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57.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09 12:32: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说道:“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其中“李鸿章之识”指的是( )
A.剿杀太平天国,挽救清朝统治 B.力主预备立宪,实现政治改良
C.投身洋务运动,力求强兵富国 D.签订屈辱条约,留下千古罪名
2.甲午中日战争失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从他的话中,我们能看出洋务运动是( )
A.一次达到“自强”“求富”目的的自救运动
B.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C.一次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自救运动
D.一次资产阶级的自救运动
3.2024年5月1日,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从上海江南造船厂码头解缆启航,开展首次航行试验,引发广泛关注。作为江南造船厂的前身,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
A.创办的口号是“求富” B.推动了我国军事技术的进步
C.创办于戊戌变法期间 D.开启我国政治制度的近代化
4.为“自强”,洋务派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为“求富”,他们又创办了一批民用企业。下列哪个企业是洋务派为“自强”而兴建的( )
A.江南制造总局 B.开平煤矿 C.汉阳铁厂 D.轮船招商局
5.19世纪60年代,中亚浩罕国军事头目阿古柏率兵侵占新疆大部分地区。19世纪70年代,俄国出兵侵占新疆伊犁地区。1874年,日本派军队进攻中国台湾。1883年年底,法国攻击驻守越南的清军,中法战争爆发。这些史实说明这一时期( )
A.中国边疆危机十分严重 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C.列强已就侵华达成一致 D.清朝沦为“洋人的朝廷”
6.甲午中日战争后,梁启超提出:“昔者不自知其为国,今见败于他国,乃始自知其为国也。”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 )
A.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B.促进了民族意识觉醒
C.促使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D.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
7.著名作家陈运和在其《刘公岛》一诗中称刘公岛为“一艘永不沉没的军舰……甲板上站着中国近代史,曾一度威风凛凛;站着丁汝昌,站着邓世昌,站着中华民族的不屈精神”。在诗中所说的战争后,中国被迫开放的商埠不包括( )
A.广州 B.重庆 C.杭州 D.沙市
8.下面示意图从某个角度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其中④应填写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9.19世纪末,美国的一份外交文件中提到:“中国现行之关税,对于一切所谓势力范围内之口岸装卸一切货物,无论属于何国,均当适用。”其真实含义是( )
A.维护中国的关税统一 B.反对划分“势力范围”
C.推行“门户开放”政策 D.提出协定关税制度
10.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提到中国近代的一场战争,说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其主要标志是海军的出场和角逐……以三个战役为重心,但决战是在黄海海面上进行的”。这场战争( )
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C.使中国丧失了北方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D.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11.黄鸿寿《清史纪事本末》记载:“及甲午败于日本,各国租港湾之事,相逼而来,瓜分支那之说,腾沸于全球。于是国人大哗,志士奋起,痛论变法之不可缓。”材料涉及的史实有( )
①甲午中日战争②瓜分中国狂潮③公车上书④戊戌变法
A.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
12.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指出:“变法之本,在于人才,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据此可知他认为变法要从根本上变革( )
A.教育制度 B.科举制度 C.文化制度 D.政治制度
13.有人对中国近代某一卖国条约的危害作了形象描述:荷枪实弹的强盗不仅蛮横地拆除了我们家的大门,而且耀武扬威地开进我们的院子,旁若无人地站在我们家的甬路两侧。甚至还颐指气使地闯进我们的堂屋,用枪指着我们的脑袋。这一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辛丑条约》 C.《马关条约》 D.《天津条约》
14.如图是1901年发表的漫画(注:图中所示器具从右到左依次是:坛、提勺、漏斗、壶)。其寓意是( )
A.民族工业受到中外反动势力压制
B.清末新政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清政府已经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D.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15.某学者在著作里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 )
A.闭关锁国的大门被打开 B.中国开始进行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C.维新变法运动蓬勃兴起 D.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至恭亲王奕诉等奏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1)根据材料一,指出洋务运动的目的。(3分)
材料二: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兵法艺,都学全,要平鬼子不费难。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
(2)根据材料二,写出当时义和团运动的主要斗争对象是谁?义和团的哪一口号表明了其斗争对象?(4分)
材料三:在民族耻辱面前,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进行了顽强的反抗和斗争:“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大将酬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些英雄人物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悲壮篇章,他们的不屈不挠、御辱自强成为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动力。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赞誉的此“公”是在黄海战役中牺牲的哪位民族英雄?“大将酬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赞颂了收复边疆的哪位英雄?(4分)
17.阅读下列表格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4分)
类别 企业 时间 创办人
中国第一个近代兵工厂 安庆内军械所 1861年 曾国藩
中国第一个近代煤矿 开平煤矿 1878年 李鸿章
中国第一个近代钢铁企业 汉阳铁厂 1890年 张之洞
(1)表中所列内容与哪一次运动有关?该运动的口号是什么?(4分)
(2)表格中提到的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在当时属于哪一派别的代表?他们创办企业的目的是什么?(4分)
(3)请你结合表格内容和所学知识对这次运动进行简要评价。(6分)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外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次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摘编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材料二:……那是一个沉闷的夏季,又一次见证了旧制度的腐朽。刽子手挥刀砍下了六颗爱国者的头颅,也砍断了试图通过改良实现救国自强的人们的幻想。谭嗣同从容赴死,他认为国家不昌盛是因为没有人为变法救国而流血。戊戌变法被扼杀了,但六君子的鲜血没有白流。
——摘编自《复兴之路》
(1)材料一中提到的自强运动是指什么?晚清政府寻求“御侮自强”之术的根本目的是什么?(4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的知识,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怎样理解“戊戌变法被扼杀了,但‘六君子’的血没有白流”?(6分)
(3)以上材料探究的主题是什么?(3分)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7分)
材料一:俄国从北方,英国从西方,法国从南方,日本从东方,虎视眈眈,时刻准备扑向中国,中国处于他们的包围之中,岌岌可危;其他还有十几个国家磨牙涎舌,跟随四国的后面,也想分些残羹剩饭.·.·想当年印度、土耳其等大小守旧之国,没有一个能保全自身的;而普鲁士有强国会,终于打败法国报了一箭之仇,日本有保国会,终于完成维新变法。我们四万万中国人怎样才能有希望呢?
强学会宣言(1895年8月,作者康有为)
(1)根据材料一,分析康有为成立强学会的背景。(4分)
(2)要使“四万万中国人有希望”,康有为认为应该怎么办?(3分)
材料二:1898年6—9月,光绪帝发布一系列变法法令。主要内容有:①发展农工商业;②开办新式学堂;③开放言路,允许官民上书言事;④训练新式海陆军;⑤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⑥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⑦修筑铁路;⑧采购西洋枪炮;等等。
(3)请把材料二中的变法法令按类别填在下表中(只填序号)。(4分)
政治 经济 军事 文化教育
材料三:尽管维新运动没能达到它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和全国规模的影响。
——《剑桥中国晚清史》
(4)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概述戊戌变法的历史作用。(6分)
参考答案
1.C 2.C 3.B 4.A 5.A 6.B 7.A 8.C 9.C 10.B 11.B 12.D 13.B 14.C 15.D
16.(1)维护清朝统治。
(2)外国侵略者;“扶清灭洋”。
(3)邓世昌;左宗棠。
17.(1)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自强”(或前期“自强”,后期“求富”)。
(2)洋务派;学习西方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3)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18.(1)洋务运动;维护和巩固清朝的统治。
(2)原因: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封建顽固派的势力过于强大,维新派力量弱小,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等。理解: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它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宣传了资产阶级思想等。
(3)中国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19.(1)背景: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2)实行维新变法。
(3)
政治 经济 军事 文化教育
③⑥ ①⑦ ④⑧ ②⑤
(4)戊戌变法是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