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新课导入
春秋战国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呢?
经济大变革,政治大动荡……
经济大变革
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社会生产力提高,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推动经济发展。
政治大动荡
分封制逐渐瓦解,王室衰微;春秋争霸战争,战国兼并战争,各国纷纷开始变法。
先秦诸子皆为忧世之乱而思有以拯济之,故其学术皆应时而生。
——胡适《说儒》
思想大繁荣
第7课
百家争鸣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学习目标
1.了解老子及其思想主张,掌握孔子及其政治思想和教育成就。通过对各个学派的学习,了解各学派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2.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局面的产生,知道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3.继承和发扬百家争鸣大胆思考、自由讨论的传统,培养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家国情怀)
老子和《道德经》
老子
1.简介
姓名
生活时代
国籍
地位
著作
姓李,名耳
道家学派创始人
春秋后期
楚国人
《老子》(《道德经》)
《道德经》书影
“子”是一种尊称。春秋前期,一般称卿大夫为“子”。春秋后期,由于学者著书立说和讲学之风兴起,人们也用“子”来尊称著名的学者和老师。
老子和《道德经》
2.思想主张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①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孕育万物的总根源,也是万事万物运行的总规律。
②一切事物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塞翁失马
焉知非福
老子和《道德经》
2.思想主张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道德经》
④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追求“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退之道,不争而胜 。
道之柔,弱之胜强 。
——《道德经》
③在处世上主张以退为进,以柔克刚。
孔子和儒家学说
1.简介
孔子
姓名
生活时代
国籍
地位
思想收录
姓李,名耳
儒家学派创始人、思想家、教育家
春秋后期
鲁国人
《论语》
孔子见老子画像拓片
孔子和儒家学说
2.思想核心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仁: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颜渊》
何为“仁”?
②克制自己的言行,遵循规则。
①关爱他人、有同情心。
③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孔子和儒家学说
3.政治主张
克己复礼
仁
礼
内在核心
外在表现
周礼
实现 手段
依靠道德的教化,重建周朝的政治秩序。
德
反对苛政,提出“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认为只有实行德政,使民众心悦诚服,社会才会稳定。
恢复西周礼乐文明、按西周制度和文化来重建社会政治秩序。
孔子和儒家学说
3.政治主张
你认为孔子提倡“为政以德”“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什么积极意义?
有利于统治者减轻压迫,改善民生,缓解社会矛盾。
意义: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孔子和儒家学说
4.教育主张
①兴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
子渊
出身贫贱
子牛
出身贵族
子贡
出身富商
子路
出身农民
学在官府
学在民间
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
意义:
体现了教育公平。
孔子和儒家学说
4.教育主张
子路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②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总结教育规律,提出因材施教、举一反三等教学原则和方法。
孔子和儒家学说
4.教育主张
心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
说说孔子的这些言论对我们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指导意义?
诚实求学
虚心请教
学思结合
复习旧知
孔子和儒家学说
5.文化成就
①晚年整理和修订古代重要典籍,对传承我国古代文化经典和学术思想做出巨大贡献。
②思想由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
孔子和儒家学说
6.深远影响
①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后来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对古代政治与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②他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我国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全球孔子学院分布图
百家争鸣
1.背景
经济大变革
社会生产力提高
政治大动荡
分封制逐渐瓦解
诸侯崛起,力求变法
需要人才
思想大繁荣
百家争鸣
私学兴起、
培养人才
原因:
②政治: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
①经济: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③思想文化:私学兴起,学术思想活跃。
根本原因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学派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代表作
儒家
墨家
道家
法家
兵家
百家争鸣
2.代表人物与主张
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护社会秩序
“仁政”;“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
兼爱、非攻、尚贤、节俭
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追求精神自由,保持人格独立
以法治国;树立君主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军事理论
孟子
荀子
墨子
庄子
韩非
孙武
《孟子》
《荀子》
《墨子》
《庄子》
《韩非子》
《孙子兵法》
百家争鸣
2.代表人物与主张
孟子在与人探讨什么是“大丈夫”时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在孟子看来,不会被富贵扰乱心智,不会因贫贱改变操守,不会被威武屈服意志,这才是其正的大丈夫。
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气节,即做人要顶天立地,刚正不阿,坚守信念,不屈不挠的精神。
百家争鸣
2.代表人物与主张
《墨子》一书中包合许多科学理论。其中,《经上》《经下》等篇目被合称为《墨经》,论述了数学、力学、光学、几何学相关的许多基本要素,记载了杠杆、小孔成像等方面的研究。《墨子》书中的《城守篇》详细介绍了城门结构、城池防御设施构造、弩机等器械制造工艺,对我国古代军事技术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
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
——《墨子.尚贤上》
这段话表达了墨子“尚贤”的主张。从春秋到战国,社会变动剧烈,在这种情况下,墨子提出“尚贤”,试图打破贵族垄断官职的状况。
春秋战国诸子论道群(475)
百家争鸣
3.影响
孟子
BOSS
孔子
墨子
老子
韩非子
@所有人 我意在灭六国,成为一统天下的君主,你们有啥好建议?
实行德政,爱惜民力,体察民意。
施行仁政;民贵君轻,关怀百姓。
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尊重贤才。
无为而治,不过多干预人民。
以法治国,要靠法令、权术使民臣服, 采取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假如你是这个大BOSS,你会采纳哪一家学派的思想?请说明理由。
采纳法家学派的主张。其思想迎合统治者要控制政权、加强统治的政治的要求;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成为秦王灭六国、建立专制体制的理论基础。
假如班级管理需要你建言献策,你会选择用哪一家学派的思想?请说明理由。
百家争鸣
3.影响
“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繁荣的鼎盛时代。诸子学说的不少命题成为后代学说的萌芽形态,后来的学者大都从这里吸取思想材料或理论形式,进行改造和发展的工作。
——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
对后世: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对当时: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百家争鸣
3.影响
儒家“仁政”:
道家辩证法思想:
法家“以法治国”理念:
想一想:诸子百家的主张对我们当今社会发展有何借鉴意义?
以人为本,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以德治国,构建和谐社会。
辩证看待困难,以理性、积极的态度去生活。
坚持依法治国、公平公正,提高法律执行力和约束力。
课堂小结
儒家—孟子、荀子
墨家—墨子
道家—庄子
法家—韩非
铁制农具和牛耕
百家争鸣
流派
影响
盛于战国
兴于春秋
老子
王室衰微
分封制瓦解
士阶层崛起
孔子
思想大繁荣
课堂巩固
1.(2024·广东广州·中考真题)孔子认为“为仁由己”,每个人都能成为弘道者;孟子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将人的活动看做决定事物成败的关键。这体现了儒家( )
A.对以法治国的推崇 B.对人精神自由的追求
C.对贵族生活的批判 D.对人自身力量的坚信
2.(23-24七年级上·江苏宿迁·期中)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报告精神的是( )
A.因材施教 B.温故知新 C.有教无类 D.注重道德教育
D
C
课堂巩固
3.(23-24七年级上·江苏盐城·期中)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提出对立统一的观点。我国古代思想家与其相近的主张是(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C.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D.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4.(23-24九年级下·广东深圳·阶段练习)先秦时期,孔子向往的是天下贫困之民都能得到应有的帮助和救济。墨子要求建立一个“民之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的理想社会。老子想象了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国寡民”社会。材料中的现象说明( )
A.活跃的百家争鸣局面已结束 B.建立理想社会符合历史趋势
C.思想家们有朴素的民本思想 D.各学派渴望得到百姓的支持
C
C
课堂巩固
5.(23-24七年级上·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期中)春秋战国时期王权衰落、诸侯争霸、政权更迭、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的乱局,不同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出现的“百家争鸣”局面,体现出这一时期( )
A.兼并战争不断 B.制度变革深刻
C.经济发展迅速 D.思想学术繁荣
6.(2024·广东·模拟预测)韩非子指出,“强兵得先富国,而重农则是富国的根本途径”。道家认为“我无事则民自富”,倡导让百姓休养生息,自由发展社会经济。儒家则主张顺应农时,在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兼顾民富。各学派的经济思想从本质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
A.思想自由和百家争鸣 B.战争频繁与诸侯割据纷争
C.社会变革和经济转型 D.思想融合与统一趋向加强
D
C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