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苏联的崛起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苏联的崛起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3-12 22:13: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9张PPT。复习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在三年国内战争时期,在经济上采用了什么政策?苏维埃政权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结果如何?在极端艰苦的三年国内战争中,有效地集中全国人力物力,最终战胜了敌人。但是,也引起了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众的不满,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生产下降,社会不稳定。为此,列宁决定实施新经济政策怎样评价这个政策?第2课苏联的崛起快速回答 一、苏联的成立
你知道苏联的由来吗?怎样从年代上区分“沙俄”、“苏俄”、“苏联”“俄罗斯”? 1922年年底,各族人民在自愿和平等基础上,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俄罗斯联邦1922年苏联成立俄罗斯联邦
外高加索联邦
乌克兰
白俄罗斯1925年加入的有
乌兹别克
土库曼1929年加入的有
哈萨克
塔吉克
吉尔吉斯1940年加入的有
爱沙尼亚
拉脱维亚
立陶宛
摩尔多瓦1940年苏联有15个加盟共和国。1991年底苏联解体沙俄全称“沙皇俄国”(1547年伊凡四世自称沙皇—1917年3月止)
苏俄全称“苏维埃俄国”(1917年11月~1922年底止)
苏联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1922年底~1991年底止)
俄罗斯(1991年底—至今)
·请注意区别: 1924年列宁逝世以后,以斯大林为首的联共(布)领导苏联人民为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努力奋斗。 1、1879年出生于俄国南高加 索第比利斯州哥里城。
2、1898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 工党,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
3、1922年,在俄共(布)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从此登上权力的顶峰。
4、1953年3月5日,因患脑溢血在莫斯科逝世,享年74岁。人物档案 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五十年至一百年,我们应当在十年内跑完这段距离。或者我们做到这一点,或者我们被人打倒。
——斯大林
为此苏联进行五年计划,启动了工业化进程。二、理想与成就 (斯大林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社会主义工业化??:
( 1 )重点:
( 2 )措施:
( 3 )成果:
2.农业集体化:
( 1 ).目的---适应工业化需要。
( 2 ).方法----农民加入集体农庄。
优先发展重工业落后的农业国 工业强国 实行两个五年计划(1928—1937年) 到苏德战争爆发前,苏联建成了6000多家大企业,建立起飞机、汽车、拖拉机、化学、重型和轻型机器制造业等部门。工业布局有了很大变化。苏联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1937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在基础很差、困难重重的条件下,苏联仅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就取得了这样的成就,是任何资本主义国家从未有过的。所以,制订五年计划的做法,也被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所沿用。 1、社会主义工业化苏联的工业化与英国的工业化相比,
有哪些显著的不同点? 触类旁通 1936年,苏联颁布新宪法,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建立,也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斯大林模式是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领导国家的权力需要集中起来,才能有效对付外部的挑战。
这一模式使苏联取得了巨大的建设成就,但这一模式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三、斯大林模式(即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思考:
斯大林模式形成于何时?形成的标志?
斯大林模式有何特点?
斯大林模式有何利弊?
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1.形成时间和标志:
2.特点:
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也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确立)?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政 治经济体制
在经济方面的特点:排斥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强调用行政手段来干预经济,造成经济部门发展的严重失调和农业的长期停滞不前。
2.它在政治方面的特点是:党政不分,权力高度集中,民主与法制匮乏,个人崇拜和家长制作风盛行。材料六:
1929年斯大林50寿辰,《真理报》发表大批报道:
斯大林是活着的列宁
苏联城市、工厂、街道、山峰均用斯大林命名
斯大林是党和国家的化身,是真理的代表
一些成绩归功于斯大林弊端一:
个人崇拜盛行,民主法治遭到破坏1940年与1913年相比,苏联重工
业增长14.5倍,轻工业只增长
3.9倍,农业总产值仅增长41%弊端二:
农轻重比重失调,民众不满情绪高涨
为苏联最终解体埋下祸患斯大林模式的评价(利弊) 利:在初期的建设中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为后来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弊:这种模式阻碍了苏联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和经济持续发展;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改善,妨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表明苏联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方面存在着巨大的误区。
探究 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中国应该从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中吸取怎样的教训呢? 启示1.重、农、轻应该按比例协调发展
2.发展经济要尊重市场规律,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3.要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4.大力保护环境资源,提倡可持续发展,注重经济效益
5.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防止个人专断列出与1、2两课内容有关的大事年表练习二月革命十月革命三年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苏联通过新宪法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苏联成立1.1937年,居欧洲工业总产值第一位的国家是
A.英国 B.德国
C.法国 D.苏联
2. 苏联的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中的发展重点是
A.国防工业 B.集体农业 C.重工业 D.轻工业
DC课堂反馈练习:3、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中国确立的标志分别是 ( )
(1)1917年十月革命的胜利
(2)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3)、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4)、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A (1)(3) B(1)(4)
C (2)(3)  D(2)(4)
D4、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是在
A、 十月革命爆发后 B、新经济政策实施后
C、苏联成立后  D、第一、第二五年计划完成后
5世界上最早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国家是
 A、苏联       B、中国 
 C、法国 D、南斯拉夫
DA?(2008年·威海市)6.1924年,列宁逝世,家住莫斯科的小姑娘尼娜给在国外的父亲写信告之此事,她在信封寄信人的地址栏上应写的国名是
A.沙皇俄国  B.苏维埃俄国    C.苏联    D.俄罗斯C(2008·黄石市)7.1936年,假如你踏上苏联的国土,你能看到的是①农民在集体农庄的田间用餐②农民在市场里自由贸易③书店里有新出版发行的新宪法④苏联军民开始抗击德国法西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C 材料: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B、“列宁的思路”好在哪里?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国情决定的。这一创新精神直到今天仍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C、这个模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能回答吗?请回答:A、邓小平认为的列宁比较好的“思路”和苏 联僵化的“模式”分别是指 ?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14大15大1925年,联共(布)
“十四大”通过了
社会主义工业化
的方针。 1927年联共(布)
“十五大”
通过了逐步开展
农业集体化的方针一五计划(1928—1932)二五计划(1933—1937)三五计划 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基本上实现了国家 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1937年的工业总产值
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因大战爆发,三五计划中止(1938—1942)——苏联建设的成就 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项目之一—第聂伯河上的大坝,第一个五年计划在水电方面以建设第聂伯河水电站为标志。它是欧洲最大的水电站,当时全国都投入了第聂伯河水电站的建设,这项工程是苏联人民最熟知和最热爱的工程,也是苏联人民的骄傲和光荣。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 一五”计划所取得的成绩:石油开采居世界第二位、钢的产量居世界第二位、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三位、煤的产量居世界第四位。 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苏联由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工业强国。 如何使广大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如何使农业适应国家工业化的发展,联共(布)确定了农业集体化的方针。 农民加入集体农庄集体农庄庄员在田间用餐苏联宣传画---集体农庄幸福快乐的少女 到1937年,全国基本完成工业集体化,参加集体农庄的农户,占全国农户的93%,耕地面积达99%,从而使社会主义成份在苏联的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绝对优势。 讨论:从1928年到1937年,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空前巨大成绩,这说明什么? 说明了社会主义优越性,说明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上的巨大积极作用。1914—1940年五国工业增长比较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