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03-14 10:41:59

文档简介

4.3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
教材分析:
本课是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动和力》的第三课,本课主要由 “用气球驱动小车”和“对小车运动的思考”两个活动组成。
本课开始我把“神州七号”发射视频在导入环节中作为实际例子出示,并通过气球的几个活动让学生初步感知反冲力。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引出课题,我将反冲力的概念提前出示,并设置了 “能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吗”的问题,让学生在讨论中明白实际上是指将反冲力应用到小车运动上,从而让教学主线更明了。
第一个活动,用气球驱动小车。学生根据课本出示的装配图安装喷气小车,教师需要在具体操作上作指导。通过这个实验进一步加深对反冲力的认识,包括反冲力与小车的运动方向的关系,以及反冲力是怎样产生的。通过赛车活动测量气球小车能行驶多远,进一步认识运动与力的关系。
第二个活动,对小车运动的思考。这个活动是对前面三课进行整理归纳,把“动力”对小车的影响作一个小结。活动重点在指导学生进行整理归纳,把事实上升到概念,促使学生进一步提升概念。
设计理念:
小学科学课程目标从根本上来说,是通过科学学习活动来全面提升小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关键的基础科学知识和技能,培养科学兴趣和思维习惯了解科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
“农远工程”教案的编制要切合农村学校的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农村学生来说,本课的知识目标较为抽象,可将它化为容易理解的例子进行分析,这样更为直观,然后请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举例。在实验的设计上主要以教师引导为主,学生积极配合思考,在动手操作部分教师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目标确定:
1、科学概念: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叫反冲力;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运动得更快,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
2、过程与方法:组装气球小车和研究小车的反冲运动。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合作的重要性,形成不怕困难的积极态度。
4、教学重点:利用气球作动力驱动小车,研究小车的反冲运动。
5、教学难点:对小车反冲运动的解释。
教学准备:
1、分组实验准备:小车反冲运动实验材料1套、气球1个。
2、教师准备:气球若干个、课件、小车运动场地、测量工具。
教学流程:  
一、玩气球,感知反冲力
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在2008年9月25号这一天,我们国家在航天事业上取得了什么重要成绩吗?
谈话:2008年9月25日,这是一个令全中国人民振奋的日子,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将乘坐着三位航天英雄的“神州七号”飞船送入太空,并首次实现在太空行走的夙愿。这标志着中国的航天技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我们就一起来回忆一下那个精彩的瞬间吧!
(出示PPT2,点击图片,观看神州七号火箭发射的视频。)
2、提问:刚才的画面非常震撼,那你们知道火箭是靠什么力量进入太空的吗?
3、师:现在我们不能实地去观察火箭的构造,我们就请小气球来帮帮我们,看看它们的运动有什么相似之处吗?
首先请同学们吹足气,用手拿好气球口,把气球的口对准自己的脸,再慢慢放开手,你有什么感受?
(有气体从气球口中流出。直观感受,有助于对反冲力的认识。)
4、师:现在老师就请2位同学做以下两个活动,其他同学认真观察:
(出示PPT3)活动一:把气球吹足气,气嘴向下,然后双手放开。
活动二:把气球吹足气,气嘴向右,然后双手放开。
提问:谁来说说,你看到气球是怎么运动的?气球喷气方向和运动方向有什么关系?
请大家画出这两种情况气球的喷气方向和运动方向,并说说你的解释。
(PPT3,结合课件演示:气球并不是朝一个固定的方向运动,引导学生发现气球的运动方向和喷气方向在一条直线上,方向相反。)
5、讨论:气球的运动原来有这样的规律,可它为什么会在空中飞来飞去呢?
(气球嘴喷出气体,气球喷气时会产生一股推力,使得气球向前运动。)
PPT3点击课件出示定义: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气体相反方向的推力,科学家把这个相反方向的推力叫做反冲力。
6、师出示一辆小车,问:把小车和气球联系在一起,你想到了什么?
提问:能不能将气球运动中的这种反冲力应用到小车上,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呢?(出示PPT4揭示课题,板书: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
二、用气球驱动小车
1、师:吹足了气的气球松手之后会运动,如果把气球固定安装在我们的小车上,它能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吗?我们一起来试一试!【板书:反冲力 驱动小车】
提问:首先要做一辆气球小车,你觉得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如:组装小车需结实牢固,车子能安全轻松前进;气球吹的大小要合适,吹胀的气球不能蹭到小车的轮子;喷口的方向尽量不要歪掉,确保直线距离行驶得更长……)
2、谈话:明确了今天的任务,接下来大家就开始组装气球小车吧!做好了之后大家可以给你们自己的小车取个名字哦!(出示PPT5)
3、教师出示材料:小车、气球等材料
分组实验:小组组装小车,尝试用气球驱动小车,学生按照说明图安装气球小车。
4、试一试小车,气球吹足气后,松开气嘴,让小车运动起来。
5、讨论:小车是怎样运动起来的?气球为什么能驱动小车,你能解释一下吗?
(设计意图:进一步明确反冲力的概念,加深学生的理解。)
(出示PPT6)如图,这辆气球小车松开气嘴后,它朝哪个方向运动?
(与气嘴喷出方向相反,向左。)
6、经验交流:在操作过程中的成功之处以及操作中的失误。
三、赛车活动
1、师:现在各组同学都已经准备好气球小车了,谁的小车能行驶得更远,想不想比一比?好,接下来我们就举行一次赛车比赛吧!为了比赛的公正、公平,我们首先来看看我们的比赛规则:
(出示PPT7)(1)每组派两位同学参加比赛,一位同学在起点,另一位同学在终点接应。
(出示PPT8)(2)比赛的同学要从同一起点,同时启动!
(出示PPT9)(3)非参赛队员是我们比赛的裁判,我们都是文明小裁判,场外加油,绝不干扰!
3、开始比赛,由一位学生负责记录成绩。
4、学生讨论交流,总结经验。
5、师:通过刚才的实地比赛和交流,大家肯定有很多收获。下面我们就请各小组再改装自己的小车,可以让它跑的更远些,课后同学们可以再自己组织赛车比赛!
四、反冲力的应用
提问:反冲力能推动小车运动,我们还知道哪些物体是靠反冲力运动的?
1、节日燃放的爆竹、烟花。 (出示PPT10)
2、喷气式飞机:机内的喷气发动机,把汽油或煤油燃烧时产生的大量气体,从发动机的喷气口快速向后喷出,飞机受到反冲作用快速向前飞行。 (出示PPT11、12)
3、火箭:火箭是我国最早发明的。现代火箭用高能物质做燃料,燃烧后产生大量的高温气体,连续不断地向后喷出,使火箭高速飞行。因为火箭自带燃料和氧气,所以可以在没有空气的宇宙空间飞行。(出示PPT13)
五、对小车运动的思考
1、(出示PPT14)讨论:我们还能用什么方法使小车运动起来?比较使小车运动起来的方法,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板书】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需要什么条件?(必须对物体用力);
【板书】怎样使物体运动得更快?(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
【板书】如果要使运动的物体停止下来应该怎么办呢?(必须对物体用力)。
2、小结:其实我们科学无处不在,我们可以利用身边的物品来制作一部我们的小车,大家可以欣赏一下这位同学的作品!(出示PPT15、16)
六、课后作业
其实我们可以利用身边的材料来制作水火箭,像如图这些常见的生活器材就可以制作简易的水火箭(出示PPT17),课后有兴趣的话同学们可以尝试一下!
七、板书设计
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
反冲力 驱动小车
用力——静止物体运动
用更大的力——物体运动更快
用力——物体停止运动
教学思考:
《像火箭那样启动小车》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动和力》中的第3课。本课主要有两个主要活动,分别是“用气球驱动小车”和“对小车运动的思考”。纵观本节科学课的设计,我作如下几点反思:
1、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开始时,以视频导入,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而之后的“玩气球”问题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大家都很有感触,能调动学生的原有知识,积极地融入课堂的学习。
2、用示意图表示,化抽象为直观:在研究气球的喷出方向和运动方向的关系时,利用简单的示意图,用箭头表示气球的运动方向,用相反的箭头表示气流的喷出方向,一下子就让实验现象变得直观,有助于学生理解。
3、发挥了多媒体课件对课堂教学的辅助功能:播放“神舟七号”升空的报道,适时的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图片的展示,直观地向学生展示了反冲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在本堂课教学中,充分地发挥了信息技术的优势,实现了信息技术与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
4、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切身体验: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的过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活动,体现了新课程提倡的合作学习的方法。本课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自己去实验去探究,再通过相互交流改进,得以不断提高。
科学无处不在,我们要将科学的视野延伸到生活中。因此,我留给学生一个探究的作业:让学生课后动手做一个水火箭,科学的实践至关重要,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应善于发掘和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促进学生的学习。
记录单:赛车比赛成绩
组号
1
2
3
4
5
成绩
?
?
?
?
?
名次
?
?
?
?
?
组号
6
7
8
9
10
成绩
?
?
?
?
?
名次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