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必一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选必一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3.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12 15:29: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思考:当代中国政府如何掌握人口情况?
1.户口本
2.身份证(二代)
3.人口普查
明朝南京玄武湖湖心小岛库房,用来存放户籍册“黄册”。收贮黄册的玄武湖成为明朝的禁地,由户部派官员专门管理,一般人不得轻易进入。
明朝南京玄武湖黄册示意图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课程标准】
了解中国古代以赋役征发为首要目的的户籍制度,以及有代表性的基层管理组织;知道中国古代王朝在社会救济和优抚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
朝代 主要史实
战国
秦朝
西汉
东汉
魏晋南北朝
隋朝
唐朝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自主学习:根据预习结果,概括历代户籍制度演变的主要史实。
编排民户,“户籍相伍”
分类登记制度
专人主管,编户齐民
豪强争民,户籍散乱
黄籍、白籍、“土断”
“大索貌阅”
管理严格,三年一造
主客分籍,主户增加
按职定籍,世代相袭
继承元朝,建立“黄册”
相对松弛,永停编审
南京玄武湖黄册库示意图
里耶秦简户籍简
东成户人士五夫
妻大女子沙
子小女子泽若
子小女子伤
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功能:
一是保障征税征役,二是实现社会控制
材料一: 战国时期,一家一户的自耕农阶层广泛出现,商鞅变法确立了包括户籍制度在内的各项国家制度。到秦代,中国社会迈入了封建社会,中央集权的管理体制加强,通过设计周密的户籍制度实现对整个社会的有效控制。这一阶段本应到秦代就结束了,但是由于秦朝的短命和汉代初期分封政治的回潮而延续至汉武帝时期。
——摘编自王威海《中国户籍制度——历史与政治的分析》
问题一: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户籍制度在战国秦汉时期形成的原因。
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经济:小农经济的形成与发展。(规模小、分散性)
一、历代户籍制度的演变
材料 西晋短暂统一中国,以黄纸登记户主姓名、年龄、家庭情况,装订成册,称为“黄籍”。东晋政府对南方土著居民仍然以黄籍进行登记,对从北方南渡而来侨居的州、郡、县人口以“白籍”进行登记,不向白籍人口征发赋役。东晋后期和南朝,政府为增加赋役,不时将侨居户口编入所居郡县户籍,称作“土断”,使白籍人口土著化,承担赋役。
思考:东晋户籍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①社会动乱和人口流动打破了原有户籍管理制度。
②土地兼并,导致部分人口失去土地依附地主阶级。
③为保障赋役征发,重新制定新型户籍分类标准。
一、历代户籍制度的演变
隋朝:“大索貌阅”
南北朝以来,由于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推行,户口隐漏日趋严重,“或年及成丁,犹诈为小;未至于老,已免租赋”。在北方,有的豪强大族,一户之内有数十家,人数多达数万。国家赋税收入因此锐减。裴蕴因是上奏,要求实行大索貌阅。......是岁大业五年也。诸郡计帐进丁二十四万三千,新附口六十四万一千五百。”民众对此则怨声载道。 ——《隋书·裴蕴传》
原因:农民隐漏户口,豪强大族控制隐瞒人口,
影响政府财政收入和对劳动力的控制。
隋“大索貌阅”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作用:①加强国家对人口控制,增加国家赋税收入;
②推动经济发展;
③打击豪强地主,加强中央集权。
一、历代户籍制度的演变
宋朝“主户与客户
主户: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客户:没有土地的佃户
思考:宋代户籍变化的信息,并说明理由。
信息:主户、客户、总数增加;主户占比增加(客户占比减少)
理由:宋初实行“不抑兼并”政策;北宋商品经济发展,租佃关系日益发展。
北宋延续两税法以资产为主的征税标准;
人口不断增长;
客户占总数的比例(%)
41.07
36.07
35.72
34.84
材料:宋代“不抑兼并”,允许产权自由流动,“贫富无定势”,世家大族进一步削弱;另一方面,两税法使古代赋税制度由“舍地税人”到“舍人税地”方向发展。基于此,宋代废良贱户籍制......又根据居民有无不动产,划分“主户”与“客户”......
户籍制度征税派役的功能开始分化
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秦朝
战国
汉朝
两晋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
分类登记
黄籍
白籍

土断
主户客户
诸色户计
(按职定籍)
户帖
黄册
鱼鳞图册
黄册和鱼鳞图册互为补充
黄册以户为主,使赋役之法确定,不易紊乱逃逸,是清查户口的结果;
鱼鳞图册其实就是土地登记簿,以土田为主,确定土地所有权,是丈量土地的结果。
思考二者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大索貌阅

编户齐民
三年一造
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秦朝
战国
汉朝
两晋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分类登记
黄籍
白籍

土断
主户客户
诸色户计
(按职定籍)
户帖
黄册
管理松弛

永停编审
乾隆年间停止户籍编审的原因是什么?
该措施又具有怎样的意义?
原因:摊丁入亩后,国家征发赋役不再以
户籍为依据,户籍的作用大为削弱。
今丁银既皆摊入地粮,而滋生人户,又钦遵康熙五十二年皇祖恩旨,永不加赋。则五年编审,不过沿袭虚文,无裨实政……嗣后编审之例,著永行停止。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上谕
意义:政府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
户籍制度不再具有财政上的功能
大索貌阅

三年一造
编户齐民
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
二.历代基层组织与基层社会治理
基层组织 基层社会治理
秦汉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什伍组织
邻保制度
保甲制
十家牌法
乡里制
里甲制
里甲制与保甲制合二为一
原因: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自然灾害频发,人民生活缺少保障,需要国家和社会提供必要的、及时的救助。
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作用:社会救济为民众提供了一定的生活保障,以保证人口繁衍和正常生产活动的进行,有利于维护统治。
思考:结合教材p102第一段正文及史料阅读,国家和社会为什么要实行社会救济?社会救济体现在哪些方面?
1.社会救济
政府占主体地位,民间组织处于辅助地位
实施者 地位 举措 政府 主体 汉朝 常平仓制度
隋唐 既重视官方储备,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义仓、社仓)
宗族 辅助,宋朝兴起 慈善组织 辅助,明清兴起 设立义田、义学、义宅、义冢等族产
善堂、善会
政府救济的重点在于救灾,
核心在于保证粮食供应
社会力量的救济活动侧重于日常生活的赈济
归纳古代中国基层治理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意义。
在古代中国,县以下基层社会,由具有强烈自治色彩的家族、宗族、乡族等组织系列(里社保甲与行会等亦均以家族、宗族等实体组成),成为国家末端政权的补充,起到所谓“结构—功能替代物”的作用。 费正清曾说:“地方长官是中央政府任命的该地唯一代表。这种表面地位造成的结果,就是地方长官只有在与当地士绅头面人物的密切合作下,才能做他的工作。”
——摘编自张研、牛贯杰《清史十五讲》
特点:
地方自治;
宗法关系浓厚;
官员治理与士绅管理相结合。
意义:
有效治理基层地方;
稳定基层社会秩序;
推动基层经济发展;
巩固统治
拓展
皇权与绅权在社会治理中是合作关系,因为皇权把基层治理全交给受过儒家教育的“绅士”,绅士具有广泛的治理权,包括修建道路、水利、学校等公共设施,救济鳏寡孤独等。
含有一定的自治因素,但始终没有发展为真正的乡村地方自治。
越来越深地受到国家政权的干预和控制,其自治性逐渐消退。
鸦片战争以后,农村社会的权力组织趋向解体。
1909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传统的乡里制度、保甲制度被乡镇地方自治所取代。
中国古代基层社会治理
材料六: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统筹推进乡镇(街道)和城乡社区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2021年4月28日)
国家治理
基层治理
户籍制度
基层组织
社会救济
制度基石
组织纽带
社会保障
里甲制→保甲制
朝代 户籍制度 基层组织 社会治理 社会救济 优抚政策

汉 隋

宋 元 明 清 分类登记制度
编户齐民
大索貌阅
户籍三年一造
主户与客户
诸色户计
户帖、黄册
永停编审
乡里制度
里甲制
十家牌法
保甲制
邻保制度
什伍组织
常平仓制度
置仓积谷,义仓、社仓
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兴起
慈善组织兴起
养济院
众济院
福田院
养病坊
鸠杖
乡里制与保甲制逐步合一
政府对百姓的人身束缚逐渐减弱
宗族、慈善组织的作用逐渐增大
设有专门
收容机构
小结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后,村民自治成为中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
材料一 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
——据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等
材料二 清末,时人认为“地方自治者,为今世界立国之基础……于救亡之事,至为切要”。1909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地方自治大致按行政区划分城镇和乡两级,设立议事会为议决机关,议员由选民互选充任。
——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后,村民自治迅速发展,到1997年底,全国共有91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村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大部分农村有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组织。
——据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真题演练】(2018年全国卷1)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
并说明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的历史背景。(9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村民自治的意义。(4分)
变化:宋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增加了宣讲“圣谕”的内容;
乡约组织从民间自发建立到由地方官吏推动设立。
积极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有利于发展生产;
促进了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
内忧外患;西方民主思想传播;清末新政,改革政治制度。
乡村治理的创新,国家治理体系的健全;推动基层民主,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改革基层社会治理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
1.(2023·全国高考乙卷·27)明初,朱元璋要求百姓邻里之间必须互相知晓丁数、职业,即“某民丁几,受农业者几,受士业者几,受工业者几,受商业者几”。这一措施意在(  )
A.强调农商皆本 B.加强对民间的控制
C.禁止人口流动 D.促进经济均衡发展
2.(2024.1·浙江高考·16)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监察御史朱克简在《题为停造无益之黄册事》中奏称:“臣等细查科臣移送旧造黄册,系崇祯十五年(1642年),竟预造至二十四年,其间户口多寡,皆预定遥度,原非确数。”由此可知(  )
A.清朝因明朝“预造”而停造黄册 B.明朝官员为侵吞赋税而虚造黄册
C.明末赋税征收与实际户口数脱节 D.明末政治腐败导致户籍制度崩溃
随堂巩固
B
C
时间 支出及用途
熙宁六年十一月 3万石谷,淮南西路招募饥民兴修水利
熙宁七年五月 5万石谷,真定府路减价出粜
熙宁九年二月 10万缗钱,广南西路转运司以备军需
3.(2024·江苏卷)下表为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常平仓的部分支出情况。这些支出反映了北宋政府( )
A.力图发展农业平抑物价 B.运用经济手段稳定秩序
C.鼓励民间组织救济灾民 D.增加军费缓解边防压力
B
4.(2022·海南高考·5)《汉书》记载“开国承家,有法有制”,认为国家应关注礼制和法律。唐代有士人说:“礼法二事,皆王教之端。”宋代以后,儒学士人以乡约教化乡里。到了明清,乡约与法律逐渐合流。这些治理方式旨在(  )
A.推诚辅君,效功百姓 B.灭私徇公,坚守直道
C.守道与德,思退刑罚 D.威制天下,以案刑狱
A
02
5.有学者在研究古代户籍制度时指出,“在政治社会领域中由蒙古统治者所带来的某些落后的影响,它们对宋代而言,实质上是一种逆转。这种逆转不单在元朝一代起作用,并且还作为一种历史的因袭,为后来的明朝所继承。”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宋朝客户主户之间依附关系更为牢固
B元朝实行“大索貌阅”激化民族矛盾
C元朝诸色户计推动百姓身份趋于平等
D明朝沿袭了元朝以职业定户籍的制度
6.唐中后期实行两税法后,规定“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不分主客农商,一律纳税。宋朝户籍分主户和客户,主户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客户指没有土地的佃户,流亡人口也编入户籍。这一变化反映出,北宋户籍制度( )
A.弱化了征发赋税功能 B.导致了政府财政收入减少
C.加强了对人身的管控 D.推动了雇佣劳动关系普及
D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