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诗两首(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诗两首(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3-13 18:00:07

文档简介

俎店镇中心初级中学语文组
第 二 周 课 时 教 案
2016 年 3月 3日 第 4 节 总第7 课时
课 题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备课人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并背诵这首诗。2、理解这首诗以说理而见长的特点。3、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 ①把握诗文的感情基调,有感情诵读诗文。②领悟诗句蕴涵的哲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情感。正确面对人生中的挫折。
课标要求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 ( http: / / www.21cnjy.com )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在有意识的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重点 ①熟读、背诵全诗。②感悟诗中所蕴涵的哲理。③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创作短诗的能力。
难点 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创作短诗的能力。
教法 自主、合作、探究式,读、品、说、写法。 教具 学具 Ppt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二)简介作者(三)研读课文(四)课堂小结   (一)导入新课  由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童话故事丑小鸭的遭遇 ( http: / / www.21cnjy.com )引出话题。然后,启发:同学们,当你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困难与挫折的时候,你是一味埋怨命运不公,还是勇敢地与命运抗争 让我们看看俄国诗人普希金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板书:《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  (二)简介作者普希金(1799—1837),俄国诗人,近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俄罗斯民族文学的奠基人,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他的著名诗篇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乡村》、《鲁斯兰和柳德米拉》、《致西伯利亚的囚徒》。他还写了大量的小说、散文和剧本。(三)研读课文  1、整体感知  (1)用录音机播送课前录制的配乐朗诵带,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  (2)让学生自己朗诵,进一步激发情趣。  2、解读诗歌  介绍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 ( http: / / www.21cnjy.com )流放的日子里,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奥希泊娃的女儿叶甫勃拉克西亚 尼古拉耶夫娜 伏里夫的纪念册上的。那时,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却并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著地追求理想,坚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在初步感知了诗歌的内容和感情,请同学们结合刚才的理解,再次来读这首诗,在诵读中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3?合作探究提问:1?诗歌的两部分各表现了怎样的内容   明确:第一部分写如果身处逆境,不必 ( http: / / www.21cnjy.com )悲伤,要耐心等待,快乐的日子一定到来;第二部分写要永远向往美好的未来,现在虽身处逆境,当时过境迁,往事都将成为亲切的回忆。  提问:2?怎样理解“生活欺骗了你”   明确:这是特指在生活中因遭遇艰 ( http: / / www.21cnjy.com )难困苦而身处逆境。作者写这首诗时,正被流放,这是他自己真实生活的写照。专制扼杀正义,沙皇镇压革命,所以说,人生经历着苦难,生活遭遇着不幸。这是生活对热爱她的人的一种“欺骗”。  提问: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明确: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积极乐观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人生态度。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也是一种面对噩运时的崇高境界。这也是这首诗能够深受人们喜爱的原因所在。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普希金的诗——《假如生活欺 ( http: / / www.21cnjy.com )骗了你》,体会了作者身处困境时那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也再次领略了诗美的艺术魅力。对我们今后在人生道路上经历风雨,经受磨练有非常好的引导作用和巨大的教育意义。 思考:当你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困难与挫折的时候,你是一味埋怨命运不公,还是勇敢地与命运抗争 了解、识记作者情况听读课文朗读课文了解写作背景诵读课文分析
板书设计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现实态度——相信——嘱咐
教学反思 “创读”的环节实质上是让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进行诗歌仿写。读书的目的之一是展开自己的思想。这个环节的设计是想给学生一个全新的视角,让他们通过学习这首诗思考自己的人生,思考自己的生活。俎店镇中心初级中学语文组
第 二 周 课 时 教 案
2016 年 3月 4日 第 5 节 总第 8 课时
课 题 未选择的路
备课人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诗人和创作的背景;能够流利的朗读和背诵诗歌;理解诗所蕴含的人生哲理;理解象征和比喻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的诵读,交流合作,理解诗的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诗人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感受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观。
课标要求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在有意识的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全诗;理解诗中的哲理;为什么诗人重点写那一条未选择的路。
难点 学习诗人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感受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观。
教法 自主、合作、探究式,读、品、说、写法。 教具 学具 Ppt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二、检查预习三、整体感知三、合作探究,深入学习四、拓展延伸,总结反思五、作业 一、导入新课  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对“路”都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精彩的描写。屈原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志向,辛弃疾有“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感叹,鲁迅也有“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样的想法。人们常常把人的一生比做走一条路,把人生的选择比做对路的选择。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这首《未选择的路》有着特别的意蕴,它正是借写自然界的道路来表达对于人生之路的思考。     二、检查预习1、作者介绍(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教师适时补充。)参考资料:弗罗斯特,美国诗人。生于加利 ( http: / / www.21cnjy.com )福尼亚州,11岁父亲去世,随母亲到英格兰马萨诸塞州定居。在哈佛大学肄业二年,曾前后做过纺织工人、教员,经营过农场,并开始写诗。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他的诗歌往往以描写新英格兰的自然景色或风俗人情开始,渐渐进入哲理的境界,诗风质朴无华,细致含蓄耐人寻味,著名诗集《山间》《白桦树》《西去的溪流》等。2、字词预习:给下列生字注音弗(fú) 涉足(shè) 伫立(zhù) 萋萋(qī) 幽寂(yōu jì) 延绵(yán mián)三、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或播放课文的录音,让学生标出朗读的停顿,然后让学生自由读。停顿示例: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虽然/在这条小路上,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2、学生朗读展示。3、整体把握,理解诗意(1)全诗共四个诗节,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一小节的意思(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当点拨)小结:伫立(思索)—决定(选择)—选择之后的惆怅—多年后的回顾叹息⑵ 《未选择的路》中,“路”包含了什么深刻的含义?这是一种怎样的表现手法?你还学过使用这种手法的课文吗?(适当讲解象征与比喻的不同)提示:人生之路;象征手法;《在山的那边》、《行道树》《纸船》等。知识链接:所谓象征,就是在文学作品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明写甲事物,借写甲事物暗示乙事物,但甲事物本身作为一种表现手段,一种具体形象,也要求给予充分注意。比喻,用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象征是一种谋篇立意的手法,比喻则是一种修辞手法。象征一般要统摄全篇,而比喻只在个别语句、语段中起作用。(3) 这首诗引起了你哪些思考?让学生发言。例如: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但一个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选择其中一条,所以必须慎重;人生道路上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的思考,作出独立自主的选择。三、合作探究,深入学习(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然后全班交流讨论)1、诗人为何选择了一条“荒草萋萋,十分幽寂”,“人迹更少的一条”“道路”?  2、诗人虽然写了自己所选择的路,但重点都放在未选择的路上。诗题也表明了这一点。既然是选择,为什么重点又写未选择呢?3、诗人为何把诗题取名为“未选择的路”? 4、这首诗蕴涵了怎样的人生哲理?提示:1、“这条路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 ( http: / / www.21cnjy.com )更诱人,更美丽”;也因为“人迹更少”,需要人们去开拓,从而拓展成为一条大道;正因如此,这条道路更具有魅力,可见作者开拓进取的人生态度。2其实未选择也就是选择。选择的路一步 ( http: / / www.21cnjy.com )步变为现实,而生活中许多人往往对现实不满,总觉得还有其它的可能,才更加产生了对未选择的怀恋,悔意由此而生,忧郁因此而起。这正是人之常情,正是人生的真实写照。3、这首诗写人生道路的选择,全诗共有4 ( http: / / www.21cnjy.com )节,第一节写两条路,第二节写选择的路,第三、四节写未选择的路。由此可见,诗人写作的重点是未选择的路,这从诗题中也体现了出来,这主要是为了深化主题。诗人感叹人生有许多道路可供选择,但一个人往往只能走一条路,而还有其他许多条路,因为人生短暂而只能放弃。人生道路的选择带有偶然性、随意性,诗人不写已选择的道路,而重在对未选择的道路发出感叹,更能拨动读者的心弦,让人更深入地思考人生的选择问题。 4、人生就是一次又一次的选择,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人生的岔路口,你做出什么选择将决定你的一生如何度过。人只能选择一种人生道路,所以要慎重。但也要有魄力,勇于创新和进取。四、拓展延伸,总结反思1、抄读汪国真的《生活》一诗。请回答,你最喜欢哪一首诗,并简述你的理由。你接受了幸福/也就接受了痛苦/你选择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清醒/也就选择了糊涂/你征服了别人/也就被别人征服/你赢得了一步/也就失去了一步 /你拥抱了晨钟/怎么可能拒绝暮鼓提示:汪国真的《生活》一诗告诉我们:生活让我们学会了不计较得失,但更多的是教会我们一种在得失之间作出选择的能力。2、总结:这节课我们欣赏了《未选择的路》, ( http: / / www.21cnjy.com )诗人借写自然界的道路来表达对于人生之路的思考.采用了象征手法,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人生的道路上每一个岔路口都要慎重选择,切不可随意盲目!五、作业1、练笔:请同学分别写出走大路或走小路的感受和结果,可以是诗歌,也可以是一段小散文。200字左右。2、阅读:课后搜集并阅读弗罗斯特的诗。 思考了解、识记作者情况给下列生字注音标出朗读的停顿自由读。朗读展示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一小节的意思了解象征手法合作探究,深入学习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然后全班交流讨论抄读汪国真的《生活》一诗你最喜欢哪一首诗,并简述你的理由。分别写出走大路或走小路的感受和结果
板书设计 未选择的路诗人站在诗人选择 学生补充诗句诗人踏上重点所写
教学反思 诗歌虽然写到已选择的路,但重点强调的却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未选择的路。这样能引起人们对人生选择的思索,所以要让学生充分理解这一点。另外,这也是为了深化文章主题。那些未走的路,才更让人想念,更让人留恋。诗人不写已选择的道路,而重在对未选择的道路发出感叹,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灵,让人更深入地思考人生的选择问题。    从本诗的学习中,学生认识到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但一个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选择其中一条,所以必须慎重;人生道路上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的思考,作出独立自主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