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3-12 18:45: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导言
十年文革,十年浩劫,它使国家和人民又一次遭受巨大的打击。人们不禁在问:我们(人民政权)的路在何方?是奔向死亡还是凤凰涅槃?中国人民对党的信任、对新政权的坚守终究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从此,我国进入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期。单元线索学习目标
通过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圳特区的发展等相关内容,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发展的转折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最好的改革方式,设立经济特区等一系列措施是加速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认识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感受邓小平高瞻远瞩的智慧和改革的魄力。
自学知疑任务一:从时间、地点、人物、内容、意义等方面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任务二: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完成下面知识结构中的填空。任务三:找出课本中与知识结构红色数字对应的内容。预习课本,完成下列任务自学知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经济建设邓小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记忆方法3点内容3个层次5个一国情是依据,稳定是前提,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探究交流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从此我国进入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解读下列图片和文字史料,回答问题:步骤一:领略伟人风采,感受伟人智慧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讲话 图片中的邓小平已75岁高龄,会议中他严肃而认真,在为文革后的中国命运把脉,结合课本内容和当时中国国情,你认为邓小平在这次会议上重点要解决哪些重大问题?会议作出了怎样的决策?探究交流步骤二: 摆脱命运枷锁,农民经济翻身小岗村农民喜获丰收 图片中的人物心情如何?为什么?这一现象出现是因为哪一制度的创造?请同学们注意一下这一制度下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别归谁?结合课本P60页黑体字,请大家谈谈这一制度创造奇迹的原因。探究交流步骤三: 树立特区典型,推动经济发展 问题:根据材料,为什么深圳“跑到香港去的人开始回来”?你认为我国建立经济特区有什么好处? 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听说深圳治安比过去好了,跑到香港去的人开始回来,原因之一是就业多,收入增加了,物质条件也好多了,可见精神文明说到底是从物质文明来的嘛!
——邓小平探究交流步骤三: 树立特区典型,推动经济发展 思考:根据材料对雕塑的理解,请你概括深圳经济发展的原因,并结合深圳的发展,给港城建设提一些建议。深圳市政府门前的雕塑——“拓荒牛” “荒”有空白、未涉及的意思。象征深圳精神的“拓荒牛” 包涵了深圳经济从“零”开始的改变、各项制度政策的创新、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航向,还包括了开拓创新和深圳人民勤劳进取的精神。探究交流步骤四: 看改革风景,扬帆改革浪潮1976—1979年安徽凤阳小岗村人均收入比较表探究交流步骤四: 看改革风景,扬帆改革浪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面表格和柱状图数据变化的原因,你得出了怎样的结论?训练反馈1.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进步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里所说的“它”是指(  )
A.遵义会议 B.新中国成立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经济特区的建立
2.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生产的措施中,土地所有制性质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
①土地改革 ②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③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D训练反馈3.《联合早报》指出:“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让世界进入中国”开始于(  )
A.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B.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C.香港顺利回归祖国 D.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4.1980年我国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中,在福建省的是(  )
A.深圳 B.珠海 C.汕头 D.厦门
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