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导入新课
(北洋)军阀时代既是乱世,也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时代……
---费正清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印象北洋
课程标准:
(1)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及特点;
(2)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第十九课
北洋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纲要·上
概念理解
北洋军阀
1912年
1916年
1928年
袁世凯统治时期
军阀割据时期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北洋军阀,民国军阀势力之一。由袁世凯掌权后的北洋新军主要将领组成。袁死后,各领导人以军队为基础,在各省建立势力范围,割据分裂。名义上仍接受北京政府的支配,但实际上北京政权在不同时期分别由皖系、直系、奉系所控制。
时空坐标
壹
政治:除旧护新政
经济:迎春展新貌
贰
文化:革故引新思
叁
本课目录
CONTENTS
社会:易俗焕新颜
肆
1912.3.10 袁北京就职
1914.5
袁公布《中华民国约法》,改为总统制
1914底
袁发布《修正大总统选举法》
1915.5
袁签订“中日民四条约”
1915.12
袁称帝,年号“洪宪”,将民国改为帝国
黎、段“府院之争”
张勋拥溥仪复辟
段破坏《临时约法》,拒绝恢复国会
任期十年,可连选连任
“宋教仁案”
1913.3
1913.11
袁解散国民党
1915 护国战争
1913“二次革命”
1917 护法运动
袁氏窃国,
专制回笼
孙氏抗争,举步维艰
孙
中
山
革
命
路
袁
世
凯
复
辟
路
张氏复辟失败,
段氏再造共和
1917年
袁取消帝制,6月病逝
1916.3
(一)袁世凯统治时期:专制与民主的再较量(1912.3-1916.6)
思考:这些事件反映袁世凯时期的统治有什么特点?
民主与专制的较量,民主共和潮流势不可挡。
一、政治:除旧护新政
中日签订不平等“中日民四条约” ——日本企图独吞中国
第1号共4条
第2号共7条
第3号共2条
要求中日合办汉冶萍公司等;
第4号共1条
要求中国沿海港湾及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
第5号共7条
要求中国中央政府须聘用日本人为政治、军事、财政等顾问,中国警政及兵工厂由中日合办等。
要求中国承认日本接管德国在山东所享有的一切权利等;
要求中国延长日本租借旅顺、大连及南满、安奉两铁路的期限为99年等;
重要概念:“中日民四条约”
一、政治:除旧护新政
一、政治:除旧护新政
为什么称为“二次革命”?
这次革命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反对袁世凯的独裁专制,保卫民主共和的武装斗争,是辛亥革命的继续。
二次革命
1、时间:1913年7月—9月
2、交战双方:革命军VS北洋军
3、结果:由于敌强我弱、仓促应敌、作战缺乏统一指挥和战略协同,以革命派的失败告终。
二次革命
拓展深化
袁世凯本想以重金收买宋教仁,但宋教仁不为所动。袁世凯便密令国务总理赵秉钧策划刺杀宋教仁。1913年3月20日晚,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遭歹徒枪击,身中3弹,送医院后不治而亡,年仅31岁。这就是民国初年震惊全国的“宋案”。
护国运动
拓展深化
(1)背景:①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组织中华革命党,武力讨伐袁世凯。②袁世凯的称帝行径,更是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反对。
(2)过程:①1915年底,唐继尧、蔡锷、李烈钧在云南宣布独立,并组织护国军,发动护国战争,讨伐袁世凯。
②云南起义后,贵州、广西、广东、浙江、湖南、陕西、四川等省相继宣告独立。
(3)结果: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恢复中华民国年号。1916年6月6日病死。
(4)性质:近代由中国资产阶级独立领导的一次革命运动,粉碎了袁氏复辟帝制的阴谋。
一、政治:除旧护新政
一、政治:除旧护新政
思维拓展
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1)袁世凯为复辟帝制,而不惜出卖国家民族利益,违背民主共和的历史发展潮流,必然遭到全国人民的唾弃和历史的惩罚,这是袁世凯复辟帝制迅速败亡的根本原因。
(2)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人民群众的民主思想觉悟程度提高,使复辟帝制的倒行逆施没有长期生存的思想基础。
(3)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坚决反袁,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立宪派由拥袁到反袁。全国人民支持护国运动。
一、政治:除旧护新政
1.原因:
①直接: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内部派系纷争。
⑤政治:血缘、地域、师生以及私人关系等维系传统政治关系纽带。
④地理:中国国土辽阔,地形复杂,容易分割。
③根本:小农经济为军阀割据提供了物质基础。
②外部:列强在各自势力范围内扶植代理人。
(二)军阀割据时期(1916~1928年)
2.表现:三大派系与军阀混战
冯国璋
段祺瑞
张作霖
派系 首领 支持国 控制区域 关系
直系 冯国璋 英美 控制直隶及长江中下游的苏、赣、鄂等省 各军阀凭借手中掌握的军队,争权夺利,先后爆发直皖、直奉混战,导致北京政权实际上由不同的军阀所控制。
皖系 段祺瑞 日本 据有皖、浙、闽、鲁、陕各省
奉系 张作霖 日本 占据东北三省
(二)军阀割据时期(1916~1928年)
实质:帝国主义争夺在华利益
特征:
军阀混战割据、政治上分崩离析;
列强分而治之;
经济遭到破坏,人民生活困苦。
根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
【半封建】分散的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是割据军阀的物质基础。军阀可以在自己控制的地盘内拥兵自重,任意搜刮,形成地方割据。
【半殖民地】袁世凯死后,帝国主义国家为了维护和扩大在华利益,各自寻找新的代理人;各派军阀也急需选择帝国主义国家做靠山。
直因:袁死后,难有一个统御北洋派的人
一、政治:除旧护新政
一、政治:除旧护新政
材料一 各军阀实际上控制北京政权的时间:
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年4月至1916年6月
皖系军阀统治时期:1916年6月至1920年7月
直系军阀统治时期:1920年7月至1924年10月
奉系军阀统治时期:1924年10月至1928年12月
材料二 军阀割据,政局动荡,国会党争,民众因为军队扩张,互争地盘,内战频仍,的确比之清末时期负担加重而且痛苦程度加剧。
——张鸣《共和中的帝制》
思考:阅读材料,说明军阀割据形成后具有怎样的特点?
特点:军阀割据,分崩离析,政局动荡,人民困苦。
(二)军阀割据时期(1916~1928年)
1917.5
1917.6
1917.8
府院之争
张勋复辟
护法运动
段祺瑞(亲日)出任国务总理,在是否参加一战对德宣战问题上,与黎元洪总统(亲美英)斗争激烈。
实质:
英美和日本在华利益之争
张勋借调和府院之争入京,拥清溥仪复辟。孙中山发表《讨逆宣言》,段祺瑞武力镇压张勋“辫子军”,复辟闹剧仅12天以失败结束。
说明: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段祺瑞公然破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拒绝恢复国会。
顾吾国之大患 ,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
孙中山看透了西南军阀名为护法、实为争夺地盘的面目
一、政治:除旧护新政
一、政治:除旧护新政
3.外交上——中国参加一战
中国收回德、奥在天津、汉口的租界,撤销两国领事裁判权;为协约国一方取得胜利作出了贡献。
目的:
争取国际地位,抑制日本在华势力的发展。
表现:
1917年8月14日,中国向德、奥两国宣战,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协约国方面;派十几万名中国劳工前往欧洲前线。
影响:
中国十几万劳工为协约国一方取得胜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材料: 据《欧战前后农商部注册工业公司年别表》,战前(1914年8月)注册的工业公司,共计146个,资本总额41 148 205元;而自1914年8月至1920年,新注册的公司就有272个,资本额为117 434 500 元。所涉及的行业众多,尤以纺织业和面粉业这两个关系民众衣食的行业发展得最快。
——《第一回中国年鉴》
(1)分析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
(2)促使民族工业迅速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①政府:政府政策支持
根据材料和教材内容回答:
②列强:暂时放松侵略
③群众:反帝爱国斗争
④个人:实业家的努力
主要因素
迅速发展(“黄金时期”)
(3)民族工业迅速发展有什么影响?
壮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
二、经济:迎春展新貌
产量(万吨) ≥100 10—99 1—9 ≤1
外商企业 100 88.5 41 0
华商企业 0 11.5 59 100
1.重工业基础薄弱,未形成独立完整工业体系
2.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
3.地区分布不均,多在沿海地区
4.力量薄弱,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民族资本
【深化扩展】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5.发展快、时间短
三、文化:革故引新思
(1)政治: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痛苦反思;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3)思想:西学进一步传播,但国民思想专制愚昧,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牢笼,实行民主制度。
(2)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1)兴起: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2)代表: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 、蔡元培等
(3)旗帜:民主、科学
(4)主要阵地:北京大学和《新青年》
思想与文化的新解放——新文化运动
1.背景
2.概况
1917年1月,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随即聘请陈独秀为文科学长,并延揽许多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来北大任教。
3.内容:除旧布新
(1)反对专制、反对迷信、反对旧道德、反对旧文学
破旧
儒家纲常伦理
(2)提倡民主、提倡科学、提倡新道德、提倡新文学
立新
独立、民主、自由、平等
①民主:不仅指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更强调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等民主精神。
②科学:不仅指科学知识,更强调科学精神、科学世界观、反对迷信、反对偶像崇拜。
雕琢、陈腐、
艰涩的贵族文学
平易、新鲜、通俗的国民文学
三、文化:革故引新思
“改良文学:须从八事入手……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呻吟。五曰,务去烂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 ……余甘 文学革命军’大旗,
……旗上大书特书吾革命军三大主义: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
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
鲁迅发表《狂人日记》。
“包好,包好!这样的趁热吃下。这样的人血馒头,什么痨病都包好!”
——摘自鲁迅小说《药》
(3)文学革命:
三、文化:革故引新思
胡适与白话文
中国第一首白话诗
——胡适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远。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问:这首白话诗有什么特点?
语言直白,通俗易懂;反对封建伦理,追求自由恋爱
新文化运动既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也是一场文学革命。
三、文化:革故引新思
三、文化:革故引新思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
微风吹动了我的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着海洋,
海洋恋爱着月光。
啊!
这般蜜也似的银夜。
教我如何不想她?
——节选自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
刘半农:第一个提出用“她”字指代第三人称女性
新文化运动后期,李大钊他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
十月革命
李大钊
(4)后期:传播马克思主义
三、文化:革故引新思
4.评价
(1)积极:
(2)局限性
①局限于知识分子中,缺乏群众基础。
②对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看待存在绝对主义的倾向。
①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性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
动摇了专制思想的统治基础。
②民主与科学思想得到弘扬,推动了思想文化革新,有着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
③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口号的提出,使其内容比辛亥革命更广泛、深刻;
④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⑤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三、文化:革故引新思
1.原因:共和政体的建立和南京临时政府的努力
2.措施:改用阳历;颁布剪发辫、易服饰和废止缠足的法律;颁布法令,革除“大人”“老爷”等清朝官场的称呼。
3.影响: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过去的陈规陋习不符合时代潮流,应接受文明开化的新习俗,新风尚。
4.特征:追求民主、平等、自由、文明、进步
新式婚姻
禁缠足,倡女权
改称谓,废跪拜
改良服饰
剪发辫,易服饰
四、社会:易俗焕新颜
印象北洋
袁氏复辟、军阀混战
巩固共和制度
民资“短暂的春天”
新文化运动
移风易俗、文明开化
帝国主义的侵略
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封建陋俗依然存在
旧
新
一个除旧布新的时代、一个黑暗中孕育光明的时代
政治
经济
社会
文化
近代化
课堂小结
结语: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民国成立后那几年,许多爱国者苦闷到了极点。他们万万没有想到:那样腐败、专制、祸国的清政府虽然被推翻了,共和制度虽然建立起来了,局势却更为恶化。原来所抱的热烈期待在冷酷的现实面前被撞得粉碎。
历史发展的迂回曲折,不仅表现为人们沉浸在成功欢乐中时,随着出现的却是严重挫折;还表现为当局势仿佛已走到山穷水尽的黯淡地步、许多人心灰意冷时,却又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局面。
严峻的现实不容许人们长期沉浸在消极、苦闷和彷徨中。那些有志气的中国人不会停止自己的脚步。他们在遍布荆棘的崎岖道路上毫不气馁,开始新的探索。这就迎来了五四运动!
——金冲及著.二十世纪中国史纲(四卷 增订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1:125.
当堂检测
1.(2024·甘肃高考·7)1915年,日本提出“二十一条”要求,国人视以为耻,各地掀起“纪念国耻”运动。国耻日的选择,一般以5月7日即日本提出最后通牒之日为国耻日。但自5月20日之后,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以5月9日即北洋政府接受条约之日为国耻日。这一转变说明( )
A.北洋时期政治上分崩离析
B.国人认为救亡应以自强为本
C.北洋政府的外交彻底失败
D.国人思想受新文化运动影响
B
当堂检测
2.(2024·广西高考·8)辛亥革命后,中国的商业银行发展迅速。据统计,1912年设立银行14家,至1927年共设立银行185家,其中1917—1923年尤为繁荣,共设立131家。这反映了( )
A.北洋政府大力发展近代金融业
B.列强加大对华资本输出
C.民族工商业对资本的需求增加
D.民众积极支持国货运动
C
当堂检测
3.(2024·江西高考·7)1914年3月,北京政府工商部颁布《矿业条例》,明确规定矿产国有,但鼓励中外业者投资开矿,矿业权之获得不以地主自然取得而以申请为先,同时大幅减低矿产税,取消原有的将部分赢利上交给政府的规定。这表明政府意在( )
A.限制地主投资以固统治
B.振兴工商实业以培国本
C.提倡自由经营以利投资
D.降低矿产税率以解民困
B
当堂检测
4.(2024·湖南高考·8)下图为1912年刊登在《时报附刊之画报》上的一则留声机广告,配文为“世界进步——留声器授课”。这反映出( )
A.西方商品挤占国货市场
B.西方文化入侵方式更加隐蔽
C.商业营销迎合启蒙需求
D.新型授课手段广受大众欢迎
C
当堂检测
5.(2023·湖北高考·8)1915年5月22日,《申报》刊登了一则上海中国明明眼镜公司的声明:“近有丧心病狂之徒,以自己之营业失败,侮蔑本公司货物,谓贩自日本,实为本公司意外之奇辱也……不独本公司无丝毫日货,即中国全国眼镜界上,吾亦敢断言绝无丝毫日货混杂其间。”该现象反映( )
A.外交关系影响社会舆论
B.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
C.民族企业发展形势严峻
D.中外商业竞争愈发激烈
A
当堂检测
6.(2023·辽宁高考·7)1914年9月,北京政府颁布《商会法》,规定商会对各级地方官厅行文一律用“呈”“禀”,地方官厅对商会则用“令”“批”。该法一经颁布就遭到商界人士的强烈反对。这反映了当时( )
A.文言文与白话文使用的矛盾
B.愚昧观念与科学思想的斗争
C.改良思想与革命理念的碰撞
D.专制思想与民主观念的冲突
D
7.(2023·天津高考·7)20世纪初,有人提出“凡德道以修己为本,而修己之道,又以体育为本”“供给他一个运动场,发展他的品格”。由此可见,他们提倡在教育中( )
A.贯彻民主与科学的精神
B.重视发展学校体育运动
C.宣扬儒家道德伦理观念
D.注重体育与德育的融合
D
当堂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