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单元知识梳理卷(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单元知识梳理卷(二)(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52.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09 20:12: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知识梳理卷(二)
知识点1 中华民国的建立、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创举”是指( )
A.中华民国的成立 B.辛亥革命的爆发
C.武昌起义的胜利 D.《临时约法》的颁布
2.1912年元旦,孙中山创立中华民国;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按照中华民国纪年方法计算,孙中山逝世于( )
A.民国十二年 B.民国十三年 C.民国十四年 D.民国十五年
3.1912年元旦的《新祝词》中写道:“我四万万同胞如新婴儿新出于母胎,从今日起为新国民,道德一新、学术一新、冠裳一新。前途种种新事业,胥吾新国民之新责任也。”材料中的“今日之新”主要是指( )
A.孙中山当选临时大总统 B.清宣统帝下诏退位
C.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4.随着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辛亥革命失败。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是( )
A.黎元洪 B.孙中山 C.洪秀全 D.袁世凯
5.如图内容反映的是( )
A.清朝皇帝在历史上的消失 B.践行三民主义,创建中华民国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D.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过程
知识点2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1912年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A.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B.标志着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C.宣布废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D.宣告了中华民国的成立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权选举临时大总统、弹劾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这表明( )
A.中华民国有真正的民主 B.参议院权力很小
C.临时大总统权力很小 D.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的原则
3.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此规定出自( )
A.《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B.《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民国约法》
4.南京临时政府实行总统制,但3月11日公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政治的组织形式为内阁制,其目的是( )
A.限制和约束袁世凯的权力 B.彻底地推翻封建君主专制
C.效仿美国的民主政治体制 D.巩固孙中山大总统的宝座
5.陈旭麓先生说:“南京临时政府是揖美追欧的结果,也是五四以前八十年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几代人的奋斗而取得的最富深远意义的结果。”下列能体现“揖美追欧”精神的是( )
A.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签订《南京条约》
C.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D.签订《马关条约》
6.毛泽东称赞《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其中“革命性、民主性”主要是指( )
A.规定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 B.从根本上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C.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D.规定了内阁制和三权分立的组织原则
7.下列关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 B.它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C.它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D.它是由袁世凯颁布的
8.某位导演准备拍摄电视剧《孙中山》时,需要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写一段“画外音”,你认为下列哪一项不适合( )
A.颁布的时间是1913年3月11日
B.规定了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C.是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
D.最终被袁世凯废除
9.读图,回答问题。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哪一年颁布的?是谁颁布的?是由哪一机构制定的?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是什么?
(3)该文件肯定了什么制度?
(4)请你写出辛亥革命的两个重要成果。
知识点3 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
1.1913年二次革命的导火线是( )
A.袁世凯重组内阁 B.“宋案”的发生
C.国民党建立 D.总统选举
2.“宋案”发生后,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了( )
A.二月革命 B.十月革命 C.二次革命 D.辛亥革命
3.某檄文中的“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控诉的是( )
A.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B.北洋军阀割据混战
C.袁世凯复辟帝制 D.袁世凯围剿护国军
4.1915年,孙中山《讨袁檄文》直斥:“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这是声讨袁世凯( )
A.刺杀宋教仁 B.解散国会 C.签订“二十一条” D.复辟帝制
5.孙中山亲致挽联:“作民权保障,谁非后死者!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挽联中的“公”是指( )
A.熊秉坤 B.蔡锷 C.黄兴 D.宋教仁
6.经学家周予同在《僵尸的出祟》一文中,谈到民国四年政事堂在教育纲要中增加读儒家经典的事,指出它是为恢复旧礼教造势,民国民主政治随后出现巨大倒退。“民国民主政治”的“巨大倒退”是指( )
A.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B.袁世凯废除共和,实行帝制
C.袁世凯接受日本“二十一条” D.北洋军阀开始了割据混战
知识点4 护国战争、军阀割据
1.“一人称帝,天下骚然,志士仁人汗喘相告,而吾同志愈益奋大励,冒死以进。滇黔独立,文意豁然。”材料中“滇黔独立”反映的是下列哪一历史事件( )
A.武昌起义 B.二次革命 C.护国战争 D.护法运动
2.1915年底,蔡锷起兵讨伐袁世凯,梁启超起草《云南致各省通电》。两人一个用枪,一个用笔来捍卫共和。以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二次革命 B.护国战争 C.护法运动 D.军阀割据
3.蒋廷黻所著的《中国近代史》一书指出:“他不过是我国旧环境产生的一个超等大政客。在他的任内,他借了一批大外债,用暗杀的手段除了他的大政敌宋教仁……幻想称帝。”最后“他”在哪一历史事件中倒台( )
A.二次革命 B.护国运动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
4.1915年,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痛斥“宋案”,并强调“为公仆者,不以国利民福为怀,反欲牺牲国家与人民,以争一己之位置,中华民国岂容开此先例。”这表明,孙中山旨在( )
A.倡导君主立宪 B.维护民主制度
C.查明“宋案”元凶 D.结束军阀混战
5.孙中山曾写道:“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于是而民愈不聊生矣!”这里的“无数强盗之专制”指的是( )
A.尊孔复古,倒行逆施 B.复辟帝制,洪宪登基
C.军阀割据,混战不休 D.八国联军,烧杀抢掠
6.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四分五裂,控制着广西、广东两省的是( )
A.直系军阀冯国璋 B.奉系军阀张作霖
C.桂系军阀陆荣廷 D.皖系军阀段祺瑞
7.在中国近代,袁世凯死后有一段军阀割据纷争混战的历史。其中下列军阀控制着北京政府的是( )
A.直系军阀冯国璋 B.滇系军阀唐继尧
C.奉系军阀张作霖 D.皖系军阀段祺瑞
8.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增加苛捐杂税,有的地方田赋竟然增加了50%,盐税增加了两倍以上,以致老百姓家门口的对联也由“民国万岁,天下太平”改为“民国万税,天下太贫”。这主要反映了( )
A.中华民国不太平 B.北洋军阀之间相互倾轧
C.北洋军阀军费开支增大 D.北洋政府无视民生,百姓负担沉重
9.如图是北洋军阀混战时期的漫画,此漫画主要反映的是( )
A.军阀混战的目的是夺取北京政权
B.混战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C.各派军阀依仗武力,无视国法
D.军阀的肆意搜刮
10.《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期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 )
A.春秋战国时期 B.晚清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11.如图是某一阶段的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统计表,出现表中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A.八国联军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 B.军阀割据,混战不已
C.国共两党内战,经济遭到破坏 D.日本的侵略给中国带来深重灾难
12.旧时拥有军队、自成派系的军人或军人集团割据一方,称为军阀割据,军阀割据以东汉末、唐末、清末以及民国最为严重。20世纪初军阀割据,战乱纷争不断。下列关于军阀割据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军阀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依附于帝国主义
B.皖系军阀以段祺瑞为首,掌握着北京政府
C.直系军阀控制着东北一带
D.军阀割据纷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灾难
13.读图,回答问题。
图中人物领导了哪一次战争?这次战争的斗争对象是谁?结果如何?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檄文》
材料二:护国战争爆发后,袁世凯派周自齐为特使,以向日皇赠勋为名,乞求援助。日本不仅拒绝赠勋特使赴日,而且在通知中责备“袁世凯断行帝制,无视友邻劝告,日本政府当然不能承认(帝制)”。
(1)材料一中的“民贼”指的是谁?孙中山为什么称他为“民贼”?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日本对袁世凯称帝的态度如何?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袁世凯为什么落得众叛亲离的下场。
参考答案
知识点1
1.A 2.C 3.C 4.D 5.D
知识点2
1.A 2.D 3.C 4.A 5.A 6.B 7.D 8.A
9.(1)1912年;孙中山;参议院。
(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3)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
(4)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或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知识点3
1.B 2.C 3.C 4.D 5.D 6.B
知识点4
1.C 2.B 3.B 4.B 5.C 6.C 7.D 8.D 9.B 10.D 11.B 12.C
13.护国战争。对象:袁世凯。结果: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6月,在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结束。
14.(1)袁世凯。原因:袁世凯破坏民主共和制度、出卖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复辟帝制等行为不得人心。(2)态度:日本不支持袁世凯称帝。原因:辛亥革命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所以袁世凯复辟帝制必然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