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历史(2024)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历史(2024)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09 07:56: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历史(2024)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一、单选题
1.如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B.红军长征 C.百团大战 D.挺进大别山
2.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在大小战斗的问歇,在攻克的城镇上,红军都要召开群众大会,演出剧日,讲解他们的土地革命目标抗日政策。由此可见,红军长征(  )
A.粉碎了国民党反动统治 B.播下了革命种子
C.推动了国共第二次合作 D.挽救了民族危亡
3.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3周年,CCTV发现之旅《美丽中华行)栏目推出“忆红军,寻红旅”系列节目。红军长征的经过地点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泸定桥 ②松潘草地 ③遵义 ④夹金山(雪山) ⑤赤水河 ⑥吴起镇
A.②③①⑤④⑥ B.⑥②①③⑤④
C.④②①③⑥⑤ D.③⑤①④②⑥
4.下图以“转”字串起中国革命的某一段历史,这段历史是指(  )
A.国民大革命 B.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5.“一切都变了……从某种意义上说正式确定长征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这是整个中国革命史上最重大的一个事件。”这一事件标志着(  )
A.工农武装割据正式形成 B.共产党由幼年走向成熟
C.毛泽东思想被广泛认可 D.国共合作的再一次实现
二、判断题
6.中央红军在怀化“通道转兵”后,初步扭转了红军长征以来的被动局面。
7.判断:1935年10月红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8.1935年10月,三大主力在陕北的吴起镇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9.1934年5月初,国民党军队进逼红都瑞金,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三、填空题
10.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   。
11.遵义会议
时间、地点:1935年1月   省遵义。
内容
①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   ””的错误;
②肯定了   的正确军事主张;
③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④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⑤遵义会议后,中央由张闻天总负责;随后成立了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军事指挥小组。
意义: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   ,挽救了   ,挽救了   ,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   的转折点。
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
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12.史实与推论:科学全面地解读史实,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请对下面表格中的推论作出判断
史 实 推 论 正确与否
(1)五四运动中提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还我山东”“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和约签字”等口号。 说明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2)1919年6月5日以后,中国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中斗争的主力。 中国工人阶级(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姿态登上政治舞台。    
(3)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是中共开始进行武装斗争、创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开端。    
(5)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遵义会议挽救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3.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请根据下列叙述,列举新民主主义革命相关史实:
①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武装起义:   
②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第一支有坚强战斗力的红军队伍:   
④保存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战略转移:   
14. 请依据如图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
四、问答题
15.在下图方框中填入以下内容:
A瑞金 B遵义 C吴起镇
五、材料分析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站在世纪之交的门槛回首望去,一个世纪,几代中国人为之奋斗的目标不外乎是使中国走向近代化,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先进的中国人曾学习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曾寄希望于封建君主的“维新新政”……曾经渴望通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以创建像西方那样的民主共和国。
材料二: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13所大专院校3000多爱国学生在天安门集会,随后举行游行示威。他们高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
材料三:在漫漫征途中,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余座,穿越了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用顽强意志征服了人类生存极限。
(1)材料一中的“学习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进行的探索运动是什么?“推翻封建帝制”指的是什么事件?
(2)材料二涉及的是哪一爱国运动?1919年6月5日以后,哪一阶级成为此次运动的主力?
(3)材料三中的“征途”指的是什么事件?该事件胜利的标志是什么?
(4)通过以上材料的学习,你感受到了怎样的优秀品质?
17.读图回答。
图一 图二
图三
(1)图一反映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它在中国革命史上有何历史地位?
(2)图二反映了毛泽东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毛泽东为什么到井冈山去建立革命根据地?
(3)图三是红军战略转移图,写出红军战略转移的起止时间。经过红军战略转移,中国革命的重心地区有何变化?
六、综合题
18. 跨学科学习是运用多学科知识、方法、实践以解决具体问题的学习过程。
【画说“划破夜空的一道闪电”】作者:浙江美术学院教授黎冰鸿
(1)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以上油画根据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绘制
(2)习近平总书记曾评价该事件“像划破夜空的一道闪电”,谈谈你的理解。
【诗说“柳暗花明又一村”】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 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毛泽东《西江月·秋收起义》1927.9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怜然不动。
早已森严望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1928.7
(3)以上两首毛泽东的词作创作于什么时期 词中描述的重要事件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道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数说“万水千山只等闲”】
中央红军长征行程25000里, 期间渡过24条江河,翻越18座大山。 长征期间,四路红军共进行各种战役战斗600余次,其中师以上规模的战役战斗120多次。长征中,中共中央召开的重要公议,留有记录的就有30多次,各路红军召开的重要会议也有数十次之多。长征中10余万英烈牺牲,仅师职干部犹达80多人。在红一方面军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
(4)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中央红军长征途中“生死攸关”的重要会议。通过以上数字,你体会到哪些长征精神
19.材料分析
片段一:红旗飘,军号响。子弟兵,别故乡。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红军急切(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男女老少来要送,热泪沾衣叙情长。紧紧握住红军的手,亲人何时返故乡?乌云遮天难持久,红日永远放光芒。
片段二:万众呼唤毛主席,马列路线指航程。雄师刀坝告大捷,工农踊跃当红军。英明领袖来掌舵,革命磅礴和前进。
片段三: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水似银。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横断山,路难行。敌重兵,压黔境。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敌人弃甲丢烟松,我军乘胜赶路程。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片段四:水湍急,山峭耸,雄关险,豺狼凶。健儿巧渡金沙江,兄弟民族夹道迎。安顺场边孤舟勇,踩波踏浪歼敌兵。昼夜兼程二百四,猛打穷追夺泸定。铁索桥上显威风,勇士万代留英名。
片段五: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1)上述五个片段分别描述了长征途中几个重要历史事件,请你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将它们列举出来。
(2)想想看,红军长征途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3)毛泽东同志的军事思想在长征途中几次重要战役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你能从材料中找出一个例子吗?并说说毛泽东采用了怎样的策略。
七、实践探究题
20.中国共产党为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进行了艰难而伟大的探索。阅读材科,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这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习近平《在纪念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小明同学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主题探究活动中制作了卡片。
开天辟地
这些人原来就是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为了正式组织共产党,约定到上海来开会的。7月底大会开幕了,到会的一共有13人:上海代表李达、李汉俊,北京代表张国焘、刘仁静,长沙代表毛泽东、何叔衡,武汉代表董必武、陈潭秋,济南代表王尽美、邓恩铭,广东代表陈公博、包惠僧,东京代表周佛海,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尼克尔斯基也出席了大会。7月30号晚被租界巡捕发现后,被迫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继续举行。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口述实录》等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大事年表
①1919年,《新青年》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②1922年初到1923年春,在党组织推动下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 ③1923年,中共三大召开,确定了国共合作的方针。
材料四:
① ② ③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
材料五: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变化表
时间 1921.7 1923.6 1927.4 1934.9 1945.4 1949.10
人数 57 432 5.7万 30多万 121万多 448万多
——摘编自孙应帅《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与结构变化发展趋势》
材料六: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习近平十九大报告
(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哪一历史事件?依据材料一概括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这次“大会”在什么地方召开的?概括这次“大会”参会人员的地域分布有何特点?
(3)请用材料三中的史实证明下列观点:(每空填写一个序号)
先进知识分子在中共理论创建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中共成立后十分重视工人运动:   。
(4)依据材料四,请为三幅图片搭配一句恰当的诗句,从《七律·长征》中选择诗句。
(5)依据材料五,概括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变化的趋势。
(6)根据材料六,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红军长征
2.【答案】B
【知识点】红军长征
3.【答案】D
【知识点】红军长征;遵义会议
4.【答案】B
【知识点】红军长征;遵义会议
5.【答案】B
【知识点】遵义会议
6.【答案】正确
【知识点】红军长征
7.【答案】错误
【知识点】红军长征
8.【答案】错误
【知识点】红军长征
9.【答案】错误
【知识点】红军长征
10.【答案】南昌起义;遵义会议
【知识点】南昌起义;遵义会议
11.【答案】贵州;①左;②毛泽东;党;红军;中国革命;生死攸关
【知识点】红军长征;遵义会议
12.【答案】对;对;错;错;对
【知识点】红军长征
13.【答案】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长征
【知识点】红军长征;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14.【答案】题目: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
论述: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1927年毛泽东领导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1935年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949年4月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南京国民政府垮台,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遵义会议
15.【答案】从上到下C、B、A
【知识点】红军长征
16.【答案】(1)洋务运动。辛亥革命。
(2)五四运动。工人阶级。
(3)红军长征。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4)探索精神、反抗精神、顽强不屈的乐观主义精神等。
【知识点】洋务运动;五四运动;红军长征;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革命志士与武装起义
17.【答案】(1)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2)秋收起义受挫;井冈山地区敌人力量薄弱。
(3)1934年10月——1936年10月,从南方地区转移到(西)北方地区。
【知识点】红军长征;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18.【答案】(1) 历史事件:南昌起义
(2) 原因: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
(3) 时期:土地革命时期。变化:由走中心城市暴动到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4) 会议:遵义会议。长征精神: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知识点】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遵义会议
19.【答案】(1)从瑞金出发开始长征,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
(2)敌人的围追堵截,党内错误,恶劣的自然环境,缺少粮食给养。
(3)如四渡赤水,声东击西;巧渡金沙江,调虎离山等。
【知识点】红军长征;遵义会议
20.【答案】(1)历史事件:五四运动;历史意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上海;特点:南方多于北方。
(3)①;②
(4)①:更喜岷山千里雪;②:大渡桥横铁索寒;③:金沙水拍云崖暖。
(5)共产党的人数不断增加。
(6)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知识点】五四运动;红军长征;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全国工人运动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