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导学案:4.6.1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导学案:4.6.1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6-03-13 20:11: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6.1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眼和视觉)
课前预习及知识归纳 阅读课文(P78-82)完成下列填空:
一、你有哪些感觉功能,分别通过哪些感觉器官来实现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校园美景 听杰仔唱《青花瓷 八月桂花香 今天饭堂的菜好咸 天气越来越热了 摔了一跤好痛啊
感觉 听觉 冷热 痛觉
感觉器官 耳朵 皮肤 皮肤等
二、认识眼球结构:
课堂检测
1、我们感知外界环境,从外界接受各种不同的信息,这些信息绝大多数来自于( )
A、 听觉 B、 触觉 C 、嗅觉 D 、视觉
2、人眼的“白眼球”和“黑眼球”部分实际上指的分别是( )
A、虹膜和角膜 B、巩膜和虹膜 C、角膜和巩膜 D、角膜和视网膜
3、人眼有黑色、蓝色、灰色等不同颜色,与人的眼色有关的结构是( )
A、角膜 B、瞳孔 C、 虹膜 D、巩膜
4、眼球结构中,能够调节进光量的结构是( )
A、角膜 B、巩膜 C、虹膜 D、瞳孔
5、瞳孔位于 上( )
A、 角膜 B、 巩膜 C、 虹膜 D、瞳孔
6、在眼球结构中,下列那一项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 )
A、晶状体 B 、视网膜 C 、玻璃体 D、虹膜
7、同学们在上课时,一会儿看桌上的书,一会儿抬头看前面的黑板,物像都能够落在视网膜上,看得很清楚。这主要是因为 ( )
A瞳孔可以缩小或者放大
B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
C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
D眼球的前后径能随意调节
三、视觉的形成:
1、视觉的形成:光线经过 、 、 和 ,再经过 等的折射作用,在 形成物象,刺激视网膜上的 ,再沿着 传到大脑皮层的 ,产生视觉。
特别注意: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就能形成视觉了吗?答:( )
2、瞳孔的大小是可以调节的,光线强时,瞳孔 ;光线弱时,瞳孔 。
8、“红灯”的光线进入司机眼球成像的先后顺序是 ( )
①角膜 ②晶状体 ③视网膜 ④瞳孔
A.①④②③ B.④①②③ C.①②④③ D.②①④③
9、在视觉形成的过程中,形成图像和形成视觉的部位分别是 ( )
A. 视网膜、视神经 B. 视觉中枢、视网膜
C. 视网膜、视觉中枢 D. 角膜、视觉中枢
10、阳光明媚的夏天,你从野外回来,走进一间只有一个小窗户的屋子,这时候你的感觉和瞳孔变化是 ( )
A屋里很暗,瞳孔放大 B 屋里很明亮,瞳孔放大
C屋里很暗,瞳孔缩小 D屋里很明亮,瞳孔缩小
四、近视及其预防
近视:晶状体 ,或者眼球的前后径 ,远处物
体形成的物象落在视网膜的 ,因而看不清 处的物体。
可以配戴 矫正。
2.为了预防近视眼要做到“ ”和“ ” 。
(1) 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 厘米左右。
(2)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 后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
(3)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 。
(1)不在直射的 下看书
(2)不在 的地方看书
(3)不 看书
(4)不 看书。
11、若远处物体的光线经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看到的就是模糊不清的物像,你知道这叫什么眼及就应该如何矫正吗( )
A.近视眼、戴凸透镜 B.远视眼、戴凸透镜 C.近视眼、戴凹透镜 D. 远视眼、戴凹透镜
12、青少年假性近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用眼过度,晶状体曲度过大 B用眼过度,晶状体曲度过小
C 先天性造成的 D 无法判断
13、预防近视的下列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 不躺卧看书 B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 C不在直射的阳光下看书 D不在晚上看书
[温故知新]:1、在视觉形成过程中,形成图像和形成视觉的部位分别是( )
A.视网膜、视网膜 B.大脑皮层的相应中枢、视网膜
C.视网膜、大脑皮层的相应中枢 D.角膜、视网膜
2、左图是人的眼球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对光线的折射起决定作用的是【 】 。
2)人从暗室走到阳光下,瞳孔会变 。
3)你能看到远处的一棵树,是因为树反射的光线形成的
物像落在【 】 上,这个信息由感光细胞
接受之后, 产生神经冲动, 冲动通过【 】
传到 ,形成视觉。
4)如果眼球的前后径 ,或者晶状体的曲
度 ,会导致远处物体反射光在【 】
的前方 成像,从而看不清物体,这样的眼睛称为 ,
矫正的方法是佩戴 镜 。
§6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6.2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耳和听觉)
课前预习及知识归纳 阅读课文(P83-86)完成下列填空:
一、耳的结构:
1、呼吸道感染时,还可能诱发中耳炎,这是因为病菌有可能通过 进入到中耳引起发炎( )
A外耳道 B 内耳 C 鼻腔 D 咽鼓管
2、过年燃放爆竹,声音太响,为了保护耳朵的听力,正确的做法是张口并做吞咽的动作,或者闭嘴的同时塞住耳朵,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 )
A有助于减小惊吓 B可以减弱声音 C可以减少中耳的振动 D可以保持鼓膜内外气压的平衡
3、在飞机起飞或者降落时候,应该将口微微张开,其目的是( )
A进行深呼吸,适应气压变化 B减缓紧张情绪
C避免呕吐 D使鼓膜内外气压平稳,避免鼓膜受伤
4、某人用尖锐的器具掏挖‘耳屎’,不小心戳穿某结构导致耳聋。该结构可能是 ( )
A、耳廓 B、咽鼓管 C、鼓膜 D、半规管
二、听觉的形成:
听觉的形成过程大致是:外界的声波经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 传到 ,鼓膜的 通过 传到内耳的 ,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 ,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 传给 的一定区域(即 大脑皮层 的 听觉中枢 ),人就产生了听觉。
5、听觉形成的部位是 ( )
A大脑皮层 B 耳蜗 C 听小骨 D听神经
6、人听到声音的过程是 ( )
A、声音→外耳道→听小骨→鼓膜→耳蜗→听神经→大脑皮层
B、声音→外耳道→耳蜗→听小骨→鼓膜→听神经
C、声音→外耳道→鼓膜→耳蜗→听小骨→听神经
D、声音→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大脑皮层
7、某人失聪之后,经过医生检查,发现他的耳的结构没有损伤,那么可能发生病变的部位是( )
A听神经或者听觉中枢 B 内耳 C 中耳 D 鼓膜
特别强调:“耳”是人体的位听器官!(具有 听觉 和 位觉 功能 )
1.内耳的 耳蜗 内有听觉感受器——————→听觉功能
2.内耳的 前庭 和 半规管 内有位觉感受器—→位觉功能【与身体平衡有关】
(感受头部位置变化、直线运动 、旋转变速运动)
8、晕车、晕船与下列哪项有关( )
A鼓室、鼓膜、听小骨 B 耳蜗 C 半规管、前庭 D 外耳道
9、古人云:“入芝兰之室,旧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这种现象说明了( )
A 人的嗅觉器官不发达 B人的嗅觉器官容易适应
C人的嗅觉器官容易疲劳 D人的嗅觉器官容易破坏
10、当遇到巨大声响时,为保护鼓膜,应该 (  )
①迅速张口  ②迅速闭嘴  ③张口,同时双手堵耳  ④闭嘴,同时双手堵耳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1、当你在“打呵欠”时,会听不清或听不到别人对你说的话,其主要原因
“打呵欠”影响了( )
A.鼓膜的振动 B.听小骨的振动
C.听觉感受器对刺激的接受 D.神经冲动的传导
12、中耳炎是因为病菌从( )
A.外耳道进入中耳 B.咽喉进入中耳
C.半规管进入中耳 D.耳蜗进入中耳
正常眼
远视眼
近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