故选A。
2024年春季,江西省婺源县篁岭梯田上,金灿灿的油菜花竞相开放,蔚为壮观。当地大力打造以“赏花经济”为特色的“农业+旅游”融合新业态,助推乡村经济发展。下图为婺源部分村落及周边地区等高线地形。完成下面小题。
7.该地区村落的分布特征是( )
A.呈西北-东南延伸 B.多分布于500m处
C.沿等高线分布 D.沿河流分布
8.丙村落发展规模较大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土壤深厚肥沃 B.全年温暖湿润 C.地形复杂多样 D.干支流交汇
7.D 8.D
【解析】7.读图可得,该地区的村落主要分布于河流沿岸,沿河流分布,C错误,D正确;河流干流大致自东北向西南流,村落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A错误;村落多分布于400米以下地区,B错误。故选D。
8.由图可知,图中的甲、乙、丙、丁村都是沿河流分布于400米以下地区,因此地形、土壤、气候差异不大,但丙位于干支流的交汇处,而甲、乙、丁则不是位于干支流交汇处,因此丙村落相比而言,交通、水源等更有优势,发展规模较大,D正确,ABC错误。故选D。
聚落是自然环境的产物,每一种聚落都会深深打上自然环境的烙印。读世界中纬度某区域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据图中信息分析,该区域①②③④四地中,最不易形成城市聚落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影响图中②③④聚落呈带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水源 D.土壤
9.A 10.C
【解析】9.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②③④都分布在河流沿岸,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土壤肥沃,容易形成城市聚落,故BCD不符合题意。①位于山间,地形起伏较大,不适宜形成城市聚落,故A符合题意。故选A 。
10.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②③④聚落都分布在河流沿岸,该地聚落呈带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水源,故C正确。ABD描述不准确,故ABD错误。故选C。
二、解答题
乡村景观与城镇景观
11.图A是 聚落,图B是 聚落
12.具备 、 、 等条件的村落,容易发展为城镇。
13.受 、 、 等方面的影响,每处乡村或城镇都会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
11. 乡村 城市 12. 水源充足 地形平坦 交通便利 13. 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 历史文化
【分析】本大题以乡村景观与城镇景观的对比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地理学中聚落类型、城镇化发展和景观形成因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识别不同类型聚落、分析聚落发展条件以及理解景观形成影响因素的能力,体现了学生的地理观察、分析和综合思维素养。
11.由图可知,图A所示房屋分散且矮小,是乡村聚落。图B高楼林立、交通十分便利,是城市聚落。
12.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湿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交通便利的村落可以容易发展成城镇。
13.乡村有乡村的景观特征,城镇有城镇的景观特征。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每处乡村或城镇都会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
14.溪,原名挪溪,为湖南省洞口县瑶族聚居乡镇。历史上因溪河经常涨水河床移动形成水害,故名挪溪。后来,人们将提手旁的“挪”字改为草字头的“”字,把挪溪改为溪,通过植树种草、加固堤坝等措施治理水害。图1为我国部分区域简图,图2为瑶族传统民居——吊脚楼。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简述吊脚楼屋顶坡度、底层架空结构与所处自然环境的关系。
14.当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吊脚楼屋顶坡度较大,易于排水;底层架空结构,便于通风、散热、防潮,非常适用于当地高温潮湿的气候条件。
【分析】本题以我国部分区域简图和吊脚楼示意图为载体,涉及南方地区的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的联系等内容,重点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区域认知能力。
【详解】 在气候炎热多雨的区域,民居多为竹楼或木楼,吊脚楼属于南方干栏式建筑的一种,它的房顶呈“人”字型,坡度较大,易于排水,不会造成积水的情况出现,底层一般不住人,是饲养家禽,堆放柴草的地方,上层为人们居住的地方,该种房屋通风、散热、防潮条件极好,非常适宜于湿热的气候条件。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股份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