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课件(共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课件(共3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1-09 21:42:02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起点
终点
趣味游园会
擂台大比拼
品节日之景
传统节日
观印刷作坊
传统科技
游特色建筑
传统建筑
看汴河风光
传统艺术
注:完成任务关卡,获取对应印章,集齐印章者,被授予“最美传承人”称号。
基础过关
学习探究
成果展示
潍坊十笏园
招募传统文化讲解员啦!
各位同学:
大家好!
我是潍坊十笏园文化教育基地的吉祥物“美美”,我们将在十笏园文化街区开展“传统文化展览”活动,本次展览共分为4个展区,包括“传统节日”“传统建筑”“传统科技”“传统艺术”,诚挚邀请你参加,与我们一起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争做传统文化“最美传承人”。
承办方:潍坊十笏园
地址:潍城区胡家牌坊街
起点
终点
趣味游园会
擂台大比拼
品节日之景
传统节日
观印刷作坊
传统科技
游特色建筑
传统建筑
看汴河风光
传统艺术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有节奏地朗读《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背诵《元日》。
2.能了解传统节日中蕴含的习俗,能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节日情景,感受作者的情思。
3.对传统节日产生研究兴趣,并根据综合性学习计划开展活动。
基础过关
成果展示
学习探究
古诗三首
9
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传统文化展览
任务一:诵读音韵之美
任务一:诵读音韵之美
自读提示: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任务一:诵读音韵之美
自读提示:读好停顿,读出节奏。
任务一:诵读音韵之美
自读提示:读好停顿,读出节奏。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元 日
[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清 明
[唐] 杜 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 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任务二:探寻节日印象
元 日
[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任务二:探寻节日印象
读古诗,借助注释,圈出藏在古诗里的习俗。
放爆竹
饮屠苏
换桃符
放爆竹
任务二:探寻节日印象
爆竹声中一岁除
屠苏酒
任务二:探寻节日印象
春风送暖入屠苏
屠苏酒
屠苏草
任务二:探寻节日印象
春风送暖入屠苏
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
——《除日》苏辙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除夜雪》陆游
古代挂在大门上的两块桃木板,上面刻着神荼、郁垒两位门神,古人认为能压邪。


春联
任务二:探寻节日印象
总把新桃换旧符
年夜饭
包饺子
任务二:探寻节日印象
压岁钱
守岁
拜年
任务二:探寻节日印象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陈寅恪
元 日
[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任务二:探寻节日印象
读古诗,结合诗句想象画面,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
结合诗句,把节日情景说准确
想象画面,把节日情景说丰富
任务二:探寻节日印象
读古诗,结合诗句想象画面,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
元 日
[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曈曈:形容太阳出来后天色渐亮的样子。
元 日
[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任务二:探寻节日印象




找习俗
说情景
悟诗情
学习要求:
1.自主学习:自读古诗,找一找与节日有关的习俗,说一说过节时的情景,品一品诗中的情感。
2.小组合作:组内交流自学成果,组员互相补充。
交流句式:
A.我们小组来分享《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诗中的习俗有 ;
B.结合诗句想象画面,我看到了 节日情景;
C.我体会到了诗人 情感;
D.我能带着这种感情读一读这首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 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任务二:探寻节日印象
插茱萸
茱萸
任务二:探寻节日印象
遍插茱萸少一人
插茱萸
茱萸
任务二:探寻节日印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 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任务二:探寻节日印象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元 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 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任务二:探寻节日印象
任务三:延续节日氛围
我还知道描写传统节日的诗句……
任务三:延续节日氛围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乞巧》林杰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望月怀远》张九龄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生查子·元夕》欧阳修



中秋节
元宵节
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这些节日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习俗。
让我们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了解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节日里有哪些习俗。
自由组成小组,先商量一下,打算了解哪些传统节日,怎么了解,用什么方式记录,然后各自开展活动。
任务三:延续节日氛围
研究小组研究计划
了解方式 询问长辈 查阅书籍 上网搜索 其他
记录方式 表格 思维导图 手抄报 拍照录像 其他
预期成果 诵读节日诗词 讲述节日故事 制作节日美食 绘制节日画报 演唱节日歌曲 其他
人员分工 成员1 成员2 成员3 成员4
根据兴趣自由组成小组,按照研究计划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为布置“传统节日”展区做准备。




实践性任务
基础性任务
把今天积累的古诗分享给爸爸妈妈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