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浙江省浙北六校八年级(上)期中
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面四个图形分别是节能、节水、低碳和绿色食品标志,在这四个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2.下列各组长度的线段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
A. ,, B. ,,
C. ,, D. ,,
3.如图,工人师傅在安装木制门框时,为防止变形常常钉上两根木条,这样做的依据是( )
A.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 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C. 长方形是轴对称图形
D.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4.能说明命题“一个钝角与一个锐角的差一定是锐角”是假命题的反例是( )
A. , B. ,
C. , D. ,
5.如图,这是一个平分角的仪器,,,将点放在一个角的顶点,使、分别与这个角的两边重合,可证≌,从而得到就是这个角的平分线.其中证明≌的数学依据是( )
A.
B.
C.
D.
6.如图,的周长为,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垂足为,若,则的周长是( )
A. B. C. D.
7.在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网格线的交点称为格点,已知,是网格上两个格点,如果点也是图中的格点,那个使得为等腰三角形的格点有个.
A.
B.
C.
D.
8.如图,的面积为,平分,于点,连接,则的面积为( )
A.
B.
C.
D.
9.如图,在等腰中,,,的平分线与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点沿折叠后与点重合,则的度数是( )
A.
B.
C.
D.
10.如图,在中,,,的平分线分别交、于点、,、相交于点,连接下列结论:;;;点到三边的距离相等;其中错误的结论有( )
A. 个 B. 个 C. 个 D. 个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写出命题“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的逆命题: .
12.如图,已知,请你添加一个条件:______,使得≌.
13.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和,则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
14.“三等分角”大约是在公元前五世纪由古希腊人提出来的,借助如图所示的“三等分角仪”能三等分任一角这个三等分角仪由两根有槽的棒,组成,两根棒在点相连并可绕转动,点固定,,点、可在槽中滑动,若,则的度数是______.
15.如图,三角形的面积为,与交于点,且,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
16.如图,已知,是内一点,,、分别是、上的动点,则的周长的最小值是______.
三、解答题:本题共8小题,共5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分
如图,在中,,,是的一条角平分线,求的度数.
18.本小题分
如图,点,,,在一条直线上,,,.
求证:≌;
若,,求的长.
19.本小题分
已知:如图,,,求证:.
小桐的证明方法如下框:
证明:连结
在和中,
≌
小桐的证明是否正确?若正确,请写出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的理由;若错误,请写出你的证明过程.
20.本小题分
如图,在中,.
作的角平分线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若,,求的面积.
21.本小题分
如图是等边三角形,是中线,延长到,使.
求的度数.
求证:.
22.本小题分
如图,在与中,,,,连接,,且点在上.
求证:;
和有何位置关系?请说明理由.
23.本小题分
在中,,,,点在上,且,过点作射线与在同侧,若动点从点出发,沿射线匀速运动,运动速度为,设点运动时间为秒.连接、.
如图,当时,求证:≌;
如图,当于点时,求此时的值.
24.本小题分
定义:如果一条线段将一个三角形分成两个等腰三角形,我们把这条线段叫做这个三角形的“二分线”;如果两条线段将一个三角形分成三个等腰三角形,我们把这两条线段叫做这个三角形的“三分线”.
三角形内角度数如图所示,在图中画出“二分线”,并标出每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度数;
图是一个顶角为的等腰三角形,在图中画出“三分线”,并标出每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度数;
在中,其最小的内角,过顶点的一条线段是的“二分线”,请直接写出的度数.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2.答案不唯一
13.或
14.
15.
16.
17.解:,是的角平分线,
.
,
.
18.证明:,
,
在和中
,
≌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解:≌,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
.
19.解:小桐的证明是利用证明三角形全等,而不能判定三角形全等,故小桐的证明不正确;
连接,
,
,
,
,
.
20.解:如图所示,即为所求;
设点到的距离为,
是的角平分线,
,
.
21.解:三角形是等边,
,
又,
,
又,
;
证明:等边中,是的中点,
,
由知,
,
.
22.证明:,
,
,
在和中,
,
≌,
;
解:,理由如下:
如图,交于点,
由得≌,
,
,,,
,
.
23.证明:如图,,
,
,
又,
,
,
又,
,
,
又,,
,
在和中,
≌;
解:如图,,
,
,
又,
,
,
在和中,
,
≌,
,
,
,
.
24.解:如图,即为所求:
如图,即为所求:
如图,
当,时,,
,
,
;
当,时,,
,
;
当时,,
,
,
;
当,时,,,
,
,
此时在中,其最小的内角为,故此种情况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的度数为或或.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