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教学课件(共4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教学课件(共4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0.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08 19:11: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7张PPT)
导入新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课程标准:
了解历史上学校教育、留学、书刊出版、翻译事业以及图书馆、博物馆在文化传承与传播中的作用。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二、印刷书的诞生
三、图书馆的成长
四、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
时空坐标
基础梳理
相关史料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一)古代学校教育
1、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
(1)形式:官学与私学
材料一:“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孟子·滕文公上》
①官学:
材料二:汉武帝时,在中央设立太学,地方设立郡(国)县学,以后历代都依例设立。太学里博士与博士弟子,是享受国家俸禄的公职人员。在太学,教学以传授儒家经典为主,定期考核,学生成绩优秀者可以直接进入仕途。教学形式有教师讲授和学生之间次第相传等。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
西周: 学在官府
汉朝: 太学和地方官学
西晋: 国子监
元明清: 国子监是最高学府兼教育行政机构
基础梳理
相关史料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一)古代学校教育
1、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
(1)形式:官学与私学
②私学:
春秋时期:孔子首创私学
唐朝以后: 私学发展,私人学塾、村学、蒙学
宋代: 书院产生和发展
明清:政府屡次禁毁书院,大力干预书院建设
合作探究
相关史料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宋代书院兴起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1)兴起的原因:
①宋明理学兴起并向基层渗透;
②重文轻武,大兴科举;
③商品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④雕版印刷术的普及和应用。
(2)特点:
材料:书院在中国古代特别是两宋教育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在普及文化知识,提高当时社会整体教育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宋人尤其是宋代理学士人对书院教育各项制度的建设也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宋代私立书院教师多由创立者自己或聘请有成就的平民学者出任,而公立的书院由朝廷任命有声望的官员士大夫出任。南宋后期,官学化的书院对教师的选任更为严格,规定其必须是通过科举考试有出身的官员。……在书院讲学过程中理学思想体系也更加严密,更适合统治者的需要。故南宋后期理学再次兴盛之时,其势力遂不可阻挡,从而成为南宋后期乃至明清官方的统治思想。
——摘编自王晓龙、司学红《宋代书院教育》
①地位重要,作用显著;
②与理学发展相结合;
③与科举制发展相结合;
④官私并立,官方化趋势明显;
⑤体系化、制度化,管理严格;
⑥发展平民教育。
合作探究
相关史料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宋代书院兴起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3)宋代书院教育的影响:
①弥补官学不足,有利于教育平民化,推动教育发展;
②有利于保存与创新儒家经典和中国传统文化;
③书院提倡自由讲学注重讨论,推动学术发展;
④有利于科举制的不断发展;
⑤注重道德,有利于社会正气、政治清明。
材料一:古者乡有庠,党有序,闾有塾,里居有父师少师之教,是以道德一而理义明。书院之设,意犹近古,睢阳、白鹿为称首。若周、程、朱、吕治教之地,文献尤盛,天典民彝之统纪,恃以不坠。
——(南宋)王应麟《慈湖书院记》
材料二:士子们为了获取功名,一条路子是进官学为考科举作准备,但官学不但数量上不能满足需要,而且它长期处于衰落状态,人们不能不趋于私学。 加之,科举后来重在诗文,官学只读经书,实际上不能满足需要。士子们转而投向名流学者。这样既可学到真本领,而且还可以得到大师的推荐与指引, 对于取得功名是重要门径,因之名流学者更是士子们所景仰和投靠的,私学当然更加繁荣。
——孟东宪《中国古代学校制度史料》
合作探究
相关史料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一)古代学校教育
1、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
(2)特点:
①起源早(发展时间长);
②政府主导;
③官学与私学并存;
④儒学主导(教化功能突出);
⑤体制随时代不断发展。
材料:我国教育发源很早,夏朝就有了称为“序”的教育机构。西周形成了“学在官府”的教育制度。春秋战国私学兴起,开始了后世官学与私学并存的局面。秦朝禁止私学和“焚书坑儒”,使普通教育受到很大摧残。汉代在长安设“太学”并开始“以儒取士”。隋炀帝杨广开创进士科考,唐至宋不断完善科举制。元代在普通国子学之外设立蒙古国子学和回回国子学,促进了多民族文化发展和交流。明清以理学为正统,把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的固定格式,大兴“文字狱”。由于控制加强,书院制发展到清代就完全官学化了,导致古代中国教育之路越走越窄。
——摘编自刘瑛《中国古代教育变革大事、特点及启示》
合作探究
相关史料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一)古代学校教育
1、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
(3)影响:
①在古代文化的保存与传播上,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传承典籍,支撑科举制),推动了文化的发展与创新;
②为政府提供了后备人才,巩固了专制皇权的统治;
③促进了民族交流和交融;
④推动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⑤加强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凸显了儒学的社会教化功能;
⑥但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专制政策阻碍了教育的发展,使教育之路越走越窄。
材料:我国教育发源很早,夏朝就有了称为“序”的教育机构。西周形成了“学在官府”的教育制度。春秋战国私学兴起,开始了后世官学与私学并存的局面。秦朝禁止私学和“焚书坑儒”,使普通教育受到很大摧残。汉代在长安设“太学”并开始“以儒取士”。隋炀帝杨广开创进士科考,唐至宋不断完善科举制。元代在普通国子学之外设立蒙古国子学和回回国子学,促进了多民族文化发展和交流。明清以理学为正统,把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的固定格式,大兴“文字狱”。由于控制加强,书院制发展到清代就完全官学化了,导致古代中国教育之路越走越窄。
——摘编自刘瑛《中国古代教育变革大事、特点及启示》
基础梳理
相关史料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一)古代学校教育
2、欧洲古代的学校教育:
(1)古希腊产生了欧洲最初的学校形式,奠定了分科教育的基础。
(“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2)中世纪欧洲教育权掌握在教会手中,教育被印上宗教的印记。
(3)现代大学制度源头:中世纪后期随着欧洲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城市的兴起,大学逐渐发展起来。(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法国巴黎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
基础梳理
相关史料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二)近代学校教育
1、西方近代的学校教育:
(1)原因:
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②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政治逐步确立;
③文艺复新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促进思想解放;
④民族国家的兴起。(中世纪大学的发展)
(2)表现:
①法国:拿破仑创立“大学区”制度,确立国民教育制度。
②德国:洪堡创立柏林大学,实现教研合一。
③美国:大学倾向世俗化、商业化,使更多的人接受大学教育。
(3)影响:大学逐渐发展成为保存、传播和发展人类文化的重要场所。
材料二:柏林洪堡大学"现代大学之母",依据创校者洪堡“研究教学合一”的精神所创立。世界上第一所将科学研究和教学相融合的新式大学。爱因斯坦、黑格尔、赫兹、薛定谔、叔本华、谢林、海涅等一大批学界大师都曾在该校学习任教。现代大学应是"知识的总和"。教学与研究同时进行,而且学术自由,大学完全以知识及学术为最终的目的,而非实务人才的培育。促成大学职能的转变,将教学与研究合一。
材料一:1806年拿破仑统治时期创办的一种中央集权的教育管理及行政体制,主要做法:创立巴黎帝国大学作为全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设总监一人,将全国划分为27个大学区,每区设总长一名,各省设督学一人代表总长管理各境内初等教育,公立学校的教师视为国家官吏,所有学校的开办必须得到总监许可,全国实行同意学制和课程。(国民教育制度)
基础梳理
相关史料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二)近代学校教育
1、西方近代的学校教育:
基础梳理
相关史料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二)近代学校教育
2、中国近代的学校教育:
(1)北京大学:
①京师大学堂:既是近代中国第一所由中央政府建立的综合大学,又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标志。
②1912年改名为“国立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严复。
③1916年,蔡元培任校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心和学术研究的重镇。
1917年,蔡元培出面请鲁迅设计北京大学校徽,造型是中国传统的瓦当形象,“北大”两个篆字上下排列上部的“北”字是背对背侧立的两个人像,下部的“大”字是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构成了“三人成众”意象。
学思之窗
相关史料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阅读材料,概括蔡元培的观点。
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果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入法科者尽可肄业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蔡元培认为“大学者,囊括大典罗网众家之学府也”,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就任校长后,不拘一格,延揽名师,聘请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陈独秀任文科学长,最早介绍爱因斯坦相对论到中国的夏元瑮任理科学长。蔡元培主张民主办学,教授治校,选科制”“打破文理”
观点:①将大学定位于“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 将大学由追逐高官厚禄的名利场转变为研究高深学问的殿堂。
②兼容并包,思想自由;教授治校;选科制、打破文理。
影响:①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②促进思想解放;
③有利于学术研究;
④促进北京大学和中国近代大学发展。
基础梳理
相关史料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二)近代学校教育
2、中国近代的学校教育:
(2)清华大学:
①1911年,创办清华学堂,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
②1925年设立大学部,1928年组建为国立清华大学;
③清华大学延聘国内外著名学者执教,迅速发展成为全国高水平的大学。
材料: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当时是由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1912年,清华学堂更名为清华学校。1925年设立大学部, 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的初期发展,虽然渗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但学校十分重视研究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瑰宝。以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以及研究院讲师李济为代表的清华学者,主张“中西兼容、文理渗透、古今贯通”,形成了著名的“清华学风”,对清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培养出了一大批高水平的学术大师。
知识拓展
相关史料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二)近代学校教育
2、中国近代的学校教育:
(3)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①1935年华北局势日益危急,清华大学秘密预备将学校转移至长沙;
②1937年11月1日,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在长沙组建成立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
③1938,长沙临时大学分三路西迁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7月31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停止办学。
材料:抗战时期,西南联合大学是文化
西迁、弦歌不辍的象征。它虽然仅存
在八年(1938—1946年),但其却给
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1937年,
国民政府教育部命原处平津两地的北
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组成长
沙临时大学,1938年1月,教育部下令
长沙临时大学迁往昆明,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校歌歌词中写道:“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摘编自《知中·西南联大的遗产》
历史纵横
相关史料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留学教育
古代世界的文明中心,吸引了来自异域的学生,这是留学教育的发端。近代以后,留学教育更得到大力发展。1872—1875年,由容闳倡议,清政府先后派出4批共120名学生赴美留学。新文化运动时期兴起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为中国革命和国家建设培养了一大批栋梁之材。
历程:①古代:日本等国向中国派遣唐使和留学生,如吉备真备;
②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派留学生赴英美, 如詹天佑、严复;
③甲午战后:出现留学日本热潮, 如鲁迅;
④新文化运动时期: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如邓小平;
⑤20世纪20年代以后:十月革命后出现留苏热潮,如邓小平年离法赴苏留学。
历程:①有利于华夏文化的传播与中外文化交流;
②为近代化事业培养优秀人才与中坚力量;
③促进了近代思想解放;
④推动了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的发展;
⑤促进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基础梳理
相关史料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三)现代学校教育
1、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收回了教育主权,接管了各级各类学校。(独立自主)
材料:新中国成立后,《共同纲领》对新中国文化教育的性质、任务、方针政策等作了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方法为理论与实际一致。人民政府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学法。”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确定了全国教育建设的总方针;明确了改革旧教育的方针、步骤和发展新教育的方向;会议提出教育必须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必须向工农开门:会议指出了建设新教育的三个途径,即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某些有用的经验,借助苏联教育的先进经验。这次会议对新中国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改革旧教育,建设新教育”从而成为建国头三年贯穿教育工作的主线。
——摘编自董节英《50年代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的先导:课程改革》
基础梳理
相关史料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三)现代学校教育
2、历程:
基础梳理
相关史料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三)现代学校教育
3、影响:
(1)经过十几年的努力(1965年),中国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学前教育、大中小学教育及成人教育初具规模,全日制、半工半读、业余教育共同发展,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
(2)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教育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教育公平的步伐加速推进,每个人的受教育权利得到更有力的保障。
(3)学校教育在文化传承、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学校教育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基础梳理
相关史料
二、印刷书的诞生
(一)书籍的出现
1、地位:书籍是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
2、各地早期的书籍:
(1)世界:公元前30世纪,埃及的纸草书卷——书籍的雏形;
(2)中国:早期书籍是简策和帛书,盛行于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
基础梳理
相关史料
二、印刷书的诞生
(二)印刷书的诞生
1、条件:造纸业的发展及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2、发展:
(1)造纸业的发展:
①前2世纪(西汉)出现植物纤维纸;
②东汉:蔡伦改进制成“蔡侯纸”。
蔡侯纸特点:简便易得,价格便宜,
推动纸成为普遍的书写材料
基础梳理
相关史料
二、印刷书的诞生
(二)印刷书的诞生
1、条件:造纸业的发展及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2、发展:
(1)造纸业的发展:
①前2世纪(西汉)出现植物纤维纸;
②东汉:蔡伦改进制成“蔡侯纸”。
(2)印刷术的发明:
①唐朝:9世纪雕版印刷《金刚经》;
②北宋:12世纪毕昇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术;
③西方:15世纪德意志人谷登堡整合多项技术,发明金属活字印刷术。
1900年,在敦煌发现了一卷印刷精美的《金刚经》,经卷最后题有“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字样。唐咸通九年,就是868年,这件由七个印张粘接而成、长约一丈六尺。印刷墨色清晰,雕刻刀法纯熟。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
基础梳理
相关史料
二、印刷书的诞生
(二)印刷书的诞生
3、影响:
(1)极大地推动了文化传承与传播,促进文化普及,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促进各民族的发展。
(2)翻译其他文化典籍,有利于借鉴吸收他国文化,补充发展本国文化,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3)造纸术和印刷术推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利于西方的思想解放。
材料: 翻译活动的开展
翻译书籍对促进文化之间的交流、扩大文化的影响力,发挥着重要作用。明末清初来到中国的耶稣会士,翻译、撰写了许多介绍天文、历算等方面知识的书籍,还把中国的优秀文化典籍介绍到西方,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思考点”:印刷书为什么被视作“新一代的书籍”?
①技术层面:印刷书是基于将多项技术整合后的产物,成为现代印刷术发展具有象征意义的重大事件,进一步推动了报纸、杂志的出版。
②受众面:印刷书的诞生,之所以具有堪称具有革命性转变,是因为掌握书籍的不再是少数人,这大大有助于文化的大众化,对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和促进各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合作探究
相关史料
二、印刷书的诞生
为何宋代活字印刷未能如谷登堡印刷术产生革命性影响
①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主要印刷工具书;
②雕版技术历史悠久工艺成熟,更换印刷方法的要求并不迫切;
③科举制和儒家思想的制约,印刷品传播范围有限;
④受“女子无才便是德”等文化传统的制约,女性读书少;
⑤汉字数量大,排版繁琐,制作成本高昂;
⑥对工人知识水平要求高。
材料:北宋毕异发明的活字印刷术直至明朝时期仍未推广。从印刷品的流通欲望与范围来看,是因为古代中国书籍出版内容主要是历书、农书等工具书和儒家经史子集等经典;而且,这些书籍一旦雕刻成版,“易成、难毁、节费、便藏”,且雕版技术已有悠久的历史和成熟的工艺……尽管科举考试之后,读书人进一步增多,但印刷品往往局限于科举范围之内;作为世界另一半的女性自古就被排斥在才识之外。
——摘编自李瑞娜《毕昇与古登堡为何无法对话》
基础梳理
相关史料
三、图书馆的成长
(一)图书馆概况
1、图书馆概念:
“图书馆”在英语中为“Library”,来源于拉丁语“Libraria”,意为“藏书的地方”。“图书馆”一词为日本人所创。19世纪末由日本传入,见诸于报刊。中国最早的省级图书馆是1904年创办的湖北省图书馆。
2、图书馆作用:
(1)收藏文字资料,保存人类文化典籍。
(2)图书馆的作用不仅限于保存古籍和文化遗产,而且逐渐发展出服务公众的职能。
材料一:中国的图书产生和收藏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夏朝时已有书,同时,还有负责管理图书的官员——太史令。直到20世纪初公共图书馆产生前的一个较长时期,都属古代图书馆。古代图书馆的主要功能是保存文献,大多是官府藏书管理非常严格,服务方式属于封闭甚至是不存在的。庆幸的是数量上可以满足于今天人们的学术期待,但是秦朝官府图书馆是一个薄弱环节。
材料二:公元前3世纪,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建立了一座图书馆。国王托勒密还专门买回了亚里士多德的全部藏书。到了公元前1世纪初,图书馆的书架上摆满了收集的各种书籍。其中有那个时期显赫的科学家和作家的作品,以及经过修复的罗马、希腊、印度的手稿集。——摘编自《重建古代最大的图书馆》
基础梳理
相关史料
三、图书馆的成长
(二)发展历程
1、国外图书馆:
(1)古代:亚述图书馆
①地位:古文明遗址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书籍最齐全的图书馆。
②建立:前7世纪的亚述巴尼拔王建立
基础梳理
相关史料
三、图书馆的成长
(二)发展历程
1、国外图书馆:
(2)中世纪:
①修道院、大教堂和大学图书馆在保存古典时期文化遗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②私人图书馆兴起。
(3)近代:19世纪下半叶,英、美等国家出现了面向所有人开放的具有近代意义的公共图书馆。(作用:
保存古籍和文化遗产、服务公众)
基础梳理
相关史料
三、图书馆的成长
(二)发展历程
2、中国图书馆:
(1)古代:
①官府藏书:朝廷设有专门掌管典籍的史官,并建有“府”“阁”“堂”“室”等藏书之所。
②私家藏书:私家藏书伴随私学的出现也得到发展。明清两代尤其突出,出现了一批著名的藏书家和藏书楼,如明朝中期建造的天一阁。
材料一:早在两千多年前,周朝就有相当于今天国家图书馆的机构-盟府。后来,秦始皇焚书坑儒,取缔私人藏书:汉代朝廷设的图书馆称“秘阁”“秘府”,设专职官员管理。唐代,像魏征这样的大巨都出任过“图书馆长”之类的职务,专门负责搜集收买天下之书,并组织人抄写备份:民间私人图书馆也开始出现。宋代,太宗建立崇文院,专作藏书之地,后来又另设书库,叫秘书阁。明清之际,印刷术的发展使得国家藏书得到空前发展。除官方图书馆,民间图书馆也广泛存在。汉代藏书主要分为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六大类内容。从唐代开始,正式确定了经、史、子、集的名称和顺序。中国古代图书馆无论公藏私藏,均是重在收藏,处于名副其实的“藏书楼”阶段。
——摘编自谢灼华《中国图书和图书馆史》等
史料阅读
相关史料
三、图书馆的成长
根据所学,并结合材料分析古代中国藏书的特点。
①中国古代藏书历史悠久;
②藏书种类丰富;
③政府重视文献保存和典籍传承;
④设专门掌管典籍的官员;
⑤官藏和私家藏书并重;
⑥趋向制度化规范化等。
周道废,秦拨去古文,焚灭诗书,故明堂石室金匮玉版图籍散乱。于是汉兴,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为章程,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诗书往往间出矣。自曹参荐盖公言黄老,而贾生、晁错明申、商,公孙弘以儒显,百年之间,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太史公。太史公仍父子相续纂其职。
——《史记 · 太史公自序》
基础梳理
相关史料
三、图书馆的成长
(二)发展历程
2、中国图书馆:
(2)近现代:
①1909年,清政府开始筹建京师图书馆。
②1916年起,国家图书馆的职能开始体现。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京师图书馆改名为“北京图书馆”,1998年改称“国家图书馆”。
④全国范围内逐渐建立各级各类的图书馆。
合作探究
相关史料
三、图书馆的成长
中国近代图书馆出现的原因
①西方教会图书馆的示范。
②旧式藏书楼“重藏轻用”的弊端。
③救亡图存的时代要求。
④社会变革的推动。
材料一:鸦片战争以后,西方传教士们,想利用教育文化这个阵地来征服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他们在中国开办教会图书馆,为中国近代图书馆的产生树立了模式和榜样。
——摘编自卿玉弢《简析中国近代图书馆的产生和发展》
材料二:鸦片战争以后,针对中国古代藏书楼重藏轻用的弊端,中国藏书界出现了一股要求“藏书公开”的新理念。
——摘编自徐凌志《中国古代藏书楼向近代图书馆转型原因探析》
材料三: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使政府及知识分子更看重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即普及教育,增强国民素质。近代图书馆就是在这种要求全民族普遍教化的文化觉醒中被提到历史日程上来的。——摘编自苏健《关于中国近代图书馆产生过程与意义的探讨》
材料四:无论学者们把近代图书馆的产生划分成几个历史时期,其产生过程都离不开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这三次社会变革运动……在这三次变革运动的推动下,中国图书馆在近代化道路上逐步全面展开。——摘编自苏健《关于中国近代图书馆产生过程与意义的探讨》
基础梳理
相关史料
四、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
(一)世界博物馆发展历程:
1、公元前290年前后,托勒密·索托在埃及创建了亚历山大博学园--缪斯宫,被称为“亚历山大博物馆”,一般认为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
2、1683年,牛津大学建立阿什莫林博物馆,被视作第一个具有近代特征的博物馆。
3、18世纪,大英博物馆、法国的卢浮宫等博物馆建立。
基础梳理
相关史料
四、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
(二)中国博物馆发展历程:
1、近代:
(2)英国亚洲文会在上海设立了自然历史与考古类博物馆。
(3)1905年,张謇在江苏南通建立的南通博物苑,是中国人自建的第一个公共博物馆。
(1)19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国人韩伯禄在上海建立的自然历史博物院,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近代意义上的博物馆。
基础梳理
相关史料
四、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
(二)中国博物馆发展历程:
1、近代:
(5)1925年,为保护清朝宫廷遗留下来的文物珍品,在北京故宫紫禁城内设立的故宫博物院,是中国最大的古代艺术博物馆,也是世界著名的博物馆。
(6)1933年,蔡元培等倡议在南京建立国立中央博物院,1948年部分竣工。
(4)1912年,民国政府教育部在北京国子监设立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1926年正式开馆。
基础梳理
相关史料
四、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
(二)中国博物馆发展历程:
2、现代:
(2)1959年建成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是中国第一个综合类军事博物馆。
(3)1960年8月,北京历史博物馆更名为“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央革命博物馆更名为“中国革命博物馆”。2003年2月,在两馆基础上组建中国国家博物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立历史博物馆改名为“国立北京历史博物馆”,国立中央博物院改名为“国立南京博物院”。
知识拓展
相关史料
四、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
学习拓展
相关史料
四、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
(三)博物馆在文化传承上的作用:
1、特征:公众性、公益性、服务性、非盈利。
1946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在法国巴黎成立。1974年,该协会将博物馆定义为“一个不追求营利、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公开的永久性机构,为研究、教育和欣赏的目的,对人类和人类环境见证物进行搜集、保存、研究、传播和展览”。公益性成为博物馆的首要职责。197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又把每年的5月18日定为“国际博物馆日”,并且每年确定活动主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况博物馆的特征及意义。
2、意义:
(1)博物馆是征集、收藏、展示、研究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
(2)博物馆也是进行国民教育的重要场所,全方位向公众提供关于自然、文化各领域的知识;
(3)以博物馆以一种特有的方式担负着文化传承和传播的使命。
本课小结
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将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
板书设计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三、图书馆的成长
(一)古代学校教育
(二)近代学校教育
(二)发展历程
(二)印刷书的诞生
二、印刷书的诞生
(一)书籍的出现
(一)图书馆概况
(一)世界博物馆发展历程
四、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
(三)现代学校教育
(二)中国博物馆发展历程
(三)博物馆在文化传承上的作用
1.(2024·信阳)1898年,汉口出现阅报社一所,“将各报备齐,以供众览”。之后,各地阅报社如雨后春笋般创办了起来,尤其是1903年后,阅报社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仅1904至1908年五年间就有374处阅报社出现。这是(   )
A.实行新政宪政改革的现实需要
B.推动社会风气开化以救亡图存
C.知识分子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
D.有识之士为了获得政治参与感
B
[解析] 1898年处于甲午战争以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维新运动兴起,汉口出现阅报社后,各地阅报社纷纷创办,尤其是八国联军侵华后,民族危机加深,革命形势发展,阅报社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这是因为部分有强烈忧患意识的知识分子意识到“开民智”是救亡图存的重要途径,而报刊传媒是“开民智”的重要工具,所以,阅报社的创办与宣传救亡图存有关,B项正确;新政从1901年开始,与材料中的时间“1898年”不符,排除A项;阅报社的出现及增长主要反映救亡图存,而不是社会治理,排除C项;阅报社的出现及增长不是为了获政治参与感,排除D项。
1.(2024·信阳)1898年,汉口出现阅报社一所,“将各报备齐,以供众览”。之后,各地阅报社如雨后春笋般创办了起来,尤其是1903年后,阅报社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仅1904至1908年五年间就有374处阅报社出现。这是(   )
A.实行新政宪政改革的现实需要
B.推动社会风气开化以救亡图存
C.知识分子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
D.有识之士为了获得政治参与感
B
[解析] 材料“用于资助学者进行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活动,并出版了荷马、欧几里得和索福克勒斯等学者的著作”强调的是亚历山大博物馆对古希腊文化的研究及传承,A项正确;亚历山大博物馆属于人文遗产,排除B项;材料与分科教育无关,排除C项;印刷术改进是在中国的宋朝时期,时间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
B
3.(2024·盐城)15世纪末,一些来自人们刚刚知道的地方的“奇物”出现在欧洲,刺激了学者们的研究欲望和收藏家们的好奇心。17世纪,一些思想家和科学家纷纷倡议建立博物馆。18世纪40年代起,英、法等国相继建立起自然史博物馆,当时的博物馆追求珍奇物品和标本的齐全,陈列繁杂。博物馆的建立(   )
A.见证了欧洲深厚的历史底蕴
B.充分发挥育人教化的作用
C.折射出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
D.反映了科学革命迅猛发展
[解析] 据本题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欧洲国家的博物馆追求珍奇物品和标本的齐全,这主要和西欧国家对外殖民扩张,从世界各地带回陈列品有关,C项正确;欧洲国家建立的博物馆内涉及海外地区的奇珍物品,说明其并不完全是欧洲历史的见证,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关于博物馆育人教化作用的相关论述,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博物馆的建立与科学革命成果迅猛发展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排除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