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专题专训】题型一 坐标图像题 2025年中考化学总复习(贵州专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特色专题专训】题型一 坐标图像题 2025年中考化学总复习(贵州专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7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11-11 10:14: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题型一 坐标图像题
【题型分析】
  坐标图像类试题是将化学反应中物质“量”的关系或者变化趋势通过数学中坐标图像表现出来的一类题,属于贵州省必考题型。此类题目是对不同单元知识点的整合,试题难度比较大,图像题能直观形象地体现化学知识的本质,能考查学生对各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解题中要求学生对图像进行分析、提炼,挖掘出解题信息,结合所掌握的化学知识或反应原理进行有效解答,但重复性较强。常考查稀释酸或碱溶液时溶液pH的变化、中和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金属与酸或盐溶液反应的过程中各种量的变化、两种物质和一种物质反应过程中各种量的变化、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质量的变化等。
解题策略
1.看坐标:看清横、纵坐标的含义,横坐标是时间(反应时间、加热时间)还是反应物的质量或体积,纵坐标是质量还是质量分数。
2.看走势:看图像的走向和变化趋势,是上升(增加)还是下降(减小)。
3.看四点:看清起点、拐点、终点和交点。
看起点:分析图像的起点是否从0开始;
看拐点:通常拐点代表恰好完全反应或者是下一个反应开始;
看终点:分析最终反应完之后,纵坐标的量是否保持不变。
看交点:明确曲线相交点所表示的意义。
4.看数据:看图像中横纵坐标的数据多少。
【举例精讲】
类型1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及转化
  下图是硼酸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点的硼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B.将a点的硼酸溶液升温至t2 ℃时,仍是饱和溶液
C.将b点的硼酸溶液降温至t1 ℃时,有晶体析出
D. t2 ℃时,向50 g水中加入20 g硼酸后充分搅拌,可得70 g溶液
【思维破冰】 a点是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饱和溶液,溶解度是10 g,此时硼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A选项说法错误;将a点的硼酸溶液升温至t2 ℃时,溶解度变大,变为不饱和溶液,B选项说法错误;b点是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饱和溶液,硼酸溶液降温至t1 ℃时,溶解度减小,有晶体析出,溶液仍然饱和,C选项说法正确;t2 ℃时,硼酸的溶解度是30 g,向50 g水中加入20 g硼酸后充分搅拌,溶解硼酸的质量为30 g×=15 g,剩余5 g没有溶解,可得65 g溶液,D选项说法错误。
类型2 根据溶解度曲线的升降情况判断提纯方法
  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将乙的饱和溶液由t2 ℃降温至t1 ℃时,变为不饱和溶液
B.将t1 ℃的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升温到t2 ℃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C. t1 ℃时,向质量分数为20%的甲溶液中加入溶质,可以得到质量分数为30%的甲溶液
D.甲中含有少量乙,一般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甲
【思维破冰】 A.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降低而减小,饱和溶液由t2 ℃降温至t1 ℃,仍然是饱和溶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t1 ℃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分数相等,升温到t2 ℃,都变成不饱和溶液,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等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t1 ℃时,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33.3%,向质量分数为20%的甲溶液中加入溶质,可以得到质量分数为30%的甲溶液,该选项说法正确;D.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甲中含有少量乙,一般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KNO3与NH4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常温下,NH4Cl易溶于水
B.t2 ℃时,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t3 ℃时,100 g水中可能溶解的KNO3的质量小于NH4Cl的质量
D.两种饱和溶液从t2 ℃降到t1 ℃时,均有晶体析出
【思维破冰】 A.20 ℃时,氯化铵的溶解度大于10 g,所以常温下,NH4Cl易溶于水,故正确;B.t2 ℃时,硝酸钾、氯化铵的溶解度相等,所以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故正确;C.t3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铵的溶解度,所以100 g水中所能溶解的KNO3的质量大于NH4Cl的质量,故错误;D.两种饱和溶液从t2 ℃降到t1 ℃时,溶解度减小,均有晶体析出,故正确。
类型3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与溶液的稀释
  Na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KNO3的溶解度一定大于NaCl的溶解度
B.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程度比KNO3的大
C.40 ℃时,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3.9%
D.将60 ℃时210 g 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20 ℃,析出KNO3晶体78.4 g
【思维破冰】 从曲线图发现,氯化钠与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汇合后,硝酸钾的溶解度才慢慢开始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由图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氯化钠的大;4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63.9 g,所以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39%;6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 g,210 g 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110 g,含有溶剂100 g,降温至20 ℃时,溶解度变成31.6 g,析出KNO3晶体的质量是110 g-31.6 g=78.4 g。
  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t1 ℃时,甲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3∶10
C.t2 ℃时,在100 g 水中加入50 g 乙物质能得到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D.将t1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 ℃(溶剂量不变),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甲>乙
【思维破冰】 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物质溶解度大小时一定要指明温度;t1 ℃时,甲的溶解度为30 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3∶10;t2 ℃时,乙的溶解度小于50 g,在100 g 水中加入50 g 乙物质能得到该物质的饱和溶液;t1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因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将t1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 ℃(溶剂量不变),都变成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都不变,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甲=乙。
类型4 质量曲线类
  下列四个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可能合理的是 (  )
     
A B
     
C D
A.电解一定质量的水
B.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水
C.向一定质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
D.向一定质量的盐酸和氯化钙混合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思维破冰】  A.电解一定质量的水,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是2∶1,但是本选项是气体的质量,错误; B.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水,溶液稀释,pH会从大于7逐步减少,但最终只会接近7而不可能小于7,错误;C.向一定质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生石灰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并放出热量,由于是饱和溶液,消耗的水中原来溶解的氢氧化钙就会析出,且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因此溶液的质量会不断地减少,错误;D.向一定质量的盐酸和氯化钙混合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碳酸钠首先会与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等盐酸被消耗完了,碳酸钠才能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等氯化钙被反应完全后,停止产生沉淀,图形变成水平状态,合理。
类型5 pH曲线类
  室温下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实验时将稀盐酸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B.a点到b点pH变化的原因是H+和OH-发生反应
C.b点时,参加反应的HCl与NaOH的质量比为36.5∶40
D.c点时,溶液中的Na+个数大于Cl-个数
【思维破冰】 A.图像中溶液的pH逐渐减小,推测实验是将稀盐酸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正确;B.a点到b点pH逐渐减小,说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反应,氢氧根离子逐渐减少,变化的实质是H+和OH-发生反应,正确;C.b点时,恰好完全反应,所以参加反应的HCl与NaOH的质量比为36.5∶40,正确;D.c点时,盐酸过量,溶液中的Na+个数小于Cl-个数,错误。
【题型专训】
【基础作业】
1.下图曲线能正确反映下列化学变化中y与x变化关系的是 (  )
A.锌粒中滴入稀硫酸:y代表氢气的质量
B.CaCl2溶液中通入CO2气体:y代表沉淀的质量
C.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稀盐酸:y代表混合溶液的pH
D.向CuSO4和H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y代表沉淀的质量
2.已知CaCl2溶液显中性。向CaCl2与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Na2CO3溶液,边加边搅拌,用pH计测得混合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实验中Cl-个数保持不变
B.AB对应的反应为中和反应
C.BC对应的反应无明显现象
D.CD表明Na2CO3属于碱
3.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
A B
C D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
B.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铝粉和镁粉
C.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加过量稀硫酸
D.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4.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
A B
C D
A.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MnO2条件下制氧气
B.将一定量的浓硫酸加入适量水中
C.用一氧化碳气体还原一定质量的氧化铁粉末
D.向氯化铁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5.一定温度下,向含有适量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慢慢滴加稀盐酸,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M点时溶液呈无色
B.N点时两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C.N点时溶液的pH最大
D.P点时,溶液中只含一种溶质
6.小明将未经砂纸打磨的铝条放入盛有足量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压强和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AB段表示铝与稀盐酸反应
B.铝与稀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
C.CD段压强减小只和温度变化有关
D.盐酸的浓度:C点=D点=E点
7.竞争无处不在,微观粒子之间的反应也是如此。将足量的Zn粉投入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发生反应,溶液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a点对应的溶液中含有三种金属阳离子
B.b点处的固体中含Ag和Zn
C.取少量b点处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会有沉淀出现
D.溶液先不变色,一段时间后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
8.往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a点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②c点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2NaOHCu(OH)2↓+Na2SO4
③d点溶液的pH=7
④c点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
⑤滴加NaOH溶液的过程中,S的质量分数一直在减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④⑤
9.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水的质量、氢氧化钠质量、硫酸钠质量随稀硫酸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丙代表硫酸钠的质量
B.加入m g稀硫酸时,两者恰好完全反应
C.a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种类为三种
D.b点对应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10.向一定量黄铜(铜锌合金)粉末中逐滴加入稀硫酸,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
A. B.
C. D.
11.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
A B
C D
A.铁加入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B.取一定量打磨后的铝片于容器中,再逐滴加入稀盐酸
C.常温下,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D.温度不变,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12.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关系的是 (  )
A B
C D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
B.向一定量的HCl与Na2SO4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加Ba(OH)2溶液
C.加热高锰酸钾
D.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液中加入铁粉
【素养作业】
13.图像能直观体现化学中的各种变化关系,加深同学们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下列图像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A.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B.在密闭容器中煅烧石灰石
C.加热硝酸钾、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不考虑溶剂的蒸发)
D.等质量的金属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
14.下图所示的四个图像对应的变化过程正确的是 (  )
A B
C D
A.气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
B.向足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和镁的固体混合物
C.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硝酸银溶液中
D.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分别制取氧气
15.下列图像表示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
A B
C D
A.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氯化钾固体
B.等质量的镁和氧气在密闭容器中点燃,充分反应
C.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不断加水
D.向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中分别加入等质量分数且足量的稀盐酸
16.有关下列图像的描述,正确的是 (  )
① ②
③ ④
A.①表示向硫酸铜溶液中不断滴入氢氧化钡溶液
B.②表示将两份质量相等的固体物质分别加热制取氧气
C.③表示向一定温度下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钙固体
D.④表示向等质量的镁条和铝条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
答案
举例精讲
例题1
C
例题2
C
例题3
C
例题4
D
例题5
C
例题6
D
例题7
D
题型专训
1.D 【解析】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曲线应从原点开始;二氧化碳与氯化钙溶液不反应;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稀盐酸,溶液的碱性逐渐减弱,随着稀盐酸的加入,溶液的pH由大于7逐渐减小到小于7;向CuSO4和H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开始时不会生成沉淀,盐酸反应完后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铜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故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才产生沉淀,硫酸铜反应完后,沉淀的质量不再增加。
2.A 【解析】向CaCl2与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Na2CO3溶液,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盐酸反应完后,碳酸钠再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整个实验过程中Cl-不参加反应,个数保持不变;AB对应的反应为碳酸钠和盐酸的反应,该反应的反应物是酸和盐,不属于中和反应;BC对应的反应是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该反应产生白色沉淀;CD表明Na2CO3显碱性,但碳酸钠不属于碱,属于盐。
3.B 【解析】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溶液始终显碱性,pH逐渐减少,但不可能小于7,故选项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金属与酸反应时氢气来源于酸中的氢元素,因为酸的量相同,金属过量,故生成的氢气应该相等,由反应的质量关系+2AlCl3+、+MgCl2+可知,生成等质量的氢气,消耗的镁粉的质量多,故选项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加过量稀硫酸,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溶剂质量不断增加,但原氢氧化钡溶液中含有水,溶剂的质量一开始不可能为0,故选项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钠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至恰好完全反应,质量分数达到最大值,继续滴加稀盐酸,氯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开始减小,故选项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
4.C 【解析】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二氧化锰能够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不影响产生氧气的质量,最终产生氧气的质量相等;稀释浓硫酸会放出大量的热,随着浓硫酸的加入,温度不断升高,当稀释完全后温度开始下降,逐渐恢复到室温;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固体质量逐渐减小,但不会减小至零;向氯化铁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没有沉淀产生,当稀盐酸反应完,氢氧化钠再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铁反应完后,沉淀质量不再增加。
5.B 【解析】M点时溶液中只含有氢氧化钠和酚酞,呈红色;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热,N点时,溶液温度最高,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N点时,两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溶液的pH=7,不是最大;P点时,溶液中含有过量的稀盐酸和生成的氯化钠以及酚酞。
6.A 【解析】AB段压强几乎不变,说明没有气体生成,表示氧化铝与稀盐酸反应;完全反应后压强减小,说明反应后温度降低,进一步说明铝与稀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CD段压强减小是因为反应结束,温度降低,气体的体积缩小,只和温度变化有关;C点时完全反应,盐酸浓度不再变化,故盐酸的浓度:C点=D点=E点。
7.C 【解析】将足量的Zn粉投入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锌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硝酸银反应完后,锌再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由化学方程式计算可知,每65份质量的锌能置换出216份质量的银,则锌和硝酸银反应时溶液的质量变小,每65份质量的锌能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则锌和硝酸铜反应时溶液的质量变大。a点时硝酸银还未反应完,溶液中的溶质为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锌,含有Ag+、Cu2+、Zn2+三种金属阳离子;b点时硝酸银恰好完全反应,固体中含Ag和Zn;b点时硝酸银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含有硝酸铜和硝酸锌,不含硝酸银,取少量b点处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不会有沉淀出现;硝酸银、硝酸锌溶液为无色的,硝酸铜溶液呈蓝色,硝酸银反应完后硝酸铜才开始反应,则溶液先不变色,一段时间后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
8.C 【解析】①往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a~b段),硫酸反应完后,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b~d段),a点溶液中,硫酸有剩余,含有硫酸、硫酸铜、硫酸钠三种溶质;②c点时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钠和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化学方程式为CuSO4+2NaOHCu(OH)2↓+Na2SO4;③d点时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恰好完全反应,溶液的pH=7;④c点时硫酸铜有剩余,溶液中有硫酸铜、硫酸钠两种溶质;⑤滴加NaOH溶液的过程中,硫酸根离子没有参与反应,硫酸根离子的质量不变,但溶液的质量不断增加,则S的质量分数一直减小。
9.C 【解析】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由图像可知,甲的质量随加入硫酸的质量增多而减少,最终变为0,故甲表示氢氧化钠;当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乙的质量随稀硫酸质量的增加仍在增加,且增加的幅度减小,故乙表示水;丙在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质量不再增加,则丙表示生成的硫酸钠。加入m g稀硫酸时,氢氧化钠的质量恰好变为0,说明此时恰好完全反应。a点时氢氧化钠未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中含有生成的硫酸钠以及剩余的氢氧化钠两种溶质。b点时加入的硫酸过量,此时溶液中含有硫酸,显酸性,能使石蕊溶液变为红色。
10.C 【解析】A.加入稀硫酸,锌立即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不正确。B.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随着反应进行,溶液质量增大,不正确。C.铜不能和稀硫酸反应,最终固体质量不是0,正确。D.反应前溶液中锌元素质量是0,不正确。
11.C 【解析】A.每56份质量的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64份质量的铜,所以溶液质量先减小,然后不变,正确;B.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所以铝片质量会逐渐地减小到零,正确;C.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常温下,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开始溶液中水的增加量包括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水和中和反应生成的水,反应结束后增加的水只有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水,不会转成水平不变,错误;D.温度不变,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硝酸钾不能溶解,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正确。
12.D 【解析】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氢氧化钠溶液被稀释,碱性减弱,pH逐渐减小至无限接近于7,不会等于7,更不会小于7;向一定量的HCl与Na2SO4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加Ba(OH)2溶液,氢氧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硫酸钡难溶于酸,故一开始就有沉淀生成,生成沉淀的质量逐渐增大,硫酸钠完全反应后,沉淀质量不再变化;加热高锰酸钾,加热到一定温度,高锰酸钾才开始分解,故一开始固体的质量不变,一段时间后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小,高锰酸钾完全反应后,固体质量不再变化;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液中加入铁粉,铁先与硝酸银反应,由化学方程式计算可知,56份质量的铁可置换出216份质量的银,固体质量增加,溶液质量减小,待硝酸银完全反应后,铁和硝酸铜反应,由化学方程式计算可知,56份质量的铁可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固体质量增加,溶液质量减小,两个反应都会使溶液质量减小,且硝酸银与铁反应时溶液减少的幅度大于硝酸铜与铁反应时溶液减少的幅度,硝酸铜完全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不再变化。
13.B 【解析】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则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逐渐减少,但锰酸钾和二氧化锰中含氧元素,故固体中的氧元素不会变为0;在密闭容器中煅烧石灰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加热硝酸钾、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硝酸钾溶解度变大,溶液变为不饱和状态,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氢氧化钙溶解度变小析出溶质,溶质质量分数变小;锌的活动性比铁活泼,故加入稀盐酸时锌的反应速率大,曲线更陡,但等质量的锌和铁与足量盐酸反应后,锌产生的氢气比铁少(++,++),故最终铁的曲线更高。
14.B 【解析】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向足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和镁的固体混合物,先发生的是镁与硫酸铜的反应,Mg+CuSO4MgSO4+Cu,24份质量的镁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固体质量增加,溶液质量减小,镁反应完全后铁才与硫酸铜反应,Fe+CuSO4FeSO4+Cu,56份质量的铁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固体质量增加,溶液质量减小但减小幅度小于镁与硫酸铜的反应,铁和镁全部反应后溶液质量保持不变;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硝酸银溶液中,Fe+2AgNO3Fe(NO3)2+2Ag,56份质量的铁置换出216份质量的银,固体质量增加,溶液的质量减小,铁与硝酸银完全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保持不变;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加二氧化锰比不加二氧化锰反应速率快,但最终产生氧气的质量一样多。
15.C 【解析】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氯化钾固体,氯化钠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氯化钠,但是还能继续溶解氯化钾,故溶液的质量逐渐增大,待氯化钾溶液饱和后,溶液的质量不再变化;等质量的镁和氧气在密闭容器中点燃,即2Mg+O22MgO,参加反应的镁和氧气的质量比为48∶32=3∶2,故最后镁完全反应,氧气有剩余;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不断加水,稀硫酸被稀释,酸性减弱,pH逐渐增大至无限接近于7;向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中分别加入等质量分数且足量的稀盐酸,假设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质量均为m,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
2NaCl+H2O
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
NaCl+H2O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最后碳酸氢钠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大,且完全反应时,碳酸钠消耗的稀盐酸质量大。
16.A 【解析】向硫酸铜溶液中不断滴入氢氧化钡溶液,硫酸铜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随着反应的进行,溶质的质量逐渐减少,完全反应后减少至0,之后继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溶质的质量又开始增加;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影响生成物的质量,将两份质量相等的固体物质分别加热制取氧气,纯氯酸钾中含有的氯酸钾多,最终产生氧气的质量多,含有二氧化锰催化剂的氯酸钾反应速率快,至完全反应所需时间短;向一定温度下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钙固体,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液中溶剂减少,有氢氧化钙析出,则溶质质量减小;向等质量的镁条和铝条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刚开始金属过量,消耗硫酸的质量相同,则生成氢气质量相同,最终硫酸过量,等质量的金属完全反应,由化学方程式计算可知,铝与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较多。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