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2节 机械能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的过程中,关于运动员(不包含降落伞和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B.动能变大,重力势能变小,机械能不变
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变小,机械能变小
D.动能变小,重力势能变小,机械能变小
【答案】C
【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机械能守恒
【解析】【分析】 (1)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2)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被举得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3)机械能为动能和势能的和。
【解答】 解: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的过程中,运动员的质量不变,速度不变,所以动能不变;同时质量不变,高度减小,所以重力势能减小,因机械能等于动能与势能的总和,所以机械能变小。
故选:C。
2.2021年4月,中国女足通过奋勇拼搏,晋级奥运会。如图所示为足球落地后又弹起的示意图。分析可知,足球 ( )
A.在B 点时受力平衡
B.在A、D两点动能可能相等
C.在C 点时,若所受力全部消失,其运动状态将不断改变
D.在运动过程中,只存在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答案】B
【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机械能守恒
【解析】【分析】图中小球的高度越来越小,即说明有机械能的损失;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被举起的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据此判断动能和势能的变化。
【解答】 解:A、在B点时,小球既不是静止,也不是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是平衡状态,所以受力不平衡,故A错误;
B、图中小球的高度越来越小,说明有机械能的损失,则D点的机械能一定小于A点的机械能;机械能等于动能与势能之和。D点比A点低,所以D点的重力势能小,则其动能有可能与A点的动能相等,故B正确;
C、在C点时,若所受力全部消失,其运动状态将不再改变,而是保持力消失一瞬间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
D、在运动过程中,其机械能在减小,因此不只存在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还存在机械能与内能的转化,故D错误。
故选:B。
3. 关于能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速度大的物体的动能一定大
B.空中飞行的子弹既有动能又有势能
C.质量大的物体的重力势能大
D.用线吊在高处的小球没有机械能
【答案】B
【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
【解析】【分析】 (1)影响动能的因素是质量和速度;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是质量和高度,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属于机械能;
(2)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被举高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的能量是弹性势能。
【解答】 解:A、动能的大小除了跟速度大小有关外,还跟物体的质量有关,因此不能说速度大的物体的动能一定大,故说法错误;
B、空中飞行的子弹具有一定的速度和高度,所以说同时具有动能和重力势能,故C说法正确;
C、重力势能的大小除了跟物体的质量有关外,还跟举高的高度有关,因此不能说质量大的物体的重力势能大,故说法错误;
D、用线吊在高处的小球具有一定的重力势能,所以说有一定的机械能,故说法错误。
故选:B。
4.(2020九上·下城期中)如图甲所示原长为l的橡皮筋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小钢球,将钢球从O点释放,钢球运动到A点后开始向上返回,O、A两点间距离为2l。钢球从O点运动到A点的过程中,能表示其动能Ek随运动距离s变化关系的图像是图乙中的(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力与运动的关系;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解析】【分析】当物体受到的合力与运动方向相同时,做加速运动;当合力为零时,加速停止,此时物体的运动速度最大;当合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时,做减速运动,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从O点到橡皮筋的长度为l时,橡皮筋没有形变,那么钢球只受向下的重力,合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一致,小球做加速运动;此后橡皮筋逐渐伸长,钢球受到的拉力越来越大,但是拉力始终小于重力,合力方向向下,钢球继续做加速运动;当弹力与钢球的重力相等时,合力为零,加速停止,此时速度最大;此后,弹力越来越大,始终大于重力,那么合力向上,钢球做减速运动。
综上所述,钢球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且速度最大的时刻在长度为l的后面,所以钢球的动能变化规律与速度基本相同,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5.(2024九上·东阳期末)2023年杭州亚运会蹦床男子个人赛中,中国选手严浪宇夺金.如图为比赛时的场景,当他从空中下落至蹦床,从刚列好接触蹦床到刚好离开蹦床的过程中,有关能量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严浪宇的机械能始终不变 B.严浪宇的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小
C.蹦床的弹性势能始终不变 D.蹦床的弹性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D
【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解析】【分析】 弹性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发生弹性形变的大小,发生弹性形变的难易程度。弹性形变越大,发生弹性形变越难,弹性势能越大;根据中国选手严浪宇的机械能和蹦床的弹性势能的相互转化分析 。
【解答】 中国选手严浪宇从接触蹦床到最低点的过程中,蹦床的形变程度逐渐变大,蹦床的弹性势能变大,中国选手严浪宇的机械能转化为蹦床的弹性势能,此过程中,中国选手严浪宇的机械能变小,蹦床的弹性势能增大;中国选手严浪宇从最低点上升到刚好离开蹦床的过程中,蹦床形变变小,弹性势能减小,弹性势能转化为人的机械能;所以整个过程中,中国选手严浪宇的机械能先变小后变大,蹦床的弹性势能先变大后减小,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6.(2024九上·金东期末)2024年1月11日,引力一号(遥一)海澜之家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开启民商火箭发射新篇章,如图所示。火箭在加速升空过程中,关于能量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增大 B.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减小
C.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减小 D.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
【答案】A
【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解析】【分析】 重力势能是物体因为重力作用而拥有的能量,对于重力势能,其大小由地球和地面上物体的相对位置决定。
【解答】火箭在加速升空过程中,其质量不变,高度升高,速度增大,因此其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增大,机械能增大,故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7.(2024九上·南浔期末)小楠用可乐瓶制作水火箭,先在瓶里装适量水,然后将带有阀门的金属管插入瓶塞,旋紧瓶塞后用打气筒往瓶里打足气,如图甲所示;打开阀门后,水从金属管向下喷出,水火箭竖直向上飞向空中,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上升过程中,喷出的水对水火箭有向下的推力
B.上升过程中,水火箭瓶内气体的内能减少
C.上升过程中,水火箭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下降过程中,水火箭的机械能逐渐增大
【答案】B
【知识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
【解析】【分析】A.根据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判断;
B.根据内能和机械能的转化判断;
C.根据描述分析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变化;
D.根据机械能与内能的转化判断。
【解答】A.上升过程中,火箭向下喷水,而喷出的水对水火箭产生向上的推力,故A错误;
B.上升过程中,水火箭瓶内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即内能减小,故B正确;
C.上升过程中,水火箭的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在减小,即二者不存在转化关系,故C错误;
D.下降过程中,水火箭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即机械能减小,故D错误。
故选B。
8.(2024九上·余杭期末)小金同学在水平地面上铺一张白纸,将一只皮球表面涂黑,使其先后从h1、h2高度处由静止自由下落,分别在纸上留下黑色圆斑A、B,如图所示。下列关于h1、h2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
A.h1大于h2 B.h1小于h2 C.h1等于h2 D.无法判断
【答案】B
【知识点】势能的影响因素;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
【解析】【分析】质量相同时,落高度越大,重力势能越大,圆斑越大。
【解答】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质量相同时,落高度越大,重力势能越大,转化成的动 能、弹性势能越大,发生的弹性形变越大;圆斑B大,说明h2大,即h1小于h2。 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9.(2024九上·嘉兴期末)各种运动项目中都涉及能量及其转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①,掷出后的铅球到达最高点时动能为零
B.图②,蹦床运动员在下落到最低点时动能最大
C.图③,射出的箭的机械能是由弓的弹性势能转化而来
D.图④,运动员起跳时的动能只转化为撑杆的弹性势能
【答案】C
【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
【解析】【分析】(1)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2)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被举得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解答】A:图①,铅球运动到最高点时,速度不为零,所以动能不为零,A错误。
B:图②,运动员从高处落下,在接触蹦床前,在重力的作用下做加速运动,接触蹦床后,受到蹦床竖直向上的弹力的作用,开始弹力小于重力,运动运动员继续向下做加速运动,当弹力等于重力时,速度最大,动能最大,B错误。
C:图③,用弓将箭射出,由于弓发生弹性形变具有弹性势能,将弓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箭的动能,C正确。
D:图④,运动员起跳时的动能转化为撑杆的弹性势能,还有重力势能,D错误。
故答案为:C。
10.(2024九上·拱墅期末)如图所示为单板滑雪大跳台比赛时运动员在空中运动的轨迹,其中a、c两处等高,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从a处到b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B.运动员从b处到d处,动能逐渐减小
C.运动员在a处和c处的重力势能相等
D.运动员在b处时的机械能最大
【答案】C
【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机械能守恒
【解析】【分析】(1)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质量越大,速度越大,物体的动能也就越大;
(2)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质量越大,高度越大,物体的重力势能越大。
(3)不计空气阻力,机械能转化过程总量不变。
【解答】A、运动员从a处到b处,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速度减小,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A错误;
B、运动员从b处到d处,是下降过程,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动能逐渐增大,故B错误;
C、运动员在a处和c处的高度相同,质量相等,故重力势能相等,故C正确;
D、不计空气阻力,运动员在整个过程中的机械能保持不变,都相等,故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
11.如图甲所示,弹簧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系一小球。现将小球置于 A 位置,此时弹簧水平且为原长状态。将小球由静止释放,在运动到最低点B的过程中,试分析:
(1) 小球的机械能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 小球减小的重力势能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球增加的动能。
(3)如图乙所示,若将小球直接挂在弹簧下,用力将小球拉到弹簧最大伸长限度内的最下端,放手后在小球竖直向上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小球的速度变化特点是 。
【答案】(1)变小
(2)大于
(3)先增大后减小
【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机械能守恒
【解析】【分析】动能的大小与质量、速度有关;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高度有关;弹性势能的大小与物体弹性形变程度的大小有关;据此分析小球在运动过程中能量的变化特点。
【解答】 解:(1)将球由静止释放,在运动到最低点B的过程中,弹簧发生了弹性形变,小球的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弹性势能,所以小球的机械能减小;
(2)将球由静止释放,在运动到最低点B的过程中,小球的高度变小,质量不变,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变大,动能变大,弹簧发生了弹性形变,所以小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弹性势能和小球的动能,故小球减小的重力势能大于小球增加的动能;
(3)小球竖直向上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开始的弹力大于重力,合力方向竖直向上,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小球速度变大;当弹力等于重力时,速度最大;继续向上运动,弹力小于重力,合力方向竖直向下,小球做减速运动,到最高点的速度为0,所以小球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故答案为:(1)变小;(2)大于;(3)先增大后减小。
12.如图所示为宜昌某景区的彩虹滑道,小东和小红从顶端滑到底端的过程中,重力势能 ,机械能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减小;减小
【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机械能守恒
【解析】【分析】 (1)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2)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被举得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3)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之和;物体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解答】 解:小东和小红从顶端滑到底端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变大,动能变大;高度变小,质量不变,重力势能变小;由于轨道存在摩擦,在滑动的过程中,克服阻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得机械能减小。
故答案为:减小;减小
13.《天工开物》中写道:“凡弓弦取食柘叶蚕茧”,指出用多股蚕丝作为弓的弦,这说明蚕丝 好,拉弯的弓把箭射出去,是把弓的 能转化为箭的 能。
【答案】弹性;弹性势;动
【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机械能守恒
【解析】【分析】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所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根据能量的影响因素分析能量的转化情况。
【解答】 解:在拉弓时,弦会发生弹性形变,用多股蚕丝作为弓的弦,这说明蚕丝弹性好;拉弯的弓具有弹性势能,箭射出去后具有机械能,这一过程中是弓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箭的动能。
故答案为:弹性;弹性势;动。
14. 下列物体①拉满弦的弓、②空中飞行的子弹、③被压缩的弹簧、④静止在某一高度的小球、⑤航行中的轮船、⑥射出的箭、⑦发生弹性形变的网球拍中,只具有动能的是 ,只具有势能的是 ,既具有动能又具有势能的是 。(填序号)
【答案】⑤;①③④⑦;②⑥
【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概念
【解析】【分析】关于机械能,我们学习了三种:①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②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势能;③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弹性势能。
利用各种能的定义,分析出物体具有哪种能的特征,从而可判定出选择项中提到的物体具有哪种能。
【解答】解: ① 拉满弦的弓,发生了弹性形变,故具有弹性势能;
② 在空中飞行的子弹,有高度也有速度,所以具有动能和重力势能;
③ 被压缩的弹簧,弹簧发生弹性形变,具有弹性势能;
④静止在某一高度的小球 ,有高度,具有重力势能;
⑤航行中的轮船 ,有速度,具有动能;
⑥射出的箭有高度也有速度,所以具有动能和重力势能;
⑦发生弹性形变的网球,发生了弹性形变,故具有弹性势能;
故答案为:⑤; ①③④⑦ ; ②⑥ 。
15.(2024九上·鹿城月考)下图甲中过山车从A点由发,先后经过B、C、D、E点,图乙是过山车在B、C、D、E点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过山车在B点时的重力势能 E点的动能。(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2)在这个过程中,过山车的机械能大小是的 。(选填“变大”“不变”“变小”)
【答案】(1)等于
(2)变小
【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
【解析】【分析】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系统只有重力或者弹力做功。
【解答】(1)根据图乙可知,B点重力势能的条形图高度与E点动能的条形图高度相等,即二者大小相等,过山车在B点的重力势能等于E点的动能。
(2)B点的重力势能等于E点的动能,但是B点的动能不为零,而E点的重力势能为零,过山车的机械能等于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和,则B点的机械能大于E点的机械能,即它的机械能是减小的。
16.(2021九上·嵊州期末)同一小球以同样的速度v沿着与水平方向成θ角斜向上抛出,甲图表示小球沿足够长的光滑斜面向上运动,乙图表示小球在空中的运动轨迹(空气对小球的阻力忽略不计)。
(1)小球在沿斜面上升的过程中其机械能总量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小球能到达最高点的高度h1 h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1)不变
(2)大于
【知识点】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解析】【分析】(1)分析小球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能量的损失即可;
(2)首先分析最高点时二者速度的大小,然后确定该点时动能的大小,进而确定重力势能的大小,最后比较最高点的高度大小。
【解答】(1)小球在沿斜面上升过程中,斜面光滑,即不会克服阻力而消耗机械能,因此其机械能总量不变。
(2)小球在斜面上到达最高点时,它的速度为零,动能为零;小球被抛出到达最高点时,它在水平方向上的速度不为零,即动能不为零。根据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可知,前面的重力势能肯定大于后者的重力势能,即前面到达的高度大于后者的高度,也就是h1>h2。
17.(2024九上·慈溪期末)滑板是深受青少年喜欢的一项体育运动。如图是U型滑台和运动员姿势的简化示意图。运动员在滑台A处下滑,仅依靠滑行,滑到与A相同高度的滑台B处时静止。请回答下列问题:
(1)整个过程中动能最大的位置是 (填“A”、“O”或“B”)。
(2)若想滑到C点,小科提出只要增加“用力竖直向上跳起一段高度”这个操作即可实现,则在图中哪一位置起跳有可能达到该目的?____。(填字母代号)
A.仅在A点 B.仅在O点
C.仅在B点 D.在A点或0点均可
【答案】(1)O
(2)D
【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解析】【分析】(1)动能的大小与质量、速度有关;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高度有关;机械能为动能和势能的和;物体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2)根据A、O、B点运动的运动状态分析。
【解答】 (1)运动员在下滑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变小,重力势能变小,速度变大,动能变大,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在O点时的重力势能最小,动能最大;
(2)运动员在B点时静止,用力竖直向上跳起一段高度,还会落在B点,不能到达C点;
运动员在A、O点时用力竖直向上跳起一段高度,此时运动员的机械能变大,到达B点后有一定的速度,能到达C点。
故选D。
18.(2024九上·武义月考)图甲中过山车从A点出发,先后经过B、C、D、E点。图乙是过山车在B、C、D、E点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的示意图,则过山车的动能在 点最大,在这个过程中,过山车的机械能是 (选填“变化”或“不变”)的。
【答案】C;变化
【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机械能守恒
【解析】【分析】(1)由图乙可知各点的动能大小和重力势能的大小关系;
(2)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解答】(1)由图乙可知,过山车的动能在C点最大,在B点最小;B点的重力势能大小与E点的动能大小相等,B点机械能的大小大于E点机械能的大小;
(2)由于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的总和,由图乙可知,从B到C点、再到D点、最后到达E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与动能之和越来越小,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过山车的机械能是变化的。
三、实验探究题
19.(2024九上·绍兴期末)为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利用斜槽、钢球、木块等器材在同一水平面上进行探究活动。钢球从高为h的斜槽上滚下,在水平面上运动,运动的钢球碰上木块后,能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s,如图所示。
(1)实验中探究的“物体的动能”是指____ (选填字母)。
A.钢球在斜面上的动能
B.钢球撞击木块时的动能
C.木块被撞击后的动能
(2)若水平面是光滑的, (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3)实验过程中,发现木块移动的距离较短而不易进行观察和比较。对此请你写出一条改进措施: 。
【答案】(1)B
(2)不能
(3)增大下落高度或减轻木块重力或使水平面更光滑等
【知识点】动能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1)根据实验过程确定探究哪个物体的动能;
(2)根据实验中物体动能大小的判断方法解答;
(3)木块移动的距离过短,可能是小球动能太小所致,因此可以增大它在斜面上的高度。也可能是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太大所致,可以减小木块的重力或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小球从斜面上滚下来,撞击水平面上的木块。木块移动时克服地面阻力做功,根据W=fs可知,木块移动的距离越大,克服阻力做功越多,那么小球撞击木块时的动能越大,故选B。
(2)若水平面光滑,那么没有摩擦力,就不能通过木块移动的距离反映小球动能大小,即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3)实验过程中,发现木块移动的距离较短而不易进行观察和比较。改进措施为:增大下落高度或减轻木块重力或使水平面更光滑等。
20.(2024九上·南浔期末)蹦床运动是广大青少年儿童喜欢的活动。我们可以用小球和弹簧模拟此过程,如图甲所示。将小球从弹簧正上方的某处静止释放,小球所处高度h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小球最终静止在弹簧上,此时弹簧长为40厘米。
(1)弹簧原长 40厘米(选填“>”或“<”或“=”);
(2)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小球速度最大的时刻为 (选填“t1”或“t2”或“t3”);
(3)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逐渐减小的原因是 。
【答案】(1)>
(2)t1
(3)空气阻力;机械能转换为内能等
【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解析】【分析】 (1)根据弹簧受压力后缩短分析;
(2)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小球速度最大的时刻是第一次弹力等于重力时的位置。
(3)在整个过程中,有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解答】 (1)小球静止在弹簧上时,小球对弹簧施加压力使弹簧缩短,因此弹簧的原长大于40cm。
(2)小球从B处下落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重力势能减小,动能逐渐增大,到落到t1时刻是第一次重力和弹力相等的位置,此时小球的动能最大。质量不变,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所以在t1时刻速度最大。
(3)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逐渐减小的原因是:有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21.(2024九上·拱墅期末)在探究“重力势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小乐提出如下猜想:
①重力势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被举起的高度有关;
②重力势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质量的大小有关;
小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和丙三组实验来检验猜想:
甲、乙组的透明容器中装入足够的细砂,丙组装入等量的小米。质量不同的实心铁块(m1<m2)举高到距桌面不同高度(h1<h2)由静止释放,铁块落到桌面后与小桌一起向下运动,使小桌腿陷入细砂或小米中。
(1)为检验猜想①应比较 (填写组别)的现象;通过 (填写现象)来比较铁块重力势能的大小。
(2)小欢认为丙组装入等量小米不合理,原因是 。
(3)小桌向下运动直到静止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 能。
【答案】(1)甲、乙;小桌腿陷入细砂的深度
(2)小桌腿在细砂和小米中受到阻力不同,故不能通过比较小桌腿陷入的深度来比较铁块重力势能的大小,即实验中无法直观比较铁块重力势能大小
(3)内
【知识点】势能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1)桌腿进入沙堆的深浅,体现了物体对其做功的多少,桌腿进入沙堆越深反映了小球具有的重力势能越,这用到了转换法;
(2)利用控制变量法,比较图中相同因素和不同因素,进行回答;
(3)小桌向下运动直到静止的过程中,桌腿与细砂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解答】(1)探究重力势能与物体被举起的高度实验中,应该控制物体质量不变,改变高度,故选甲乙实验进行对比;
实验中利用转换法,把重力势能转化为小桌腿陷入细砂中深度,故应观察小桌腿陷入细砂中深度;
(2)探究重力势能与物体质量和被举高的关系,应用到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只改变质量或者只改变高度,控制小桌腿与接触物的摩擦力不变,而细沙和小米与小桌腿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不同,故丙组不合理;
(3)小桌向下运动直到静止的过程中,桌腿与细砂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22.(2024九上·镇海区期末)小科设计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摆线的长度L相同,小球A、B的质量mA(1)科学实验中常用到转换法,本实验通过观察木块C 来判断小球动能大小。
(2)根据乙、丙所示的探究过程,小科观察到图丙中木块C撞得更远,可得出结论:小球的动能大小与小球 有关。
(3)小科在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质量关系时”,在水平桌面上将同一根弹簧压缩相同的程度,分别弹出质量不同的小球去撞击木块,你认为该方案 (填“可行”或“不可行”)。
【答案】(1)移动的距离
(2)速度
(3)不可行
【知识点】动能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1)小球的动能大小是通过木块移动的距离来反映的,这是转换法的应用;
(2)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有质量和速度,找出相同的量和变化的量,分析得出动能大小与变化量的关系;
(3)根据控制变量法和能量的转换情况判断。
【解答】(1)本实验通过观察木块C移动的距离来反映小球的动能大小,这是转换法的应用;
(2)在乙、丙所示的探究过程中,小球的质量不变,悬线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不同,到达竖直位置时的速度不同,夹角越大,到达竖直位置时的速度越大,故可得出结论:小球的动能大小与小球速度有关;
(3)在水平面桌面上将同一根弹簧压缩相同的程度时,弹簧的弹性势能转换成小球的动能,所以不同小球的动能是相同的;小球的动能与其质量和速度都有关,由于小球的动能不变,改变其质量,因而小球的速度也会发生改变,所以该方案存在两个变量,没有控制小球初速相同,故不可行。
四、解答题
23. 小球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沿无摩擦轨道运动。
(1) 如图甲所示,小球从A 点静止释放,小球到达C 点时速度是 。
(2)将轨道 BC段改为水平,如图乙所示,小球仍从A 点静止释放,小球经过 N点时的机械能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在A 点的机械能。
【答案】(1)0
(2)等于
【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
【解析】【分析】(1)由于不计空气阻力和摩擦,没有机械能的损失,所以小球在A、C两点时的机械能相等;根据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分析小球在A、C两点时的重力势能,因机械能=动能+势能,则可判断小球在A、C两点时的动能大小关系,进而得出其速度大小。
(2)在不计阻力和摩擦的情况下,物体的机械能是守恒的;小球经过M点时有一定的速度,不计空气阻力和摩擦力,小球处于平衡状态,则小球由于惯性会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答】 解:(1)图甲中,A、C两点等高,则小球在A、C两点时的重力势能相等;小球从A点静止释放,由于不计空气阻力和摩擦,没有机械能的损失,所以小球在A、C两点时的机械能相等,动能也相等,则小球到达C点时动能为零,速度为零;
(2)图乙中,由于不计空气阻力和摩擦,则小球的机械能是守恒的,所以小球经过N点时的机械能等于其在A点的机械能。
故答案:0;等于。
24. 影响铅球掷得远近的因素有哪些 如图所示,某同学以一支玩具手枪为实验器材进行了以下探究。
(1)熟悉手枪结构。玩具手枪的内部结构中有一根弹簧,弹簧压缩的长度可调节。压缩的弹簧伸长时会将子弹射出,此时弹簧的 能转化成子弹的动能。
(2) 探究过程。
① 提出假设:在相同条件下,子弹的射程可能和枪管与水平面的夹角有关。
②设计实验,记录数据:该同学把手枪固定在某一高度后,保持子弹从枪口射出的速度相同,改变枪管与水平面夹角的大小,用同一颗子弹做了五次实验,记录数据如表所示:
枪管与水平面夹角θ 15° 30° 45° 60° 75°
子弹落点到枪口的水平距离s/m 7.5 10.1 10.9 9.2 5.3
③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在相同条件下,子弹的射程跟枪管与水平面的夹角有关,夹角在 度左右时,子弹射程最远。
④交流和评价:同桌同学认为对子弹射程与水平夹角θ的探究还可进一步完善。为获得更准确的结论,该同学应做的改进是 。
(3)完成上述探究后,该同学对于影响子弹射程的因素又提出了一个合理的假设。他的假设是 。
【答案】(1)弹性势
(2)③ 45;④在30°到 60°之间多测几组数据(或在45°附近多测几组数据)
(3)子弹射程可能与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有关
【知识点】势能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 (1)弹簧恢复形变过程要把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2)从表格数据中找出规律;要对子弹射程与水平夹角B的探究再完善一些,可以在30°到60°之间多测几组数据,从而获得更准确的结论;
(3)影响子弹射程的因素还有许多,例如:子弹的质量、子弹出口时的速度等。
【解答】 解:(1)玩具手枪内的弹簧被压缩,弹簧恢复原长时,将子弹射出,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子弹的动能;
(2)由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枪管和水平面的夹角不同时,子弹的射程也不同,当夹角为45°时,射程最远;
为获得更准确的结论,可在45°附近多测几组数据;
(3)新的猜想:子弹射程可能与子弹出口时的速度有关,可能与子弹的质量有关。
故答案为:(1)弹性势;(2)45, 在30°到 60°之间多测几组数据(或在45°附近多测几组数据) ;(3)子弹射程可能与子弹出口时的速度有关;可能与子弹的质量有关。
1 / 1初中科学浙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2节 机械能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的过程中,关于运动员(不包含降落伞和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B.动能变大,重力势能变小,机械能不变
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变小,机械能变小
D.动能变小,重力势能变小,机械能变小
2.2021年4月,中国女足通过奋勇拼搏,晋级奥运会。如图所示为足球落地后又弹起的示意图。分析可知,足球 ( )
A.在B 点时受力平衡
B.在A、D两点动能可能相等
C.在C 点时,若所受力全部消失,其运动状态将不断改变
D.在运动过程中,只存在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3. 关于能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速度大的物体的动能一定大
B.空中飞行的子弹既有动能又有势能
C.质量大的物体的重力势能大
D.用线吊在高处的小球没有机械能
4.(2020九上·下城期中)如图甲所示原长为l的橡皮筋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小钢球,将钢球从O点释放,钢球运动到A点后开始向上返回,O、A两点间距离为2l。钢球从O点运动到A点的过程中,能表示其动能Ek随运动距离s变化关系的图像是图乙中的( )
A. B.
C. D.
5.(2024九上·东阳期末)2023年杭州亚运会蹦床男子个人赛中,中国选手严浪宇夺金.如图为比赛时的场景,当他从空中下落至蹦床,从刚列好接触蹦床到刚好离开蹦床的过程中,有关能量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严浪宇的机械能始终不变 B.严浪宇的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小
C.蹦床的弹性势能始终不变 D.蹦床的弹性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6.(2024九上·金东期末)2024年1月11日,引力一号(遥一)海澜之家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开启民商火箭发射新篇章,如图所示。火箭在加速升空过程中,关于能量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增大 B.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减小
C.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减小 D.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
7.(2024九上·南浔期末)小楠用可乐瓶制作水火箭,先在瓶里装适量水,然后将带有阀门的金属管插入瓶塞,旋紧瓶塞后用打气筒往瓶里打足气,如图甲所示;打开阀门后,水从金属管向下喷出,水火箭竖直向上飞向空中,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上升过程中,喷出的水对水火箭有向下的推力
B.上升过程中,水火箭瓶内气体的内能减少
C.上升过程中,水火箭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下降过程中,水火箭的机械能逐渐增大
8.(2024九上·余杭期末)小金同学在水平地面上铺一张白纸,将一只皮球表面涂黑,使其先后从h1、h2高度处由静止自由下落,分别在纸上留下黑色圆斑A、B,如图所示。下列关于h1、h2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
A.h1大于h2 B.h1小于h2 C.h1等于h2 D.无法判断
9.(2024九上·嘉兴期末)各种运动项目中都涉及能量及其转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①,掷出后的铅球到达最高点时动能为零
B.图②,蹦床运动员在下落到最低点时动能最大
C.图③,射出的箭的机械能是由弓的弹性势能转化而来
D.图④,运动员起跳时的动能只转化为撑杆的弹性势能
10.(2024九上·拱墅期末)如图所示为单板滑雪大跳台比赛时运动员在空中运动的轨迹,其中a、c两处等高,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从a处到b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B.运动员从b处到d处,动能逐渐减小
C.运动员在a处和c处的重力势能相等
D.运动员在b处时的机械能最大
二、填空题
11.如图甲所示,弹簧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系一小球。现将小球置于 A 位置,此时弹簧水平且为原长状态。将小球由静止释放,在运动到最低点B的过程中,试分析:
(1) 小球的机械能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 小球减小的重力势能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球增加的动能。
(3)如图乙所示,若将小球直接挂在弹簧下,用力将小球拉到弹簧最大伸长限度内的最下端,放手后在小球竖直向上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小球的速度变化特点是 。
12.如图所示为宜昌某景区的彩虹滑道,小东和小红从顶端滑到底端的过程中,重力势能 ,机械能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3.《天工开物》中写道:“凡弓弦取食柘叶蚕茧”,指出用多股蚕丝作为弓的弦,这说明蚕丝 好,拉弯的弓把箭射出去,是把弓的 能转化为箭的 能。
14. 下列物体①拉满弦的弓、②空中飞行的子弹、③被压缩的弹簧、④静止在某一高度的小球、⑤航行中的轮船、⑥射出的箭、⑦发生弹性形变的网球拍中,只具有动能的是 ,只具有势能的是 ,既具有动能又具有势能的是 。(填序号)
15.(2024九上·鹿城月考)下图甲中过山车从A点由发,先后经过B、C、D、E点,图乙是过山车在B、C、D、E点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过山车在B点时的重力势能 E点的动能。(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2)在这个过程中,过山车的机械能大小是的 。(选填“变大”“不变”“变小”)
16.(2021九上·嵊州期末)同一小球以同样的速度v沿着与水平方向成θ角斜向上抛出,甲图表示小球沿足够长的光滑斜面向上运动,乙图表示小球在空中的运动轨迹(空气对小球的阻力忽略不计)。
(1)小球在沿斜面上升的过程中其机械能总量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小球能到达最高点的高度h1 h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7.(2024九上·慈溪期末)滑板是深受青少年喜欢的一项体育运动。如图是U型滑台和运动员姿势的简化示意图。运动员在滑台A处下滑,仅依靠滑行,滑到与A相同高度的滑台B处时静止。请回答下列问题:
(1)整个过程中动能最大的位置是 (填“A”、“O”或“B”)。
(2)若想滑到C点,小科提出只要增加“用力竖直向上跳起一段高度”这个操作即可实现,则在图中哪一位置起跳有可能达到该目的?____。(填字母代号)
A.仅在A点 B.仅在O点
C.仅在B点 D.在A点或0点均可
18.(2024九上·武义月考)图甲中过山车从A点出发,先后经过B、C、D、E点。图乙是过山车在B、C、D、E点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的示意图,则过山车的动能在 点最大,在这个过程中,过山车的机械能是 (选填“变化”或“不变”)的。
三、实验探究题
19.(2024九上·绍兴期末)为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利用斜槽、钢球、木块等器材在同一水平面上进行探究活动。钢球从高为h的斜槽上滚下,在水平面上运动,运动的钢球碰上木块后,能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s,如图所示。
(1)实验中探究的“物体的动能”是指____ (选填字母)。
A.钢球在斜面上的动能
B.钢球撞击木块时的动能
C.木块被撞击后的动能
(2)若水平面是光滑的, (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3)实验过程中,发现木块移动的距离较短而不易进行观察和比较。对此请你写出一条改进措施: 。
20.(2024九上·南浔期末)蹦床运动是广大青少年儿童喜欢的活动。我们可以用小球和弹簧模拟此过程,如图甲所示。将小球从弹簧正上方的某处静止释放,小球所处高度h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小球最终静止在弹簧上,此时弹簧长为40厘米。
(1)弹簧原长 40厘米(选填“>”或“<”或“=”);
(2)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小球速度最大的时刻为 (选填“t1”或“t2”或“t3”);
(3)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逐渐减小的原因是 。
21.(2024九上·拱墅期末)在探究“重力势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小乐提出如下猜想:
①重力势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被举起的高度有关;
②重力势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质量的大小有关;
小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和丙三组实验来检验猜想:
甲、乙组的透明容器中装入足够的细砂,丙组装入等量的小米。质量不同的实心铁块(m1<m2)举高到距桌面不同高度(h1<h2)由静止释放,铁块落到桌面后与小桌一起向下运动,使小桌腿陷入细砂或小米中。
(1)为检验猜想①应比较 (填写组别)的现象;通过 (填写现象)来比较铁块重力势能的大小。
(2)小欢认为丙组装入等量小米不合理,原因是 。
(3)小桌向下运动直到静止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 能。
22.(2024九上·镇海区期末)小科设计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摆线的长度L相同,小球A、B的质量mA(1)科学实验中常用到转换法,本实验通过观察木块C 来判断小球动能大小。
(2)根据乙、丙所示的探究过程,小科观察到图丙中木块C撞得更远,可得出结论:小球的动能大小与小球 有关。
(3)小科在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质量关系时”,在水平桌面上将同一根弹簧压缩相同的程度,分别弹出质量不同的小球去撞击木块,你认为该方案 (填“可行”或“不可行”)。
四、解答题
23. 小球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沿无摩擦轨道运动。
(1) 如图甲所示,小球从A 点静止释放,小球到达C 点时速度是 。
(2)将轨道 BC段改为水平,如图乙所示,小球仍从A 点静止释放,小球经过 N点时的机械能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在A 点的机械能。
24. 影响铅球掷得远近的因素有哪些 如图所示,某同学以一支玩具手枪为实验器材进行了以下探究。
(1)熟悉手枪结构。玩具手枪的内部结构中有一根弹簧,弹簧压缩的长度可调节。压缩的弹簧伸长时会将子弹射出,此时弹簧的 能转化成子弹的动能。
(2) 探究过程。
① 提出假设:在相同条件下,子弹的射程可能和枪管与水平面的夹角有关。
②设计实验,记录数据:该同学把手枪固定在某一高度后,保持子弹从枪口射出的速度相同,改变枪管与水平面夹角的大小,用同一颗子弹做了五次实验,记录数据如表所示:
枪管与水平面夹角θ 15° 30° 45° 60° 75°
子弹落点到枪口的水平距离s/m 7.5 10.1 10.9 9.2 5.3
③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在相同条件下,子弹的射程跟枪管与水平面的夹角有关,夹角在 度左右时,子弹射程最远。
④交流和评价:同桌同学认为对子弹射程与水平夹角θ的探究还可进一步完善。为获得更准确的结论,该同学应做的改进是 。
(3)完成上述探究后,该同学对于影响子弹射程的因素又提出了一个合理的假设。他的假设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机械能守恒
【解析】【分析】 (1)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2)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被举得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3)机械能为动能和势能的和。
【解答】 解: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的过程中,运动员的质量不变,速度不变,所以动能不变;同时质量不变,高度减小,所以重力势能减小,因机械能等于动能与势能的总和,所以机械能变小。
故选:C。
2.【答案】B
【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机械能守恒
【解析】【分析】图中小球的高度越来越小,即说明有机械能的损失;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被举起的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据此判断动能和势能的变化。
【解答】 解:A、在B点时,小球既不是静止,也不是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是平衡状态,所以受力不平衡,故A错误;
B、图中小球的高度越来越小,说明有机械能的损失,则D点的机械能一定小于A点的机械能;机械能等于动能与势能之和。D点比A点低,所以D点的重力势能小,则其动能有可能与A点的动能相等,故B正确;
C、在C点时,若所受力全部消失,其运动状态将不再改变,而是保持力消失一瞬间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
D、在运动过程中,其机械能在减小,因此不只存在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还存在机械能与内能的转化,故D错误。
故选:B。
3.【答案】B
【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
【解析】【分析】 (1)影响动能的因素是质量和速度;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是质量和高度,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属于机械能;
(2)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被举高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的能量是弹性势能。
【解答】 解:A、动能的大小除了跟速度大小有关外,还跟物体的质量有关,因此不能说速度大的物体的动能一定大,故说法错误;
B、空中飞行的子弹具有一定的速度和高度,所以说同时具有动能和重力势能,故C说法正确;
C、重力势能的大小除了跟物体的质量有关外,还跟举高的高度有关,因此不能说质量大的物体的重力势能大,故说法错误;
D、用线吊在高处的小球具有一定的重力势能,所以说有一定的机械能,故说法错误。
故选:B。
4.【答案】D
【知识点】力与运动的关系;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解析】【分析】当物体受到的合力与运动方向相同时,做加速运动;当合力为零时,加速停止,此时物体的运动速度最大;当合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时,做减速运动,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从O点到橡皮筋的长度为l时,橡皮筋没有形变,那么钢球只受向下的重力,合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一致,小球做加速运动;此后橡皮筋逐渐伸长,钢球受到的拉力越来越大,但是拉力始终小于重力,合力方向向下,钢球继续做加速运动;当弹力与钢球的重力相等时,合力为零,加速停止,此时速度最大;此后,弹力越来越大,始终大于重力,那么合力向上,钢球做减速运动。
综上所述,钢球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且速度最大的时刻在长度为l的后面,所以钢球的动能变化规律与速度基本相同,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5.【答案】D
【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解析】【分析】 弹性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发生弹性形变的大小,发生弹性形变的难易程度。弹性形变越大,发生弹性形变越难,弹性势能越大;根据中国选手严浪宇的机械能和蹦床的弹性势能的相互转化分析 。
【解答】 中国选手严浪宇从接触蹦床到最低点的过程中,蹦床的形变程度逐渐变大,蹦床的弹性势能变大,中国选手严浪宇的机械能转化为蹦床的弹性势能,此过程中,中国选手严浪宇的机械能变小,蹦床的弹性势能增大;中国选手严浪宇从最低点上升到刚好离开蹦床的过程中,蹦床形变变小,弹性势能减小,弹性势能转化为人的机械能;所以整个过程中,中国选手严浪宇的机械能先变小后变大,蹦床的弹性势能先变大后减小,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6.【答案】A
【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解析】【分析】 重力势能是物体因为重力作用而拥有的能量,对于重力势能,其大小由地球和地面上物体的相对位置决定。
【解答】火箭在加速升空过程中,其质量不变,高度升高,速度增大,因此其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增大,机械能增大,故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7.【答案】B
【知识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
【解析】【分析】A.根据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判断;
B.根据内能和机械能的转化判断;
C.根据描述分析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变化;
D.根据机械能与内能的转化判断。
【解答】A.上升过程中,火箭向下喷水,而喷出的水对水火箭产生向上的推力,故A错误;
B.上升过程中,水火箭瓶内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即内能减小,故B正确;
C.上升过程中,水火箭的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在减小,即二者不存在转化关系,故C错误;
D.下降过程中,水火箭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即机械能减小,故D错误。
故选B。
8.【答案】B
【知识点】势能的影响因素;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
【解析】【分析】质量相同时,落高度越大,重力势能越大,圆斑越大。
【解答】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质量相同时,落高度越大,重力势能越大,转化成的动 能、弹性势能越大,发生的弹性形变越大;圆斑B大,说明h2大,即h1小于h2。 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9.【答案】C
【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
【解析】【分析】(1)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2)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被举得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解答】A:图①,铅球运动到最高点时,速度不为零,所以动能不为零,A错误。
B:图②,运动员从高处落下,在接触蹦床前,在重力的作用下做加速运动,接触蹦床后,受到蹦床竖直向上的弹力的作用,开始弹力小于重力,运动运动员继续向下做加速运动,当弹力等于重力时,速度最大,动能最大,B错误。
C:图③,用弓将箭射出,由于弓发生弹性形变具有弹性势能,将弓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箭的动能,C正确。
D:图④,运动员起跳时的动能转化为撑杆的弹性势能,还有重力势能,D错误。
故答案为:C。
10.【答案】C
【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机械能守恒
【解析】【分析】(1)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质量越大,速度越大,物体的动能也就越大;
(2)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质量越大,高度越大,物体的重力势能越大。
(3)不计空气阻力,机械能转化过程总量不变。
【解答】A、运动员从a处到b处,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速度减小,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A错误;
B、运动员从b处到d处,是下降过程,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动能逐渐增大,故B错误;
C、运动员在a处和c处的高度相同,质量相等,故重力势能相等,故C正确;
D、不计空气阻力,运动员在整个过程中的机械能保持不变,都相等,故D错误。
故选:C。
11.【答案】(1)变小
(2)大于
(3)先增大后减小
【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机械能守恒
【解析】【分析】动能的大小与质量、速度有关;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高度有关;弹性势能的大小与物体弹性形变程度的大小有关;据此分析小球在运动过程中能量的变化特点。
【解答】 解:(1)将球由静止释放,在运动到最低点B的过程中,弹簧发生了弹性形变,小球的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弹性势能,所以小球的机械能减小;
(2)将球由静止释放,在运动到最低点B的过程中,小球的高度变小,质量不变,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变大,动能变大,弹簧发生了弹性形变,所以小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弹性势能和小球的动能,故小球减小的重力势能大于小球增加的动能;
(3)小球竖直向上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开始的弹力大于重力,合力方向竖直向上,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小球速度变大;当弹力等于重力时,速度最大;继续向上运动,弹力小于重力,合力方向竖直向下,小球做减速运动,到最高点的速度为0,所以小球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故答案为:(1)变小;(2)大于;(3)先增大后减小。
12.【答案】减小;减小
【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机械能守恒
【解析】【分析】 (1)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2)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被举得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3)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之和;物体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解答】 解:小东和小红从顶端滑到底端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变大,动能变大;高度变小,质量不变,重力势能变小;由于轨道存在摩擦,在滑动的过程中,克服阻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得机械能减小。
故答案为:减小;减小
13.【答案】弹性;弹性势;动
【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机械能守恒
【解析】【分析】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所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根据能量的影响因素分析能量的转化情况。
【解答】 解:在拉弓时,弦会发生弹性形变,用多股蚕丝作为弓的弦,这说明蚕丝弹性好;拉弯的弓具有弹性势能,箭射出去后具有机械能,这一过程中是弓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箭的动能。
故答案为:弹性;弹性势;动。
14.【答案】⑤;①③④⑦;②⑥
【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概念
【解析】【分析】关于机械能,我们学习了三种:①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②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势能;③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弹性势能。
利用各种能的定义,分析出物体具有哪种能的特征,从而可判定出选择项中提到的物体具有哪种能。
【解答】解: ① 拉满弦的弓,发生了弹性形变,故具有弹性势能;
② 在空中飞行的子弹,有高度也有速度,所以具有动能和重力势能;
③ 被压缩的弹簧,弹簧发生弹性形变,具有弹性势能;
④静止在某一高度的小球 ,有高度,具有重力势能;
⑤航行中的轮船 ,有速度,具有动能;
⑥射出的箭有高度也有速度,所以具有动能和重力势能;
⑦发生弹性形变的网球,发生了弹性形变,故具有弹性势能;
故答案为:⑤; ①③④⑦ ; ②⑥ 。
15.【答案】(1)等于
(2)变小
【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
【解析】【分析】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系统只有重力或者弹力做功。
【解答】(1)根据图乙可知,B点重力势能的条形图高度与E点动能的条形图高度相等,即二者大小相等,过山车在B点的重力势能等于E点的动能。
(2)B点的重力势能等于E点的动能,但是B点的动能不为零,而E点的重力势能为零,过山车的机械能等于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和,则B点的机械能大于E点的机械能,即它的机械能是减小的。
16.【答案】(1)不变
(2)大于
【知识点】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解析】【分析】(1)分析小球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能量的损失即可;
(2)首先分析最高点时二者速度的大小,然后确定该点时动能的大小,进而确定重力势能的大小,最后比较最高点的高度大小。
【解答】(1)小球在沿斜面上升过程中,斜面光滑,即不会克服阻力而消耗机械能,因此其机械能总量不变。
(2)小球在斜面上到达最高点时,它的速度为零,动能为零;小球被抛出到达最高点时,它在水平方向上的速度不为零,即动能不为零。根据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可知,前面的重力势能肯定大于后者的重力势能,即前面到达的高度大于后者的高度,也就是h1>h2。
17.【答案】(1)O
(2)D
【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解析】【分析】(1)动能的大小与质量、速度有关;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高度有关;机械能为动能和势能的和;物体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2)根据A、O、B点运动的运动状态分析。
【解答】 (1)运动员在下滑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变小,重力势能变小,速度变大,动能变大,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在O点时的重力势能最小,动能最大;
(2)运动员在B点时静止,用力竖直向上跳起一段高度,还会落在B点,不能到达C点;
运动员在A、O点时用力竖直向上跳起一段高度,此时运动员的机械能变大,到达B点后有一定的速度,能到达C点。
故选D。
18.【答案】C;变化
【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机械能守恒
【解析】【分析】(1)由图乙可知各点的动能大小和重力势能的大小关系;
(2)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解答】(1)由图乙可知,过山车的动能在C点最大,在B点最小;B点的重力势能大小与E点的动能大小相等,B点机械能的大小大于E点机械能的大小;
(2)由于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的总和,由图乙可知,从B到C点、再到D点、最后到达E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与动能之和越来越小,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过山车的机械能是变化的。
19.【答案】(1)B
(2)不能
(3)增大下落高度或减轻木块重力或使水平面更光滑等
【知识点】动能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1)根据实验过程确定探究哪个物体的动能;
(2)根据实验中物体动能大小的判断方法解答;
(3)木块移动的距离过短,可能是小球动能太小所致,因此可以增大它在斜面上的高度。也可能是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太大所致,可以减小木块的重力或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小球从斜面上滚下来,撞击水平面上的木块。木块移动时克服地面阻力做功,根据W=fs可知,木块移动的距离越大,克服阻力做功越多,那么小球撞击木块时的动能越大,故选B。
(2)若水平面光滑,那么没有摩擦力,就不能通过木块移动的距离反映小球动能大小,即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3)实验过程中,发现木块移动的距离较短而不易进行观察和比较。改进措施为:增大下落高度或减轻木块重力或使水平面更光滑等。
20.【答案】(1)>
(2)t1
(3)空气阻力;机械能转换为内能等
【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解析】【分析】 (1)根据弹簧受压力后缩短分析;
(2)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小球速度最大的时刻是第一次弹力等于重力时的位置。
(3)在整个过程中,有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解答】 (1)小球静止在弹簧上时,小球对弹簧施加压力使弹簧缩短,因此弹簧的原长大于40cm。
(2)小球从B处下落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重力势能减小,动能逐渐增大,到落到t1时刻是第一次重力和弹力相等的位置,此时小球的动能最大。质量不变,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所以在t1时刻速度最大。
(3)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逐渐减小的原因是:有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21.【答案】(1)甲、乙;小桌腿陷入细砂的深度
(2)小桌腿在细砂和小米中受到阻力不同,故不能通过比较小桌腿陷入的深度来比较铁块重力势能的大小,即实验中无法直观比较铁块重力势能大小
(3)内
【知识点】势能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1)桌腿进入沙堆的深浅,体现了物体对其做功的多少,桌腿进入沙堆越深反映了小球具有的重力势能越,这用到了转换法;
(2)利用控制变量法,比较图中相同因素和不同因素,进行回答;
(3)小桌向下运动直到静止的过程中,桌腿与细砂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解答】(1)探究重力势能与物体被举起的高度实验中,应该控制物体质量不变,改变高度,故选甲乙实验进行对比;
实验中利用转换法,把重力势能转化为小桌腿陷入细砂中深度,故应观察小桌腿陷入细砂中深度;
(2)探究重力势能与物体质量和被举高的关系,应用到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只改变质量或者只改变高度,控制小桌腿与接触物的摩擦力不变,而细沙和小米与小桌腿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不同,故丙组不合理;
(3)小桌向下运动直到静止的过程中,桌腿与细砂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22.【答案】(1)移动的距离
(2)速度
(3)不可行
【知识点】动能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1)小球的动能大小是通过木块移动的距离来反映的,这是转换法的应用;
(2)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有质量和速度,找出相同的量和变化的量,分析得出动能大小与变化量的关系;
(3)根据控制变量法和能量的转换情况判断。
【解答】(1)本实验通过观察木块C移动的距离来反映小球的动能大小,这是转换法的应用;
(2)在乙、丙所示的探究过程中,小球的质量不变,悬线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不同,到达竖直位置时的速度不同,夹角越大,到达竖直位置时的速度越大,故可得出结论:小球的动能大小与小球速度有关;
(3)在水平面桌面上将同一根弹簧压缩相同的程度时,弹簧的弹性势能转换成小球的动能,所以不同小球的动能是相同的;小球的动能与其质量和速度都有关,由于小球的动能不变,改变其质量,因而小球的速度也会发生改变,所以该方案存在两个变量,没有控制小球初速相同,故不可行。
23.【答案】(1)0
(2)等于
【知识点】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
【解析】【分析】(1)由于不计空气阻力和摩擦,没有机械能的损失,所以小球在A、C两点时的机械能相等;根据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分析小球在A、C两点时的重力势能,因机械能=动能+势能,则可判断小球在A、C两点时的动能大小关系,进而得出其速度大小。
(2)在不计阻力和摩擦的情况下,物体的机械能是守恒的;小球经过M点时有一定的速度,不计空气阻力和摩擦力,小球处于平衡状态,则小球由于惯性会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答】 解:(1)图甲中,A、C两点等高,则小球在A、C两点时的重力势能相等;小球从A点静止释放,由于不计空气阻力和摩擦,没有机械能的损失,所以小球在A、C两点时的机械能相等,动能也相等,则小球到达C点时动能为零,速度为零;
(2)图乙中,由于不计空气阻力和摩擦,则小球的机械能是守恒的,所以小球经过N点时的机械能等于其在A点的机械能。
故答案:0;等于。
24.【答案】(1)弹性势
(2)③ 45;④在30°到 60°之间多测几组数据(或在45°附近多测几组数据)
(3)子弹射程可能与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有关
【知识点】势能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 (1)弹簧恢复形变过程要把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2)从表格数据中找出规律;要对子弹射程与水平夹角B的探究再完善一些,可以在30°到60°之间多测几组数据,从而获得更准确的结论;
(3)影响子弹射程的因素还有许多,例如:子弹的质量、子弹出口时的速度等。
【解答】 解:(1)玩具手枪内的弹簧被压缩,弹簧恢复原长时,将子弹射出,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子弹的动能;
(2)由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枪管和水平面的夹角不同时,子弹的射程也不同,当夹角为45°时,射程最远;
为获得更准确的结论,可在45°附近多测几组数据;
(3)新的猜想:子弹射程可能与子弹出口时的速度有关,可能与子弹的质量有关。
故答案为:(1)弹性势;(2)45, 在30°到 60°之间多测几组数据(或在45°附近多测几组数据) ;(3)子弹射程可能与子弹出口时的速度有关;可能与子弹的质量有关。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