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单元期中重难点检测卷(含答案)数学四年级上册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单元期中重难点检测卷(含答案)数学四年级上册苏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45.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11-08 08:39: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4单元期中重难点检测卷-数学四年级上册苏教版
一、选择题
1.下面两个物体,从( )看到的图形不相同。
A.前面 B.右面 C.上面
2.15,12,18,19这四个数的平均数是( )。
A.16 B.15 C.17
3.计算866÷79时,可以把除数看作( )来试商。
A.80 B.75 C.70
4.四年级同学第一天做30件好事,第二天上午做14件好事,下午做16件好事。四年级同学这两天平均每天做( )件好事。
A.20 B.22 C.30
5.下面算式中,与240÷16的商相等的是( )。
A.240÷32 B.480÷32 C.120÷12
6.下面算式中的括号去掉后,计算结果不变的是( )。
A.160÷(4×5) B.90-(50-20) C.34×(8÷2)
二、填空题
7.计算866÷79时,可以把除数看作( )来试商,商是( )位数。
8.由几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从上面看到的图形为。这个物体至少由( )个正方体摆成。
9.在括号里填上“>”“<”或“=”。
8500毫升( )8升 1001毫升( )9升 301毫升( )3001毫升
7升( )7000毫升 6000毫升( )5升 13升( )1300毫升
10.△○○□□□△○○□□□……按照上面的规律,第30个图形是( ),第52个图形是( )。
11.在□41÷55中,要使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 );要使商是一位数,□里可以填( )。
12.一个水杯可盛水1升,如果每秒钟向里面灌水250毫升,( )秒钟可以灌满。
三、判断题
13.和从左面看到的形状相同。( )
14.两个数的和一定比它们的差大,两个数的积也一定比它们的商大。( )
15.计算“,,”时,发现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要先看括号并确定运算顺序后,再计算。( )
16.从542里连续减去14个37,结果是24。( )
17.手工课上平均每位同学折五角星35颗,如果这些同学中每人折的五角星颗数都不相同,那么其中一定有人折的数量超过35颗。( )
四、计算题
18.直接写出得数。
50×30= 210÷3= 150×2= 900×1=
424+76= 100-65= 480÷20= 15×8÷15×8=
19.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546÷79 483÷62 620÷54
五、解答题
20.用几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一个物体,从前面看到的图形是,从右面看到的图形是,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摆一摆,数一数,摆这个物体用了几个正方体?
21.四年级同学准备制作315面彩旗,已经做了49面,剩下的分给38个同学去做,平均每个人要做多少面?
22.王大伯饲养了258只白兔和432只黑兔,还养了46只羊。兔的只数是羊的多少倍?
23.科学课上,同学们做结晶分离实验,通过加热、蒸发从盐水中提取盐。要提取180克盐,准备1升盐水,够吗?
24.希望小学组织“‘绳’彩飞扬”跳绳比赛。每个班级各派四个小组(人数相同)参加1分钟跳绳比赛。以下是四年1、2班各小组跳绳平均成绩。
四年1班跳绳平均成绩统计图
四年2班跳绳平均成绩统计图
(1)哪个班级的跳绳水平高一些?请说明理由。
(2)军军说:“根据统计图,我判定四年2班第2小组赵伟同学的跳绳成绩比第4小组陈希同学的跳绳成绩高。”你同意军军的说法吗?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C A A C B C
1.C
【分析】
分别画出这两个立体图形从前面、右面、上面看到的图形,如图:
【详解】
从上面看到的图形不相同。
故答案为:C
2.A
【分析】平均数=总数÷总份数,据此把这4个数相加,再除以4即可。
【详解】(15+12+18+19)÷4
=(27+18+19)÷4
=(45+19)÷4
=64÷4
=16
15,12,18,19这四个数的平均数是16。
故答案为:A
3.A
【分析】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试商时,把除数运用四舍五入法看成整十数进行试商,确定初商,将初商和除数相乘,再与被除数比较。若结果比被除数大,说明初商偏大,需要把商调小;若结果比被除数小且余数比除数大,说明初商偏小,需要把商调大;据此作答。
【详解】79≈80
所以计算866÷79时,可以把除数79看作80来试商。
故答案为:A
4.C
【分析】计算出这两天四年级同学一共做好事的件数,即30+14+16=60(件),用四年级同学一共做好事的件数除以2,即可求出四年级同学这两天平均每天做多少件好事。
【详解】30+14+16=60(件)
60÷2=30(件)
所以四年级同学这两天平均每天做30件好事。
故答案为:C
5.B
【分析】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详解】A.240÷16=(240×2)÷(16×2)=480÷32, 240÷32≠240÷16。
B.240÷16=(240×2)÷(16×2)=480÷32。
C.240÷16=(240÷2)÷(16÷2)=120÷8,240÷16≠120÷12。
与240÷16的商相等的是480÷32。
故答案为:B
6.C
【分析】计算出各个选项去掉括号前后算式的结果,即可解答。
【详解】A.160÷(4×5)
=160÷20
=8
160÷4×5
=40×5
=200
B.90-(50-20)
=90-30
=60
90-50-20
=40-20
=20
C.34×(8÷2)
=34×4
=136
34×8÷2
=272÷2
=136
由计算可知,算式中的括号去掉后,计算结果不变的是34×(8÷2)。
故答案为:C
7. 80 两
【分析】根据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首先把除数利用“四舍五入法”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进行试商,在这道除法算式中,把除数79看作80,然后按照除数是整十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被除数是三位数,除数是两位数,且被除数的前两位比除数大,所以商是两位数。
【详解】79≈80
计算866÷79时,可以把除数看作80来试商;
因为被除数的前两位数86比除数79大,所以866÷79的商是两位数。
8.3
【分析】根据题意,从上面可以看到3个正方形,这个物体至少有一层正方体摆在一起,所以这个物体至少由3个正方体摆成,据此作答。
【详解】
如图所示,这个物体至少由3个正方体摆成。
9. > < < = > >
【分析】根据1升=1000毫升,先统一单位,再比较大小。
【详解】8升=8000毫升,8500>8000,即8500毫升>8升
9升=9000毫升,1001<9000,即1001毫升<9升
301<3001,即301毫升<3001毫升
7升=7000毫升
5升=5000毫升,6000>5000,即6000毫升>5升
13升=13000毫升,13000>1300,即13升>1300毫升
10. □ □
【分析】这组图形是按照△○○□□□每组6个图形的规律排列的,30除以6,商是几,就是按这样的规律排列了几组,第30个图形就是这一组中的最后一个图形;52除以6,算出商和余数;商是几,就是按这样的规律排列了几组,余数是几,第52个图形就是这一组中的第几个图形。
【详解】30÷6=5(组),第30个图形是□。
52÷6=8(组)……4(个),第52个图形是□。
△○○□□□△○○□□□……按照上面的规律,第30个图形是□,第52个图形是□。
11. 6、7、8、9 1、2、3、4、5
【分析】□41÷55,要使商是两位数,被除数的前两位够除,即□4≥55,有64>55、74>55、84>55、94>55;要使商是一位数,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即□4<55,有14<55、24<55、34<55、44<55、54<55。
【详解】在□41÷55中,要使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6、7、8、9;要使商是一位数,□里可以填1、2、3、4、5。
12.4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1升=1000毫升,1000里面包含有几个250毫升,就需要几秒钟,也就是用1000÷250,据此作答即可。
【详解】1升=1000毫升
1000÷250=4
所以4秒钟可以灌满。
13.√
【分析】观察两个立体图形,从左面都能看到3个正方形,分两层,下层2个,上层1个且居左,据此判断。
【详解】
和从左面看到的形状都是。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4.×
【分析】一个数加上或减去0,仍得原数;0乘任何数得0,0除以任何一个不为0的数得0;一个数乘或除以1,仍得原数,据此举例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0+2=2,2-0=2,所以两个数的和不一定大于它们的差;0×21=0,0÷21=0,2×1=2,2÷1=2,所以两个数的积不一定比它们的商大,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5.√
【分析】算式96÷12+4×2没有括号,要先算除法和乘法,再算加法;算式96÷(12+4)×2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内的加法,再算括号外的除法,最后算括号外的乘法;算式96÷[(12+4)×2]有小括号和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内的加法,再算中括号内的乘法,最后算中括号外的除法;依此计算三个算式并判断即可。
【详解】96÷12+4×2
=8+8
=16
96÷(12+4)×2
=96÷16×2
=6×2
=12
96÷[(12+4)×2]
=96÷[16×2]
=96÷32
=3
则计算“96÷12+4×2=16,96÷(12+4)×2=12,96÷[(12+4)×2]=3”时,发现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要先看括号并确定运算顺序后,再计算。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6.√
【分析】14个37也就是14×37,根据题意,计算542-14×37的结果,然后与24比较即可。
【详解】542-14×37
=542-518
=24
故答案为:√
17.√
【分析】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个数所得到的商叫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据此可知,一组数据(数据不相同)的平均数应小于最大数,大于最小数。手工小组平均每人折五角星35颗,折五角星的最大个数一定大于35颗,折五角星的最小个数一定小于35颗,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由分析知:折五角星的最小个数一定小于35颗,最大个数一定大于35颗。
故答案为:√
18.1500;70;300;900;
500;35;24;64
【详解】略
19.6…… 72;7…… 47;11…… 26
【分析】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前两位不够除就试除被除数的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用0占位,每次除后余下的数要比除数小。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方法是除数乘商加余数看是否等于被除数。
【详解】546÷79 =6…… 72 483÷62=7……49
验算: 验算:
620÷54=11……26
验算:
20.; 5个正方体
【分析】
从前面看到的图形是 ,这个物体有2层,下层3个,上层1个。从右面看到的图形是,这个物体有2层,下层2个,上层1个。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这个物体有2层,上层3个,下层1个。
【详解】
答:摆这个物体用了5个正方体。
21.7面
【分析】四年级同学准备制作的彩旗总面数,减去已经做的彩旗面数,可以算出还剩(315-49)面彩旗。剩下的彩旗面数除以人数,即可算出平均每个人要做多少面。
【详解】(315-49)÷38
=266÷38
=7(面)
答:平均每个人要做7面。
22.15
【分析】根据题意,先用白兔的只数加上黑兔的只数,求出兔的总只数,再用兔的总只数除以羊的只数,即可求出兔的只数是羊的几倍。
【详解】(258+432)÷46
=690÷46
=15
答:兔的只数是羊的15倍。
23.够
【分析】提取1克盐需要的海水量乘要提取的盐的质量,可以算出要提取180克盐需要(5×180)毫升海水,根据1升=1000毫升,与1升比较大小即可。
【详解】5×180=900(毫升)
1升=1000毫升
900毫升<1000毫升
答:准备1升盐水够。
24.(1)四年2班;理由见详解。
(2)不同意;理由见详解。
【分析】(1)把四年1班第1组至第4组的跳绳成绩跟四年2班第1组至第4组的跳绳成绩作比较,哪个班级的数据偏大,哪个班级的跳绳水平就高一些,据此解答即可。
(2)根据平均数据的含义:是表示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是指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四年2班第2小组的学生平均每分钟跳130下,四年级2班第4小 组的学生平均每分钟跳117下。但分别表示的是位于第2小组和第4小组的几个学生的成绩总和除以学生人数的平均数据,赵伟和陈希可能大于或者小于、等于它们所在组的平均成绩。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115<125;127<130;108<123;108<117。
因为四年2班每组学生跳绳的成绩都比四年1班的学生的跳绳成绩好,因此四年2班的跳绳水平比四年1班跳绳的水平高一些。
(2)我不同意军军的说法,四年2班第2小组的学生平均每分钟跳130下,四年级2班第4小组的学生平均每分钟跳117下。分别表示的是位于第2小组和第4小组的几个学生的成绩总和除以学生人数的平均数据,赵伟和陈希的跳绳成绩可能大于或者小于、等于它们所在组的平均成绩,所以判定不了四年2班第2小组赵伟同学的跳绳成绩比第4小组陈希同学的跳绳成绩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