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历史(2024)八年级上册的期末复习题二
一、单选题
1.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汇集天安门广场,举行示威游行,五四运动爆发。其中最能体现该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C.“废除二十一条” D.“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系列的重要会议,对中国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总结了红四军成立以来军队建设方面的经验教训,重申了中国共产觉对红军实行绝对领导的原则,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的会议是( )
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三大
3.挽联“江户矢丹忱,感君首赞同盟会;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纪念的革命烈士是( )
A.秋瑾 B.邹容 C.陈天华 D.徐锡麟
4.1926年,湖南省农民协会会员达到107万人,到1927年1月,会员又增加到200万人。湖北省农民协会会员在1926年7月是3万多人,到同年11月就增加到20 万人左右。两湖地区农会组织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五四运动扩大 B.北伐胜利进军
C.红军战略转移 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5.卢沟桥畔一时间硝烟弥漫、笼罩在侵略者燃起的熊熊战火之中,中国军民对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进行了顽强抵抗,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一二 九运动
6.下图是复习课上教师幻灯片呈现的内容,由此判断本节课学习的是( )
◇洋务运动 自强求富 ◇戊戌变法 变法图强 ◇辛亥革命 三民主义 ◇新文化运动 民主科学
A.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B.近代化的探索
C.中华民国的建立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7.年代尺有助于认识历史发展的趋势或线索。下图的年代尺体现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 )
A.民族独立 B.巩固皇权 C.走向共和 D.走向富强
8.不少同志义愤地说:谈判自然可以……但是,要谈判,请他蒋介石自己到延安来……毛泽东决定亲自出去……还建议由刘少奇代理自己的职务,建议书记处增补陈云、彭真二人,以便毛泽东、周恩来不在时书记处仍有5人开会。这表明毛泽东已经充分考虑到此行的危险。……在谈判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主动表示让出广东、浙江、苏南、皖南、湖北等8个根据地。“谈判”发生在( )
A.重庆 B.西安 C.延安 D.北京
9.下图是小明同学对某主题的归纳,空白处内容应为( )
A.中国人民的抗争
B.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C.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D.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历程
10.如图是《民权画报》于1912年8月13日刊登的一幅讽刺漫画,画中有一只猿猴手持五色旗,在地球上绕圈子跑动。该漫画( )
A.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基本风 B.反映了中国想走向世界的决心
C.反映了当时政治转型艰难 D.描绘了生物进化论的演进
二、填空题
11.预习本课知识,填写下面的表格。
(1)全民族抗战。
举例
各民族 东北地区的满族、朝鲜族等群众积极投身各种抗日团体和抗日义勇军
在家乡河北献县组织回民义勇队,后改编为八路军 中军区
各政党 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浴血奋战
在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 上将壮烈殉国
在反“扫荡”作战中,八路军副参谋长 将军血洒疆场
各阶层 工人、农民、青年学生、广大妇女、海外华侨、文艺界、宗教界等均投人抗战
(2)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
胜利 原因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 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意义 对内: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 的民族解放战争。它促进了 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 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对外: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 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 中国的 得到提高
12.《 》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 的不平等条约。 从此,清政府沦为 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13.1839年, 虎门销烟;1894年,致远舰管带 在黄海海战中以身殉国。
14. 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成为中国人民 的起点。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揭开了世界 的序幕。
15. 率领的西北野战军先后取得青化砭、 等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 的重点进攻。
16.维新人士在各地创办报刊,严复等主持的《 》号召变法图强,成为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 》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17.为了避免损失,中国军队于1938年10月有序撤出武汉。武汉会战历时4个多月。日本 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1944年初,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了大规模的 。
18.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是《 》、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是《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是《 》
三、材料分析题
19.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依据下列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1931年,为摆脱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日本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东北三千万同胞沦于日寇铁蹄之下。
——《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对张学良来说,蒋介石反共和拖抗日后腿的做法,到1936年秋天时已忍无可忍。
——舒国惠《红色大地》
材料三 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7月15日)
材料四 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
一一丘吉尔
美英所引以为幸的是,日本既没有足够的兵力占领和控制印度洋上的战略要点,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在太平洋上拼一死战,这正是中国抗战对二战的进程和战局产生重大影响的结果。
——军事史家富勒
日本之所以没有立即对苏联开战,是因为它的大量军队被压制在中国。
——苏联元帅扎哈罗夫
(1)材料一中的事件带来哪些影响?
(2)材料二中的人物1936年“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发生了一个历史事件,此事件的解决有何意义?
(3)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阅读材料三,分析材料的意义?
(4)请你给材料四中的内容拟定一个主题。
20.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在长期交往中,既有友好往来,又有矛盾与冲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与70多个国家或地区有官方往来,允许各国人来留学、经商,吸收许多外国人担任官职。唐朝的文学艺术对日本、高丽等国影响深远 ……
材料二:邓世昌对部下说:“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声威。”
材料三:一八九五年,鸿章去马关,伊李坐春帆,两人把约签。台湾被割占,赔偿二万万。在华设工厂,开放四口岸。南京耻未雪,马关新仇添。
材料四:朱汉国在《明确“十四年抗战”有重要意义》一文中指出:从抗日战争的全过程看,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前六年是局部抗战,后八年是全国抗战。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举出唐朝与日本友好往来的一例史实。
(2)材料二中的历史场景出现在哪次战争中的哪次战役?
(3)阅读材料三,说出该条约的签订给中国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4)阅读材料四,说出“全国性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举出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取得胜利的一次著名战役。
(5)综合上述问题,请你谈一谈我们如何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
2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国人民不懈的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方资本主义东来使中国历史改变了轨道,西方列强入侵的地声摧毁了大清王朝的沉梦,一个个不平等的条约撕碎了中国美丽的山河。
材料二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摘编自《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三 会议批判了党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此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最早“入侵的炮声”是指哪场战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指出图片反映的内容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一场运动的纲领。《天朝田亩制度》体现了农民阶级怎样的愿望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此次会议”指的是哪次会议。该会议之后红军取得了一系列军事斗争的胜利,请试举两例。
四、综合题
22.光辉的历程,伟大的成就。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战胜艰难险阻,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民族复兴的奋斗凯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的一大会址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
材料二 严重的挫折使中国共产党人意识到,苏俄式的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毛泽东等人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革命道路,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
材料三 下列图片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这些会议统一了党的思想,凝聚了力量,引领了中国人民前行的正确方向。
材料四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企图恢复抗战前“一党专制、一人独裁”的局面。随后,通过三年的军事较量,中国共产党终于推翻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赢得了执政党的合法地位,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1)材料一,指出一大会址城市的名称?并回答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什么?
(2)材料二,提到的“正确革命道路”是指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它的提出直接跟哪次起义受挫有关?
(3)材料三,图①古田会议确立的建党建军原则是什么?图②遵义会议为什么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图③中共七大确立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结合所学,中国共产党能够推翻国民党的独裁统治,赢得执政党的合法地位。这留给我们什么启示?
23.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或事件
(1)抗日战争的起点的事件是
(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的开始的标志
(3)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4)七七事变中为保卫北平而壮烈殉国的将军
(5)指挥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的战役
24.国共关系在特定历史时期呈现出特定的阶段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今天开这个学校是有什么希望呢?就是要从今天起,把革命事业重新来创造,要用这个学校内的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学生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有了这种好骨干,成了革命军,我们的革命事业便可以成功。
——摘编自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
西安事变发起者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发生,党中央派周恩来到达西安,党中央以中华民族团结抗日的大局为重,确定了用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经过谈判,迫使蒋介石作出“停止剿共,联共抗日”的承诺。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而国共合作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国共分别主导的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相互配合又是国共合作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形式。
——摘编自《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合作抗战是中国制胜法宝》
材料四
图A 毛泽东和蒋介石在重庆谈判期间的合影 图B 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黄埔军校发挥的历史作用。
(2)写出材料二图中西安事变的两位发起者的名字。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4)材料四图A重庆谈判期间国共两党签订的文件是什么?图B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取得怎样的胜利成果?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五四运动
2.【答案】B
【知识点】工农武装割据
3.【答案】A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答案】B
【知识点】北伐战争
5.【答案】C
【知识点】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6.【答案】B
【知识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7.【答案】C
【知识点】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中华民国;革命志士与武装起义
8.【答案】A
【知识点】重庆谈判
9.【答案】C
【知识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革命志士与武装起义
10.【答案】C
【知识点】中华民国
11.【答案】(1)马本斋;冀;张自忠;左权
(2)完全胜利;中华民族;民族独立;东方主战场;巨大贡献;国际地位
【知识点】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2.【答案】辛丑条约;主权丧失最严重;帝国主义
【知识点】《辛丑条约》及其危害
13.【答案】林则徐;邓世昌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林则徐禁烟运动
14.【答案】九一八事变;抗日战争;反法西斯战争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
15.【答案】彭德怀;沙家店;陕北
【知识点】转战陕北
16.【答案】国闻报;申报
【知识点】中国近代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17.【答案】企图迅速灭亡中国;豫湘桂战役
【知识点】正面战场的抗战
18.【答案】《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及其危害;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19.【答案】(1)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从此,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2)西安事变;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十年内战基本停止。
(3)七七事变;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4)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0.【答案】(1)日本派遣唐使来中国;鉴真六次东渡日本传播中国文化;日本效仿唐朝典章制度进行大化改新等。
(2)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海战。
(3)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4)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
(5)中日关系很复杂,它既是邻国关系,又是大国关系,中日之间有合作也有矛盾;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历史不能忘记,以史为鉴﹐勿忘国耻﹐警惕日本军国主义思想死灰复燃;同时加强两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等。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遣唐使;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台儿庄战役;平型关大捷
21.【答案】(1)战争:鸦片战争。影响: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答出两点即可)
(2)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愿望: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感望。
(3)会议:遵义会议。举例:四波赤水.渡过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等。(答出两个即可)
【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遵义会议;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22.【答案】(1)上海或嘉兴;实现共产主义
(2)井冈山道路,或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秋收起义
(3)图①: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图②: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机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图③:毛泽东思想
(4)革命战争的伟力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只有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或者得民心者得天下。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遵义会议;渡江战役
23.【答案】(1)九一八事变
(2)五四运动
(3)中共七大
(4)赵登禹、佟麟阁
(5)李宗仁
【知识点】五四运动;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台儿庄战役;中共七大
24.【答案】(1)作用: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 了准备。
(2)发起者:张学良;杨虎城。
历史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迫使蒋介石作出“停止剿共,联共抗日”的承诺;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3)原因:国共两党的精诚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相互配合;中国人民团结抗战,拥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海外侨胞的支持。(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4)文件:“双十协定”(《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
胜利成果: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知识点】渡江战役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