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_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_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08 16:20: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第6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教学设计

新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初步理解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等改革。
本课主要学习三部分内容:战国七雄、商鞅变法和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三部分内容之间因果相连,各国的变法及经济发展都是为了富国强兵,适应兼并战争的需要。反过来,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促进了经济发展,最终秦国取得优势,统一全国。学习本课内容,首先要把握战国时期的经济和政治变化的时代特征。
内容分析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比春秋战国的形势图,知道战国七雄形成的基本情况,并了解战国时期战争的特点及重要战役;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2.通过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意义,理解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认识改革是社会发展、国家强大的需要和动力;
(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3.了解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知道秦国都江堰修建的功能和意义,从中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战国嵌错宴乐攻战纹铜壶
“万乘之国七……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兵革不休。”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第6课
战国时期的
社会变革

学习目标
1.通过对比春秋战国的形势图,知道战国七雄形成的基本情况,并了解战国时期战争的特点及重要战役;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2.通过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意义,理解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认识到改革是社会发展、国家强大的需要和动力;
(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3.了解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知道秦国都江堰修建的功能和意义,从中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整体感知
一、大国形势之变—战国七雄
二、战国经济之变—农工商水三、国家图强之变—商鞅变法
自主学习一、大国形势之变—战国七雄
阅读课本33页—35页第一目内容,完成导学任务单自主学习一部分,
并在书中标画下列问题的答案。
1.战国时期的起止时间。
2.史称“战国七雄”的是哪几个诸侯国?
3.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有哪些?
1. 背景:
春秋后期形势图
战国初期形势图
①诸侯国数量减少,统一趋势愈加明显;
②三家分晋,田氏代齐,权力进一步下移,礼乐征伐自卿大夫出。
田氏代齐
三家分晋
(田)
根据地图,结合教材,指出春秋到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发生了什么变化?
一、大国形势之变——战国七雄
战国七雄
齐楚秦燕赵魏韩
东南西北到中间
(从地理位置的角度记忆)







一、大国形势之变——战国七雄
说一说,你知道哪些著名战争?
桂陵之战 (齐、魏)
(前 354年至前353年)
长平之战 (秦、赵)
(前 260年)
马陵之战(前 341年)
参战兵力:齐军约50万
赵军约45万
交战时间:三年
战争结局:赵军大败,40万军队被活埋
参战兵力:齐军约8万
魏军约8万
交战时间:一年
交战区域:邯郸、桂陵
参战兵力:齐军约10万
魏军约10万
一、大国形势之变——战国七雄
城濮之战(春秋) 长平之战(战国)
军队规模 晋:8-9万,楚:11万 秦:30-50万,赵:40-50万
持续时间 一天之内 三年
战争结局 晋军大败楚军,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赵军大败,东方六国再无法抵御秦的进攻
战争性质
数据来源:《中国战争史 (一)》《战国史》等
战国时期的战争与春秋时期的战争相比,有什么不同?
争霸战争
兼并战争
军队规模大
参战兵力多
持续时间长
交战区域广
2. 兼并战争的特点
战争性质
由争霸变为兼并
一、大国形势之变——战国七雄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孟子·离娄上》
大国在争霸和兼并战争中,开拓了疆土,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为以后全国的统一起了奠基的作用。
——李学勤主编《春秋史与春秋文明》
消极:给人民生活带来巨大的灾难
积极:客观上推动了统一的步伐
3.兼并战争的影响
一、大国形势之变——战国七雄
各国如何应对连绵不断的兼并战争?
板块一设计意图:
通过分析历史地图引领学生树立历史时空观,通过分析战国七雄之间的战争影响,引导学生辩证看待战争,感悟到国家统一与社会稳定是历史发展的大事,培育学生的学科综合思维能力。
自主学习二、战国经济之变—农工商水
1.战国时期农业发展的表现是什么?
2.战国时期手工业发展的表现有哪些?
3.战国时期商业发展的表现有哪些?
阅读课本36页—37页第三目内容,完成导学任务单自主学习二部分,
并在书中标画下列问题的答案。
战国双镰铁范
战国刺绣龙凤虎纹衣袖
战国时期铜冰鉴
二、战国经济之变——农工商水
(3)地点:
(1)时间:
(2)人物:
(5)意义:
公元前256年
秦国李冰父子
成都的岷江
(4)功能:
防洪、灌溉、水运
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变成天府之国;
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杰出智慧与勤劳精神的集中体现。
水利工程:都江堰
(都江堰建成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华阳国志·蜀志》
李冰石像
今日都江堰
想一想:修建都江堰对当代中国的发展有何历史启示呢?
要因地制宜的发展当地农业;
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发展之路;要发扬创新精神,实现创新发展。
板块二设计意图:
通过分析历史图片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秦国在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方面的重大进步。通过观看都江堰视频,引导学生更加直观的认识和理解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特点,结构功能和作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领悟到农业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推进作用和深远的历史影响,培育学生的学科创新思维能力。
赵武灵王
胡服骑射
商鞅变法
吴起变法
乐毅改革
申不害改革
邹忌改革
李悝变法
各国统治者纷纷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秩序,以求富国强兵。
成效最大
自主学习三、国家图强之变—商鞅变法
阅读课本35页—36页第二目内容,完成导学任务单自主学习三部分,
并在书中标画下列问题的答案。
1.商鞅变法的社会背景。
2.商鞅变法的时间、支持者是谁?
3.商鞅变法的影响。
约前390-前338
“少好刑名之学”
公元前356年,开始变法
公孙鞅、卫鞅
卫国
南门立木,取信于民
舌战群臣,舆论宣传
三、国家图强之变——商鞅变法
别 名
出生地
生卒年
简 介
商鞅
不畏强权,敢于同守旧势力斗争;公平无私,严格执法。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huì)强大,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秦策一》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商鞅“治秦”具有什么特点?
【译文】商君治理秦国,法令一到就要执行,而且公平没有偏私。处罚不回避有权势的人,论功行赏,不偏袒自己的亲信。
三、国家图强之变——商鞅变法
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宗室非有军功不得为属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
③建立户籍制度,
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政治措施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
①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②废除贵族世袭特权
④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总体上,加强中央集权
内容
打击贵族势力
利于推行变法
改善风俗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加强基层统治
三、国家图强之变——商鞅变法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生产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②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①废除旧的土地制度
③统一度量衡
——富国
允许土地私有
方便税收和交换
提高生产积极性
经济措施
三、国家图强之变——商鞅变法
内容
类别 内容 作用
政治 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建立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 废除旧的土地制度
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统一度量衡
军事 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加强
中央
集权
富国
强兵
能得甲首(斩获敌人甲士首级)一者,赏爵一级,益田一顷,益宅九亩,除庶子一人,乃得入兵官之吏。
三、国家图强之变——商鞅变法
变法之后
第10年:>秦民大说(通“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第100年:秦灭周,迁九鼎于咸阳
第135年:六王毕,四海一
①使秦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面貌有了根本改变;
②综合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三、国家图强之变——商鞅变法
影响
材料一: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
材料二: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合作探讨:商鞅变法到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整理在导学任务单上)
一场变革的成败标准,不在于实施者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商鞅虽死,秦法未亡。他推行的变法已经使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力不断增强,成为战国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所以说变法是成功了。
以史为鉴:商鞅变法对当代中国的发展具有怎样的借鉴意义呢?
又带给我们什么启迪呢?
板块三设计意图:
通过图片,实物和文献资料的综合分析运用,让学生整体感知商鞅变法的基本内容,增进史料实证意识。
三、国家图强之变——商鞅变法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战国时代的社会变革,主要体现在:
军事上:
经济上:
政治上:
1.完成导学任务单练习巩固;
2.查找出自战国时期的成语,并分析其历史典故和对当今社会生活的启迪
设计意图:通过多角度归纳分析,培育学生的历史学科归纳与理解能力,体现学为中心的学科课堂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查找与分析探究战国时期的成语,让学生感悟到历史知识的现实指导意义,拉近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大国形势之变—战国七雄
战国经济之变—农工商水
国家图强之变—商鞅变法
背景
国家
战争性质、特点、著名战役
背景
内容
影响
启示
农业、手工业、商业
都江堰
板书设计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