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考情分析】
【必备梳理】
句子结构成分划分
一般完整的句子结构成分为:
[状语] (定语) 主语 [状语] 谓语 <补语> (定语) 宾语
↓ ↓ ↓ ↓ ↓ ↓ ↓ ↓
时间
地点 形容词
(的) 名词
代词 副词(地)
介词短语 动词
形容词 助词(得) 形容词
(的) 名词
代词
如:(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鲁迅《雪》)
句子成分归纳
名称定义符号举例说明
主语是句子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谁”或“什么”。1.赵州桥非常雄伟。 2.将军家的厨师来了。 3.祥子有些胆怯了。1.常用名词、代词或短语充当。 2.句子一般具备主语和谓语。
谓语陈述主语,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1.祥子的衣服早已湿透。 2.蜜蜂是画家的爱物。 3.我赞美白杨树。1.常用动词、形容词、某些名称或短语充当。 2.一般主语在前,谓语在后。
宾语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的问题。1.沙漠是可以被征服的。 2.太和殿俗称“金銮殿”。 3.她从来不打骂我们。 4.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1.常用名词或短语充当。 2.宾语和谓语共同陈述主语。 3.一般在谓语后面。
定语名词前的附加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数量、所属等。( )1.(祥子的)衣服早已湿透。 2.(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 3.这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1.常用实词或短语充当。 2.一般在主语或宾语前面。 3.“的”字是定语的重要标志。
状语动词或形容词的附加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程度等。[ ]1.我[把秋天]比作一个穿着金色裙子的仙女。 2.毛泽东同志[从青年时代起][就]投身于革命。1.常用形容词、副词或介宾短语充当。 2.表示时间和处所的名词也常做状语。 3.常在谓语前,有时也在主语前。 4.“地”字是状语的重要标志。
补语动词或形容词后的连带成分,用来补充说明动作和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 1.厚厚的雪把一切都盖得 严严实实 。 2.颜色那么浓,浓得 好像要流下来似的 。 3.这之后的路,他走得 特别快 。1.常用形容词、动词、副词、数量词或介宾短语充当。 2.一般在谓语后面。 3.“得”字是补语的重要标志。
常见病句类型梳理
1.语序不当
多项定语 语序不当 多项定语的排列顺序一般为:①表领属或表时间、处所的名词、代词或短语;②表指称或数量的短语;③动词或动词性短语、介宾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⑤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例句:他是一位优秀的有20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羽毛球教练。 多项定语语序不当,多项定语的排列顺序应为:表领属+表数量+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此句应调整为:他是国家队的(表领属)一位(表数量)有20年教学经验的(动词性短语)优秀的(形容词)羽毛球教练。
定语和 状语错位 一般定语修饰、限制主语或宾语,状语修饰、限制谓语,如定语和状语出现错位就会产生语病。 例句:中学生书写水平下降的问题,广泛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定语“广泛”错放在状语的位置上,应该把“广泛”移到“关注”前。
多项状语 语序不当 多项状语排列顺序一般为:①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②表时间或处所的词或短语;③表语气的副词或表对象的介宾短语;④表情态或程度的词或短语。 例句:我们顺利地按照守林人画的那张图找到了密林深处的那堆火山岩。 此句有多项状语“顺利地”“按照守林人画的那张图”,应调整为:我们按照守林人画的那张图(表目的的介宾短语)顺利地(表程度)找到了密林深处的那堆火山岩。
并列词语 语序不当 当有多个词语并列时,要注意逻辑语序是否恰当。 例句: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仔细调查,不可掉以轻心。 从逻辑上讲,只有先仔细调查,才能认真研究,所以这是逻辑语序不当,应将“仔细调查”放到“认真研究”之前。
2.搭配不当
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主宾搭配不当、修饰词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句1:晚会过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我耳边。 “动听的歌声”可以“回响在我耳边”,“优美的舞姿”不能“回响在我耳边”,属于主谓搭配不当。应改为:晚会过后,她那优美的舞姿仍浮现在我的眼前,那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我耳边。 例句2:临近中考,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很大的提高。 句中“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是主语,“有”是谓语,“提高”是宾语。“态度”与“提高”搭配不当,“态度”与“转变”搭配。应改为:临近中考,同学们的学习态度有很大的转变,学习成绩有很大的提高。 例句3:春天到了,山坡上红装素裹的梨花开得灿烂极了。 句中“红装素裹”是定语,“梨花”是主语,而梨花多为白色,也有少量为淡黄色,总体仍为白色,不能用“红装素裹”修饰“梨花”。 例句4:只要增加农民的收入,才能使粮食生产稳步增长。 关联词语是“只要……才”,明显不能搭配。应改为:只有增加农民的收入,才能使粮食生产稳步增长。
否定与肯定 搭配不当 发现句中有否定词,看它们是否因多次否定将意思说反了,导致搭配不当。 例句:几千年来,知名的书法家很多,但谁也不能否认,王羲之不是继往开来的宗师。 否定不当,语意相反,删去第二个“不”字。
一面与两面 搭配不当 发现具有两面意思的词语,如“是否”“能否”“优劣”“好坏”“成败”“荣辱”“兴衰”“高低”“快慢”“强弱”“大小”“得失”等,看前后是否对应,搭配是否恰当。因为两面词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两面”对“一面”或“一面”对“两面”的语病。 例句:能否阻止大脑中炎症分子的释放是减轻痴呆症状的关键。 两面对一面。前半句中的“能否”一词表示两面,后半句中的“是”表示一面,这样“一面”不能和“两面”相呼应,搭配不当。删掉“能否”即可。
3.成分残缺或累赘
成分 残缺 一个句子是由句子的主干(主语、谓语、宾语)和句子的枝叶(定语、状语、补语)构成的,但在写作的过程中,因为疏忽往往会造成句子成分残缺。 例句1:通过关注文化产业的新动向,增强本地域的文化认同感,使郑州的文化产业不断深入发展。 “通过……使”是中考试题病句考点中容易出现的错误类型,介词“通过”的使用使得主语埋没在介词“通过”引导的句子中,修改时删掉“通过”或“使”其中一个即可。 例句2:我们正在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谓语残缺,句末加上“而努力”即可。 例句3:《水浒传》生动地叙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 句子的主干是“《水浒传》叙述了”。很明显,这个句子缺少宾语,应该在句末加上“的过程”。
重复 累赘(1)词语滥用,造成语义重复。 例句:蔚蓝的天空下,迎着清新的风,徜徉地漫步在乡间小路上,你会感到非常惬意。 “徜徉”“漫步”意思相近,造成语义重复,可删去“徜徉地”。 (2)副词滥用,造成语义重复。 例句:父母过于溺爱自己的孩子,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溺爱”本身就有“过分”的意思,与“过于”语义重复,应删去“过于”。 (3)数量词与约数词滥用,造成语义重复。 例句: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国内汽油行业销售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大约12.7%左右。 语义重复,删去“大约”或“左右”。
4.不合逻辑
不合 事理 例句:因为超采地下水,月牙泉水域面积缩小了两倍。 “缩小”不能和倍数连用,应将“两倍”改为“1/2”或“一半”。
分类 不当 例句:我们的家乡美丽而富饶,这里土地肥沃,特别适宜种植果树、马铃薯和小麦,此外,还适宜栽种梨树和杏树。 句中“果树”包含了“梨树和杏树”,分类不当。
5.表意不明
指代不明 造成歧义 例句: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 句中“这种主张”到底是指接受还是反对,交代不清。可将“他同意这种主张”改为“他主张接受”或“他主张反对”。
滥省主语 造成歧义 例句:我看见张倩扶着一位老人走下车来,手里提着一个黑色皮包。 句中“手里提着一个黑色皮包”的人,不知道是张倩还是老人,交代不清。
多项定语 造成歧义 例句: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要求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句中“几个学校的领导”可以理解为“一所学校的几个领导”或“几所学校的领导”,交代不清。
6.句式杂糅
陈述句和 疑问句杂糅 例句:你不认真调查研究就动手写,那怎么能写出好文章是可想而知的。 这个句子应当删除“是可想而知的”,变为反问句:你不认真调查研究就动手写,那怎么能写出好文章呢
“把”字句和 “被”字句杂糅 例句:他那满脸的皱纹特别深,把本来挺大的一双眼睛也被挤小了。 这个句子应当删除“把”或“被”。
前后牵连 例句:外卖小哥雷海为夺得第三届《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缘于他痴迷于古典诗词,13年坚持不懈日积月累的结果。 这个句子将“雷海为夺得总冠军,缘于他痴迷于古典诗词,13年坚持不懈日积月累”与“雷海夺得总冠军,是他痴迷于古典诗词,13年坚持不懈日积月累的结果”两个句子杂糅在一起。删去“的结果”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