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4单元期中综合自检卷-数学四年级上册苏教版
一、选择题
1.两数相除,商是9,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倍,商是( )。
A.90 B.0.9 C.9
2.下面两个物体,从( )看到的图形不相同。
A.前面 B.右面 C.上面
3.15,12,18,19这四个数的平均数是( )。
A.16 B.15 C.17
4.下面算式中,与240÷16的商相等的是( )。
A.240÷32 B.480÷32 C.120÷12
5.徐浩借了一本120页的故事书,他3天看了30页。如果借期是9天,从第4天起,他平均每天要看( )页。
A.15 B.16 C.18
6.A÷21=10……B(余数不为0),当余数B最大时,被除数A是( )。
A.219 B.230 C.221
二、填空题
7.在括号里填上“>”“<”或“=”。
8500毫升( )8升 1001毫升( )9升 301毫升( )3001毫升
7升( )7000毫升 6000毫升( )5升 13升( )1300毫升
8.由几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从上面看到的图形为。这个物体至少由( )个正方体摆成。
9.99÷21的商大约是( );801÷39的商大约是( )。
10.△○○□□□△○○□□□……按照上面的规律,第30个图形是( ),第52个图形是( )。
11.判断右面的三幅图形分别是从左面物体的哪一面看到的。
12.在□41÷55中,要使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 );要使商是一位数,□里可以填( )。
三、判断题
13.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5,那么商就乘5。( )
14.除法算式中,把除数64看作60来试商,商可能偏小。( )
15.站在固定的位置观察一个正方体石膏,一次最多看到6个面。( )
16.校篮球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其中最高的有可能是178厘米。( )
17.把3升水倒入500毫升的量杯,可以倒满6杯。( )
四、计算题
18.直接写出得数。
50×30= 210÷3= 150×2= 900×1=
424+76= 100-65= 480÷20= 15×8÷15×8=
19.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208÷52 576÷36 720÷50
20.用你喜欢的方式算一算。
810÷9÷6 232÷(2×4) 104×3×2
五、解答题
21.李师傅要加工250个零件,做了5天后还剩下25个。他每天加工多少个零件?
22.甲容器可盛水360毫升,比乙容器多盛水90毫升,丙容器的容量是乙容器的2倍,丙容器可盛水多少毫升?
23.王师傅16分钟可以加工272个零件,照这样计算,剩下的340个还需要多少分钟?
24.陈叔叔收到一箱朋友送的鸡蛋,一箱鸡蛋有40个,他称了其中的6个,分别是43克、48克、53克、56克、41克、59克。平均每个鸡蛋重多少克?这一箱鸡蛋大约重多少千克?
25.丽丽整理了四年级一班同学的身高数据,结果如下表。
身高(厘米) 120~129 130~139 140~149 150及以上
人数 7 16 12 8
(1)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面的条形统计图。
(2)这个班身高在( )厘米人数最多,( )厘米人数最少。
(3)冬冬身高正好等于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他的身高大约有( )厘米。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C C A B A B
1.C
【分析】根据商不变的规律,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据此作答。
【详解】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倍,商不变,所以商还是9。
故答案为:C
2.C
【分析】
分别画出这两个立体图形从前面、右面、上面看到的图形,如图:
【详解】
从上面看到的图形不相同。
故答案为:C
3.A
【分析】平均数=总数÷总份数,据此把这4个数相加,再除以4即可。
【详解】(15+12+18+19)÷4
=(27+18+19)÷4
=(45+19)÷4
=64÷4
=16
15,12,18,19这四个数的平均数是16。
故答案为:A
4.B
【分析】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详解】A.240÷16=(240×2)÷(16×2)=480÷32, 240÷32≠240÷16。
B.240÷16=(240×2)÷(16×2)=480÷32。
C.240÷16=(240÷2)÷(16÷2)=120÷8,240÷16≠120÷12。
与240÷16的商相等的是480÷32。
故答案为:B
5.A
【分析】先用120减去30计算出剩下的页数,用9减去3计算出剩下看书的天数,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最后用剩下的页数除以剩下看书的天数,计算出从第4天起,他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
(120-30)÷(9-3)
=90÷6
=15(页)
所以从第4天起,他平均每天要看15页。
故答案为:A
6.B
【分析】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要比除数小,即余数最大为:除数-1,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最大,进而根据“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解答即可。
【详解】21-1=20
21×10+20
=210+20
=230
A÷21=10……B(余数不为0),当余数B最大时,被除数A是230。
故答案为:B
7. > < < = > >
【分析】根据1升=1000毫升,先统一单位,再比较大小。
【详解】8升=8000毫升,8500>8000,即8500毫升>8升
9升=9000毫升,1001<9000,即1001毫升<9升
301<3001,即301毫升<3001毫升
7升=7000毫升
5升=5000毫升,6000>5000,即6000毫升>5升
13升=13000毫升,13000>1300,即13升>1300毫升
8.3
【分析】根据题意,从上面可以看到3个正方形,这个物体至少有一层正方体摆在一起,所以这个物体至少由3个正方体摆成,据此作答。
【详解】
如图所示,这个物体至少由3个正方体摆成。
9. 5 20
【分析】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算式估算,可以把被除数和除数根据四舍五入规则看作接近的整十数、整百数,然后再进行计算。
【详解】99÷21≈100÷20=5
所以99÷21的商大约是5;
801÷39≈800÷40=20
所以801÷39的商大约是40。
10. □ □
【分析】这组图形是按照△○○□□□每组6个图形的规律排列的,30除以6,商是几,就是按这样的规律排列了几组,第30个图形就是这一组中的最后一个图形;52除以6,算出商和余数;商是几,就是按这样的规律排列了几组,余数是几,第52个图形就是这一组中的第几个图形。
【详解】30÷6=5(组),第30个图形是□。
52÷6=8(组)……4(个),第52个图形是□。
△○○□□□△○○□□□……按照上面的规律,第30个图形是□,第52个图形是□。
11.前;右;上
【分析】
从前面看,看到的正方形里有;从右面看,看到的正方形里有;从上面看,看到的正方形里有。
【详解】
12. 6、7、8、9 1、2、3、4、5
【分析】□41÷55,要使商是两位数,被除数的前两位够除,即□4≥55,有64>55、74>55、84>55、94>55;要使商是一位数,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即□4<55,有14<55、24<55、34<55、44<55、54<55。
【详解】在□41÷55中,要使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6、7、8、9;要使商是一位数,□里可以填1、2、3、4、5。
13.×
【分析】根据商的变化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一个不为0的数,商不变,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商的变化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5,商不变。
故答案为:×
14.×
【分析】根据商的变化规律,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商减少,除数缩小,商扩大,则把除数64看作60试商,除数变小,被除数不变,这时商会偏大,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把除数64看作60试商,除数变小,这时商会偏大,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试商时,除数如果变小,商会偏大,除数如果变大,商会偏小。
15.×
【分析】观察一个正方体,从一个面看,看到1个面。从一条边看,看到2个面。从一个顶点看,看到3个面。最少看到1个面,最多看到3个面。据此判断。
【详解】站在固定的位置观察一个正方体石膏,一次最多看到3个面。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观察物体,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16.√
【分析】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是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平均数介于一组数据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校篮球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其中最高的有可能是178厘米。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7.√
【分析】根据1升=1000毫升,将3升单位化为毫升是3000毫升,量杯的容量是500毫升,再用3000除以500即可解答。
【详解】3升=3000毫升
3000÷500=6(杯)
故答案为:√
【点睛】熟记升与毫升的进率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8.1500;70;300;900;
500;35;24;64
【详解】略
19.4;16;14……20
【分析】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法则,从被除数的最高除起,先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就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除到被除数的中间尾不够商1,就商0;每一步除得的余数要比除数小。
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方法:除数×商+余数=被除数,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方法:除数×商=被除数。
【详解】208÷52=4 576÷36=16
验算: 验算:
720÷50=14……20
验算:
20.15;29;624
【分析】(1)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2)先算小括号里的乘法,再算括号外的除法;
(3)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详解】(1)810÷9÷6
=90÷6
=15
(2)232÷(2×4)
=232÷8
=29
(3)104×3×2
=312×2
=624
21.45个
【分析】根据题意,用总零件数减去剩下的,得到的就是5天他做的零件数,除以天数,得到的就是每天加工的零件数,代入数据计算。
【详解】(250-25)÷5
=225÷5
=45(个)
答:他每天加工45个零件。
22.540毫升
【分析】用甲容器的盛水量减去90毫升就是乙容器的盛水量,再用乙容器的盛水量乘2,即可求出丙容器的盛水量。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360-90)×2
=270×2
=540(毫升)
答:丙容器可盛水540毫升。
23.20分钟
【分析】王师傅16分钟可以加工272个零件,根据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代入数据即可求出王师傅的工作效率,再根据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代入数据即可求出剩下的340个还需要多少分钟;据此解答。
【详解】340÷(272÷16)
=340÷17
=20(分钟)
答:剩下的340个还需要20分钟。
24.50克;2千克
【分析】首先计算6个鸡蛋的总重量;然后除以6得到平均重量;再乘数量求出一箱鸡蛋的总重量,再根据1000克=1千克,转化为千克,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43+48+53+56+41+59)÷6
=300÷6
=50(克)
50×40=2000(克)
2000克=2千克
答:平均每个鸡蛋重50克,这一箱鸡蛋大约重2千克。
25.(1)见详解;(2)130~139;120~129;(3)138
【分析】(1)用直条把表中各个身高段的人数在统计图中表示出来,完善统计图。
(2)直条最长的身高段人数最多,直条最短的身高段人数最少。
(3)总共有7+16+12+8=43(人),按从高到低,全班的平均身高约等于第22名的身高,140厘米以上的有12+8=20(人),在130~139厘米的有16人,所以第22名的身高约138厘米。
【详解】
(1)
(2)这个班身高在130~139厘米人数最多,120~129厘米人数最少。
(3)冬冬身高正好等于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他的身高大约有138厘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