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第17课 救亡·图存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壹 救亡之路
一、资产阶级之救亡——戊戌维新运动
(一)背景
1、政治因素: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材料一 甲午战争的失败给中国带来了空前辱国的《马关条约》……但是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它促成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民族认识的亟变……而痛苦的升华与认识的深化常常同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一、资产阶级之救亡——戊戌维新运动
(一)背景
2、经济和阶级基础: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
材料二 由于《马关条约》允许外国人在中国设厂制造,清政府不得不放开民间办企业。甲午中日战争后,一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起来,早期民族资产阶级由此产生。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6课学习拓展》
一、资产阶级之救亡——戊戌维新运动
(一)背景
3、思想基础:维新思想的兴起。
①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为变法维新提供了理论依据。
②梁启超:在《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等文章,宣传维新变法。
康有为 梁启超
材料三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一、资产阶级之救亡——戊戌维新运动“两考”重新翻开今古文经的公案,直指刘歆篡改古文经以佐莽篡汉,所以今文经方为孔门足本,而从今文经的孔子形象来看,孔子实是托古改制的先圣,儒家也不再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的守旧者,而成为社会改革的拥护者。这两部书从根本上动摇了“恪守古训”的观念,宣传了维新变法的合理性。康有为把孔子装扮成“托古改制”者,尊孔子为教主,用孔教名义,提出维新变法的主张。在书中康有为以历史进化论附会公羊学说,宣称人类社会是按照“据乱世”、“升平世”和“太平世”的顺序演变的,相对应的是君主专制时代、君主立宪时代和民主共和时代,以此论证变法维新的必然性,要求因革改制。《新学伪经考》旨在动摇和破坏封建守旧顽固势力“恪守祖训”的观念,打击封建专制的理论基础。为扫除维新变法的障碍准备了条件。一、资产阶级之救亡——戊戌维新运动
(二)过程
1、序幕:公车上书
四项解决办法:
一、下诏鼓天下之气;
二、迁都定天下之本;
三、练兵强天下之势;
四、变法成天下之治。
(1)时间:1895年。
(2)概况: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举人,联名上书,反对签订《马关条约》。
(3)影响:虽未送达光绪皇帝,但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
一、资产阶级之救亡——戊戌维新运动
(二)过程
2、高潮:百日维新
(1)开始: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在维新派推动下,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2)内容:此后的103天里,光绪皇帝先后颁布上百道变法诏令,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除旧布新的举措。
朕惟国是不定,则号令不行……用特明白宣示,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专心致志,精益求精……
——1898年6月11日《明定国是诏》
一、资产阶级之救亡——戊戌维新运动
(二)过程
变法主要内容
一、教育方面:
废八股改试策论;设立京师大学堂、各省设立新式学堂
二、行政管理:
裁撒冗员和不必要的机构 ;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三、工业方面:
建设铁路、发展农工商、奖励发明
四、其他方面:
高级官员游历外国、改进和简化法规
——根据徐中约《中国近代史》内容整理
康有为上清帝第四书
1.革新科举制度和法律规范;
2.设立政府制度局和创设十二个新局来取代无用的军机处、六部和其他现有的机构;
3.设立各级民政局和地区分局,作为地方自治的初步形式;
4.在北京设立议院;
5.采用宪法和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
——根据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课堂探究】对比以上两则材料是否相同,这说明了什么?
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
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推动了新思想的传播
局限性:可以看得出过去他们主张的设议院、开国会,实行君主立宪等主张在法令中没有,这表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行动比他们的宣言落后了。
一、资产阶级之救亡——戊戌维新运动
(二)过程
3、失败:戊戌政变
(1)9月21日,慈禧太后将光绪帝囚禁,再次临朝训政。
(2)康有为、梁启超被迫逃亡,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被杀,史称“戊戌六君子”。
(3)除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外,其他措施均被废止。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瀛台
京师大学堂
一、资产阶级之救亡——戊戌维新运动
【课堂探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
(1)客观:守旧势力仍很强大。
(2)主观:
①维新派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
②没有严密的组织;
③把希望寄托于并未完全掌握实权的皇帝身上。
材料一 在当时中国社会内部,还没有足以支持变法取得成功的社会力量。在朝廷内部也好,地方上也好,旧社会势力仍然占着绝对优势。维新派希望依靠一个并无多少实权的皇帝自上而下地推行某些重要改革,……终究只能成为不切实际的幻想。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二 维新志士们大多是青年士人,为国家民族之救亡图存大业挺身而出,以天下为己任,但却未能走入民间获得众的支持和力量,缺乏足够的社会支援。它是一场准备很不充分的政治运动。
——王先明《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他们)缺乏工作经验,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他们把足够9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3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英】赫德
二、农民阶级之救亡——义和团运动
(一)背景
【思考】为什么会爆发义和团运动?为何是在山东等地区爆发?
(1)《马关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剧;
(甲午战争后)自德人占据胶澳,教焰益张,宵小恃为护符,借端扰害乡里民间不堪其苦,以致衅端屡起。下流社会尤为急烈,以恨德人者推展而及所有之欧洲人,而以仇视欧人,乃并与欧人接近者亦仇视之。 ——故宫博物院《义和团档案史料》
(2)德国强占胶州湾,进一步刺激了山东民众;
民众和乡绅把自然灾害的频发归因于外国人。他们坚决认为,外国人宣传异端邪教和禁止崇拜孔子、圣像和祖先,触犯了神灵;外国人修路时毁坏了地下的“龙脉”,开矿时放走了山中的“宝气”,从而破坏了风水。——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3)反洋教斗争的兴起。
二、农民阶级之救亡——义和团运动
(二)概况
1、兴起: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反洋教斗争蔓延到山东、直隶很多州县农村。
【课堂探究】如何评价“扶清灭洋”的口号?
材料一 “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材料二 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一概鬼子都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
进步性:具有爱国的性质。能够争取爱国官兵,动员民众反帝。
局限性:盲目排外;放松对清政府反动统治的警惕。
二、农民阶级之救亡——义和团运动
(二)概况
2、清政府的态度:
(1)山东巡抚毓贤、袁世凯等,对义和团采取先抚后剿的举措;
(2)慈禧太后采用“招抚”义和团的办法,企图对义和团加以控制利用。
慈禧态度的转变
剿:“著都饬所属文武各员,查明各种会匪名目,严行禁止,胆敢仍前聚众,藉闹教为名,结党滋事,并著从严惩办,以靖地方。”
——《上谕》1899年11月28日
抚:“剿之则即刻祸起肘腋,生灵涂炭,乃各督抚奏称,信其邪术以保固,亦不谅朝廷万不得已之苦衷矣。”
——《上谕》1900年6月26日
剿:“义和团实为肇祸之由,今欲拔本塞源,非痛加划除不可。严行查办,务净根株。”
——《上谕》1900年9月7日
二、农民阶级之救亡——义和团运动
(二)概况
3、结果:在中外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形势图
二、农民阶级之救亡——义和团运动
(三)评价
材料一 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 ——山东义和团民谣
材料二 男练义和拳,女练红灯照。砍倒电线杆,扒了火车道,烧了毛子楼,灭了耶稣教。 ——义和团揭帖
材料三 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实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瓦德西《拳乱笔记》
(1)积极性:具有强烈的反帝爱国倾向,它所展现的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2)局限性:存在明显的盲目排外行为;没有先进的阶级领导,无法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
贰 救亡之殇
一、八国联军侵华
(一)原因
1、根本:为进一步侵略瓜分中国,维护在华利益;
2、直接:镇压义和团运动。
(二)经过
①开始:1900年5月,英美等八国决定联合出兵。
②廊坊阻击战:1900年6月10日,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第一批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发,在廊坊附近遭到义和团和清军顽强抗击,被迫退回天津。
③天津保卫战:6月中旬,八国联军攻陷大沽炮台,向天津进犯,义和团和清军奋起投入天津保卫战。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形势图
一、八国联军侵华
(二)经过
④清政府宣战:6月21日,慈禧太后作出向各国“宣战”的决定。
⑤形势恶化:7月14日,天津陷落。8月中旬,北京失陷,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仓皇出逃,后到西安。
⑥议和:逃亡途中,慈禧太后发布铲除义和团的谕旨,并指定庆亲王奕劻和李鸿章为全权代表与列强议和。
慈禧出逃西安
一、八国联军侵华
(二)经过
【东南互保】
东南互保是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的重要事件。1900年6月,刘坤一、张之洞授意盛宣怀等与各国驻上海领事炮制了《东南互保章程》,规定上海租界由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两广总督李鸿章、山东巡抚袁世凯等也参加。东南互保表现了东南地区当权的洋务派与西方列强合作抵制义和团的意向。
双重性:一方面压抑了南方地区的反帝运动,另一方面又阻止了八国联军的南下蹂躏。在清政府危亡之际,地方大员寻求“自保”,表明中央权威的式微与地方势力的扩张。
一、八国联军侵华
(三)影响
(1)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继续派兵侵略其他地方,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俄军趁机侵占中国东北。
(2)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表明中央权威的式微与地方势力的扩张。
八国联军的侵华罪行
金銮宝座上的侵略者
二、民族危机的加深
(一)签订《辛丑条约》
(1)1900年12月,列强向清政府提出《议和大纲》,后又订立详细条款。由于各国利益不同,谈判旷日持久。
(2)1901年9月7日,清政府被迫与联军8国及西班牙、荷兰、比利时共11国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李鸿章谈判时的合影
二、民族危机的加深
(二)《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危害
内 容 危 害
惩办“首祸诸臣”
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计白银约9.82亿两
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
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各国可在自北京至山海关沿铁路12个重要地区驻扎军队
禁止华北科举考试5年,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之会”等
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经济的衰败
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
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列强通过外交途径加强对清政府的控制,实际上成为“国中之国”
二、民族危机的加深
(三)影响
(1)是中国近代史上主权丧失最严重、赔款数目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
(2)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拓展提升】近代前期列强侵华的方式和趋势
方式
①经济侵略: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输出资本。
②政治侵略:控制中国的内政和外交。
③文化侵略:在中国传教、游历等。
④军事控制:驻扎军队,控制京津。
趋势
①赔款数量越来越多。
②割地面积越来越大。
③通商口岸由沿海延伸到内地。
④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到资本输出为主。
⑤侵华方式由直接侵华到“以华治华”。
1.(2024·广东惠州高一上期末·26)在近代中国,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从学习“器物”到学习“制度”,再到学习“思想文化”的艰难过程。导致这一系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民族危机逐步加深
C.西学东渐不断深入
B.无产阶级力量壮大
D.统治阶级大力支持
【答案】A
【解析】据材料信息,近代中国,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的艰难过程。结合所学可知,主要是因为民族危机和封建统治危机的日益加深,故选A项: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是以民族资本主义为基础,不是洋务运动学习“器物”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西学东渐逐渐深入是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意现,并非主要原因,排除C项:在近代学习西方先进文明的进程中,统治阶级并非
“大力支持”,排除D项。
2.(2024·福建厦门高一上期末·16)1880-1912年,清政府以大城市为中心自建了30多条铁路,形成了连接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局部铁路网。这些铁路的修筑( )
A.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利权
B.体现了对列强侵华的妥协
C.是列强资本输出的主要方式
D.取决于中国重工业的发展
【答案】A
【解析】据材科时间 1880-1912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期列强在中国大肆修建铁路,侵夺中国的铁路修筑权,清政府自建铁路,一定程度上抵御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维护国家利权,故选A项:自建铁路体现的是对主权的维护,并非妥协,排除B项:材料主语为清政府,而非列强,清政府自建建筑铁路不属于资本输出内涵,排除C项:铁路修建受重工业影响,但“取决于”表述太过,且此时期中国的重工业发展并不良好,排除D项。
3.(2024·四川泸州高一上期末·11)梁启超曾回顾说,他们竭力呼号维新变法,但举国如梦如睡。戊成政变后,民众仍昏昏然,没有多少人认识到这场变法与自己的命运息息相关。维新运动不过是他们唱了一出独角戏。这说明( )
A.变法的思想固守中体西用
B .维新派对改草影响较小
C.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妥协性
D.变法缺乏广泛社会基础
【答案】D
【解析】据材料信息,梁启超在回顾中明确指出,虽然他们竭力呼号维新变法,但举国如梦如睡,民众对变法的认识和参与度都很低。这说明成成变法在当时的社会中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没有得到广大民众的广泛支持和响应,故选D项:戊成变法的核心思想是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您立君主立完制,而非固守“中体西用”的思想。“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的核心思想,与成成变法不同,排除A项:虽然梁启超在回顾中提到维新运动像是唱了一出独角戏,但这并不能直接说明维新派对改革的影响较小。实际上,维新派在当时的政治、恩想、文化等领域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只是其影响范园和深度有限,并未得到广大民众的广泛支持和响应,B项表述不够准确,排除B项:民族资产阶级的妥协性主要体现在其与到建势力的斗争中往往采取妥协退让的策略但这一特点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C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