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山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 主备人:阳茂新 备课组:物理组 审核人: 蒋子民 编号 403
课题 4.2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课 型: 新授课
第二课时 班别 小组 姓名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液化,了解气体液化所需要的条件。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2.知道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3.能用汽化和液化的知识解释有关的简单热现象;
4.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分析物质的物态变化
a.刚从冷藏室中拿出的苹果,表面不断凝结小水珠;
答:水由_________态变为___________态。
b.冬天,室内玻璃窗上的水珠。
答:水由_________态变为___________态。
给出这种物态变化的定义。物理学中,把物质由______态变为______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预习导学】
1. 通过活动3,填写以下空格
(1) 从水壶嘴口喷出的水蒸气形成的“白气”是水蒸气吗?
(2) 水蒸气遇冷,降低到一定温度时,就会 。
2. 阅读P.91,回答以下问题。
(1) 夏天,冒“白气”的冰棒是怎样形成的?
(2) 所有的气体都能液化吗
(3)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液化石油气是怎样形成的?
3.小结出液化的两种方式:(1) ;(2) 。
【合作探究】
【活动】 探究汽化吸热和液化放热
A. 汽化吸热
(1)液体沸腾,对它继续加热,温度却不再升高,这说明液体沸腾时需要 热
且液体温度 。
(2)探究蒸发是否吸热?
①在皮肤上擦一点酒精,为什么会感到凉?
②找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其中一支用酒精浸湿的棉花包住玻璃泡,另一支不包。在同一室温下,示数一样吗?
通过以上两个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什么?举出一些生活中应用到的实例。
B. 液化放热
演示图4—20实验:观察液化放热
通过观察此实验,小组讨论该实验说明什么?并举出一些应用到实例。
【本节课的收获】
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知识?各小组讨论进行小结。
【巩固提升】
1.以下所述生活实例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
A.春天,冰封的河面解冻 B.夏天,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汽”
C.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D.冬天,戴眼镜的 人刚进入温暖的室内时,镜片会变得模糊
2.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瓶装矿泉水时,常会发现瓶的外壁“出汗”,这是因为( )
A.水会从瓶内慢慢渗出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
C.瓶外壁的水不断汽化D.瓶周围的空气不断凝聚
3.烧开水时,从壶嘴喷出大量“白汽”。关于这些“白汽”的形成,涉及到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
A.液化过程 B.汽化过程
C.先液化后汽化 D.先汽化后液化
4. 夏天用电风扇吹,人会感到凉快,这是因为 ( )
A. 电风扇吹出的风能产生冷气 B. 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加速人体表面水分的蒸发
C. 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吸收人体的热量D. 电风扇吹出的风能降低空气的温度
5.医生给病人检查牙齿时,拿一把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再放入病人口腔中,这样做的目的是( )
A.给小镜子消毒 B.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腔中空气液化
C.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中水蒸气液化 D.给牙齿消毒
6.阅读P.93“信息浏览”。了解电冰箱的工作循环。
7.课外完成“自我评价与作业”中的3—5.
PAGE
2雁山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教师用 主备人:阳茂新 备课组:物理组 审核人: 蒋子民 编号 403
课题 4.2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课 型: 新授课
第二课时 班别 小组 姓名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液化,了解气体液化所需要的条件。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2.知道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3.能用汽化和液化的知识解释有关的简单热现象;
4.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分析物质的物态变化
a.刚从冷藏室中拿出的苹果,表面不断凝结小水珠;
答:水由___气______态变为_____液____态。
b.冬天,室内玻璃窗上的水珠。
答:水由___气______态变为____液_______态。
给出这种物态变化的定义。物理学中,把物质由__气____态变为_液____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预习导学】
1. 通过活动3,填写以下空格
(1) 从水壶嘴口喷出的水蒸气形成的“白气”是水蒸气吗?
不是,是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而形成。
(2) 水蒸气遇冷,降低到一定温度时,就会 液化 。
2. 阅读P.91,回答以下问题。
(1) 夏天,冒“白气”的冰棒是怎样形成的?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2) 所有的气体都能液化吗
所有的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会液化。
(3)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液化石油气是怎样形成的?
在一定温度下,将石油气压缩液化而形成。
3.小结出液化的两种方式:(1) 降低温度 ;(2) 压缩体积 。
【合作探究】
【活动】 探究汽化吸热和液化放热
A. 汽化吸热
(1)液体沸腾,对它继续加热,温度却不再升高,这说明液体沸腾时需要 吸收 热
且液体温度 保持不变 。
(2)探究蒸发是否吸热?
①在皮肤上擦一点酒精,为什么会感到凉?
酒精发生蒸发而从身体吸收热量,故会感到凉。
②找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其中一支用酒精浸湿的棉花包住玻璃泡,另一支不包。在同一室温下,示数一样吗?
不一样,用酒精浸湿的棉花包住玻璃泡的温度计先降温,再升温;不包的温度计温度不变。
通过以上两个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什么?举出一些生活中应用到的实例。
液体发生汽化时,吸收热量。有制冷作用。
如:夏天,在路面洒水;医生给发烧病人擦酒精降温等;
B. 液化放热
演示图4—20实验:观察液化放热
通过观察此实验,小组讨论该实验说明什么?并举出一些应用到实例。
说明了液体液化,要放出热量。
如:1)被100℃的水蒸气烫伤比100℃的开水烫伤往往要严重得多--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大量的热
2)冬天手上哈气--口腔中的水蒸气液化放热让手变暖
【本节课的收获】
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知识?各小组讨论进行小结。
【巩固提升】
1.以下所述生活实例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C )
A.春天,冰封的河面解冻 B.夏天,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汽”
C.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D.冬天,戴眼镜的 人刚进入温暖的室内时,镜片会变得模糊
2.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瓶装矿泉水时,常会发现瓶的外壁“出汗”,这是因为( B )
A.水会从瓶内慢慢渗出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
C.瓶外壁的水不断汽化D.瓶周围的空气不断凝聚
3.烧开水时,从壶嘴喷出大量“白汽”。关于这些“白汽”的形成,涉及到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D )
A.液化过程 B.汽化过程
C.先液化后汽化 D.先汽化后液化
4. 夏天用电风扇吹,人会感到凉快,这是因为 ( B )
A. 电风扇吹出的风能产生冷气 B. 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加速人体表面水分的蒸发
C. 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吸收人体的热量D. 电风扇吹出的风能降低空气的温度
5.医生给病人检查牙齿时,拿一把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再放入病人口腔中,这样做的目的是( C )
A.给小镜子消毒 B.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腔中空气液化
C.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中水蒸气液化 D.给牙齿消毒
6.阅读P.93“信息浏览”。了解电冰箱的工作循环。
7.课外完成“自我评价与作业”中的3—5.
PAGE
2雁山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 主备人:阳茂新 备课组:物理组 审核人: 蒋子民 编号 402
课题 4.2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课 型: 新授课
第一课时 班别 小组 姓名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汽化;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沸腾的条件;
3.知道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以及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
4.知道 蒸发可以致冷。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提问:(1)你知道水有哪几种状态?
(2)别的物质是否也有这几种状态?请举例说明。
总结:固态、液态和气态是自然界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
媒体展示(或看图4-13):物态变化现象
讨论:你观察到哪些现象?这些现象的共同点是什么?
【预习导学】
1.分析图4—13可知,(a)图物态变化是 态变为 态;(b)图物态变化是
态变为 态;(c)图物态变化是 态变为 态。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蒸发,蒸发的特点是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 ____③____________ _______④_________ 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沸腾,沸腾的特点是① ___ _______
②____ _____③____ ______ ④________ _______。
5.沸腾的条件是①_______ ____②________ _________
【合作探究】
1.【活动1】 讨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小组讨论图4—14三种情况下影响裙子干得快的因素,并列举出生活中的其它实例。
(2)填写课本P.88空格,得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2. 【活动2】 实验探究: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特点
(1)回忆科学探究的过程;
(2)阅读P.89—90,按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小组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对于沸腾现象,你了解哪些?你能描述一下沸腾现象吗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交流、讨论:
①水沸腾时,你从水中和水面各看到什么现象?水中气泡内的气体是从哪儿来的?
②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水的温度变化吗?
③曲线上的哪一段表示水沸腾前的过程?水的温度怎样变化?曲线上的哪一段对应水的沸腾过程?水的温度怎样变化?
④根据观察的现象,结合图像分析液体沸腾有什么特点?
(填写P.90空格)
(3)沸点的概念
(4) 观察“几种液体的沸点”表,练习查表
①酒精的沸点是多少?能否用酒精温度计测量开水的温度?
②你实验所用的温度计里的工作物质是什么?为什么要用这种温度计?
③液态氢的沸点是-253℃,表示什么含义?常温下的氢是什么状态,
【巩固提升】
1. 湿衣服晾一段时间会变干,这实际上是水的______过程,它是物态变化中的______现象的一种,它可以在______温度下进行。
2. 沸腾是在______温度下,在液体______和______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在沸腾的过程中,需要______热,温度______.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______。
3.“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烧开了的汤舀起来再倒回去;“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着的木柴,对此应用物理知识进行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都只能暂时止沸 B.都能彻底止沸
C.“扬汤止沸”能彻底止沸,“釜底抽薪”只能暂时止沸
D.“扬汤止沸”只能暂时止沸,“釜底抽薪”能彻底止沸
4. 在敞开锅盖的情况下,对锅底加热把水烧开,然后把火烧得更旺,则( )
A.水温不断升高 B.水温保持不变 C.水的沸点升高 D.水停止沸腾
5.课外完成P.93—94“自我评价与作业”1—2题。
PAGE
1雁山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教师用) 主备人:阳茂新 备课组:物理组 审核人: 蒋子民 编号 402
课题 4.2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课 型: 新授课
第一课时 班别 小组 姓名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汽化;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沸腾的条件;
3.知道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以及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
4.知道 蒸发可以致冷。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提问:(1)你知道水有哪几种状态?
(2)别的物质是否也有这几种状态?请举例说明。
总结:固态、液态和气态是自然界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
媒体展示(或看图4-13):物态变化现象
讨论:你观察到哪些现象?这些现象的共同点是什么?
【预习导学】
1.分析图4—13可知,(a)图物态变化是 固 态变为 液 态;(b)图物态变化是
固 态变为 液 态;(c)图物态变化是 固 态变为 气 态。
2. __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_叫做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__沸腾。
3.__只在物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_叫做蒸发,蒸发的特点是①在液体表面发生的②____缓慢的汽化现象_③___在任何温度下进行_④___蒸发吸热__。
5.沸腾的条件是①___达到沸点____②__吸收热量____
4._ 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__叫做沸腾,沸腾的特点是①_发生在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②__剧烈的汽化现象__③___只在沸点发生_④___沸腾时吸热温度不变__ 。
【合作探究】
1.【活动1】 讨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小组讨论图4—14三种情况下影响裙子干得快的因素,并列举出生活中的其它实例。
(2)填写课本P.88空格,得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2. 【活动2】 实验探究: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特点
(1)回忆科学探究的过程;
(2)阅读P.89—90,按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小组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对于沸腾现象,你了解哪些?你能描述一下沸腾现象吗
根据学生情况提出:要进一步研究沸腾现象,还需要通过实验仔细观察。
重点观察:①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②气泡的生成和变化情况。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明确了实验目的,让学生根据需要确定器材:烧杯,水、温度计、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火柴、钟表等。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①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水温升到80℃时开始记录温度,每1分钟记一次,一直记到水沸腾后3分钟左右停止。②观察水沸腾时发生的现象,特别是水中气泡的多少、大小、位置的变化。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①绘制“温度—时间”图像。实验结束后,根据记录的数据,在书本“水沸腾时的温度—时间图像”中标出相应的坐标点,用平滑的曲线把这些点连接起来。②利用媒体展示学生绘制的水沸腾的“温度—时间”图像。
交流、讨论:
1 水沸腾时,你从水中和水面各看到什么现象?水中气泡内的气体是从哪儿来的?
水沸腾时,小气泡从底部上升,越来越大,上升到水面就破裂开来。
水到达一定温度(即沸点)就开始汽化,产生水蒸气,一般是在锅底部的水先被汽化,故而气泡就往上冒泡。继而产生沸腾现象。
2 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水的温度变化吗?
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保持不变。
3 曲线上的哪一段表示水沸腾前的过程?水的温度怎样变化?曲线上的哪一段对应水的沸腾过程?水的温度怎样变化?(略)
4 根据观察的现象,结合图像分析液体沸腾有什么特点?
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并继续加热,才能发生的汽化现象;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腾中液体温度保持不变。
(3)沸点的概念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4) 观察“几种液体的沸点”表,练习查表
①酒精的沸点是多少?能否用酒精温度计测量开水的温度?
酒精沸点78℃,不能. 酒精的沸点为78摄氏度,低于水的沸点。
②你实验所用的温度计里的工作物质是什么?为什么要用这种温度计?
煤油温度计的工作物质是煤油,它的沸点一般高于150℃,凝固点低于-30℃。所以煤油温度计的量度范围约为-30℃~150℃。
③液态氢的沸点是-253℃,表示什么含义?常温下的氢是什么状态?
此温度下,氢是液态;常温下氢是气态。
【巩固提升】
1. 湿衣服晾一段时间会变干,这实际上是水的__蒸发____过程,它是物态变化中的_汽化_现象的一种,它可以在__任何____温度下进行。
2. 沸腾是在_一定__温度下,在液体_内部_和_表面_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在沸腾的过程中,需要_吸热___热,温度_不变__.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_沸点__。
3.“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烧开了的汤舀起来再倒回去;“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着的木柴,对此应用物理知识进行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
A.都只能暂时止沸 B.都能彻底止沸
C.“扬汤止沸”能彻底止沸,“釜底抽薪”只能暂时止沸
D.“扬汤止沸”只能暂时止沸,“釜底抽薪”能彻底止沸
4. 在敞开锅盖的情况下,对锅底加热把水烧开,然后把火烧得更旺,则(B )
A.水温不断升高 B.水温保持不变 C.水的沸点升高 D.水停止沸腾
5.课外完成P.93—94“自我评价与作业”1—2题。(略)
PAG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