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三国鼎立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三国鼎立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4.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08 09:07: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




01
素养目标
02
新知导入
03
新知讲解
04
拓展延伸
05
课堂练习
06
课堂总结
07
作业布置
素养目标
知道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基本史实,了解影响战争胜败的因素。(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知道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了解三国经济发展的状况。(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知道三国鼎立实现了局部统一,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新知导入
新知讲解
结合所学知识和本课子目录思考,两幅图片分别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社会局势,又是如何从图一演变为图二的?
军阀割据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三国鼎立
新知讲解
目标导学一:官渡之战
由图可知,当时北方最大的两个军阀分别是谁?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黄巾起义
州牧统领
军阀割据
袁绍
曹操
吞并对手,统一北方
新知讲解
目标导学一:官渡之战
阅读教材思考,为了增强自身实力,曹操在前期做了哪些准备
曹操把汉献帝从都城洛阳接到许,“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了政治主动权;招揽各种人才;收编投降的青州黄巾军精锐,壮大了队伍;实行屯田,组织军队和流亡的民众从事农业生产,解决了大批流民的生计和军粮问题,他成为北方一个强大的政治军事集团首领。
“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主动权。
招揽人才。
收编军队,实行屯田。
新知讲解
结合视频及教材内容,梳理官渡之战的相关史实。
时间
交战双方
战术
战争特点
结果
影响
200年
袁绍和曹操
声东击西、避实击虚、火烧乌巢
以少胜多
曹操胜利
为曹操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新知讲解
目标导学二:赤壁之战
已经52岁的曹操,他的“壮心”是什么?
统一全国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新知讲解
目标导学二:赤壁之战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诸葛亮《隆中对》
面对曹操南下的攻势,刘备和孙权是如何应对的?
孙刘联盟,共抗曹操。
新知讲解
结合视频及教材内容,请你写一份赤壁之战的新闻报道稿。
目标导学二:赤壁之战
新知讲解
目标导学二:赤壁之战
材料一:诸葛亮:“曹操之众,远来疲弊,此所谓‘强驽之末’者也。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
——《三国志·诸葛亮传》
材料二:“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兵骄者灭。” ——《汉书》
材料三:“周瑜部将黄盖曰“……观操军船舰首尾相连,可烧而走也。
——《三国志》
官兵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水土不服,军中瘟疫横行。
曹操骄傲轻敌。
孙刘联军制定了正确的战术。
新知讲解
目标导学三:魏蜀吴的建立及发展
“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
新知讲解
目标导学三:魏蜀吴的建立及发展
阅读教材并绘制“三国鼎立” 示意图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洛阳
曹丕
220年
刘备
221年
成都
229年
孙权
建业
新知讲解
阅读教材P95,说一说魏蜀吴三国为了实现统一全国的目的是如何增强自身实力的?
目标导学三:魏蜀吴的建立及发展
国家 具体表现
魏国
吴国
蜀国
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
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海外贸易、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加强大陆与台湾的联系。
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西南地区的开发。
新知讲解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
诗中的“丞相”指的是谁?从这首诗中可以感受到他什么样的精神?
目标导学三:魏蜀吴的建立及发展
①诸葛亮;
②忠心报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新知讲解
目标导学三:魏蜀吴的建立及发展
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
念之断人肠。
自寿春到京师,农官兵田,鸡犬之声相闻,阡陌相属。—《晋书》
小组讨论:三国鼎立局面的出
现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三国鼎立改变了天下分崩的局面,实现了局部统一,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后来的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所以,是历史的进步。
课堂练习
1.(2024·四川广安·中考真题)东汉末年州郡割据,战乱不已。对当时整个局势产生关键性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的战役是( )
A.长平之战 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D.郾城大战
B
2.(2023·新疆·中考真题)辛弃疾所作(南乡子》中有一名句:“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这里“曹”的主要贡献是( )
A.完成了北方统一 B.结束了州郡割据的局面
C.改善了民族关系 D.加强了大陆与台湾联系
A
课堂总结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三国鼎立
发展
200年,曹操和袁绍在官渡进行决战,曹军以少胜多,为曹操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208年,曹操与孙刘联军在赤壁对峙。孙刘联军以少胜多,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220年曹丕在洛阳称帝,国号魏
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
229年孙权称帝,吴国建立,定都建业
魏国: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
吴国: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海外贸易、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加强大陆与台湾的联系。
蜀国: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西南地区的开发。
英雄远去尽评说
素养作业:
历史小论文《我眼中的曹操》
要求:200字左右,史实准确,语
言通顺,史论结合。
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