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补漏·备战期中】华师大版九年级科学上册期中易错精选(三)酸与碱(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刷题补漏·备战期中】华师大版九年级科学上册期中易错精选(三)酸与碱(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11-09 10:01:24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刷题补漏】华师大版九年级科学上册·备战期中
易错精选(三)酸与碱
本练习训练范围:华师大版九上科学2章(第3章在后续)
1.(2023秋 越城区校级期中)天宫课堂中,宇航员通过实验呈现了“奥运五环”,实验中使用了指示剂——溴百里酚蓝,溴百里酚蓝溶液在不同环境中的显色情况如下:
溶液 中性溶液 碱性溶液 酸性溶液
颜色 绿色 蓝色 黄色
下列溶液能使溴百里酚蓝溶液变为黄色的是(  )
A.氯化钠溶液 B.盐酸溶液
C.氢氧化钾溶液 D.碳酸钠溶液
【答案】B
【分析】根据溴百里酚蓝溶液在不同环境中的显色情况,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氯化钠溶液显中性,能使绿色溴百里酚蓝溶液显绿色,故选项错误。
B、盐酸溶液显酸性,能使绿色溴百里酚蓝溶液显黄色,故选项正确。
C、氢氧化钾溶液显碱性,能使绿色溴百里酚蓝溶液显蓝色,故选项错误。
D、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绿色溴百里酚蓝溶液显蓝色,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溴百里酚蓝溶液在不同环境中的显色情况、了解常见溶液的酸碱性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2023秋 西湖区校级期中)小烧杯中盛有含石蕊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烧杯中溶液颜色变化的顺序是(  )
A.紫色﹣﹣红色﹣﹣蓝色 B.蓝色﹣﹣紫色﹣﹣红色
C.蓝色﹣﹣红色﹣﹣紫色 D.紫色﹣﹣蓝色﹣﹣红色
【答案】B
【分析】根据石蕊遇碱变蓝色,遇到强酸强碱盐显紫色,遇酸变红色进行分析。
【解答】解:石蕊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显蓝色,加入盐酸刚好反应时,溶液呈现中性,石蕊显紫色,盐酸过量后,显酸性,石蕊变红色。
故选:B。
【点评】本体主要考查了酸碱指示剂在酸碱盐中的变色情况,要加以理解记忆。
3.(2023秋 瑞安市期中)有些化学反应无明显现象,往往需借助指示剂来判断化学变化,下列化学反应需要指示剂来判断的是(  )
A. B. C. D.
【答案】B
【分析】物质间的反应若有明显的反应现象,如产生沉淀、气体、固体溶解的现象等,则不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就能判断出反应发生;若物质间反应时没有明显现象的可以借助指示剂,如酸碱的中和反应等。
【解答】解:A、碳酸钠和氯化钡溶液交换成分生成碳酸钡沉白色淀和氯化钠,现象明显,不需借助酸碱指示剂就能判断出反应发生,故选项错误。
B、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无明显现象,需要借助指示剂才能判断出反应发生,故选项正确。
C、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交换成分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现象明显,不需借助酸碱指示剂就能判断出反应发生,故选项错误。
D、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锌溶液和铜,会观察到锌的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现象明显,不需借助酸碱指示剂就能判断出反应发生,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碱盐的化学性质、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的现象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4.(2024秋 拱墅区校级期中)如图是一种简易的自动化彩色喷泉实验。注射器中是滴有紫包菜汁的氢氧化钠溶液(pH=10),小药瓶中充满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实验开始时推动注射器使少量溶液进入小药瓶,然后松开手,可以观察到注射器活塞向左移动,小药瓶中出现了美丽的彩色喷泉。已知紫包菜汁的变色范围如表所示,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pH <6.5 7.0﹣7.1 7.5﹣8.5 8.5﹣12.0 >12.5
颜色 粉红色 紫色 蓝色 绿色 黄色
A.滴有紫包菜汁的氢氧化钠溶液呈绿色
B.小药瓶中液体颜色变化依次为:粉红色﹣﹣紫色﹣﹣蓝色﹣﹣绿色
C.液体颜色为粉红色时小药瓶中所含的溶质是NaCl
D.紫包菜汁可以用做酸碱指示剂
【答案】C
【分析】根据紫包菜汁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的变色情况来分析。
【解答】解:A、氢氧化钠溶液的pH=10,由紫包菜汁的变色范围表可知,滴有紫包菜汁的氢氧化钠溶液呈绿色,故正确;
B、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得到盐酸,显酸性,注射器中是滴有紫包菜汁的氢氧化钠溶液(pH=10),所以在注射器中溶液为绿色,实验开始时推动注射器使少量溶液进入小药瓶,然后松开手,开始盐酸过量,最后氢氧化钠过量,小药瓶中液体颜色变化依次为:粉红色﹣﹣紫色﹣﹣蓝色﹣﹣绿色,故正确;
C、液体颜色为粉红色时说明溶液显酸性,盐酸过量,小药瓶中所含的溶质是NaCl和HCl,故错误;
D、紫包菜汁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的颜色明显不同,可以用做酸碱指示剂,故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酸碱指示剂的使用以及酸碱有关的反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要求同学们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以及反应时的有关现象,以便灵活应用。
5.(2023秋 椒江区校级期中)人体内一些体液的正常pH值范围如下表,据此表判断正确的是(  )
体液 尿液 胃液 血浆 胰液
pH 4.7~8.4 0.9~1.5 7.35~7.45 7.5~8.0
A.人体的尿液一定呈碱性
B.人体的胃液含有H+
C.人体的胰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pH试纸能精确测得以上体液的pH
【答案】B
【分析】A、根据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胃液的酸碱性进行判断。
C、根据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pH试纸测得的结果是整数判断。
【解答】解:A、尿液的pH为4.7﹣8.4,可能显酸性、中性或碱性,故选项错误。
B、胃液的pH为0.9﹣1.5,小于7,显酸性,因此人体的胃液含有H+,故选项正确。
C、胰液的pH为7.5﹣8.0,大于7,显碱性,因此人体的胰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故选项错误。
D、pH试纸测得的结果是整数,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6.(2021秋 北仑区期中)某学习小组用黑枸杞提取液作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室温时,将蒸馏水和不同pH的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放入14支试管中,分别向每支试管中滴加3滴黑枸杞提取液。实验结果如下:
pH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颜色 粉红 粉红 粉红 浅紫 浅紫 紫 紫 蓝 蓝 深蓝 深蓝 灰绿 黄 黄棕
实验二:室温时,向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的4种物质,各滴加3滴黑枸杞提取液。
实验结果如下:
物质 稀盐酸 牛奶 蒸馏水 炉具清洁剂
颜色 粉红 紫 紫 黄
回答下列问题:
(1)炉具清洁剂的pH为 13 。
(2)根据实验现象,不能确定牛奶呈中性的理由是 牛奶滴加黑枸杞提取液后为紫色,而紫色对应的pH为6和7 。
(3)小苏打溶液的pH为8.3,向小苏打溶液中加3滴黑枸杞提取液,再滴入稀盐酸至过量,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有气泡生成、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后变为紫色,最后变为粉红色 。
【答案】(1)13;
(2)牛奶滴加黑枸杞提取液后为紫色,而紫色对应的pH为6和7;
(3)有气泡生成、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后变为紫色,最后变为粉红色。
【分析】(1)根据炉具清洁剂使试剂的变色情况来分析;
(2)根据牛奶使试剂变色的情况来分析;
(3)根据试剂的变色情况来分析。
【解答】解:(1)炉具清洁剂能使黑枸杞提取液变黄色,由表格信息可知,能使黑枸杞提取液变黄色的溶液pH为13,故填:13;
(2)在实验一中,牛奶中加入黑枸杞提取液,显紫色,对照1﹣1中数据,此时pH=6或pH=7都会出现此种颜色变化,因此不能判断牛奶是否为中性;故填:牛奶滴加黑枸杞提取液后为紫色,而紫色对应的pH为6和7;
(3)根据题目信息可知,小苏打溶液(pH为8.3)加入黑枸杞提取液溶液显蓝色,当加入稀盐酸后,稀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为气体,会看到气泡,盐酸过量后,溶液显酸性,溶质含有稀盐酸,则黑枸杞提取液在稀盐酸中显粉红色,因此可以看到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后变为紫色,最后变为粉红色;故填:有气泡生成、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后变为紫色,最后变为粉红色。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7.(2023秋 诸暨市期中)将浓盐酸和浓硫酸敞口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此过程中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图像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分析】浓盐酸有挥发性,浓硫酸有吸水性,据此分析。
【解答】解: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敞口放置有氯化氢挥发,溶质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浓硫酸有吸水性,敞口放置吸收空气中的水,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故选:A。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酸和碱的化学性质,解决本考点需要根据实验现象,综合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此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实验题中。
8.(2023秋 嵊州市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的质量增加
B.浓盐酸在空气中会冒白烟
C.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减小
D.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增大
【答案】C
【分析】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溶液的质量减少,故选项说法错误。
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装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从浓盐酸中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瓶口上方有白雾产生,故选项说法错误。
C、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减小,故选项说法正确。
D、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减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溶液组成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2022秋 鹿城区校级期中)用毛笔蘸取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稀硫酸在竹片上画画,然后把竹片放在小火上烘干,在竹片上就得黑色或褐色的画,一幅精美的竹片画就制成了。
(1)稀硫酸在烘干的过程中水分蒸发成为浓硫酸,浓硫酸使富含纤维素的竹片呈现黑色或褐色,属于浓硫酸的  脱水 性。
(2)直接用浓硫酸在竹片上画画具有危险性,必须将浓硫酸进行稀释,如图2,稀释浓硫酸操作正确的是  D 。
【答案】(1)脱水;
(2)D。
【分析】(1)根据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来分析;
(2)根据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方法来分析。
【解答】解:(1)稀硫酸在烘干的过程中水分蒸发成为浓硫酸,浓硫酸使富含纤维素的竹片呈现黑色或褐色,属于浓硫酸的脱水性;故答案为:脱水;
(2)浓硫酸的稀释从理论上来说,是指将浓硫酸加水变成稀硫酸的过程,但由于水的密度较小,浮在浓硫酸上面,而浓硫酸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的热,使水立刻沸腾,造成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这是非常危险的。因此,浓硫酸稀释时,一定要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浓硫酸的脱水性以及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0.(2024秋 苍南县期中)物质的结构、性质与用途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合理利用三者关系,能更好地服务人类。性质一用途:稀硫酸能去除钢铁表面的铁锈(氧化铁),这是利用其化学性质中(  )
A.能与某些碱反应
B.能与某些金属反应
C.能与某些盐反应
D.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答案】D
【分析】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等反应),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稀硫酸能去除钢铁表面的铁锈(氧化铁),利用的是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氧化铁属于金属氧化物,利用其化学性质中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的化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等反应)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2024秋 拱墅区校级期中)小金想要研究酸的性质,开展了一系列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②和③中产生的气体种类相同
B.实验④和⑤中溶液变色现象相同
C.由实验①的现象可知稀硫酸具有酸性
D.实验③是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的反应
【答案】C
【分析】A、稀硫酸和镁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稀硫酸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
B、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
C、显酸性溶液能使石蕊变红色。
D、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的反应是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解答】解:A、②中稀硫酸和镁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③中稀硫酸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产生气体不同,该选项不正确。
B、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硫酸铁溶液显黄色,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硫酸亚铁溶液显浅绿色,溶液颜色不同,该选项不正确。
C、溶液变红色,说明稀硫酸显酸性,该选项正确。
D、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的反应是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2.(2023秋 浙江期中)思维导图有利于系统地归纳整理知识。如图为硫酸相关知识的思维导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若金属为Mg和Cu,分别加入稀硫酸中,金属表面都能产生气泡
B.若金属氧化物是Fe2O3,可用稀硫酸与Fe2O3反应制取FeSO4
C.若碱为NaOH,可以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证明两者发生了反应
D.若盐为Na2CO3,则反应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答案】C
【分析】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等反应)进行分析。
【解答】解:A、铜的金属活动性排在氢的后面,不会与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故A错误;
B、金属氧化物是Fe2O3,可用稀硫酸与Fe2O3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不会生成硫酸亚铁,故B错误;
C、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色,与酸性、中性溶液不变色,若碱为NaOH,可以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证明两者发生了反应,故C正确;
D、若盐为Na2CO3,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中有气泡生成,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3.(2023秋 嵊州市期中)某化学小组在课外活动时做了一个实验:在甲试管中装入固体物质,乙试管中装入液体试剂,按如图所示组装好仪器(图中铁架台等仪器已略去)。通过分液漏斗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同时打开止水夹,看到乙试管液体中有气泡冒出,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发现乙中液面上升,溶液变浑浊。符合以上实验现象的一组试剂是(  )
A.KNO3、BaCl2 B.Na2CO3、NaOH
C.Zn、Ba(NO3)2 D.KNO3、Na2CO3
【答案】C
【分析】根据题意,在甲试管中装入固体物质,乙试管中装入液体试剂,打开止水夹,同时通过分液漏斗加入足量稀硫酸,看到乙试管内溶液中有气泡冒出,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发现乙中液面上升,溶液变浑浊发现乙中溶液出现白色浑浊,说明甲中产生了气体,且能与乙中的溶液反应生成沉淀,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硝酸钾不能与硫酸反应生成气体,故选项错误。
B、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二氧化碳,使乙试管出现冒气泡的现象;关闭止水夹,生成的二氧化碳使甲中的压强增大,将稀硫酸压入乙试管,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溶液不会变浑浊,故选项错误。
C、锌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使乙试管出现冒气泡的现象;关闭止水夹,生成的氢气使甲中的压强增大,将稀硫酸、硫酸锌溶液压入乙试管,硫酸、硫酸锌溶液与Ba(NO3)2反应生成的硫酸钡是不溶于水酸的沉淀,使溶液变浑浊,故选项正确。
D、硝酸钾不能与硫酸反应生成气体,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甲中产生了气体且能与乙中的溶液反应生成沉淀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2023秋 温州期中)茶叶蛋蛋黄表面有一层黑色的物质(如图),它能否食用呢?小明取两个带有黑色物质的蛋黄开展实验,发现黑色物质不溶于水;可以溶于稀盐酸,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HCl+FeS=FeCl2+H2S↑,根据知识回答问题。
一定质量的HCl溶液中慢慢加入FeS后所得溶液中,下列不能正确反应其对应变化的(  )
A. B.
C. D.
【答案】B
【分析】根据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变化进行分析。
【解答】解:A、反应过程中,硫化氢的质量由零开始,不断增加,反应结束后质量不变,故不符合题意;
B、由于加入的FeS的质量大于H2S的质量,则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不断增加,但反应结束后溶液质量不变,故符合题意;
C、反应过程中,氯化亚铁的质量由零开始,不断增加,反应结束后质量不变,故不符合题意;
D、反应前后溶剂均为水,且水的质量不变,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比较简单,主要考查图像分析,分析图像时,不仅分析反应过程中的变化,还要分析起始和最终的量。
15.(2023秋 永康市期中)为了研究稀硫酸的性质,小金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分别将过量的稀硫酸滴入盛有Zn粒、Fe2O3粉末、Cu(OH)2固体和Ba(NO3)2溶液的4支试管中。关于实验现象和分析正确的是(  )
A.反应后4支试管中均得到无色溶液
B.Fe2O3粉末与稀硫酸反应会生成FeSO4
C.反应后的物质全部倒进废液缸不再发生新的反应
D.改成稀盐酸进行实验,实验现象都与稀硫酸相同
【答案】C
【分析】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等反应,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反应后4支试管中不是均得到无色溶液,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得到黄色溶液;氢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得到蓝色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B、Fe2O3粉末与稀硫酸反应会生成Fe2(SO4)3,故选项说法错误。
C、分别将过量的稀硫酸滴入盛有Zn粒、Fe2O3粉末、Cu(OH)2固体和Ba(NO3)2溶液的4支试管中,每支试管中稀硫酸过量,硫酸、硫酸锌、硫酸铁、硫酸铜、硝酸、硫酸钡之间不能发生反应,则反应后的物质全部倒进废液缸不再发生新的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D、改成稀盐酸进行实验,实验现象不是都与稀硫酸相同,硝酸钡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硝酸,稀盐酸和硝酸钡不能发生反应,无明显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的化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等反应)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6.(2023秋 慈溪市校级期中)烧杯中盛有一定质量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向其中先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100克,再滴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硫酸铜溶液200克,烧杯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与滴加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时烧杯中固体成分只有一种
B.b点时烧杯中溶液质量为204.6克
C.c点时烧杯中固体铜的质量为6.4克
D.烧杯中原铁粉和铜粉混合物质量为14.8克
【答案】B
【分析】A、根据a点时表示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来分析判断;
B、根据硫酸的质量求出与硫酸反应的铁粉质量和氢气的质量,进而求出m,结合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判断;
C、根据图中数据来分析判断;
D、根据硫酸的质量求出与硫酸反应的铁粉质量,进而求出m来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由图可知,a点后加入硫酸铜固体质量增加,说明a点时表示硫酸恰好完全反应,铁过量,由于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则a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硫酸亚铁,故正确;
B、设硫酸消耗的铁粉的质量为x,生成氢气的质量为y。
Fe+H2SO4=FeSO4+H2↑
56 98 2
x 100g×9.8% y
x=5.6g
y=0.2g
则m=12.0+5.6=17.6,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b点时烧杯中溶液质量为17.6g+200g﹣12.8g﹣0.2g=204.6g,故正确;
C、由图可知,c点时烧杯中固体铜的质量为12.8g,故错误;
D、结合前面分析可知,烧杯中原铁粉和铜粉混合物质量为17.6g,故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是化学反应中定量关系和图象相结合的题型,题目难度较大,要准确解答此类题,关键要对化学反应知识熟练,并能结合图象的数学意义综合考虑。
17.(2023秋 越城区校级期中)表面布满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的铁钉放入盛有稀硫酸的密闭容器中,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压强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d点时H2SO4反应完,且温度高于a点
B.整个反应过程,溶液中逐渐减少
C.当压强为115千帕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FeSO4
D.cd段压强减小是因为铁和稀硫酸反应结束,不再放热
【答案】D
【分析】根据氧化铁和铁与硫酸反应的过程中温度、溶液中溶质以及微观粒子的变化分析。
【解答】解:A、表面布满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的铁钉放入盛有稀硫酸的密闭容器中,硫酸先与表面的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此时没有气体产生,气压不变,当氧化铁反应完后铁再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且反应放热,故气压增大,当完全反应时达到c点,压强达到最大值,之后热量散失,温度降低至室温时,压强减小到d点,故d点温度与a点相等,故A错误;
B、整个反应过程中的方程式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Fe+H2SO4=FeSO4+H2↑,由方程式可知硫酸根离子没有发生变化,故B错误;
C、当压强为115千帕时,此时反应过程是氧化铁与硫酸已反应完,铁与硫酸反应进行中,故溶液中的溶质有硫酸铁、硫酸亚铁和硫酸三种物质,故C错误;
D、影响cd段压强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是因为完全反应后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明确氧化铁和铁与硫酸反应的过程中温度、溶液中溶质以及微观粒子的变化是解答本题关键。
18.(2023秋 越城区校级期中)运用科学知识填空。
(1)芋艿(俗称毛艿)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新鲜芋艿在去皮时会出现一种白色的液汁,液汁内含有一种碱性物质——皂角苷,沾上它会奇痒难忍,若在患处涂抹适量厨房中的  食醋 (填物质名称),则通过中和反应从而达到较好的止痒效果。
(2)小艾同学以稀硫酸为主题,绘制的“多彩酸世界”思维导图如图。
若想实现④,得到黄色溶液,可选用的金属氧化物是  Fe2O3 (填化学式)。若选用BaCl2溶液实现⑤,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aCl2+H2SO4=BaSO4↓+2HCl 。
【答案】(1)食醋;
(2)Fe2O3;BaCl2+H2SO4=BaSO4↓+2HCl。
【分析】(1)根据芋的汁液呈碱性,需要加入酸性物质与其发生中和反应来分析;
(2)根据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黄色的硫酸铁溶液和水,以及氯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来分析。
【解答】解:(1)芋的汁液呈碱性,需要加入酸性物质与其发生中和反应,所以可在患处涂抹厨房中的食醋。
(2)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黄色的硫酸铁溶液和水,所以若想实现④,得到黄色溶液,可选用的金属氧化物是:Fe2O3;若选用BaCl2溶液实现⑤,该反应是氯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H2SO4=BaSO4↓+2HCl。
故答案为:
(1)食醋;
(2)Fe2O3;BaCl2+H2SO4=BaSO4↓+2HCl。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酸的化学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9.(2023秋 义乌市校级月考)如图所示是为了验证稀硫酸化学性质所做的两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A实验最终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溶液呈蓝色 。
(2)C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aCl2+H2SO4=BaSO4↓+2HCl 。
【答案】(1)溶液呈蓝色;
(2)BaCl2+H2SO4=BaSO4↓+2HCl。
【分析】(1)根据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C实验中氯化钡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稀硫酸中加入石蕊,石蕊试液会变红色,当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中溶质为氢氧化钠和硫酸钠,呈碱性,石蕊试液最终会呈蓝色。
(2)C实验中氯化钡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H2SO4=BaSO4↓+2HCl。
故答案为:
(1)溶液呈蓝色;
(2)BaCl2+H2SO4=BaSO4↓+2HCl。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的化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等反应)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0.(2023秋 金东区期中)某兴趣小组同学进行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实验结束后,他们把A、B两支试管中的物质倒入乙图烧杯中,充分混合后观察到有红褐色絮状沉淀生成,溶液呈黄色。
(1)图甲中A试管充分反应后,有剩余的反应物为  氢氧化钠 。
(2)通过以上现象能确定烧杯中溶液含有的溶质是  氯化钠、氯化铁 。
【答案】(1)氢氧化钠。
(2)氯化钠、氯化铁。
【分析】把A、B两支试管中的物质倒入乙图烧杯中,充分混合后观察到有红褐色絮状沉淀生成,是因为A中过量的氢氧化钠和B中生成的氯化铁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和氯化钠,同时说明盐酸完全反应,溶液呈黄色,说明溶液中含有氯化铁,即B中氯化铁过量。
【解答】解:(1)图甲中A试管充分反应后,有剩余的反应物为氢氧化钠。
故答案为:氢氧化钠。
(2)通过以上现象能确定烧杯中溶液含有的溶质是反应生成的氯化钠和过量的氯化铁。
故答案为:氯化钠、氯化铁。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1.(2023秋 嵊州市期中)某科学活动小组以“酸的化学性质”为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观察到产生气泡是试管  ②④ (选填“①”、“②”、“③”、“④”、“⑤”)。
(2)试管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HCl+CuO=CuCl2+H2O 。
(3)完成对酸的性质探究,观察到试管⑤中溶液变蓝色物质,X可能是  氢氧化铜或氧化铜 。
【答案】(1)②④;
(2)2HCl+CuO=CuCl2+H2O;
(3)氢氧化铜或氧化铜。
【分析】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等反应)进行分析。
【解答】解:(1)锌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实验中观察到产生气泡是试管②④;
(2)试管③中的反应是盐酸和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化学方程式是:2HCl+CuO=CuCl2+H2O;
(3)完成对酸的性质探究,观察到试管⑤中溶液变蓝色物质,X可能是氢氧化铜或氧化铜。
故答案为:(1)②④;
(2)2HCl+CuO=CuCl2+H2O;
(3)氢氧化铜或氧化铜。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2.(2022秋 杭州期中)如图表示酸溶液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得到的不同颜色的溶液,请根据图回答:
(1)试剂A的名称是  紫色石蕊试液 。
(2)若B是氧化物,则B的化学式为  Fe2O3 。
(3)若C是单质,则X与C的反应现象为  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
(4)若X是稀硫酸,D是碱,则X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SO4+Cu(OH)2=CuSO4+2H2O 。
(5)蓝色溶液与C反应生成浅绿色溶液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置换反应 。
【答案】(1)紫色石蕊试液;
(2)Fe2O3;
(3)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4)H2SO4+Cu(OH)2=CuSO4+2H2O;
(5)置换反应。
【分析】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等反应)进行分析。
【解答】解:(1)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所以试剂A的名称是紫色石蕊试液;
(2)若B是氧化物,三价的铁离子在溶液中显黄色,所以B的化学式为Fe2O3;
(3)若C是单质,X与C的反应是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实验现象为: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4)若X是稀硫酸,D是碱,X和D的反应是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H2SO4+Cu(OH)2=CuSO4+2H2O;
(5)蓝色溶液与C反应生成浅绿色溶液的反应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故答案为:(1)紫色石蕊试液;
(2)Fe2O3;
(3)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
(4)H2SO4+Cu(OH)2=CuSO4+2H2O;
(5)置换反应。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3.(2022秋 新昌县期中)某班同学为验证酸的化学通性,做了五组实验。分析并回答问题。
(1)A组试管中都产生H2.若要制得较纯的H2,选稀硫酸而不选盐酸的原因是 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使制得的氢气中混有氯化氢气体 。
(2)B组试管中实验现象相同,该现象是 红棕色固体逐渐减少,溶液变成黄色 。
(3)写出C组任一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OH+HCl=NaCl+H2O或2NaOH+H2SO4=Na2SO4+2H2O 。
(4)上述五组实验中没有体现酸的通性的是 D (填序号)。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根据盐酸具有挥发性,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氧化铁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进行分析解答。
(3)氢氧化钠溶液能与盐酸、硫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等反应),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制得的氢气中混有氯化氢气体,不纯净。
(2)氧化铁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硫酸铁和水,生成的氯化铁、硫酸铁溶液显黄色,会观察到红棕色固体逐渐减少,溶液变成黄色。
(3)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NaOH+H2SO4=Na2SO4+2H2O、NaOH+HCl=NaCl+H2O。
(4)酸能与酸碱指示剂、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等反应,ABCE分别能体现酸能与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碳酸盐等反应;D中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硫酸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盐酸与硝酸盐反应,硫酸与盐酸盐反应,故五组实验中没有体现酸的通性的是D。
故答案为:答案:(1)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使制得的氢气中混有氯化氢气体;(2)红棕色固体逐渐减少,溶液变成黄色;(3)NaOH+HCl=NaCl+H2O或2NaOH+H2SO4=Na2SO4+2H2O;(4)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的化学性质(能与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碳酸盐等反应)、物理性质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4.(2024秋 瑞安市期中)小科发现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颗粒会很快变成了如图的“浆糊”状态,其主要原因是氢氧化钠固体(  )
A.吸收热量熔化 B.吸收水分潮解
C.与二氧化碳反应 D.氧化分解
【答案】B
【分析】根据氢氧化钠的性质来分析。
【解答】解:氢氧化钠固体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发生潮解,所以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颗粒会很快变成了如图的“浆糊”状态;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的性质,难度不大。
25.(2023秋 椒江区校级期中)下列四幅图,能说明烧碱用途的是(  )
A.金属切割及焊接 B.建筑材料
C.制肥皂 D.人工降雨
【答案】C
【分析】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金属切割和焊接利用的是氧气的助燃性,错误;
B、烧碱不能作建筑材料,错误;
C、烧碱可以用于制造肥皂,正确;
D、烧碱不能用于人工降雨,错误;
故选:C。
【点评】掌握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6.(2023秋 路桥区校级月考)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钠呈碱性,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
B.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干燥氧气
C.稀盐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可除铁锈
D.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作燃料
【答案】C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氢氧化钠呈碱性,但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作治疗胃酸过多,故选项说法错误。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可干燥氧气,故选项说法错误。
C、稀盐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稀盐酸可用于除铁锈,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氧气能支持燃烧,但具有可燃性,不能用作燃料,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了解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7.(2023秋 义乌市校级月考)下列各组气体中均混有水蒸气,其中可以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的是(  )
A.CO、H2、HCl B.SO2、CO2、HCl
C.H2、O2、N2 D.SO2、H2、CO
【答案】C
【分析】氢氧化钠固体不能干燥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等溶于水显酸性的气体,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HCl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不能用NaOH固体干燥,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SO2、CO2、HCl均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用NaOH固体干燥,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H2、O2、N2均不与氢氧化钠反应,故可以用NaOH固体干燥,故选项符合题意。
D、SO2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不能用NaOH固体干燥,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是对干燥剂知识的考查,掌握干燥剂不能与被干燥的气体发生化学反应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8.(2022秋 慈溪市校级期中)在某些食品的包装袋内,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的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主要成分为生石灰”(如图)。如果将小纸袋拿出来放在空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会发现纸袋内的白色固体颗粒黏在一起成为块状。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对纸袋内的物质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白色块状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同学们猜想该固体有CaO、Ca(OH)2中的一种或两种。你认为还可能有  CaCO3 。
【实验验证】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1 取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用手触摸试管外壁。 试管外壁  发热 ,试管底部有白色固体 样品中一定含有CaO
实验2 将实验1中液体过滤,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通入  二氧化碳 气体。 滤液变浑浊 样品中一定含有Ca(OH)2
实验3 取少量实验2中的滤渣,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固体全溶,有气泡产生  样品中含有你猜想的物质
【反思评价】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滤液中一定含有Ca(OH)2,样品中不一定含有Ca(OH)2。理由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CaO+H2O=Ca(OH)2 。
【拓展应用】(1)若证明实验2滤液中Ca(OH)2的存在,选用下列物质中的  BC (填字母)也可达到实验目的。
A.稀硝酸
B.酚酞溶液
C.碳酸钠溶液
(2)实验室中,易与空气中某些物质反应的药品更要  密封 保存。
【答案】猜想假设:CaCO3;
实验验证:实验1:发热;
实验2:二氧化碳;
实验3:固体全溶,有气泡产生;
反思评价:CaO+H2O=Ca(OH)2;
拓展应用:(1)BC;
(2)密封。
【分析】猜想假设:根据Ca(OH)2可以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碳酸钙和水进行分析;
实验验证:实验1:根据氧化钙和水反应产生氢氧化钙的同时放出大量的热进行分析;
实验2:根据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会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水进行分析;
实验3:根据碳酸钙和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分析;
反思评价:根据滤液中的氢氧化钙,有可能是氧化钙和水反应产生的氢氧化钙进行分析;
拓展应用:根据硝酸和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硝酸钙和水,没有现象,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酚酞溶液遇到碱性溶液会变红,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进行分析;
(2)根据易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应的药品,需要将其与空气隔绝进行分析。
【解答】解:猜想假设:Ca(OH)2可以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碳酸钙和水,则还可能有碳酸钙;故答案为:CaCO3;
实验验证:实验1:样品中有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产生氢氧化钙的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则会观察到试管外壁发热;故答案为:发热;
实验2: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会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水,则滤液变浑浊,则通入的是二氧化碳气体;故答案为:二氧化碳;
实验3:滤渣中有碳酸钙,碳酸钙和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加入的盐酸足量,将碳酸钙完全反应,则会观察到固体全溶,有气泡产生;故答案为:固体全溶,有气泡产生;
反思评价:滤液中的氢氧化钙,有可能是氧化钙和水反应产生的氢氧化钙,方程式是:CaO+H2O=Ca(OH)2,所以样品中不一定含有氢氧化钙;故答案为:CaO+H2O=Ca(OH)2;
拓展应用:(1)证明实验2滤液中Ca(OH)2的存在,
A、硝酸和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硝酸钙和水,没有现象;故A错误;
B、因为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酚酞溶液遇到碱性溶液会变红,如果滴入酚酞溶液后溶液变红,则有氢氧化钙,反之则没有氢氧化钙;故B正确;
C、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溶液中有氢氧化钙,则会有沉淀产生;反之,则没有沉淀产生;故D正确;
故答案为:BC;
(2)易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应的药品,需要将其与空气隔绝,则要密封保存,故答案为:密封。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组成成分的探究等,注意在书写化学方程式后,首先检查化学式,再检查是否配平、反应条件和沉淀、气体符号的标注。
29.(2024秋 西湖区校级月考)下列是探究碱性质的实验,都能发生反应且反应中体现了“碱的通性”的组合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C
【分析】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非金属氧化物、酸、盐等反应),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①氢氧化钡、氢氧化钙均能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能体现碱的通性。
②氢氧化钡、氢氧化钙溶液均显碱性,均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能体现碱的通性。
③氢氧化钡、氢氧化钙溶液均能与碳酸钾溶液反应,分别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钾、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钾,能发生反应是因为碱溶液中的金属离子不同,不能体现碱的通性。
④氢氧化钡、氢氧化钙溶液均能与二氧化硫反应,分别生成亚硫酸钡沉淀和水、亚硫酸钙沉淀和水,能体现碱的通性。
故①②④是都能发生反应且反应中体现了“碱的通性”的组合。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碱的化学性质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0.(2024秋 浙江月考)我国研制的航天员舱外服为航天员成功进行太空行走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太空中已经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航天员舱外服内含有性质与氢氧化钠相似的氢氧化锂(LiOH)。下列有关氢氧化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是一种碱,其水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蓝
B.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C.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LiOH+CO2=LiCO3+H2
D.能与氧化铁发生反应
【答案】B
【分析】根据航天员舱外服内含有性质与氢氧化钠相似的氢氧化锂,即氢氧化锂性质与氢氧化钠相似,结合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氢氧化锂性质与氢氧化钠相似,属于碱,显碱性,其水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氢氧化锂性质与氢氧化钠相似,氢氧化锂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锂,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氢氧化锂性质与氢氧化钠相似,氢氧化锂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锂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LiOH+CO2=Li2CO3+H2O,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氢氧化锂属于碱,不能与氧化铁发生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碱的化学性质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1.(2024秋 杭州月考)只含一种杂质的硫酸溶液M,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后,再加足量的稀盐酸,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M中一定含有碳酸钠
B.图中ab间(不含a、b两点)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色
C.bc段表示沉淀部分消失,有气泡产生
D.c点后溶液中的溶质为2种
【答案】B
【分析】根据酸的化学性质及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来分析。
【解答】解:A、只含一种杂质的硫酸溶液M中一定不含碳酸钠,因为硫酸与碳酸钠会反应,二者不能共存,故A不正确;
B、图中ab间(不含a、b两点)是过量的氢氧化钡与盐酸反应的过程,过程中呈碱性,滴入酚酞溶液变红,故B正确;
C、当杂质为氯化镁时,与氢氧化钡反应产生氢氧化镁沉淀,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没有气泡产生,故C不正确;
D、d点溶液中的溶质有氯化钡、被盐酸溶解的沉淀形成的氯化物盐、氯化氢等溶质,故D不正确;
故选:B。
【点评】掌握酸的化学性质是解答本题关键。
32.(2023秋 杭州期中)氢氧化铯是一种可溶性碱,其分子式是CsOH,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CsOH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变成红色
B.CsOH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CsOH═Cs2++2OH﹣
C.CsOH溶液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
D.CsOH与硫酸反应生成的盐的分子式为CsSO4
【答案】C
【分析】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非金属氧化物、酸、盐等反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CsOH溶液显碱性,能使紫色的石蕊变成蓝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B、CsOH在水中的电离出铯离子和氢氧根离子,CsOH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CsOH═Cs++OH﹣,故选项说法错误。
C、CsOH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D、CsOH中氢氧根显﹣1价,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CsOH与硫酸反应生成的盐的分子式为Cs2SO4,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碱的化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非金属氧化物、酸、盐等反应)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3.(2023秋 西湖区校级期中)小桐同学学习了碱的性质后,对实验室中一瓶久置的NaOH溶液是否变质产生了疑虑,他设计了以下4种实验方案,其中正确的是(  )
A.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若变蓝,则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
B.加少量的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
C.加适量CuSO4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则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
D.加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
【答案】D
【分析】A.结合石蕊和碱的现象进行分析;
B.结合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进行分析;
C.结合复分解反应进行分析;
D.结合碳酸钠和氢氧化钡反应进行分析。
【解答】解:A.氢氧化钠变质会变成碳酸钠,碳酸钠溶液呈碱性,遇到紫色石蕊也会变蓝,故选项错误;
B.少量盐酸会先和氢氧化钠反应,因此无法确定是否有碳酸钠,故选项错误;
C.碳酸钠和氢氧化铜也会反应,故选项错误;
D.碳酸钠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因此可以证明氢氧化钠变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D。
【点评】碳酸根的检验,需要排除其他离子的干扰。
34.(2023秋 洞头区期中)小明围绕“认识物质性质”的思维模型展开如下实验,某气体X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且不产生其他气体。向充满气体X的烧瓶中注入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结束后打开止水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变化看,烧杯中的水会倒流至烧瓶中
B.从性质看,气体X可能会与Ca(OH)2反应
C.从结构看,气体有可能是二氧化碳气体
D.从应用看,用氢氧化钠固体干燥气体X
【答案】D
【分析】根据气体X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且不产生其他气体,装置内气压减小进行分析。
【解答】解:气体X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且不产生其他气体,装置内气压减小。
A、从变化看,烧杯中的水会倒流至烧瓶中,故A正确;
B、从性质看,气体X可能会与Ca(OH)2反应,会导致装置内气压减小,故B正确;
C、从结构看,气体有可能是二氧化碳气体,故C正确;
D、气体X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所以从应用看,用氢氧化钠固体不能干燥气体X,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35.(2023秋 玉环市校级期中)一定温度下,向agFeCl3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溶液的质量与加入NaOH固体的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MP段发生的反应为:FeCl3+3NaOH=3NaCl+Fe(OH)3↓
B.m﹣n=c﹣b
C.P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的种类有三种
D.生成Fe(OH)3的质量为(n﹣c+a)g
【答案】B
【分析】根据一定温度下,向agFeCl3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氢氧化钠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当氯化铁完全反应后,氢氧化钠固体还能继续溶解,但是不能无限溶解,当氢氧化钠达到饱和状态时,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也不再改变进行分析。
【解答】解:一定温度下,向agFeCl3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氢氧化钠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则开始加入的ng氢氧化钠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由图象可知,Fe(OH)3沉淀完全时消耗NaOH的质量为ng;再加入的(m﹣n) g 氢氧化钠固体溶解于水中,当加到mg时氢氧化钠固体时,溶液的质量不再增加,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已达到饱和状态,即P点对应的溶液中NaOH达到饱和状态。
A、由以上分析可知,MP段是氯化铁反应完了,氢氧化钠固体继续溶解;故A说法不正确;
B、MP段是氯化铁反应完了,氢氧化钠固体继续溶解,所以溶液增加的质量c﹣b等于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的质量m﹣n;故B说法正确;
C、P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有氢氧化钠、生成的氯化钠两种;故C说法不正确;
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当加入的氢氧化钠固体与氯化铁溶恰好反应时,氯化铁溶液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氢氧化铁沉淀的质量与氯化钠溶液的质量总和,即ag+ng=生成 Fe (OH)3沉淀质量+bg,则生成Fe (OH)3的质量为(n﹣b+a)g,故D说法不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是一个图象题,解题时根据碱与盐的反应原理、质量守恒定律以及饱和溶液的形成过程来分析解答即可,难度适中。
36.(2024秋 瑞安市期中)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物质性质决定用途。如图是小科构建的氢氧化钙部分知识网络,其中“—”表示相连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X与图中所给物质的类别不同。请回答:
(1)酚酞试液在Ca(OH)2溶液中显红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离子是  OH﹣ 。
(2)列举熟石灰的一种用途  改良酸性土壤 。
(3)X溶液能与Ca(OH)2溶液反应,则X溶液可能是  碳酸钠 。(写出一个即可)
【答案】(1)OH﹣;
(2)改良酸性土壤;
(3)碳酸钠。
【分析】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非金属氧化物、酸、盐等反应)进行分析。
【解答】解:(1)酚酞试液在Ca(OH)2溶液中显红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离子是OH﹣;
(2)熟石灰的一种用途是:改良酸性土壤;
(3)X溶液能与Ca(OH)2溶液反应,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所以X溶液可能是碳酸钠。
故答案为:(1)OH﹣;
(2)改良酸性土壤;
(3)碳酸钠。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37.(2023秋 平湖市期中)归纳总结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晓明同学用图总结了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即NaOH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1)为了验证反应①,晓明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NaOH液中,溶液变成 红 色.
(2)依据反应②说明NaOH必须密封保存,否则在空气中要变质,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NaOH+CO2═Na2CO3+H2O .
(3)为了验证反应④能够发生,你选择的物质是 C .
A.Na2CO3B.HCl C.CuSO4D.NaCl.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已有的氢氧化钠的性质以及物质间反应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故填:红;
(2)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填:2NaOH+CO2═Na2CO3+H2O;
(3)A、碳酸钠属于盐,但是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B、盐酸属于酸,不属于盐;C、硫酸铜属于盐,能与氢氧化钠反应;D、氯化钠属于盐,但是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故填: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氢氧化钠的有关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38.(2023秋 拱墅区校级期中)请同学们根据常见的可溶性碱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同时挤压图甲中A、B装置的胶头滴管,能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现象是  A中气球大于B中气球 。
(2)为了验证氢氧化钠能与盐反应,可选择的物质是  BD (可多选)。
A.碳酸钙  B.氯化铁  C.硝酸钡  D.硫酸铜
(3)为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用如图乙所示的A,B,C三种方案(每种方案的两支试管中事先分别加入等量的上述两种溶液),其中可行的方案是  A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还能够与氢氧化钠反应,这两个原因引起的锥形瓶内气压变化肯定大于一个原因引起的,那么A中气球的体积肯定大于B中气体的体积进行分析;
(2)根据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
(3)方案A、根据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的现象进行分析;
方案B、根据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能与稀盐酸反应,但是都无明显现象进行分析;
方案C、根据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时碱,滴入酚酞试液都变成红色进行分析。
【解答】解:(1)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还能够与氢氧化钠反应,这两个原因引起的锥形瓶内气压变化肯定大于一个原因引起的,那么A中气球的体积肯定大于B中气体的体积;同时挤压图甲中、B装置的胶头滴管,能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现象是:A中气球大于B中气球;故答案为:A中气球大于B中气球;
(2)AC、碳酸钙、硝酸钡与氢氧化钠都不反应,故A、C不合题意;
B、氯化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故B符合题意;
D、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故D符合题意;
故选:BD;
(3)方案A、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没有明显现象;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可以区分二者,故A方案正确;
方案B、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能与稀盐酸反应,但是都无明显现象,无法区分,故方案B不可行;
方案C、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是碱,滴入酚酞试液都变成红色,无法区分,故方案C不可行;
故选:A。
【点评】掌握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主要化学性质是解题关键。
39.(2023秋 江北区校级期中)在化学实验中,有时药品的滴加顺序不同会导致实验现象不同。某同学使用图甲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广口瓶内气球的体积变化与滴加药品体积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A点表示开始滴加某种药品,B点表示开始滴加另一种药品(不考虑由于滴入液体的体积及反应导致的温度变化对集气瓶内气压的影响)。据图回答:
(1)实验中首先加入的试剂是  盐酸 。
(2)BC段气球体积不变的原因(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NaOH+HCl═NaCl+H2O 。
(3)CD段气球体积增大的原因是  CO2+2NaOH=Na2CO3+H2O 。
【答案】(1)稀盐酸;
(2)NaOH+HCl═NaCl+H2O。
(3)CO2+2NaOH=Na2CO3+H2O。
【分析】(1)A点表示开始滴加某种药品,B点表示开始滴加另一种药品,至B点前,气球的体积不变,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稀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分析回答;
(3)根据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A点表示开始滴加某种药品,B点表示开始滴加另一种药品,至B点前,气球的体积不变,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能与稀盐酸反应,则实验中首先加入的试剂是稀盐酸;若先滴加的是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瓶内压强减小,气球会膨胀。
(2)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没有气体生成也没有气体参加反应,瓶内的压强不变,所以BC段气球体积不变,反应的方程式是:NaOH+HCl═NaCl+H2O;
(3)稀盐酸反应完后,氢氧化钠再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消耗了瓶中的二氧化碳气体,瓶内的压强减小,在大气的作用下气球体积增大,反应的方程式是:CO2+2NaOH=Na2CO3+H2O。
故答案为:(1)稀盐酸;
(2)NaOH+HCl═NaCl+H2O。
(3)CO2+2NaOH=Na2CO3+H2O。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反应的原理、熟练掌握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0.(2023秋 瓯海区期中)沙尘暴是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自然灾害之一,联盟环境监测实践小组的同学们对沙尘暴的成因及其后的雨水酸碱度的异常变化展开了研究:
[信息检索]我国西北地区,含有大量钠盐的干涸盐湖和盐碱地总面积约有50万平方公里,为沙尘暴的形成埋下隐患。
[猜想假设]沙尘暴中可能含有碳酸钠等碱性物质。
[进行实验]取少量盐碱地的土壤与蒸馏水按1:5的质量比在烧杯中混合,充分搅拌后静置,取上层清液作为待测液,用如图装置完成实验。
项目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 ①挤压胶头滴管a,滴入过量X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沙尘暴中含有Na2CO3,不含NaOH
②挤压胶头滴管b,滴入几滴酚酞溶液
(1)滴入的X溶液是  足量氯化钙溶液或氯化钡溶液 。
(2)实验步骤②中产生的实验现象是  酚酞溶液不变色 。
[反思评价]
(3)自然界的土壤中通常不含氢氧化钠,原因是  氢氧化钠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
【答案】(1)足量氯化钙溶液或氯化钡溶液;
(2)酚酞溶液不变色;
(3)氢氧化钠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分析】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氯化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氯化钠。
氢氧化钠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解答】解:(1)由实验结论:沙尘暴中含有Na2CO3,不含NaOH,故是检验氢氧化钠、碳酸钠,需要先检验并除尽碳酸钠,再检验氢氧化钠,故①挤压胶头滴管a,滴入足量氯化钙溶液或氯化钡溶液,氯化钙和氯化钡与碳酸钠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
(2)由于沙尘暴中含有Na2CO3,不含NaOH,碳酸钠已经除尽,挤压胶头滴管 b,滴入几滴酚酞溶液,酚酞溶液不变色。
(3)自然界的土壤中通常不含NaOH,理由是氢氧化钠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故答案为:(1)足量氯化钙溶液或氯化钡溶液;
(2)酚酞溶液不变色;
(3)氢氧化钠能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41.(2024秋 拱墅区校级期中)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探究NaOH与CO2是否发生反应,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方案一】从反应物角度探究NaOH与CO2是否发生反应。
(1)小诚同学设计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试管中,一段时间后打开止水夹K,观察到B中导管红墨水液面上升。小刘同学认为此现象不足以证明NaOH与CO2发生了反应,他的理由是  二氧化碳会溶于水并与水反应 。
(2)小施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图2所示装置验证小刘同学的观点。实验时分别迅速将注射器内的液体全部注入到装满CO2的甲乙烧瓶中,关闭注射器活塞,测得烧瓶内压强与时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
①乙装置注射器中的液体X为  45mL蒸馏水 。
②该实验能证明NaOH与CO2发生反应的依据是  最终甲烧瓶内压强比乙烧瓶更小 。
【方案二】从生成物角度探究NaOH与CO2是否发生反应。
【查阅资料】常温下,NaOH与Na2CO3在乙醇中的溶解度(g)如表。
NaOH Na2CO3
17.3 <0.01
小珊同学根据上述资料设计如表所示实验证明NaOH与CO2发生反应。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CO2气体通入到  NaOH的乙醇溶液 中 观察到溶液变浑浊 NaOH与CO2发生反应
【答案】【方案一】
(1)二氧化碳会溶于水并与水反应;
(2)①结合题意分析物质;②结合二氧化碳反应进行量的分析;
【方案二】NaOH的乙醇溶液。
【分析】【方案一】
(1)结合二氧化碳溶解性和水反应进行分析;
(2)①45mL蒸馏水;②最终甲烧瓶内压强比乙烧瓶更小
【方案二】结合对照实验进行分析。
【解答】解:【方案一】
(1)因为二氧化碳可以溶于水,且二氧化碳也可以和水反应,导致压强减小,故答案为:二氧化碳会溶于水并与水反应;
(2)①为了控制变量,加入的体积应该是45mL,②因为二氧化碳既可以和溶液中的水反应,也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所以最后甲中压强减小的比乙更厉害,故答案为:①45mL蒸馏水;②最终甲烧瓶内压强比乙烧瓶更小;
【方案二】为了验证上述实验,需要将水换成其他溶剂,所以将二氧化碳通入到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中,故答案为:NaOH的乙醇溶液。
【点评】结合二氧化碳和碱的反应进行分析。
42.(2022秋 椒江区校级期中)我国将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CO2的捕捉可减少碳排放。
(1)如图1是利用NaOH溶液“捕捉”(吸收)CO2部分流程图:
①操作①的名称是  过滤 。
②捕捉室中NaOH溶液常喷成雾状,优点是  增加气体与液体接触面积,利用气体充分吸收 。
(2)CaO固体也可以捕捉回收CO2,化学方程式为CaO+CO2 CaCO3。研究表明CaC2O4 H2O热分解制得的CaO疏松多孔,具有良好的CO2捕捉性能。取1.46gCaC2O4 H2O进行加热,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如图2。
①写出400~600℃范围内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C2O4CaCO3+CO↑  (CaC2O4 H2O的相对分子质量:146)。
②据图分析,CaO捕捉CO2的反应温度应  低于 (填“高于”或“低于”)800℃。
【答案】(1)①过滤。
②增加气体与液体接触面积,利用气体充分吸收。
(2)①CaC2O4CaCO3+CO↑。
②低于。
【分析】(1)①考查固液分离的常用方法;
②根据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分析回答此题;
(2)①根据实验数据分析产物名称,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
②根据碳酸钙的分解温度分析回答此题。
【解答】解:(1)①操作①实现了固液分离,常用的方法为过滤;
故答案为:过滤。
②氢氧化钠溶液喷成雾状,增加了与气体的接触面积,利于气体充分吸收;
故答案为:增加气体与液体接触面积,利用气体充分吸收。
(2)①CaC2O4 H2O中含有水的质量=1.46g×=0.18g,因此脱去水后质量为1.28g,所以400~600℃时只要草酸钙分解,草酸钙质量为1.28g,草酸钙分解生成碳酸钙,设碳酸钙质量为m,1.28g×=m×,m=1g,分解完为碳酸钙,减少质量为气体质量,正好为0.28g,草酸钙减少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质量也是0.28g,所以生成气体为一氧化碳,所以草酸钙在400﹣600℃温度分解反应生成碳酸钙和一氧化碳,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及气体符号,所以化学方程式为CaC2O4CaCO3+CO↑;
故答案为:CaC2O4CaCO3+CO↑。
②600﹣800℃时固体为碳酸钙,高于800℃后碳酸钙再加热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因此氧化钙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温度不能高于800℃,避免碳酸钙分解;
故答案为:低于。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43.(2023秋 婺城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关闭阀门K2,缓缓打开阀门K1,氢氧化钠溶液流入平底烧瓶,轻轻振荡,发现溶液仍显红色;然后,关闭K1,缓缓打开K2,发现C中溶液沿导管慢慢流入平底烧瓶,观察到立即有气泡产生,且溶液红色逐渐褪去。请解释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在溶液中也显碱性,所以溶液仍显红色;二氧化碳被吸收后,装置内的气压减小,关闭K1,缓缓打开K2,发现C中溶液沿导管慢慢流入平底烧瓶,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溶液红色逐渐褪去 。
【答案】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在溶液中也显碱性,所以溶液仍显红色;二氧化碳被吸收后,装置内的气压减小,关闭K1,缓缓打开K2,发现C中溶液沿导管慢慢流入平底烧瓶,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溶液红色逐渐褪去。
【分析】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解答】解:关闭阀门K2,缓缓打开阀门K1,氢氧化钠溶液流入平底烧瓶,轻轻振荡,发现溶液仍显红色;然后,关闭K1,缓缓打开K2,发现C中溶液沿导管慢慢流入平底烧瓶,观察到立即有气泡产生,且溶液红色逐渐褪去,原因是: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在溶液中也显碱性,所以溶液仍显红色;二氧化碳被吸收后,装置内的气压减小,关闭K1,缓缓打开K2,发现C中溶液沿导管慢慢流入平底烧瓶,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溶液红色逐渐褪去。
故答案为: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在溶液中也显碱性,所以溶液仍显红色;二氧化碳被吸收后,装置内的气压减小,关闭K1,缓缓打开K2,发现C中溶液沿导管慢慢流入平底烧瓶,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溶液红色逐渐褪去。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碱的,化学性质等,解决本考点需要根据实验现象,综合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44.(2023秋 永康市期中)
在化学实验中,有时药品的滴加顺序不同会导致实验现象不同。某同学使用图甲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结果集气瓶内气球的体积变化与滴加药品体积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不考虑由于滴入液体的体积及反应导致的温度变化对集气瓶内气压的影响)
(1)请结合图乙中的信息推断该同学先后开始滴加药品的点及相应的药品名称  盐酸;氢氧化钠 。
(2)根据图乙,请用科学原理解释先后加入药品后气球体积变化情况及原因。
【答案】(1)A盐酸;B氢氧化钠;
(2)A点加入盐酸,盐酸不与二氧化碳反应,AB段瓶内气压不变,球的体积不变。
【分析】(1)根据A点表示开始滴加某种药品,B点表示开始滴加另一种药品,至B点前,气球的体积不变进行分析;
(2)根据盐酸不能和二氧化碳反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进行分析。
【解答】解:B点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先与盐酸反应,BC段瓶内气压不变,球的体积不变;C点后剩余的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使瓶内气压减小,在大气压作用下,气球变大;反应结束后瓶内气压不变,气球的体积不再发生改变。
故答案为:(1)A盐酸;B氢氧化钠;
(2)A点加入盐酸,盐酸不与二氧化碳反应,AB段瓶内气压不变,球的体积不变。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45.(2023秋 温州期中)“管道疏通剂”能很好地解决厨房、浴室下水管道堵塞问题。小明买来某品牌的“管道疏通剂”如图甲,仔细查看了说明书,部分信息如图乙。查阅了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1: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会产生氢气,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资料2:下水管道堵塞物中含有毛发、油脂等。
请根据上述相关信息和所学知识,解释“管道疏通剂”能很好的解决下水管道堵塞问题原因。
【答案】氢氧化钠能和毛发、油脂反应,同时氢氧化钠溶液能和铝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氢气流起到冲击残留物的作用,从而疏通管道。
【分析】氢氧化钠能和毛发、油脂反应,同时氢氧化钠溶液能和铝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
【解答】解:“管道疏通剂”能很好的解决下水管道堵塞问题,是因为氢氧化钠能和毛发、油脂反应,同时氢氧化钠溶液能和铝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氢气流起到冲击残留物的作用,从而疏通管道。
故答案为:氢氧化钠能和毛发、油脂反应,同时氢氧化钠溶液能和铝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氢气流起到冲击残留物的作用,从而疏通管道。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刷题补漏】华师大版九年级科学上册·备战期中
易错精选(三)酸与碱
本练习训练范围:华师大版九上科学2章(第3章在后续)
一 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1.(2023秋 越城区校级期中)天宫课堂中,宇航员通过实验呈现了“奥运五环”,实验中使用了指示剂——溴百里酚蓝,溴百里酚蓝溶液在不同环境中的显色情况如下:
溶液 中性溶液 碱性溶液 酸性溶液
颜色 绿色 蓝色 黄色
下列溶液能使溴百里酚蓝溶液变为黄色的是(  )
A.氯化钠溶液 B.盐酸溶液
C.氢氧化钾溶液 D.碳酸钠溶液
2.(2023秋 西湖区校级期中)小烧杯中盛有含石蕊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烧杯中溶液颜色变化的顺序是(  )
A.紫色﹣﹣红色﹣﹣蓝色 B.蓝色﹣﹣紫色﹣﹣红色
C.蓝色﹣﹣红色﹣﹣紫色 D.紫色﹣﹣蓝色﹣﹣红色
3.(2023秋 瑞安市期中)有些化学反应无明显现象,往往需借助指示剂来判断化学变化,下列化学反应需要指示剂来判断的是(  )
A. B. C. D.
二 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
4.(2024秋 拱墅区校级期中)如图是一种简易的自动化彩色喷泉实验。注射器中是滴有紫包菜汁的氢氧化钠溶液(pH=10),小药瓶中充满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实验开始时推动注射器使少量溶液进入小药瓶,然后松开手,可以观察到注射器活塞向左移动,小药瓶中出现了美丽的彩色喷泉。已知紫包菜汁的变色范围如表所示,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pH <6.5 7.0﹣7.1 7.5﹣8.5 8.5﹣12.0 >12.5
颜色 粉红色 紫色 蓝色 绿色 黄色
A.滴有紫包菜汁的氢氧化钠溶液呈绿色
B.小药瓶中液体颜色变化依次为:粉红色﹣﹣紫色﹣﹣蓝色﹣﹣绿色
C.液体颜色为粉红色时小药瓶中所含的溶质是NaCl
D.紫包菜汁可以用做酸碱指示剂
5.(2023秋 椒江区校级期中)人体内一些体液的正常pH值范围如下表,据此表判断正确的是(  )
体液 尿液 胃液 血浆 胰液
pH 4.7~8.4 0.9~1.5 7.35~7.45 7.5~8.0
A.人体的尿液一定呈碱性 B.人体的胃液含有H+
C.人体的胰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pH试纸能精确测得以上体液的pH
6.(2021秋 北仑区期中)某学习小组用黑枸杞提取液作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室温时,将蒸馏水和不同pH的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放入14支试管中,分别向每支试管中滴加3滴黑枸杞提取液。实验结果如下:
pH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颜色 粉红 粉红 粉红 浅紫 浅紫 紫 紫 蓝 蓝 深蓝 深蓝 灰绿 黄 黄棕
实验二:室温时,向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的4种物质,各滴加3滴黑枸杞提取液。
实验结果如下:
物质 稀盐酸 牛奶 蒸馏水 炉具清洁剂
颜色 粉红 紫 紫 黄
回答下列问题:
(1)炉具清洁剂的pH为   。
(2)根据实验现象,不能确定牛奶呈中性的理由是   。
(3)小苏打溶液的pH为8.3,向小苏打溶液中加3滴黑枸杞提取液,再滴入稀盐酸至过量,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
三 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7.(2023秋 诸暨市期中)将浓盐酸和浓硫酸敞口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此过程中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图像正确的是(  )
A. B. C. D.
8.(2023秋 嵊州市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的质量增加
B.浓盐酸在空气中会冒白烟
C.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减小
D.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增大
9.(2022秋 鹿城区校级期中)用毛笔蘸取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稀硫酸在竹片上画画,然后把竹片放在小火上烘干,在竹片上就得黑色或褐色的画,一幅精美的竹片画就制成了。
(1)稀硫酸在烘干的过程中水分蒸发成为浓硫酸,浓硫酸使富含纤维素的竹片呈现黑色或褐色,属于浓硫酸的    性。
(2)直接用浓硫酸在竹片上画画具有危险性,必须将浓硫酸进行稀释,如图2,稀释浓硫酸操作正确的是    。
四 酸的化学性质
10.(2024秋 苍南县期中)物质的结构、性质与用途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合理利用三者关系,能更好地服务人类。性质一用途:稀硫酸能去除钢铁表面的铁锈(氧化铁),这是利用其化学性质中(  )
A.能与某些碱反应 B.能与某些金属反应
C.能与某些盐反应 D.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11.(2024秋 拱墅区校级期中)小金想要研究酸的性质,开展了一系列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②和③中产生的气体种类相同
B.实验④和⑤中溶液变色现象相同
C.由实验①的现象可知稀硫酸具有酸性
D.实验③是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的反应
12.(2023秋 浙江期中)思维导图有利于系统地归纳整理知识。如图为硫酸相关知识的思维导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若金属为Mg和Cu,分别加入稀硫酸中,金属表面都能产生气泡
B.若金属氧化物是Fe2O3,可用稀硫酸与Fe2O3反应制取FeSO4
C.若碱为NaOH,可以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证明两者发生了反应
D.若盐为Na2CO3,则反应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13.(2023秋 嵊州市期中)某化学小组在课外活动时做了一个实验:在甲试管中装入固体物质,乙试管中装入液体试剂,按如图所示组装好仪器(图中铁架台等仪器已略去)。通过分液漏斗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同时打开止水夹,看到乙试管液体中有气泡冒出,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发现乙中液面上升,溶液变浑浊。符合以上实验现象的一组试剂是(  )
A.KNO3、BaCl2
B.Na2CO3、NaOH
C.Zn、Ba(NO3)2
D.KNO3、Na2CO3
14.(2023秋 温州期中)茶叶蛋蛋黄表面有一层黑色的物质(如图),它能否食用呢?小明取两个带有黑色物质的蛋黄开展实验,发现黑色物质不溶于水;可以溶于稀盐酸,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HCl+FeS=FeCl2+H2S↑,根据知识回答问题。
一定质量的HCl溶液中慢慢加入FeS后所得溶液中,下列不能正确反应其对应变化的(  )
A. B. C. D.
15.(2023秋 永康市期中)为了研究稀硫酸的性质,小金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分别将过量的稀硫酸滴入盛有Zn粒、Fe2O3粉末、Cu(OH)2固体和Ba(NO3)2溶液的4支试管中。关于实验现象和分析正确的是(  )
A.反应后4支试管中均得到无色溶液
B.Fe2O3粉末与稀硫酸反应会生成FeSO4
C.反应后的物质全部倒进废液缸不再发生新的反应
D.改成稀盐酸进行实验,实验现象都与稀硫酸相同
16.(2023秋 慈溪市校级期中)烧杯中盛有一定质量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向其中先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100克,再滴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硫酸铜溶液200克,烧杯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与滴加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时烧杯中固体成分只有一种
B.b点时烧杯中溶液质量为204.6克
C.c点时烧杯中固体铜的质量为6.4克
D.烧杯中原铁粉和铜粉混合物质量为14.8克
17.(2023秋 越城区校级期中)表面布满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的铁钉放入盛有稀硫酸的密闭容器中,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压强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d点时H2SO4反应完,且温度高于a点
B.整个反应过程,溶液中逐渐减少
C.当压强为115千帕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FeSO4
D.cd段压强减小是因为铁和稀硫酸反应结束,不再放热
18.(2023秋 越城区校级期中)运用科学知识填空。
(1)芋艿(俗称毛艿)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新鲜芋艿在去皮时会出现一种白色的液汁,液汁内含有一种碱性物质——皂角苷,沾上它会奇痒难忍,若在患处涂抹适量厨房中的   (填物质名称),则通过中和反应从而达到较好的止痒效果。
(2)小艾同学以稀硫酸为主题,绘制的“多彩酸世界”思维导图如图。
若想实现④,得到黄色溶液,可选用的金属氧化物是    (填化学式)。若选用BaCl2溶液实现⑤,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9.(2023秋 义乌市校级月考)如图所示是为了验证稀硫酸化学性质所做的两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A实验最终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2)C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0.(2023秋 金东区期中)某兴趣小组同学进行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实验结束后,他们把A、B两支试管中的物质倒入乙图烧杯中,充分混合后观察到有红褐色絮状沉淀生成,溶液呈黄色。
(1)图甲中A试管充分反应后,有剩余的反应物为    。
(2)通过以上现象能确定烧杯中溶液含有的溶质是    。
21.(2023秋 嵊州市期中)某科学活动小组以“酸的化学性质”为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观察到产生气泡是试管    (选填“①”、“②”、“③”、“④”、“⑤”)。
(2)试管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完成对酸的性质探究,观察到试管⑤中溶液变蓝色物质,X可能是    。
22.(2022秋 杭州期中)如图表示酸溶液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得到的不同颜色的溶液,请根据图回答:
(1)试剂A的名称是    。
(2)若B是氧化物,则B的化学式为    。
(3)若C是单质,则X与C的反应现象为    。
(4)若X是稀硫酸,D是碱,则X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蓝色溶液与C反应生成浅绿色溶液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23.(2022秋 新昌县期中)某班同学为验证酸的化学通性,做了五组实验。分析并回答问题。
(1)A组试管中都产生H2.若要制得较纯的H2,选稀硫酸而不选盐酸的原因是   。
(2)B组试管中实验现象相同,该现象是   。
(3)写出C组任一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上述五组实验中没有体现酸的通性的是   (填序号)。
五 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
24.(2024秋 瑞安市期中)小科发现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颗粒会很快变成了如图的“浆糊”状态,其主要原因是氢氧化钠固体(  )
A.吸收热量熔化 B.吸收水分潮解
C.与二氧化碳反应 D.氧化分解
25.(2023秋 椒江区校级期中)下列四幅图,能说明烧碱用途的是(  )
A.金属切割及焊接 B.建筑材料
C.制肥皂 D.人工降雨
26.(2023秋 路桥区校级月考)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钠呈碱性,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
B.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干燥氧气
C.稀盐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可除铁锈
D.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作燃料
27.(2023秋 义乌市校级月考)下列各组气体中均混有水蒸气,其中可以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的是(  )
A.CO、H2、HCl B.SO2、CO2、HCl
C.H2、O2、N2 D.SO2、H2、CO
六 生石灰的性质及用途
28.(2022秋 慈溪市校级期中)在某些食品的包装袋内,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的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主要成分为生石灰”(如图)。如果将小纸袋拿出来放在空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会发现纸袋内的白色固体颗粒黏在一起成为块状。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对纸袋内的物质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白色块状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同学们猜想该固体有CaO、Ca(OH)2中的一种或两种。你认为还可能有    。
【实验验证】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1 取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用手触摸试管外壁。 试管外壁    ,试管底部有白色固体 样品中一定含有CaO
实验2 将实验1中液体过滤,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通入    气体。 滤液变浑浊 样品中一定含有Ca(OH)2
实验3 取少量实验2中的滤渣,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样品中含有你猜想的物质
【反思评价】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滤液中一定含有Ca(OH)2,样品中不一定含有Ca(OH)2。理由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拓展应用】(1)若证明实验2滤液中Ca(OH)2的存在,选用下列物质中的    (填字母)也可达到实验目的。
A.稀硝酸
B.酚酞溶液
C.碳酸钠溶液
(2)实验室中,易与空气中某些物质反应的药品更要    保存。
七 碱的化学性质
29.(2024秋 西湖区校级月考)下列是探究碱性质的实验,都能发生反应且反应中体现了“碱的通性”的组合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30.(2024秋 浙江月考)我国研制的航天员舱外服为航天员成功进行太空行走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太空中已经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航天员舱外服内含有性质与氢氧化钠相似的氢氧化锂(LiOH)。下列有关氢氧化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是一种碱,其水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蓝
B.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C.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LiOH+CO2=LiCO3+H2
D.能与氧化铁发生反应
31.(2024秋 杭州月考)只含一种杂质的硫酸溶液M,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后,再加足量的稀盐酸,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M中一定含有碳酸钠
B.图中ab间(不含a、b两点)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色
C.bc段表示沉淀部分消失,有气泡产生
D.c点后溶液中的溶质为2种
32.(2023秋 杭州期中)氢氧化铯是一种可溶性碱,其分子式是CsOH,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CsOH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变成红色
B.CsOH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CsOH═Cs2++2OH﹣
C.CsOH溶液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
D.CsOH与硫酸反应生成的盐的分子式为CsSO4
33.(2023秋 西湖区校级期中)小桐同学学习了碱的性质后,对实验室中一瓶久置的NaOH溶液是否变质产生了疑虑,他设计了以下4种实验方案,其中正确的是(  )
A.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若变蓝,则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
B.加少量的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
C.加适量CuSO4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则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
D.加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
34.(2023秋 洞头区期中)小明围绕“认识物质性质”的思维模型展开如下实验,某气体X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且不产生其他气体。向充满气体X的烧瓶中注入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结束后打开止水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变化看,烧杯中的水会倒流至烧瓶中
B.从性质看,气体X可能会与Ca(OH)2反应
C.从结构看,气体有可能是二氧化碳气体
D.从应用看,用氢氧化钠固体干燥气体X
35.(2023秋 玉环市校级期中)一定温度下,向agFeCl3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溶液的质量与加入NaOH固体的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MP段发生的反应为:FeCl3+3NaOH=3NaCl+Fe(OH)3↓
B.m﹣n=c﹣b
C.P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的种类有三种
D.生成Fe(OH)3的质量为(n﹣c+a)g
36.(2024秋 瑞安市期中)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物质性质决定用途。如图是小科构建的氢氧化钙部分知识网络,其中“—”表示相连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X与图中所给物质的类别不同。请回答:
(1)酚酞试液在Ca(OH)2溶液中显红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离子是    。
(2)列举熟石灰的一种用途    。
(3)X溶液能与Ca(OH)2溶液反应,则X溶液可能是    。(写出一个即可)
37.(2023秋 平湖市期中)归纳总结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晓明同学用图总结了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即NaOH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1)为了验证反应①,晓明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NaOH液中,溶液变成   色.
(2)依据反应②说明NaOH必须密封保存,否则在空气中要变质,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3)为了验证反应④能够发生,你选择的物质是   .
A.Na2CO3 B.HCl C.CuSO4 D.NaCl.
38.(2023秋 拱墅区校级期中)请同学们根据常见的可溶性碱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同时挤压图甲中A、B装置的胶头滴管,能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现象是    。
(2)为了验证氢氧化钠能与盐反应,可选择的物质是    (可多选)。
A.碳酸钙  B.氯化铁  C.硝酸钡  D.硫酸铜
(3)为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用如图乙所示的A,B,C三种方案(每种方案的两支试管中事先分别加入等量的上述两种溶液),其中可行的方案是    。
39.(2023秋 江北区校级期中)在化学实验中,有时药品的滴加顺序不同会导致实验现象不同。某同学使用图甲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广口瓶内气球的体积变化与滴加药品体积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A点表示开始滴加某种药品,B点表示开始滴加另一种药品(不考虑由于滴入液体的体积及反应导致的温度变化对集气瓶内气压的影响)。据图回答:
(1)实验中首先加入的试剂是    。
(2)BC段气球体积不变的原因(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3)CD段气球体积增大的原因是    。
40.(2023秋 瓯海区期中)沙尘暴是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自然灾害之一,联盟环境监测实践小组的同学们对沙尘暴的成因及其后的雨水酸碱度的异常变化展开了研究:
[信息检索]我国西北地区,含有大量钠盐的干涸盐湖和盐碱地总面积约有50万平方公里,为沙尘暴的形成埋下隐患。
[猜想假设]沙尘暴中可能含有碳酸钠等碱性物质。
[进行实验]取少量盐碱地的土壤与蒸馏水按1:5的质量比在烧杯中混合,充分搅拌后静置,取上层清液作为待测液,用如图装置完成实验。
项目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 ①挤压胶头滴管a,滴入过量X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沙尘暴中含有Na2CO3,不含NaOH
②挤压胶头滴管b,滴入几滴酚酞溶液
(1)滴入的X溶液是    。
(2)实验步骤②中产生的实验现象是    。
[反思评价]
(3)自然界的土壤中通常不含氢氧化钠,原因是    。
41.(2024秋 拱墅区校级期中)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探究NaOH与CO2是否发生反应,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方案一】从反应物角度探究NaOH与CO2是否发生反应。
(1)小诚同学设计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试管中,一段时间后打开止水夹K,观察到B中导管红墨水液面上升。小刘同学认为此现象不足以证明NaOH与CO2发生了反应,他的理由是    。
(2)小施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图2所示装置验证小刘同学的观点。实验时分别迅速将注射器内的液体全部注入到装满CO2的甲乙烧瓶中,关闭注射器活塞,测得烧瓶内压强与时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
①乙装置注射器中的液体X为   。
②该实验能证明NaOH与CO2发生反应的依据是    。
【方案二】从生成物角度探究NaOH与CO2是否发生反应。
【查阅资料】常温下,NaOH与Na2CO3在乙醇中的溶解度(g)如表。
NaOH Na2CO3
17.3 <0.01
小珊同学根据上述资料设计如表所示实验证明NaOH与CO2发生反应。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CO2气体通入到    中 观察到溶液变浑浊 NaOH与CO2发生反应
42.(2022秋 椒江区校级期中)我国将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CO2的捕捉可减少碳排放。
(1)如图1是利用NaOH溶液“捕捉”(吸收)CO2部分流程图:
①操作①的名称是    。
②捕捉室中NaOH溶液常喷成雾状,优点是    。
(2)CaO固体也可以捕捉回收CO2,化学方程式为CaO+CO2 CaCO3。研究表明CaC2O4 H2O热分解制得的CaO疏松多孔,具有良好的CO2捕捉性能。取1.46gCaC2O4 H2O进行加热,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如图2。
①写出400~600℃范围内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C2O4 H2O的相对分子质量:146)。
②据图分析,CaO捕捉CO2的反应温度应    (填“高于”或“低于”)800℃。
43.(2023秋 婺城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关闭阀门K2,缓缓打开阀门K1,氢氧化钠溶液流入平底烧瓶,轻轻振荡,发现溶液仍显红色;然后,关闭K1,缓缓打开K2,发现C中溶液沿导管慢慢流入平底烧瓶,观察到立即有气泡产生,且溶液红色逐渐褪去。请解释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
44.(2023秋 永康市期中)
在化学实验中,有时药品的滴加顺序不同会导致实验现象不同。某同学使用图甲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结果集气瓶内气球的体积变化与滴加药品体积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不考虑由于滴入液体的体积及反应导致的温度变化对集气瓶内气压的影响)
(1)请结合图乙中的信息推断该同学先后开始滴加药品的点及相应的药品名称    。
(2)根据图乙,请用科学原理解释先后加入药品后气球体积变化情况及原因。
45.(2023秋 温州期中)“管道疏通剂”能很好地解决厨房、浴室下水管道堵塞问题。小明买来某品牌的“管道疏通剂”如图甲,仔细查看了说明书,部分信息如图乙。查阅了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1: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会产生氢气,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资料2:下水管道堵塞物中含有毛发、油脂等。
请根据上述相关信息和所学知识,解释“管道疏通剂”能很好的解决下水管道堵塞问题原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