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 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5 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30.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09 08:16: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5 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一、单选题
1.下列是一组中国近代历史的图片,与这组内容吻合的主题是(  )
A.洋务企业的产生 B.近代工业的兴起和发展
C.外国资本主义扩张 D.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的建立
2.20世纪初,在中国能办到的事情有
①坐轮船、火车②使用洗衣机③照相、看电影④使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字典(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的原因是(  )
A.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
B.一战中,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军阀政府的支持
D.帝国主义的贷款
4.我国最早、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  )
A.人民出版社 B.商务印书馆
C.北京教育出版社 D.延边出版社
5.如图漫画是著名漫画家剑凡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作品,一把写着“提倡”的残破扇子,扇着写着“实业”的燃烧着的蜡烛。这幅漫画说明(  )
A.民族工业走向衰败不可避免 B.辛亥革命后实业救国成为潮流
C.实业救国的浪潮方兴未艾 D.中国民族工业受到外企的排挤
二、判断题
6.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得生存,艰难发展。(  )
7.中国近代交通、通讯和大众报业的发展完全依靠外来技术.
三、填空题
8.状元实业家   ,创办大生纱厂,走上“实业救国”道路。
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的原因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随着国民党官僚资本的建立和扩张,民族工业除了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外,还遭到官僚资本主义的摧残。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征:受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发展水平落后;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地区分布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的大城市。
9.    世纪晚期,照相这一西方科技文明成果开始走进清朝宫廷生活。
10.(社会生活的变化)特征: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不平衡的。从总体上看,呈现出   、   的特征。
11.请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领导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
(2)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人物——
(3)中华大地上第一次高高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
(4)“状元实业家”——
四、问答题
12.根据图片,说一说它们在中国的历史上的作用。
(1)
(2)
五、材料分析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近代中国文化娱乐生活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当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洋派人物洋溢“在烛光摇曳的酒厅中举杯相庆”圣诞、复活节等洋节时,内地城市和广大农村的人们却还不知提琴、洋笛为何物。当商人、企业家、知识分子等群体中的不少人成为领导时代的弄潮儿时,普通市井小民、杂役及乞丐等下层社会成员,他们受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即使对西方近代文明生活欣然向往,也只得“望洋兴叹”,被排斥在近代文明之外。
——《近代城市文化娱乐生活方式与社会心理之变迁》
(1)结合所学,概括材料一中第3阶段情况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近代中国文化娱乐生活发展不平衡的表现。
(3)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娱乐生活变化的主要原因。
14.近代以来,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变化过程艰难,但最终我们都迎来了光明。某校八年级(1)班对“中国近代史上的发展”这一主题展开探究,请你参与。
【民族工业发展】
材料一:他认为“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应该奉行“商办官助”的方针以发展民族近代工业。他与陆润庠分别在南通和苏州创办了大生纱厂与苏纶纱厂,这就是清末流传一时的“状元办厂”的故事。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912-1921年民族工业名牌产品表
行业 企业名称 创办人 创办地点
面粉业 福新面粉公司 荣宗敬、荣德生兄弟 上海
火柴 鸿生火柴公司 刘鸿生 江苏苏州
酿酒 张裕酿酒公司 张弼士 山东烟台
【思想文化进步】
材料二:北大将当时中国思想最新、最开放的新型知识分子吸引进来……这样一个生机勃勃的氛围与新文学前驱群体的形成,则更有利于新文学前驱在北大实践教育理想,推进思想解放。
——摘编自覃文珍《新教育与新文学的相互推进》
【民族团结御侮】
材料三:
在抗日战争中,中共的军队从最初的约4万人,经过不足8年时间,就发展到近百万之众。关键在于,中共在敌后能够与农民打成一片,取得其拥护和支持。同时,还积极开展敌后抗日根据地建设并取得显著效果。
——杨奎松《抗战期间国共两党的敌后游击战》
【百万雄狮取胜】
材料四:在西柏坡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
——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他走了一条怎样的救国之路?依据如表,结合所学知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哪一部门?并指出这些企业在分布上的特点。
(2)列举出材料二中两位“新文学前驱”的代表人物。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新型知识分子在北大教育实践的积极影响。
(3)材料三如图中事变的发生标志着什么?依据文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部队迅速发展的原因。
(4)材料四的“战役”中使东北全境解放的是哪场战役?结合所学知识,毛泽东为什么说“值得”?
六、综合题
15.某历史兴趣小组以“近代中国的变化”为主题展开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辛亥革命后……各种实业团体纷纷涌现,人们竞相投资设厂,海外华侨也归国创业……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民族工业在恶劣的环境中顽强的挣扎。
——摘编自统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 辛亥革命后,社会风俗和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人人讲平等”的新风气。人们之间不许称“大老爷”“老爷”“大人”,不许府署官员坐轿。男人剪了辫子,女人裹脚的也大大减少……有的从前颓废的青年向亲人表示:“中国革命成功了,我要做一个新中国的新人。”
——摘编自《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是指什么战争?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性质方面,理解“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的含义。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民族工业为什么会在一战期间出现“短暂的春天”。并指出严重阻碍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正常发展的因素。
(3)材料三反映出人们在思想观念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青年说“中国革命成功了”。
16.走向共和:
材料一 2021年是辛亥革命110周年,一零一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为在校内承办辛亥革命纪念展览,搜集展品材料如下:
材料二 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鞠躬礼兴,拜跪灭。……旅馆名词兴,客栈名词灭。
——《时报》(1912年)
材料三 据传来的消息,知道革命党虽然进了城,倒还没有什么大异样。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官,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
——鲁迅《阿Q正传》
(1)请你将相关展品的序号对应到相应展览主题中
A辛亥前夜的革命活动:   B辛亥革命高潮的到来:   
C开创民主共和制度的新纪元:   D共和新气象:   E捍卫共和制度:   
(2)材料一的①-⑥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辛亥革命的某一片段。请仿照示例,选择除示例以外的任意一幅图片进行介绍。
示例:图⑥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1911年4月,黄兴领导革命党人在广州发动起义,因众寡悬殊,很多革命党人牺牲。黄花岗起义虽然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3)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请你谈谈对辛亥革命的认识,并用史实加以说明。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答案】D
【知识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社会生活的变化
3.【答案】A
【知识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答案】B
【知识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5.【答案】A
【知识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6.【答案】错误
【知识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7.【答案】错误
【知识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8.【答案】张謇
【知识点】张謇兴办实业
9.【答案】19
【知识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10.【答案】新旧并呈;多元发展
【知识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11.【答案】(1)林则徐
(2)奕
(3)李大钊
(4)张謇
【知识点】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林则徐禁烟运动;张謇兴办实业
12.【答案】商务印书馆,1897年创办于上海,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申报》1892年创办于上海的中文报纸《申报》是旧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1906年由中国人接办,1949年上海解放时停刊。前后办了77年。被称为中国近代的一部“百科全书”。
【知识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社会生活的变化
13.【答案】(1)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各种实业团体纷纷涌现,人们竞相投资设厂,海外华侨也归国创业,掀起了发展实业的高潮。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2)存在着地域和阶层区别。
(3)经济发展不平衡。
【知识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14.【答案】(1)人物:张謇。道路:实业救国。部门: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分布特点: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的大城市。
(2)人物:胡适、陈独秀、鲁迅等。影响: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推动了教育近代化。
(3)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原因:中共在敌后能够与农民打成一片;中共抗日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敌后抗日根据地建设成果显著。
(4)战役:辽沈战役。原因:三大战役后,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从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影响;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三大战役;张謇兴办实业
15.【答案】(1)战争:鸦片战争;含义: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原因: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改善了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临时政府的法令激发了资产阶级创办实业的热情;抵制外货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一战的发生,致使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使民族工业获得了一个发展的有利空间。
因素: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官僚资本主义的摧残。
(3)变化:民主、平等意识增强。
原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宣告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知识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16.【答案】(1)①⑥;②;③;⑤;④
(2)示例:图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先生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3)认识进步性:①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建立,是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②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出台,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族自由原则。辛亥革命后剪辫令、废止缠足等政策的出台,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局限性: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也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知识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中华民国;革命志士与武装起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9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