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铜川市同官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导学案:必修二专题5—6复习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铜川市同官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导学案:必修二专题5—6复习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3-12 20:03: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五 新航路的开辟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导学案
编制人:杨友亮 审核人:杨友亮 审批人:
【学习目标】
1.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2.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3.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
4.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5.两次工业革命;
6.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重点难点】
重难点:
1. 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2. 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自主学习】
一、新航路的开辟
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生萌芽。作为货币的黄金、白银的需求量日增,人们对黄金、白银的渴望也日趋强烈。
②直接原因:《马可·波罗行纪》在西欧流传以后,很多人渴望到东方“寻金”。
③商业危机: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控 ( http: / / www.21cnjy.com )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西欧同东方的贸易更加困难。于是,很多西欧人希望开辟一条绕过地中海前往东方的新航路。
④葡萄牙和西班牙的统治者希望通过海外探险获得财富,以加强在欧洲的地位。
⑤精神动力:教会鼓励人们去遥远的东方传播天主教。
⑥有利条件:欧洲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以及地理知识的提高,为远航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2、新航路开辟的经过:
①1487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开辟了沿非洲西海岸由大西洋进入印度洋的航路。
②1497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开辟了由欧洲到达亚洲的新航路。
③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开辟了从欧洲前往美洲的航路。
④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横渡太平洋,完成了环球航行。
3、影响
①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②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③新航路的开辟也导致欧洲社会出现重大变革。 ( http: / / www.21cnjy.com )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同时也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
1、荷兰的殖民扩张活动——“海上马车夫”(17世纪)
①竞争手段:组建大型商业公司,开展海上贸易,在美洲、亚洲等地进行殖民掠夺
②荷兰造船业非常发达,凭借一支强大的商船队,垄断了世界航运业,成为世界的“海上马车夫”
②影响:取代葡、西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北美阿姆斯特丹(即后来纽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2、英国的殖民扩张活动(英国是如何成为最大殖民帝国的?)
①建立东印度公司进行商业活动和掠夺
②参与黑奴贸易获得巨大财富
③通过发动商业战争夺取殖民优势,先后击败西班牙、荷兰、法国,18世纪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号称“日不落帝国”。
3、殖民主义的罪恶:掠夺财富、实行种族灭绝政策、贩卖黑奴
4、殖民扩张和掠夺是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殖民扩张和掠夺使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地方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之中,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
三、两次工业革命
1、两次工业革命中的主要发明创造
(1)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①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② 1785年,瓦特研制成的改良蒸汽机在工 ( http: / / www.21cnjy.com )厂中投入使用。它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大大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成为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标志性事件,人类由此进入“蒸汽时代”。
③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蒸汽轮船。④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
(2)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①电的广泛使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个显著成就。主要发明有:
A.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功。B.1876年,美国人贝尔发明电话。C.1879年,美国人爱迪生发明耐用碳丝灯泡。
此外,电动机、电车、电报、电影等电器产品纷纷涌现,人类由此进入“电气时代”。
②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另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成就。
A.1885年,德国人戴姆勒和本茨各自独立地制成了以汽油内燃机为引擎的三轮汽车。
B.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以内燃机为动力,发明了飞机。
③化学工业的发展也令人瞩目 ( http: / / www.21cnjy.com )。科学家们从煤和石油等原材料中,提炼出多种化学物质,并以此为工业原料,制成染料、塑料、药品、炸药和人造纤维等多种化学合成材料,大大丰富了人类的生活。
2、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进一步形成。
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A.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竭力在全世界拓展市场,抢占原料产地,使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
B.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隔联系更为便捷。
C.资产阶级凭借着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济和军事实力,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建立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他们推销工业品,收购原材料,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
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确立。
A.第二次工业革命比第一次工业革命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发展更为迅猛,也更为广泛。它在多个国家和几乎所有的工业领域同时展开,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世界各地经济联系更加密切。
B.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许多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C.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 ( http: / / www.21cnjy.com )市场进一步发展。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的非工业国家生产的粮食和原材料源源不断地运往工业化国家,工业化国家生产的工业品则销往全世界,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D.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资本主义列强在全世界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当堂测试】
1. “直到1 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但在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
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了。”从这一变化中受益的国家不包括 (  )
A.西班牙 B.葡萄牙 C.意大利 D.英国
2. 新航路开辟前,人类文明尚未超出地域的发展,不同区域文明之间的交流少、相互影响小。造成
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
A.人类对世界尚缺乏整体的了解 B.不同文明的交往存在观念差异
C.人类技术水平难以克服地理障碍 D.缺少富有冒险精神的伟大航海家
3. 有人说:“如果瓦特早出生一百年,他和他的发明将会一起死亡!”这说明瓦特的发明能够问世
并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最主要的因素是 (  )
A.资源因素 B.劳动力因素 C.市场因素 D.资金因素
4. 第一次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 (  )
①列强以炮舰和廉价商品打开中国的大门 ②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③被迫允许外国投资设厂 ④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为了配合当届世博会“未来世界”的主题,1938年10月在纽约世界展览会工地上埋入了一个装
有当代文明记录的容器“时间舱”,并在地面的石碑上注明:直到5000年后才能打开.里面可能有( )
A.电话机 B.电脑 C.原子弹残骸 D.披头士唱片
【课堂探究】见《A方略课时讲义》P35课时训练考点13《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导学案
编制人:杨友亮 审核人:杨友亮 审批人:
【学习目标】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2.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3.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4.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中的作用;
5.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表现,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重点难点】
重点:
1.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2. 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难点: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中的作用
【自主学习】
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原因:
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②直接原因:生产和消费的矛盾激化
2、爆发:1929年,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市场大崩溃为先导,出现疯狂的股票抛售风
3、特点: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强
4、影响:激化社会矛盾,资本主义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
(1)危机加深了各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危机 ( http: / / www.21cnjy.com ),各国的示威游行、罢工等抗议活动接连不断。德国的法西斯分子利用人民对现状的不满,乘机造势,政治影响猛增;日本军国主义势力也趁机抬头。
(2)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3)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
二、罗斯福新政
1.历史背景——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的失败
(1)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受到严重打击
(2)美国总统胡佛反危机措施失败(采取自由放任政策)全国上下要求改革。
(3)1933年就任的罗斯福总统临危受命,实施新政。
2.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罗斯福上台伊始,立即实施“ ( http: / / www.21cnjy.com )新政”。他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大力加强国家对金融、农业、工业、社会救济、公共工程以及财政等方面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
主要内容:
(1)在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面,令银行暂时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信用;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力;管制证券业。
(2)在工业方面,政府加强对工业的计划 ( http: / / www.21cnjy.com )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要求工业各行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章程,规定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工作条件,将生产的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监督之下,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并通过国家干预,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3)在农业方面,为摆脱危机,政府成立 ( http: / / www.21cnjy.com )农业调整署,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调控市场,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以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防止农产品过剩。
(4)在社会福利方面,政府加强了救 ( http: / / www.21cnjy.com )济工作,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发放紧急救济金;加强社会保障措施,为老人、残疾人、失业者和儿童提供社会保障;推行“以工代赈”,建立专门政府机构,兴办公共工程,以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稳定社会秩序。
(5)新政期间,联邦政府还进行了一系列社会立法。罗斯福签署《全国劳工关系法》,使工人有权组织自己的工会。
3.实质:加强国家对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干预,新政通过法律形式,把国家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固定下来,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经济制度进行了深刻改造。
三、罗斯福新政的特点与作用
1.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干预。
2.作用:
①它是美国资产阶级为了克服经济危机,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因而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②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为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改革提供了借鉴,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四、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美国的“新经济”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经济全球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美国经济实现了长达10年的持续增长。当时,美国的一家杂志称这一现象为“新经济的胜利”。
美国的“新经济”,是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2.政府干预是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变化
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 ( http: / / www.21cnjy.com )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盛行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并取得一定成就,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3.二战后美国形成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凯恩斯主义)
①政府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刺激生产和消费,干预资本主义的再生产
②政府大力投资科研和教育,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4.当代资本主义各国(英、法、德、日)经济发展的共同特征:
①政府干预经济, ②加强社会福利建设, ③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当堂测试】
近期一本财经图书《货币战争》名列畅销书榜首。该书作者把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爆发归
结为国际银行家为获取暴利而阴谋制造的结果。对此你认为这场危机爆发的原因应该是 (  )
①股票投机活动猖獗,金融市场极不稳定  ( http: / / www.21cnjy.com )②政府干预社会财富分配,导致财政干预过多 ③联邦政府权力过大,在经济活动中不堪重负 ④超越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消费模式,加剧了生产和需求的矛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 1930年,假如你从中国广州出发,前往美国、英国、苏联,沿途看到的不会是 ( )
A.中国:战乱频繁,逃亡的流民很多 B.美国:经济繁荣,工业生产高涨
C.英国:提高关税,限制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 D.苏联:机器隆隆,但人们衣着单调
3. 罗斯福“用大无畏的精神推行新政……渡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了危机,安定了国民生活”,被中国共产党主办的《新华日报》誉为“民主巨星”。下列最能论证这一评价的依据是 (  )
A.罗斯福进行了民主改革,使得美国的民主制度更加健全
B.罗斯福新政使美国避免了走上法西斯专政道路的危险
C.罗斯福通过采取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向社会主义制度靠拢
D.罗斯福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
4.1945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大英银行国有化法案,建立了英国史上第一个国家银行;1946年,府将800
家公司收归国有;1947年,政府在电力、航空、电讯、航运等企业部门推行国有化。这表明 ( )
A.英国开始走上了计划经济的道路 B.英国经济出现了严重的“英国病”
C.英国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D.社会主义在西方建立起来
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表现有 (  )
①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刺激生产和消费 ②广泛补贴出口产品 ③大力投资科研和教育 ④实行工业国有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课堂探究】见《A方略课时讲义》P37课时训练考点13《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