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单元表内乘法(一)高频考点检测卷-数学二年级上册人教版
一、选择题
1.如图,明明投垒球,估一估,他大约投了( )米。
A.14米 B.24米 C.30米
2.6×3可以用加法算式表示,不正确的是( )。
A.6+6+6 B.3+3+3+3+3+3 C.3+6
3.美术小组的5位同学画小旗子,每位同学画3面,一共画了( )面。
A.5 B.8 C.15
4.下面哪个问题不能用算式2×5解决?( )
A.一本练习本2元,买5本一共需要多少元?
B.一把直尺2元,明明和4个小伙伴每人买一把直尺需要多少元?
C.一支铅笔2元,一本笔记本5元,买这两样一共需要多少元?
5.一共有多少个,可以写成算式( )。
A.3×3+2 B.3×4+2 C.3×4-2
6.浩浩买了一个玩具车,付4张5元和1张20 元正好够。这个玩具车多少元?下面列式正确的是( )。
A.4×5+20 B.5+20 C.5+4+20
二、填空题
7.6个5相加是( ),25与45的和是( )。
8.依依和爸爸妈妈去吃早点,每人点了一碗热干面,一共付了12元。热干面一碗需要( )元。
9.3×5表示( )个( )相加,写成加法算式是( );也可以表示( )个( )相加,写成加法算式是( )。
10.1张桌子4条腿,2张桌子( )条腿。3张桌子( )条腿。
11.想一想,括号里最大可以填几。
3×( )<16 5×( )<25
12+( )<30 4×( )<21
12.一个乘数是6,另一个乘数与它相同,积是( ),再加上14等于( )。
三、判断题
13.6+6+6改写成乘法算式是3×6或6×3。( )
14.小明和他的5个好朋友每人都有5张画片,他们一共有25张画片。( )
15.计算3×5=15和5+3=8时,都可以用同一句口诀“三五十五”。( )
16.两个乘数都是1,积是2。( )
17.从24里面连续减4,减6次刚好减完。( )
四、计算题
18.口算。
19.看图列式计算。
( )
五、解答题
20.拼5个这样的图形要用几根小棒?
21.妈妈和兰兰一起去逛超市。妈妈买了6盒牛奶,每盒牛奶4元。兰兰买了一袋糖果,一袋糖果7元。两个人一共需要付多少钱?
22.李师傅把一根木头锯成2段用时4分钟,他要把这根木头锯成6段,需要多长时间?
23.张老师和李老师带着32个小朋友去听张爷爷讲革命故事。下面会场中的座位都是为小朋友准备的,小朋友坐得下吗?
24.
(1)停靠3辆面包车要收费多少钱?
(2)停靠1辆货车和6辆小汽车一共要收费多少钱?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B C C C A A
1.B
【分析】先估测一下明明投垒球的距离大约是几个6米的长度,然后用乘法求出结果即可。
【详解】由题意分析得:
明明投垒球的距离大约是4个6米的长度(如下图),
4×6=24(米)
故,他大约投了24米。
故答案为:B
2.C
【分析】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解答即可。
【详解】6×3=3+3+3+3+3+3
6×3=6+6+6
所以6×3可以用加法算式表示,不正确的是3+6。
故答案为:C
3.C
【分析】每位同学画3面小旗子,求5位同学一共画了几面,就是求5个3的和是多少,可以用乘法列式计算。
【详解】3×5=15(面)
即,美术小组的5位同学画小旗子,每人画3面,一共画了15面。
故答案为:C
4.C
【分析】2×5可以表示5个2的和是多少,也可以表示2个5的和是多少。据此解决。
【详解】A.一本练习本2元,求买5本一共需要多少元,就是求5个2的和是多少,可以用算式2×5解决;
B.一把直尺2元,求明明和4个小伙伴(一共5人)每人买一把直尺需要多少元,就是求5个2的和是多少,可以用算式2×5解决;
C.一支铅笔2元,一本笔记本5元,求买这两样一共需要多少元,就是求2与5的和是多少,用算式2+5解决,不能用算式2×5解决;
即,一支铅笔2元,一本笔记本5元,买这两样一共需要多少元?不能用算式2×5解决。
故答案为:C
5.A
【分析】一组有3个,先用乘法求出3组这样的有几个,再加上2个,求出和,即3×3+2;
或:一组有3个,先用乘法求出4组这样的有几个,再减去1个,求出差,即3×4-1;据此解决。
【详解】由题意分析得:
一共有多少个,可以写成算式3×3+2。
故答案为:A
6.A
【分析】根据乘法的意义:乘法是将相同的数加起来的运算,比如:3×5表示5个3相加。题中付4张5元可解释为4个5相加,可以用4×5表示;1张20元可解释为1个20,可以用1×20表示,据此来判断此题答案即可。
【详解】A.4×5+20表示付4张5元和1张20元,与题意相符;
B.5+20表示付一张5元和1张20元,与题意不符;
C.5+4+20表示付一张5元,一张4元和一张20元,与题意不符。
故答案为:A
7. 30 70
【分析】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可以用乘法列式计算;求两个数的和是多少,用加法列式计算。
【详解】6×5=30
25+45=70
即,6个5相加是30,25与45的和是70。
8.4
【分析】从题干可知:3碗热干面需要12元,要求每碗热干面需要多少钱,即12里面有几个3,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乘法口诀“三四十二”可知,3×4=12,所以12里面有4个3。
所以热干面一碗需要4元。
9. 3 5 5+5+5=15 5 3 3+3+3+3+3=15
【分析】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结合题干要求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3×5表示3个5相加,写成加法算式是:5+5+5=15;
也可以表示5个3相加,写成加法算式是:3+3+3+3+3=15。
10. 8 12
【分析】1张桌子4条腿,求2张桌子有几条腿,就是求2个4的和是多少,用乘法列式计算。
求3张桌子有几条腿,就是求3个4的和是多少,用乘法列式计算。
【详解】4×2=8(条)
4×3=12(条)
1张桌子4条腿,2张桌子8条腿。3张桌子12条腿。
11. 5 4 17 5
【分析】乘法算式根据小于号左侧已知数的乘法口诀,找到结果小于且最接近右侧数的即可;加法算式的结果比右侧结果小且最大的即可。
【详解】3×5=15<16;3×6=18>16,所以括号里最大可以填5;
5×4=20<25;5×5=25,所以括号里最大可以填4;
比30小的数有29,28,27…其中最大的是29,则左侧算式结果为29。根据加数=和-另一个加数,29-12=17,所以括号里最大可以填17;
4×5=20<21;4×6=24>21,所以括号里最大可以填5。
12. 36 50
【分析】由题意可知,两个乘数都是6,根据乘数×乘数=积,代入计算即可。求出积以后再加上14,由此解答。
【详解】6×6=36;36+14=50
一个乘数是6,另一个乘数与它相同,积是36,再加上14等于50。
13.√
【分析】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可以用乘法列式计算。
【详解】由题意分析得:
6+6+6改写成乘法算式是3×6或6×3;此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初步认识乘法的意义,要熟练掌握。
14.×
【分析】用总人数(小明和他的5个好朋友,一共有6个人)乘每人有的张数,即可求出他们一共有多少张画片。
【详解】5+1=6(个)
6×5=30(张)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表内乘法的计算及应用。理解题意,找出数量关系,列式计算即可。
15.×
【分析】根据表内乘法口诀,加法运算不可用,即可解答。
【详解】计算3×5=15可以用乘法口诀“三五十五”。
5+3=8不可以用。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表内乘法口诀的灵活运用。
16.×
【详解】略
17.√
【详解】略
18.20;46;40;32
36;74;14;53
【解析】略
19.4×5+4=24(个)
【分析】每组5个,有这样的4组,另外还有4个,用4乘5再加4即可。
【详解】4×5+4
=20+4
=24(个)
20.30根
【分析】拼1个这样的图形需要6根小棒,用5个6相加即可求解。
【详解】6+6+6+6+6=30(根)
答:拼5个这样的图形要用30根小棒。
21.31元
【分析】妈妈买了6盒牛奶,每盒牛奶4元,可求出妈妈共花了24元,兰兰买了一袋糖果,一袋糖果7元,可求出兰兰共花了7元,两个人花的钱相加就能得出两人一共需要付的钱,据此解答。
【详解】6×4+1×7
=24+7
=31(元)
答:两个人一共需要付31元钱
22.20分钟
【分析】锯成2段用时4分钟,即每据一次用4分钟。段数-1=次数,再用次数乘每据一次用的时间即可求解。
【详解】6-1=5(次)
5×4=20(分钟)
答:需要20分钟。
23.坐得下
【分析】根据题意,先计算出座位数再和小朋友的人数进行比较。人数比座位数大就坐不下,人数比座位数小或相等就能坐下。计算座位数时,每行有6个座位,共5行,第6行有4个座位,可以用5个6的和再加4计算。
【详解】6×5+4
=30+4
=34(个)
34>32
答:小朋友坐得下。
24.(1)18元
(2)32元
【分析】(1)从题干可知:每辆面包车停车收费是6元,要求停靠3辆面包车要收费多少钱,即求3个6的和是多少,根据乘法的意义,用3×6或6×3进行解答即可。
(2)从题干可知:每辆小汽车的停车收费是4元,每辆货车的停车收费是8元。先求出停靠6辆小汽车需要收多少钱,即6个4的和是多少,用4×6或6×4进行计算,再加上停靠1辆货车的钱,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1)3×6=18(元)
答:停靠3辆面包车要收费18元钱。
(2)6×4+8
=24+8
=32(元)
答:停靠1辆货车和6辆小汽车一共要收费32元钱。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