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教学课件(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2课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教学课件(共3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08 17:29: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世界多极化与
经济全球化
《中外历史纲要 下》 第九单元 第22课
——从世界石油视角看
这片区域是哪里?
中东地区
石油
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世界,谁就能控制对手。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
世界多极化与
经济全球化
《中外历史纲要 下》 第九单元 第22课
——从世界石油视角看
一、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谁想控制石油?
(一)石油战争——世界多极化背景
一、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思考1:美国为什么想控制石油?他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材料: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当前,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没有竞争对手,美国的最高战略就是要维持和扩展美国的这种优势地位,越久远越好。
——[美]威廉·恩道尔《石油战争:石油政治决定世界新秩序》
维持大国地位,扩展大国优势,进而建立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
超级大国
一、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90年代中东内乱
美国发动海湾战争
石油从哪里来?
(一)石油战争——世界多极化背景
一、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思考2:美国能实现他建立单极世界的目的吗?
2001.9.11美国双塔大遭撞击
2001.10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
2003.3美国突袭伊拉克
美国近3000人在这此事件中罹难
美国损失5000多民士兵,已直接投入军费约9000亿元
有9000多名美国士兵死亡,战争花费约2.2万亿美元
中东局势更加紧张
美国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美国一超独大,但无力完全主导世界格局
(一)石油战争——世界多极化背景
(二)趋“油”若鹜——世界多极化表现
一、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思考3:对于美国的石油战争,世界其他国家什么态度?
v
欧盟:对未能通过和平途径解决伊拉克问题表示遗憾……战争给欧盟与美国的关系造成了严重危机。
俄罗斯:这场战争违背国际社会意愿,违反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准则。
中国:立即停止军事行动,重新回到联合国的框架下,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伊拉克问题。
不结盟组织:对伊战争将使整个中东地区产生动荡,对世界所有国家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并将引发一场人道主义的灾难。
(二)趋“油”若鹜——世界多极化表现
世界各地都在反对战争,呼吁和平
一、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二)趋“油”若鹜——世界多级化表现
思考4:它们的话语权从何而来?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国际组织,在国际舞台上是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西欧石油严重匮乏,大量进口,美国单方面发动伊拉克战争损害了欧盟在中东的石油权益,欧盟要为自己的发声。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取代了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凭借丰富的能源,普京依靠石油,向能源帝国迈进,大力发展经济军事,拥有可以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成为世界上重要的一级。
一、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二)趋“油”若鹜——世界多极化表现
思考4:它们的话语权从何而来?
战后国际石油低价为日本发展带来了契机,能源的增加为日本战后迅速崛起和繁荣带来资源保障,逐步成为政治经济大国。
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坚持对外开放,伊拉克战争爆发时,中国正逐步取代日本成为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中国奉行合作共赢的开放战略,倡导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反对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发挥负责人大国的作用。
一、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思考4:它们的话语权从何而来?
发展中国家:以金砖国家中的巴西、南非和印度等广大发展中国家充分利用自身能源优势,采取适合自身发展的策略,总体实力不断增强,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各极政治经济力量的不断增强,国家综合国力提升
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二)趋“油”若鹜——世界多极化表现
一、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思考4:它们的话语权从何而来?
发展中国家:以金砖国家中的巴西、南非和印度等广大发展中国家充分利用自身能源优势,采取适合自身发展的策略,总体实力不断增强,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各极政治经济力量的不断增强,国家综合国力提升
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二)趋“油”若鹜——世界多极化表现
一、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三)石油博弈——世界多极化影响
世界石油供给端:
世界石油需求端:
彼此竞争、相互制约
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促进世界协调平衡发展。
供给端无力主宰世界石油
需求端不会允许自己的石油供给端发生意外
(一)经济全球化历程
工场手工业时代:
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工业革命时代:
二战后初期:
世界经济联系加强,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世界市场更加扩大,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迅速发展
金融、投资和贸易领域的国际协调加强,经济全球化发展
新航路开辟
工业革命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世界银行
西欧殖民扩张
交通运输技术进步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西欧资本主义发展
(一)经济全球化历程
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20世纪70以来:
进入21世纪:
世界贸易、投资和服务的国际化程度提高到新的水平
经济全球化成为强劲的时代潮流
电子产品出现
跨国公司
WTO诞生
互联网
数字技术
人工智能
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二)中石油公司——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化
思考1:世界经济什么发展趋势?有什么特征?
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
成功建成了中亚-俄罗斯、中东、非洲、美洲、亚太五大油气合作区,西北、东北、西南、海上四大跨国油气战略通道,以及亚洲、欧洲、美洲三大国际油气运营中心,全球战略布局已经完成。
中国石油不断实现自我超越、持续提高国际竞争力,实现从“走出去”到“走进去”、再到“走上去”。
生产全球化
贸易全球化
资本全球化
科技全球化
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二)中石油公司——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化
思考2:世界经济化带来的挑战?
材料:在自由贸易市场可以通向富裕和繁荣的许诺下的“全球化”,实际上这个“全球化”的过程是通过美国的银行业金融业以及公司的权力不断巩固美国的权力和地位的过程。
——[美]威廉·恩道尔《石油战争:石油政治决定世界新秩序》
受中美关系影响的中国石油销量
加速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失控的风险,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起主导作用。
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二)OPEC石油输出组织——区域经济集团化
是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
北美自由贸易区
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
欧洲联盟
以经济合作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安全一体化合作组织
东南亚国家联盟
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官方论坛和磋商机构
亚太经合组织
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二)OPEC石油输出组织——区域经济集团化
思考2:如何看待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
区域集团化
全球化
重要途径、步骤
归宿
OPEC成员国共控制约全球三分之二的石油贮备,并提供40%以上的石油消费量。
成立的目的在于协调各国石油政策,商定原油产量和价格,采取共同行动反对西方国家对产油国的剥削和掠夺,在世界石油价格的波动中,OPEC通过调整产量能对国际油价产生直接影响。
三、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化
(一)信息化的石油——社会信息化
思考1:结合教材定义,概括信息社会的意义。
智能化
网络化
数字化
社会信息化使世界各国更加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特征
三、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化
(一)信息化的石油——社会信息化
图1 石油天然气被攻击事件中按系统统计
图2 石油天然气被攻击事件中按攻击方式统计
在信息化的时代,人们在享受信息便利的同时如何保卫信息安全就成了各国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三、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化
(二)世界五大石油巨头企业文化——文化多样性
埃克森美孚就好似一个军事长官,其企业文化的核心内涵是恪守程序和规则,做事严谨,始终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己任。
BP公司好似一个探险者。他虽然出身于英国,但在他身上看不出英国绅士的“古板”。相反,BP的做事风格一贯比较前卫和时尚。
壳牌公司是一个城府很深的谋略家。这个企业骨子里就有重视风险的文化传统,其著名“招牌”是公司的情景模拟分析。
道达尔是一个“智多星”,这个公司经营文化灵活,善于适应环境和开展公关。这可能与道达尔出身法国而法国本土资源匮乏有关。
雪佛龙公司没有特别突出的明显有别于他人的企业文化,发展比较稳健,可称他为实干家。
五大跨国石油公司企业文化各有特色,这些文化是在公司发展长期积淀中形成的,
也是受各国文化差异造成的。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之一。
三、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化
(二)世界五大石油巨头企业文化——文化多样性
我们要想看到更多国家特色鲜明诸如世界五大石油巨头企业文化,就需要各国都努力维护自己的文化特性,维系自己的文化根脉,在传承传播自身优秀文化的同时,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人类面临许多共同的挑战,需要各国携手解决。
世界多极化
经济全球化
社会信息化
文化多样性
深入发展
全球治理体系
国际秩序变革
国际力量对比
加速推进
更趋平衡
不可逆转
和平发展大势
和发

平展
第22课 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打通欧亚非全面合作的海陆大通道,为世界人民提供根本福祉的世界能源新秩序,一起抵达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境界,谁参与、谁受益终会成为各国的普遍预期。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 冯志强
全球主要石油消费国
全球主要石油生产国
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能源合作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1.(2024·红河)关贸总协定在1948年生效时,23个缔约成员里只有8个发展中国家;1995年乌拉圭回合谈判时,成员中的发展中国家数量增加到了52个;1996年世界贸易组织新加坡首届部长级会议前夕,这一数字达到了96个,占了成员总数的3/4,这种变化是因为( )
A.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B.国际经贸格局的发展变迁
C.两极格局和冷战时代终结
D.科技革命的影响与日俱增
B
[解析] 据材料“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中,发展中国家的数量和比例都在增加,结合所学,二战后殖民体系的瓦解和发展中国家的涌现,20世纪90年代多极化趋势加强,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在世界多边贸易体制中,发展中国家不断增多,世贸组织成员结构的变化正是国际经贸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反映,B项正确;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20世纪90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为了适应国际经贸发展、世界多边贸易的需要,1995年世贸组织成立且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成为其成员国,两极格局和冷战时代终结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项;科技革命影响与日俱增与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国无关,排除D项。
2.(2024·宜昌)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日本半导体行业崛起引发美日半导体贸易摩擦。美国以“产业间谍罪”制裁日本企业,逮捕日企员工,提高关税壁垒,强迫日本签订《美日半导体协议》,致使日本半导体行业走向衰落。该事件在一定程度上表明( )
A.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B.美国霸权地位日益稳固
C.科技革命改变了国家实力对比
D.美日同盟关系走向破裂
A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日本半导体行业的迅速发展引起了美国的恐慌,美国采取多种措施压制日本半导体行业的发展,说明美国在千方百计采取措施限制其他政治力量的崛起,因此,多极化的趋势存在曲折性的表述符合题意,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美国霸权地位日益巩固,而是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冲击,排除B项;科技革命使得日本经济实力增强,但实力对比并未根本变化,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美日同盟关系走向破裂,只是体现日美在经济领域有竞争、摩擦,排除D项。
3.(2024·武汉)2003年9月,主张加入欧元区的瑞典外交大臣安娜·林德遇刺身亡。随后,瑞典就是否加入欧元区举行全民公决,人们尽管对林德事件义愤填膺,但公决的结果仍然是拒绝加入欧元区。与瑞典相同,丹麦和英国也拒绝加入欧元区。上述国家拒绝加入欧元区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内反全球化思潮影响较大
B.欧盟国家经济发展较不平衡
C.担心本国会失去贸易主导权
D.重视对自身经济主权的保护
D
[解析] 据材料可知,瑞典、丹麦和英国拒绝加入欧元区,是出于维护本国国家利益的考虑,以及对欧元的不信任,D项正确;欧盟以及欧元区属于经济区域集团,而非经济全球化,排除A项;欧盟国家经济发展较不平衡、一些欧洲国家担心本国会失去贸易主导权是拒绝加入欧元区的原因,但是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C两项。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