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爱上历史课
—历史第一课
目
录
一、历史是什么
二、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三、我们要学习哪些历史
四、怎样学习历史
一
什么是历史?
历,过也,传也。
“过”指空间上的移动,
“传”指时间上的移动。
经历过的。
史,记事者也;
从又持中,中,正也
即保持中正的态度记事。
——(汉)许慎《说文解字》
1.历史的基本含义
历史不仅是指过去的事实本身,更是指人们对过去事实的有
意识、有选择的记录。
一切已过去的事实
有选择性的研究对象
历史≠历史学科
2.历史学科的研究对象
人类社会发展历程: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
历史遗迹
历史遗迹
博物馆
史料
史料
历史题材节目
你觉得以下最接近历史史实的是?
你觉得历史题材作品更接近真实历史的是?
古迹
历史的载体
圆明园
敦煌莫高窟
1900, 清军乐队
《清明上河图》
甲骨文
遗址
照片
文物
1.实物史料(一手史料):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各种物件如:文物、遗迹、遗址、照片等
历史的载体
3.口述史料(一手或二手史料):口头讲述并记录下来的资料神话传说、俗谚、回忆录等
2.文献史料(一手或二手史料):一切以文字形式记录的资料史书、书籍、报刊等
如何区分原始史料(一手)与非原始史料(二手)
按实用价值
①一手史料(原始文献)∶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能反映历史真实的材料。
②二手史料: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一般带有作者的主观意见。
二
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
——龚自珍《定庵续集》
译文: 灭亡一个国家,必定要让他们彻底忘掉过去的历史,以毁灭他们的精神和意志。
忘记了历史中的血泪荣耀,就会背叛肩上的责任使命。
1.传承历史文化,担负时代责任。
2.历史具有借鉴作用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旧唐书》
译文:用铜做镜子,可以整理好一个人的穿戴;用历史做镜子,可以知道历史上的兴盛衰亡;用别人做自己的镜子,可以知道自己每一天的得失。
明白 ≠ 明智
思考总结
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所以说,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
—习近平
3.读史使人明智
4、中考的需要
历史是中考不可或缺的一个学科。
七上——中国古代史
七下——中国古代史
八上——中国近代史
八下——中国现代史
九上——世界史
九下——世界史
我们要学哪些历史?
三
七年级上册结构框架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课程内容——中国史
基本要求
课前预习,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三本都要预习)
3. 课后复习,保质保量,完成作业。
2. 课堂听讲,积极思考;圈画课文重点知识内容。(理解知识和初步记忆)
怎样学习历史?
四
历史要素
何事
what
何地
where
何时
when
何人
who
如何
how
何因
why
学习方法
历史记忆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影响;
学习方法
2. 制作时间轴,把琐碎的知识点串联起来,注意时间和历史事件的对称;
3. 利用知识表格,比较知识点的异同;
4. 利用思维导图把单元知识之间的结构串联起来。
地图如何看:
1.看标题
2.图例
3.注释
4.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课外的广阔天地
读万卷书
课外的广阔天地
行万里路
歷史是有厚度的,
歷史也是有溫度的,
讓我們一起開啟歷史的學習之旅吧!
我希望历史带给你们的:
●是抽丝剥茧地找寻真相并偶有所得的快乐;
●是阅尽干帆后对古人和往事的理解之同情;
●是体察世界着眼过去展望未来的现实关怀;
●更是思想自由,不“人云亦云”的批判精神。
寄语
谢谢大家!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记忆:中国历史朝代顺序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