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拉美的独立 亚洲的觉醒 非洲的抗争
原 因 欧洲殖民者长期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 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 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奴役给非洲带来了空前的破坏和灾难
特 点 范围广、时间长、成果丰硕 范围广、各国相互支持、彼此协作 有组织、规模大且持久的武装斗争
运动性质 主要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主要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以封建统治阶级的民族解放运动为主
代表运动
意 义 海地独立、玻利瓦尔和圣马丁等人领导的斗争、巴西建立共和国、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
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伊朗立宪革命
中国辛亥革命
埃及抗英斗争
苏丹马赫迪起义
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
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削弱了本国的封建势力,推动了民族独立和世界历史的发展
前情回顾:一战前的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6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
高涨
的
十月革命胜利
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
民族意识觉醒
帝国主义国家
第一幕
背景探究·勇气的来源
十月革命胜利
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
民族意识觉醒
帝国主义国家
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被削弱
战争消耗国力,实际管控变弱;
一、背景探究·勇气的来源
第一次世界大战
帝国主义力量变化?
英国
荷兰
德国
俄国
奥匈帝国
意大利
法国
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
民族民主意识觉醒
野蛮暴露狼心,统治威信下滑;
加大殖民剥削,激化民族矛盾;
一战后,英国的对外贸易联系破坏了,使它不能像过去那样执世界之牛耳,沿着盛极而衰的下坡路跌落下去。
法国在战争中被德军占领了10个省,工农业生产损失严重。
沙皇俄国永远从帝国主义列强的名单中勾销了。
德国战败,受到的削弱比英法更甚,并且陷入经济困境。
——《世界经济史》
【思考】列强对待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做法会激化什么矛盾?
一战期间:从殖民地半殖民地掠夺战争所需的人力和物资等。如英国从印度征召了100多万人,运走了数百万吨粮食和军用物资,还强迫印度负担了几亿英镑的军费;1918-1919年,印度农业歉收、疾病流行,1000多万印度人由此丧生。
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加强殖民统治并转嫁经济危机。例如,进行不等价的商品交换、发展行高利贷业务等。1929年,外国垄断公司在印尼的企业利润达银30-40%,有时达170%。沉重的剥削加速了广大殖民地农民、手工业者的破产,工人生活日益贫困。
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
民族民主意识传播
帝国主义国家
殖民力量削弱
经济基础
一、背景探究·勇气的来源
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 经济基础
帝国主义
殖民力量
↓↓↓
↑↑↑
殖民地半殖民地
民族力量
【温故】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
(短暂的)“黄金时期”
【温故】当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原因何在?
列强无暇东顾,民族资本主义生存空间增大
……(国内政府支持、实业救国思潮)……
“一战期间和战后,大多数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资本主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都提高了。”
材料一 (一战中)英国出于战争需要,向埃及军事订货,促进了埃及纺织、酒精、制革、面粉、砖瓦等轻工业的发展;埃及的资本家随之加快了经营商业、参加外国股份公司及土地买卖和集中资本的过程。
材料二 各帝国主义为获取高额利润和垄断资源,不断地增加对殖民地的投资,加速了资本输入国资本主义发展。
——《近现代西方殖民主义史(1415-1990)》
资金
市场
经营
时局
人才
基础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增强
一、背景探究·勇气的来源
十月革命胜利
帝国主义国家
殖民力量削弱
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
民族民主意识传播
第一次世界大战
鼓舞与推动
十月革命胜利 · 意义?
发展马克思主义:在落后国家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亚非拉人民提供了思想指南
共产党组织发展:共产党组织在亚非拉纷纷成立
阶级力量变化
经济基础
十月革命胜利
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
民族意识觉醒
帝国主义国家
第二幕
抗争剪影·亚非拉的智慧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越南:反抗法国
印度尼西亚共产党人
·发动第一次反荷武装起义(1926-1927)被残酷镇压
·但获世界革命人民同情支持
印尼:反荷兰的民族大起义
阿富汗:抗英斗争
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等地:爆发反英法占领的斗争。
二、抗争剪影·亚非拉的智慧 | 亚洲
印尼民族党(民族主义政党)
领导人:苏加诺
策略:与殖民当局不合作
·民族资产阶级获运动领导权
印度人民在甘地和国大党的领导下,发起多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洲民族民主运动风起云涌
非暴力不合作思想的实践
【探究思考】该策略背后是怎样的指导思想?
二、抗争剪影·亚非拉的智慧 | 亚洲
印度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甘地
—————————?
运用非暴力不合作的策略与英印当局进行斗争
非暴力思想的含义:
①以非暴力手段抵抗殖民统治以求自治;
②以人道主义为核心的社会平等思想;
③发扬民族文化、重视民族教育;
④宗教平等团结观念(印度教徒、穆斯林)
“非暴力”与“不合作”的关系:相辅相成
用“不合作”来发动群众,反对英国殖民者,迫使殖民当局作出让步;用“非暴力”来限制群众运动,防止社会改良转变为革命,把群众运动控制在资产阶级利益所能容许的范围之内。
二、抗争剪影·亚非拉的智慧 | 亚洲
印度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第一阶段
(1920-1922)
第二阶段
(1930-1934)
第三阶段
(1940-1942)
非暴力不合作思想的实践
甘地号召印度人民放弃英国人授予的爵位、封号和荣誉,罢课、罢职,抵制法院和立法机关;以手工纺纱抵制洋布,拒绝纳税等。
措施|
1922年2月联合省乔里乔拉村农民火烧警察局,21名警察被烧死。
甘地在国大党工作委员会上决议停止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结果|
甘地自己纺纱,其白衣白帽一时成为民族服装
“土布运动”
背景|
《罗拉特法》实行,英军制造阿姆利则惨案
“与邪恶合作正如与善良合作一样,都是一种责任……我尽力向我的同胞表明:暴力不合作只能增加邪恶,既然邪恶只能靠暴力来维持,那么对邪恶不予支持,就需要完全戒除暴力。非暴力的内涵,就是指为了不与邪恶合作而自愿服刑受罚。”
——甘地《在法庭上的书面声明》1922年3月18日
二、抗争剪影·亚非拉的智慧 | 亚洲
印度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非暴力不合作思想的实践
第一阶段
(1920-1922)
第二阶段
(1930-1934)
第三阶段
(1940-1942)
发动“食盐进军”运动,自行到海边取海水制盐。
措施|
结果|
引发印度各地的抗税斗争,迫使当局答应了他的部分要求。
人民生活必需品
英印政府税收主要来源之一
世界经济危机爆发,英国在印度实行“食盐专卖法”。
背景|
人民生活必需品
英印政府税收主要来源之一
人民生活必需品
英印政府税收主要来源之一
二、抗争剪影·亚非拉的智慧 | 亚洲
印度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非暴力不合作思想的实践
结果|
甘地和国大党重要领导人被英印当局逮捕,运动陷入低谷。
缘由|
甘地发动了要求英国立即撤离的“退出印度”行动。
背景|
二战爆发,英印当局擅自宣布印度参战,印度各界不满。
?
但故事只是暂告一段落……
二战后,甘地带领印度人民继续积极争取独立,士兵和工农斗争风起云涌。
迫于印度人民反抗斗争的压力,1947年,英国同意印度独立,但印巴分治。1950年,印度成为共和国。
第一阶段
(1920-1922)
第二阶段
(1930-1934)
第三阶段
(1940-1942)
二、抗争剪影·亚非拉的智慧 | 亚洲
印度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小组讨论】结合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实际,对其进行评价。
第一阶段
(1920-1922)
第二阶段
(1930-1934)
第三阶段
(1940-1942)
甘地《非暴力论》:“就我所知,我们的斗争之所以引起全世界的注意,并不是因为印度正在为自己的解放而战,而是因为我们为争取解放而采取的方式是独一无二的,不曾为历史上有过记录的任何民族所采用。”
印度总督欧文:“不管我们如何谴责不合作运动,但假如我们低估了今天印度的民族意识,我们可能会产生严重的错误。一味采用高压,不可能永久地解决问题。”
1.影响上:创立了一条独特的民族解放道路,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的民族自尊心,推动了印度民族独立与解放;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推动了争取和平改革的国际运动。
2.特点上:具有革命性和现实性。坚持斗争不屈不挠、团结群众。
3.局限性:贬斥一切暴力、束缚人民,妥协下革命不彻底。
二、抗争剪影·亚非拉的智慧 | 亚洲
印度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921年,甘地提出:“每一国家都需要有代表性的旗帜……因为旗帜代表一种理想。”同年,体现他思想的三色自治旗诞生。其中,红色代表印度教、绿色代表回教、白色代表其他宗教,旗帜正中绘有纺车图案。据此推测,甘地的“理想”是
A.将“食盐进军”与发展民族工业相结合
B.以“仁爱”作为主旨进行“消极抵抗”
C.在西方物质文明的基础上发展传统经济
D.通过民众的团结和经济的自主争取独立
D
二、抗争剪影·亚非拉的智慧 | 亚洲
印度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伦敦《新闻纪事报》曾这样评价甘地:“一位 78 岁的瘦弱老人竟以神奇力量震撼了整个世界——他所显示的力量,可以胜过原子弹的威力。”“他所显示的力量”对印度民族民主运动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
揭开了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序幕
给英国经济造成了一定打击
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彻底完成了印度的独立大业
D
1857
1947.8.15
二、抗争剪影·亚非拉的智慧 | 非洲
摩洛哥里夫:酋长克里姆领导
抗西抗法的爱国民族主义运动
·1923年建立共和国
·1926年共和国被殖民军扼杀
埃塞俄比亚:人民抗意
局部反法西斯斗争
·与反法西斯同盟国一起
·1941年恢复国家独立
埃及:以扎格鲁尔为首的
华夫脱党领导民族独立运动
扎格鲁尔
看视频,
谈谈其爆发原因
非洲独立运动特点:
发展程度较低且不平衡(北非东非进程较快)
以民族独立为主要诉求(目标单一)
出现反法西斯的斗争(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
二、抗争剪影·亚非拉的智慧 | 非洲
埃及:民族主义政党成为埃及民族独立运动的新生领导力量
扎格鲁尔
现代埃及之父
背景 |
一战期间,英国为拉拢埃及参战,曾四次许诺战后予以埃及独立。但停战后,英方却拒绝履诺。对此,扎格鲁尔决定组织“埃及代表团”到欧洲去活动,争取参加巴黎和会。
(“代表团”阿拉伯语为“华夫脱” “华夫脱党”)
过程 |
非暴力:游行、示威、罢工、罢课、罢市
暴力:街垒战
英国:承认埃及为独立主权国家,但保留在埃及驻军、控制苏伊士运河、领事裁判权等特权。
1918年
要求独立被拒
1918年
要求独立被拒
1918年
要求独立被拒
1919年
埃及斗争
英国让步
1919年
埃及斗争
英国让步
1919年
埃及斗争
英国让步
1922年3月
埃及宣布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
1922年3月
埃及宣布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
1922年3月
埃及宣布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
1923年
1923年
1923年
颁布第一部宪法
“护宪运动”
要求英国放弃特权
但未获完全成功
民族独立运动(1919-1922)
(1923-1935)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在埃及建立了殖民保护制度,使埃及由半殖民地变为殖民地,埃及民众深受殖民保护制度之苦反英情绪强烈由此爆发了华夫脱运动。该运动( )
A.使埃及获得有条件的独立
B.使英国在埃及的特权被废
C.使英国给埃及以彻底独立
D.迫使埃及成为独立的共和国
A
尼加拉瓜:桑地诺领导抗美斗争
二、抗争剪影·亚非拉的智慧 | 拉丁美洲
尼加拉瓜桑地诺领导抗美斗争
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智利成立民族阵线联合政府,防止法西斯势力上台。
阿根廷共产党(深受十月革命影响)
领导工人罢工和战斗
桑地诺
二、抗争剪影·亚非拉的智慧 | 拉丁美洲
桑地诺
尼加拉瓜:桑地诺领导抗美斗争
【头脑风暴】桑地诺被誉为“人民的良心”和“美洲自由的标志”,阅读课本第98页,结合他的事迹,谈谈你的理解。
补充材料 奥古斯托·塞萨尔·桑地诺(1893~1934),尼加拉瓜反美游击队领导人。1920年因参与械斗,逃亡中美洲多国和拉丁美洲北部的墨西哥。1926年回国,开始率领尼加拉瓜人民起义,反抗美国占领军。1929年6月25日,再次前往墨西哥,获得墨西哥政府的一些军用物资援助。其游击队最多时达3000多人,虽然被当时的美国政府描绘为一名匪徒,但是他坚决而顽强的抵抗意志,使得他成为拉丁美洲诸国反抗美国控制的标志性英雄人物之一。他率领的游击战最终迫使美国从尼加拉瓜撤军,但是他本人却被阴谋夺取独裁地位的国民警卫队负责人所暗杀。
代表民意,领导人民武装斗争
追寻独立、民主等自由
二、抗争剪影·亚非拉的智慧 | 拉丁美洲
墨西哥:卡德纳斯推行民主改革
针对经济危机、社会危机、政治危机、主权危机,“对症下药”
改革内容
材料一 卡德纳斯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加速土地分配,规定凡无地少地的农民均可通过申请从附近大庄园领取相应的土地;简化分地的法律程序,取消对庄园主的补偿金制度,取消了对庄园雇工分配土地的限制。这就从大庄园中解放大批劳动力,从内部瓦解了大庄园经济。
此外,谋求民族经济的独立与发展,将石油行业收归国有。
材料二 1938年3月卡德纳斯把执政的国民革命党改组为墨西哥革命党,容纳工会、农民和其他群众组织参加,设立工人、农民、军人和民众四个部,把由军人控制的资产阶级政党变成了一个由工人、农民、军人和市民联合组成的统一战线;确立总统一任制度。此举巩固民主政体,打击军事寡头势力,为墨西哥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治条件。
材料三 卡德纳斯反对教会对教育的垄断,提倡以世俗教育代替宗教神学教育,以自然科学代替经院哲学。
在1934年12月通过的法令中规定:“国家将保证社会主义教育,在消灭一切宗教教育后,将与宗教狂热和偏见作斗争…以便使青年获得关于字宙和社会生活的正确概念。”
土地改革,全国内分配土地
石油行业国有化,捍卫主权
改组国民革命党;遏制军人势力
确立总统一任制度
发展教育,限制教会
提高人民文化水平
现代化之路
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性质: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改革
十月革命胜利
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
民族意识觉醒
帝国主义国家
与一战前相比,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有何特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洲出现了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北非和东非一些国家的民族独立意识已经觉醒,拉丁美洲也出现了争取民族独立和推进民主的进步运动。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民族解放运动相比,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民族民主运动新高潮的特点有 ( )
①地区上具有普遍性②参加者具有广泛性③领导力量的层次性④运动具有地区不平衡性④手段的多样性⑤目标的明确性 ⑥影响的深远性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 D.①③④
有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工人、农民等
既有共产党领导,也有民族主义政党
武装起义、非暴力不合作、民主改革
“民族自决”成为普遍诉求
A
十月革命胜利
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
民族意识觉醒
帝国主义国家
第三幕
抗争之后·对国际秩序的冲击
·凝聚并展现亚非拉民族的人民力量,帝国主义及殖民主义的统治力下降;
·部分国家赢得民族独立并建立共和国或为之奠定相应的政治、经济、思想基础;
·民族经济获得发展或相应空间;
·马克思主义等进步思想进一步传播
……
·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性质,受到帝国主义侵略、剥削、特权左右,政治、经济及社会治理不独立。
·民族经济发展困难重重,底层民众生活困苦;
·资产阶级法律法规贯彻不彻底;
·对外国际话语权缺失,帝国主义掌握民族命运
……
【比较探究】两次世界大战之间高涨的民族民主运动前后
前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成为影响国际秩序的重要因素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高涨的民族民主运动
影响
后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地区民族民主运动风起云涌,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尼加拉瓜桑地诺的游击斗争、埃及华夫脱党的护宪运动以及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等遥相呼应。这些斗争( )
A.打破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 B.都以发展资本主义为目标
C.展现了反帝方式的多样性 D.催生了各国资产阶级政党
C
民主之路
第16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发展之路
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
专题联系
独立
之路
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拉美的独立
亚洲的觉醒(资
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亚非拉国家基本独立
非洲的抗争
各国发展道路的差异
亚洲——觉醒后的新高潮(共产党领导)
非洲民族独立意识的觉醒
拉美的民主革命与改革
发展中国家的成就及挑战
不同地区民族民主运动发展的不平衡性
不同地区发展道路的不平衡性
打击帝国主义殖民统治
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
世界殖民体系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