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类)
文言文阅读
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完成后面小题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
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东,弃疾为掌书记 ①,即劝京决策南向。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与之游。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弃疾曰:“丐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
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②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以节使印告召京。会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③主帅来归朝④,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⑤,斩安国于市。仍授前官,改差⑥江阴佥判。弃疾时年二十三。
(选自《宋史·辛弃疾传》)
[注] ①掌书记:节度使的属官,掌管文书笺奏,亦可参议军务。②劳:慰劳。③缘:因为。④归朝:归顺南宋朝廷。⑤行在:皇帝所在的地方。⑥差:当差,引申为“做”的意思。
1.对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弃疾间与之游 间:偶尔,间或
B.京益壮之 壮:壮士
C.高宗劳师建康 师:军队
D.会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 会:正遇上。
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丐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
(2)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
3.用原文回答:哪些事件表现了辛弃疾有勇有谋的品质?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苏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岁余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悉焚常所为文闭户益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至和、嘉祐间,与其二子轼、辙皆至京师。翰林学士欧阳修上其所著书二十二篇,既出,士大夫争传之,一时学者竞效苏氏为文章。
4.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画一处)
悉 焚 常 所 为 文 闭 户 益 读 书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既出,士大夫争传之,一时学者竞效苏氏为文章。
6.依据原文内容,说说苏洵的读书经历对你有什么启发。
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公何如?”曰:“如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注释】①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刘邦曾经随便和韩信讨论各位将领的才能,“上”指刘邦,“信”指韩信。②各有差:“差”读“cī”,等级,此处指高低。
7.下面各组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多多而益善耳 自以为大有所益 B.于公何如 皆以美于徐公
C.何为我禽 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D.何为我禽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9.这个故事隐含着的一句歇后语是:
韩信在这个故事中表现出的性格特点是: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吕文懿勤学,至老不倦。居秘阁①,图书左右,有得即识之,手录口诵,自晨至昃②不辍。幕归,少暇,即为门人诵解书史③。所修《宋元通鉴续编》,义例精甚,有先儒所未到者。书成,须发殆白。尝考一事不获,则累日不说,一旦考得之,谓门人曰:“进我二阶,殊不若得此可喜。”其好学类此。
王端毅公群经无不涉猎,尤熟于书诗。尝言:“我亦垂老始知学耳。”公之才德,老而不衰者以此。时公年九十,犹考论经史,著述为书。尝问蔡清:“今学者满天下,何故异才难得?”清言:“上之所以养之者,未尽其道,下之人又幸时之升平,而售之急耳。官既到手,或无暇于学,或自以为无用学矣。识见既浅,践履必薄,规为必粗。以此虽有异质,亦不能成。”公曰:“然。吾儿承裕,今年二十三,已中乡举,吾未欲急于仕,且令静览群书,间阅世务,冀他日得实用耳。”
(选自《玉堂丛语》,有删改)
[注]①秘阁:古代宫中收藏珍贵图书之处。②昃(zè):太阳西斜。③书史:经史一类的书籍。
10.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辍( ) (2)涉猎( ) (3)于( )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进我二阶,殊不若得此可喜。
(2)且令静览群书,间阅世务,冀他日得实用耳。
12.你认为选文中的吕文懿、王端毅公是异才吗?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
吕蒙从权①征讨黄祖,祖令都督陈就逆以水军出战。蒙勒前锋,亲枭就首,将士乘胜,进攻其城。祖闻就死委城走兵追禽之。权曰:“事之克,由陈就先获也。”蒙为横野中郎将,赐钱千万。
是岁,又与周瑜、程普等西破曹公于乌林,围曹仁于南郡。益州将袭肃②举军来附,瑜表以肃兵益蒙,蒙盛称肃有胆用,且慕化远来,于义宜益不宜夺也。权善其言,还肃兵。瑜使甘宁③前据夷陵,曹仁分众攻宁,宁困急,使使请救。诸将以兵少不足分,蒙谓瑜、普曰:“留凌公绩,蒙与君行,解围释急,势亦不久,蒙保公绩能十日守也。”又说瑜分遣三百人柴断险道,贼走可得其马。瑜从之。军到夷陵,即日交战,所杀过半。敌夜遁去,行遇柴道,骑皆舍马步走。兵追蹙④击,获马三百匹,方船载还。于是将士形势自倍,乃渡江立屯⑤,与相攻击。曹仁退走,遂据南郡,抚定荆州。还,拜偏将军,领寻阳令。
蒙勇而有谋,断识军计,谲⑥郝普、禽关羽,最其妙者。岂徒武将而已乎!
(选自《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有删改)
【注释】①权:孙权。②袭肃:人名。 ③甘宁:人名。 ④蹙(cù):急迫。 ⑤立屯:安营扎寨。⑥谲(jué):欺诈,招降。
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事之克,由陈就先获也 克:攻克,攻破
B.权善其言 善:对,好
C.瑜使甘宁前据夷陵 据:占据
D.宁困急 急:危急
1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祖闻/就死委城走/兵追禽之。
B.祖闻就死/委城走兵/追禽之。
C.祖闻/就死委城走兵/追禽之。
D.祖闻就死/委城走/兵追禽之。
15.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吕蒙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他率领军队击败陈就、曹军等体现了他英勇善战、有勇有谋的可贵品质。
B.黄祖能够被成功擒拿,是因为吕蒙率先击败了对方将领陈就,所以首要的功劳应属于吕蒙。
C.益州将领袭肃带领军队前来依附,吕蒙对袭肃的行为称赞有加,并把军队直接归还给了袭肃。
D.吕蒙在营救甘宁时,留下凌公绩,并保证凌公绩能固守十日,说明他了解部下,知人善任。
16.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蒙盛称肃有胆用,且慕化远来,於义宜益不宜夺也。
(2)敌夜遁去,行遇柴道,骑皆舍马步走。
晏元献公为童子时,张文节荐之于朝廷,召至阙下,适值御试进士,便令公就试。公一见试题,曰:“臣十日前已作此赋,有赋章尚在,乞别命题。”上极爱其不隐。
及为馆职时,天下无事,许臣僚择胜燕饮。当时侍从文馆士大夫,各为燕①集,以至市楼酒肆,往往皆供帐为游息之地。公是时贫甚,不能出,独家居,与昆弟讲习。一日选东宫官,忽自中②批除晏殊,执政莫谕所因,次日进复,上谕之曰:“近闻馆阁臣僚无不嬉游燕赏,弥日继夕。惟殊杜门,与兄弟讲书,如此谨厚,正可为东宫官。”
公既受命,得对,上面谕除授之意。公语言质野,则曰:“臣非不乐燕游者,直以贫,无可为之。臣若有钱,亦须往,但无钱不能出耳。”上益嘉其诚实,知事君体,眷注日深。仁宗朝,卒至大用。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注]①燕,通“宴”。②中:内廷中。①体:体范,规矩。
17.下列与“上极爱其不隐”句中的“其”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欲穷其林 B.其一犬坐于前 C.俟其欣悦 D.其如土石何?
18.下列与“上面谕除授之意”句中“面”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固以怪之实 B.主人日再食 C.富贵不能淫 D.军霸上
19.翻译下面句子。
公是时贫甚,不能出,独家居,与昆弟讲习。
20.皇帝授予晏殊东宫官的理由是什么?
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逮其父时,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众谓柳氏有子矣。其后以博学宏词,投集贤殿正字。俊杰廉悍,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
贞元十九年,由蓝田尉拜监察御史。顺宗即位,拜礼部员外郎。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涘。而自肆于山水间。
元和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偕出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邪?”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相当,则使归其质。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
(选自《古文观止·柳子厚墓志铭》)
[注]①博学宏词:博学宏词科的考试。在唐制中,进士及第者可应博学宏词考选,取中后即授予官职。②集贤殿正字:官名。集贤殿:集贤殿书院,掌刊辑经籍,搜求佚书;正字:集贤殿置学士、正字等官,正字掌管编校典籍、刊正文字的工作。③用事者:掌权者,指王叔文。④土俗:当地的风俗。⑤教禁:教谕和禁令。⑥子本相侔(móu):利息和本钱相等。
21.用斜线“/”给下列句子断句。(限两处)
诸 公 要 人 争 欲 令 出 我 门 下 交 口 荐 誉 之。
2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虽少年,已自成人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B.①率常屈其座人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①悉有法度可观 ②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D.①益自刻苦 ②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2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语的解释。
(1)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邪?”
(2)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
24.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柳宗元少年时就以精明聪敏、博学多才闻名,连续通过了进士、博学宏词科两次考试,成为了朝廷的年轻官员。“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表明不是柳宗元去求别人而是别人仰慕他。不是柳宗元巴结权贵,而是权贵们想拉拢柳宗元。
B.选文第二段,写柳宗元骤升和远贬。因为骤升和远贬对柳宗元的一生来说是大事,所以先写年份,以示郑重,字里行间充满惋惜之情。
C.柳宗元被贬为偏远地区的柳州刺史,柳宗元到了柳州之后,做了两件大好事,第一件是制止了买卖人口。第二件好事,就是提高当地的教育质量,柳宗元亲自指导当地学生的读书写作,成效十分显著。通过这一段经历,韩愈赞颂了柳宗元的卓越政治才能和高尚个人品质。
D.柳宗元逢遇当权人获罪,他也被按例贬出京城当刺史,还未到任,又被依例贬为永州司马。身处清闲之地,自己无心为学与写作,则纵情于山水之间。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各题。
皇甫谧年二十,不好学,游荡无度,或以为痴。尝得瓜果,辄进叔母任氏①。任氏曰:“《孝经》云:‘三牲之养②,犹为不孝。’汝今年余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无以慰我。”因叹曰:“昔孟母三徙以成仁,曾父烹氏以存教,岂我居不卜③邻,教有所阙,何尔鲁钝之甚也!修身笃学,自汝得之,于我何有!”因对之流涕。谧乃感激,就乡人席坦受书,勤力不怠。居贫,躬身稼穑④、带经⑤而农,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沉静寡欲,始有高尚之态,以著述为务,自号玄晏先生。著《礼乐》《圣真》之论。
(选自《晋书·皇甫谧传》)
【注释】①叔母任氏:指抚养他的任姓求母。②三牲之养:意为每天给父母吃牛、羊、猪(三牲)肉。③卜:选择。④稼穑(sè):播种和收获。此泛指从事农业劳动。⑤经:此指儒家经典著作。
2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1)或以为痴 或:
(2)教有所阙阙:
(3)因对之流涕涕:
26.下列各项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犹为不孝 ②岂能为暴涨携之去(《河中石兽》)
B.①于我何有 ②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C.①谧乃感激 ②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D.①带经而农 ②执策而临之(《马说》)
2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目不存教,心不入道,无以慰我。
(2)躬身稼穑、带经而农,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
28.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文所叙写的故事。
29.结合选文及链接材料,试分析皇甫谧和宋濂学有所成的共同因素。
【链接材料】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麹祥,字景德,永平人。永乐①中,父亮为金山卫百户。祥年十四,被倭掠。国王知为中国人,召侍左右,改名元贵。遂仕其国,有妻子,然心未尝一日忘中国也。屡讽王入贡。宣德②中,与使臣偕来。上疏言:“臣夙遭俘掠,抱衅痛心,流离困顿,艰苦万状。今获生还中国,夫岂由人。伏乞赐归侍养,不胜至愿。”天子方怀柔远人,不从其请,但许给驿暂归,仍还本国。
祥抵家,独其母在,不能识,曰:“果吾儿,则耳阴有赤痣。”验之信,抱持痛哭。未几别去,至日本,启以帝意。国王允之,仍令入贡。祥乃复申前请,诏许袭职归养。母子相失二十年,又有华夷之限,竟得遂其初志,闻者异之。
(选自《明史·孝义》)
【注】①永乐,明第三帝成祖朱棣年号。②宣德,明第五帝宣宗朱瞻基年号。
30.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为: (2)讽: (3)异:
3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遂仕其国,有妻子,然心未尝一日忘中国也。
(2)未几别去,至日本,启以帝意。
32.作者肯定了麹祥的哪些品质?
在“文字的力与美·小说悦读馆”开放之际,为了让更多同学围观欣赏,项目组准备创编一部话剧。下面是素材,请你认真阅读,完成相关任务。
向雄,字茂伯,河内山阳人也。雄初仕郡为主簿,事太守王经。及经之死也,雄哭之尽哀,市人咸为之悲。后太守刘毅尝以非罪笞雄,及吴奋代毅为太守,又以少言谴①系雄于狱。司隶钟会于狱中辟②雄为都官从事,会死无人殡殓,雄迎丧而葬之。文帝召雄而责之曰:“往者王经之死,卿哭王经于东市,我不问也。今钟会躬为叛逆,又辄收葬,若复相容③,其如王法何!”雄曰:“昔者先王掩骼埋黹④,仁流朽骨,当时岂先卜其功罪而后葬之哉!今王诛既加,于法已备。雄感义收葬,教亦无阙。法立于上教弘于下何必使雄违生背死以立于时!殿下仇枯骨而捐⑤之中野,为将来仁贤之资⑥,不亦惜乎!”帝甚悦,与谈宴而遣之。
累迁黄门侍郎。时吴奋、刘毅俱为侍中,同在门下,雄初不交言。武帝闻之,敕雄令复君臣⑦之好。雄不得已,乃诣毅,再拜曰:“向被诏命,君臣义绝,如何?”于是即去。帝闻而大怒,问雄曰:“我令卿复君臣之好,何以故绝?”雄曰:“古之君子进人以礼,退人以礼;今之进人若加诸膝,退人若坠诸川。刘河内于臣不为戎首⑧,亦已幸甚,安复为君臣之好!”帝从之。
(选自《晋书·卷二十八》)
【注释】①少言谴:少许怨言。②辟:征召。③相容:宽容你。④掩骼埋胬(zì):掩埋受刑人的骨骸尸体。⑤捐:遗弃。⑥资:谈资,口实。⑦君臣:这里指上级和下级。⑧戎首:敌人。
【活动1】理解词句
33.准确理解文言词句,是改编剧本的前提。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借助释义方法,解释加点词语。
文言词句 方法及示例 解释
市人咸为之悲 【课内迁移法】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桃花源记》) 咸:
今钟会躬为叛逆 【参考成语法】事必躬亲(成语) 躬:
若复相容,其如王法何 【查阅字典法】若:①好像;②及,比得上;③你;④如果;⑤相当于“然”。 若: (填序号)
3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法立于上教弘于下何必使雄违生背死以立于时!
【活动2】梳理故事
35.故事是剧本的基础。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帮他们补全下面的情节。
【活动3】编拟台词
36.话剧注重人物对话,言简义丰、生动传神的台词以及简洁明了的舞台说明是核心。请根据相应的文言语句,设计台词,并展开想象,补充人物对话时的神态。
文言语段 舞台剧脚本
武帝闻之,敕雄令复君臣之好。雄不得已,乃诣毅,再拜曰:“向被诏命,君臣义绝,如何?”于是即去。帝闻而大怒,问雄曰:“我令卿复君臣之好,何以故绝?”雄( )曰:“古之君子进人以礼,退人以礼;今之进人若加诸膝,退人若坠诸川。刘河内于臣不为戎首,亦已幸甚,安复为君臣之好!” 武帝(语重心长地)爱卿啊,朕听说你跟刘河内关系很僵,这可不好,朕命你主动去跟刘河内修复上下级关系。向雄(迫于无奈,拜见刘毅)先前我接受诏命,与你了结上下级关系,怎么样?(扬长而去) 武帝(大怒,高声责问)(1) 。 向雄((2) )古代的君子用礼义举荐人,用礼义撤免人;(3) 。刘河内不成为我的敌人,已经是很万幸的了,又怎么能恢复上下级友好关系呢?
【活动4】精彩剧评
37.话剧展演取得了成功,活动视频已上传至学校公众号,反响热烈,留言众多。请你参照示例跟帖,可从内容、形象或主题等方面对这幕话剧发表看法,3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B 2.(1)给我三天期限,(我如果)没有抓获到(义端),(您)再杀我也不迟。
(2)我因主帅归顺朝廷的事前来,没想到发生变故,拿什么复命呢? 3.以下事件表现了辛弃疾有勇有谋的品质:(1)弃疾为掌书记,劝京决策南向;(2)弃疾曰:“丐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3)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4)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5)献俘行在。
【解析】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B.句意为:耿京更认为他是壮士。壮,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壮;
故选B。
2.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在翻译句子时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情况,先按照原句子的顺序翻译,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语序调整。注意重点字词:
(1)丐,给予;期,期限;获,抓获;
(2)缘,因为;归朝,归顺朝廷;期,料想;何以,“以何”倒装,拿什么。
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人物形象的把握。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概括人物性格从言行入手。题干要求分析辛弃疾有勇有谋的性格特征。
如他对待义端的态度,弃疾曰“丐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后,“弃疾斩其首归报”可见他有勇有谋的性格特征;
又如他听说张安国降金,与众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写他当着众人将张安国捆绑起来,并“献俘行在”也可见他的有勇有谋。
【点睛】参考译文:
辛弃疾,字幼安,山东历城人。
金主完颜亮死后,中原豪杰纷纷起义。耿京在山东聚集人马,调配管辖山东、河北效忠大宋王朝的军马,辛弃疾在耿京手下做掌书记,就劝耿京作南归决断。僧人义端,好论军事,早先辛弃疾有时跟他有来往。等到辛弃疾在耿京军中,义端也聚集了一千多人,(辛弃疾)劝他投奔耿京,让他做了耿京的下属。义端一天晚上,窃得耿京的大印而逃,耿京大怒,要杀辛弃疾。辛弃疾说:“请给我三天为期,不抓到他,再杀我也不晚。”他推测义端一定将义军的虚实报告金帅,马上行动抓住了他。斩其首回报耿京,耿京更认为他是壮士。
绍兴三十二年,耿京命令辛弃疾带奏表归宋,宋高宗正在建康劳军,召见了他,嘉奖了他,授他承务郎天平节度使掌书记的官职,同时用节度使印和文告召耿京。正遇张安国、邵进已杀耿京降金了,辛弃疾回到海州,与众人谋划道:“我因主帅归顺朝廷的事前来,没想到发生变故,拿什么复命呢?”于是邀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直奔金营,(此时)张安国正与金将饮酒兴浓,就当着众人将他捆绑起来带走,金将没追上他们,辛弃疾将张安国献给朝廷。(朝廷)在闹市中将张安国斩首。朝廷还是将先前的官职授予辛弃疾,改做江阴检判。当时他二十三岁。
4.悉 焚 常 所 为 文 / 闭 户 益 读 书 5.(苏洵的文章)流传出来后,士大夫争着传阅它,一时之间学习写作的人都争相模仿苏洵文章的写法。 6.非勤奋刻苦不能读书;只要学习,就为时未晚。
【解析】4.考查文言文划分朗读节奏的能力。划分朗读节奏,要把握好句子的内容,及主谓成分,不要把表达同一意思的词语划开。此句句意为:于是苏洵将自己以前的文章全部焚烧,关门闭户更加苦读诗书。按照题干要求限断一处,可划分为“悉焚常所为文/闭户益 读书”。
5.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得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注意以下几个重点字词的翻译:(1)既出:流传出来后。(2)传:传阅。(3)竞效:争相模仿。
6.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来谈感悟即可,做到言之有理。结合文中“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和“悉焚常所为文,闭户益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等关键语句,从“苏洵读书很勤奋刻苦”,“非勤奋刻苦不能读书”,“只要学习,就为时未晚”等方面来回答即可。
【点睛】参考译文:
苏洵字明允,宋眉州眉山人。他二十七岁的时候开始发愤学习,一年多后去考进士,又去考茂才异等,都没有考中。于是苏洵将自己以前的文章全部焚烧,关门闭户更加苦读诗书,终于精通六经及百家之说,写文章一会儿就写了几千字。至和、嘉祐年间,苏洵和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一同来到京师,翰林学士欧阳修将苏洵所做的二十二篇文章上呈给朝廷。(苏洵的文章)流传出来后,士大夫争相传阅,一时间,学习写作的人都抢着模仿苏洵文章的写法。
7.C 8.陛下不善于带兵,但善于统领将领,这就是韩信我被陛下捉住的原因了。 9.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过分自信、自傲、自负。
【解析】7.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C项中的“为”都是“被”的意思。
8.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
9.本题是一道综合题。先根据文章的内容说出本文隐含的歇后语。然后再根据文章对“韩信”的描写来分析性格特点即可。
10. 停止 粗略地阅读 在 11.(1)让我官升两级,还比不上得到这个结果让我欢喜。
(2)(我)暂且让他静静地看很多书,偶尔经历世事,希望有一天能够实际使用罢了。 12.我认为吕文懿、主端毅公是异才。文中的吕文懿勤奋学习,到老年也不倦怠,所编修的《宋元通鉴续编》,阐明义理的事例十分精当,有很多古代儒者所没有阐述到的。王端毅公对于儒家经典没有不涉猎的,尤其精通于书诗,才能和德行到年老也不衰退,九十岁还考查论证经史,将自己的考证著述为书籍。
【解析】10.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自晨至昃不辍”句意:从早晨到傍晚从不停止。辍:停止。
(2)“王端毅公群经无不涉猎”句意:王端毅公对于儒家经典没有不粗略地阅读的。涉猎:粗略地阅读。
(3)“或无暇于学”句意:有的人就没有时间用在学习上。于:在。
11.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
(1)进:指升官;殊:根本;喜:令……感到欢喜;
(2)且:暂且;令:让;静览群书:静静地看很多书;间:偶尔;阅:指经历;冀:希望;实用:实际使用;耳:罢了。
1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明确观点:我认为吕文懿、主端毅公是异才。原因:根据首段“吕文懿勤学,至老不倦”“所修《宋元通鉴续编》,义例精甚,有先儒所未到者”可知,吕文懿勤奋学习,到老年也不倦怠,所编修的《宋元通鉴续编》,阐明义理的事例十分精当,有很多古代儒者所没有阐述到的;根据第二段“王端毅公群经无不涉猎,尤熟于书诗”“公之才德,老而不衰者以此。时公年九十,犹考论经史,著述为书”可知,王端毅公对于儒家经典没有不涉猎的,尤其精通于书诗,才能和德行到年老也不衰退,九十岁还考查论证经史,将自己的考证著述为书籍。
【点睛】参考译文:
吕文懿勤奋学习,到老年也不倦怠。身居秘阁,到处都是图书,凡是能够得到的立即就读,亲自抄录并进行诵读,从早晨到傍晚从不停止。(吕文懿)晚上回来,只要稍有空闲,就给门生弟子朗诵讲解经史一类的书籍。他所编修的《宋元通鉴续编》,阐明义理的事例十分精当,有很多古代儒者所没有阐述到的。《宋元通鉴续编》编成时,(他的)胡须头发几乎全白了。曾经考证一事没有任何收获,一整天都不高兴,而一旦考证获得成果,就对门生说:“让我官升两级,还比不上得到这个结果让我欢喜。”他的好学就像这样。
王端毅公对于儒家经典没有不粗略地阅读的,尤其精通于书诗。他曾经说:“我也是到暮年才知道学习罢了。”他的才能和德行,因此到年老也不衰退。当时王端毅公九十岁,还考查论证经史,将自己的考证著述为书籍。他曾经问蔡清:“现在学者遍布天下,为什么与众不同的人才却难以得到?”蔡清说:“皇上供养着的学者,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普通的学者又希望趁着太平日子,着急把自己推销出去。一官半职到手后,有的人就没有时间用在学习上,有的人认为不用学习了。见识既然浅陋,经历也一定浅薄,行为规范必然粗俗。因此即使有与众不同的质地,也不能成为与众不同的人才。”王端毅公说:“确实是这样。我儿子承裕,今年二十三岁了,已经考中乡举,但是我不想让他急于当官,暂且让他静静地看很多书,偶尔经历世事,希望有一天能够实际使用罢了。”
13.B 14.D 15.C 16.(1)吕蒙盛赞袭肃有胆识谋略,且能(因为)仰慕教化从远地前来(依附),从道义上讲应增加他的队伍而不应当夺取。(2)敌人连夜逃走,行军遇到木柴阻塞的山道时,骑兵都舍弃马步行逃走。
【解析】13.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理解。
B.句意:孙权认为吕蒙的话甚好。善:认为……正确;
故选B。
14.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可以准确断句,也可根据虚词、对话、修辞、句子结构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习惯句式等断句。
本句意为:黄祖听说陈就被杀,弃城逃走,东吴兵士追击生擒了他。“祖闻就死”“委城走”“兵追禽之”是三个独立的主谓句,据此可断句为;祖闻就死/委城走/兵追禽之。
故选D。
15.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C.结合第二段“权善其言,还肃兵”可知,文中归还军队给袭肃的是孙权,并不是吕蒙。
故选C。
16.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翻译时,要做到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注意重点字词的翻译。
(1)句重点词:盛称,盛赞;慕:仰慕;义:道义。
(2)句重点词:遇,遇到;步:步行。
【点睛】参考译文:
吕蒙跟从孙权征讨黄祖,黄祖下令都督陈就率领水军迎战。吕蒙率领先锋部队,亲自将陈就枭首,全军将士乘胜进攻他的城池。黄祖听说陈就被杀,弃城逃走,东吴兵士追击生擒了他。孙权说:“这次战事的攻破,是由先击败陈就而起。”就任命吕蒙为横野中郎将,赐钱千万。
这一年,(吕蒙)又与周瑜、程普等向西在乌林攻破曹操,在南郡包围曹仁。益州将领袭肃带着大军前来依附,周瑜上表建议用袭肃的部队增加吕蒙的军队。吕蒙盛赞袭肃有胆识谋略,且能(因为)仰慕教化从远地前来依附,从道义上讲应增加他的队伍而不应当夺取。孙权认为吕蒙的话甚好,就把部队归还袭肃。周瑜派遣甘宁前往据守夷陵,曹仁另派部分军队攻打甘宁,甘宁被围情势危急,便派遣使者请求救援。众将领都认为兵力不充足不能再分派,吕蒙对周瑜、程普说:“留下凌公绩,我与您前往救急解围,按情势不会很久,我保证凌公绩能固守十天。”又劝说周瑜分派三百人用木柴截断险要路口,敌军逃跑就能得到他们的马匹。周瑜采纳他的计策。大军赶到夷陵,当天就与曹军交战,杀伤敌军过半。敌人连夜逃走,行军遇到木柴阻塞的山道时,骑兵都舍弃马步行逃走。(吕蒙率领)军队急迫追击,缴获战马三百匹,用连并起来的船只载回东吴。于是吴军将士士气倍增,就渡江安营扎寨,攻打敌人。曹仁撤退逃走,(吕蒙)于是又占据南郡,安抚平定荆州。(吕蒙)回朝后,被升为偏将军,兼任寻阳县县令。
吕蒙勇猛有谋略,知晓军务。起初(他)虽然不计后果肆意杀人,但是终于克制自己,(他)有国士的气量,哪里仅仅只是一个武将而已呢!
17.C 18.B 19.晏殊这时很穷,不能出去玩乐,独自在家呆着,与兄弟探讨学习。 20.谨厚诚实。
【解析】17.这道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
例句:代词,指晏殊。
A.指示代词,这;
B.其中;
C.代词,指先达;
D.用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
故选C。
18.这道题考查对文言词类活用的理解。
例句:名词作状语,当面。
A.意动用法,对……感到奇怪;
B.名词作状语,每天;
C.使动用法,使……惑乱,使……迷惑;
D.名词作动词,驻军;
故选B。
19.这道题考查的是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时,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这句话的重难点词语有:是,这。甚,很。昆弟:同昆仲,指兄和弟。
20.这道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根据“近闻馆阁臣僚无不嬉游燕赏,弥日继夕。惟殊杜门,与兄弟讲书,如此谨厚,正可为东宫官”可知,晏殊为人谨厚;根据“‘臣非不乐燕游者,直以贫,无可为之。臣若有钱,亦须往,但无钱不能出耳。'上益嘉其诚实”可知,晏殊为人诚实。
【点睛】译文:
晏殊少年时,张知白把他推荐给朝廷,(朝廷)征召他到了京城,正赶上皇帝亲自考试进士,就让晏殊参加考试。晏殊见到试题,就说:“臣十天前已做过这样的题目,草稿还在,请另外命题。”皇帝非常喜欢他的不隐瞒。
入朝办事后,当时天下无事,容许百官各择胜景之处宴饮,当时的朝臣士大夫们各自饮宴欢会,以至于集市内的酒楼、坊间,到处都提供帐篷作为游玩、栖息之地。晏殊这时很穷,不能出去玩乐,独自在家呆着,与兄弟探讨学习。一天(吏部)挑选辅助东宫太子的官,忽然皇帝御点晏殊上任。执政大臣不知为什么皇上选中晏殊,第二天上朝复命,皇上说:“最近听说馆阁大臣们都嬉游宴饮,一天到晚沉醉其中,只有晏殊与兄弟闭门读书,这么谨慎忠厚的人,正可教习太子读书。”
晏殊上任后,有了面圣的机会,皇帝当面告知任命他的原因,晏殊语言质朴不拘,说:“为臣我并非不喜欢宴游玩乐,只是家里贫穷没有钱出去玩。臣如果有钱,也会去宴饮,只是因为没钱出不了门。”皇上因此更欣赏他的诚实,明白侍奉君王的规矩,垂爱一天天加深。仁宗登基后,(晏殊)最终被重用(官至宰相)。
21.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多断不给分) 22.C 23.(1)到任之后,他慨叹道:“这里难道不值得做出政绩吗?”
(2)观察使把这个办法推广到别的州县,等到一年后,免除奴婢身份回家的将近一千人。(翻译既要注意关键词的落实,更要注意句子意思的正确和语言的通顺) 24.D
【解析】2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
该句意为:那些公卿贵人争着想让他成为自己的门生,异口同声地推荐赞誉他。据此断句为: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
2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A.虽然/即使;
B.经常,通常/带领;
C.都是“都”的意思;
D.更加/好处;
故选C。
23.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①中重点词语有:至:到;是:这里;足:值得。
②中重点词语有:下:推广;一岁:一年;比:等到;且:将近。
2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分析。
D.根据“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诶”可知,身处清闲,柳宗元更加刻苦为学,勉力记诵和阅读,写作诗文。选项中“自己无心为学与写作”说法错误;
故选D。
【点睛】参考译文:
子厚,名宗元。少年时就很精明能干,没有不明白通晓的事。当他的父亲还在世的时候,他虽然很年轻,但已经成才,能够考取进士科第,显露出出众的才华,大家都说柳家有能扬名显姓的后人了。后来又通过博学宏词科的考试,被授为集贤殿的官职。他才能出众,方正勇敢,发表议论时能引证今古事例为依据,精通经史诸子典籍,议论时才华横溢,滔滔不绝,常常使在座的人折服。因此名声轰动,一时之间人们都敬慕而希望与他交往。那些公卿贵人争着想让他成为自己的门门生,异口同声地推荐赞誉他。
贞元十九年,子厚由蓝田县尉调任监察御史。顺宗即位,又升为礼部员外郎。碰上当权的人获罪,他也照惯例贬出京城当刺史,还未到任,又被依例贬为永州司马。身处清闲,自己更加刻苦为学,勉力记诵和阅读,写作诗文,文笔汪洋恣肆,雄厚凝练,像无边的海水那样精深博大,而他自己则纵情于山水之间。
元和年间,他曾经按惯例奉召回到京师,又与人一起被遣出做刺史,子厚分在柳州。到任之后,他慨叹道:“这里难道不值得做出政绩吗?”于是按照当地的风俗,为柳州制订了教谕和禁令,全州百姓都顺从并信赖他。当地习惯于用儿女做抵押向人借钱,约定如果不能按时赎回,等到利息与本金相等时,债主就把人质没收做奴婢。子厚为此替借债人想方设法,都让他们把子女赎了回来;那些特别穷困没有能力赎回的,就让债主记下子女当佣工的工钱,到应得的工钱足够抵消债务时,就让债主归还被抵押的人质。到一年后,免除奴婢身分回家的将近一千人。衡山、湘水以南准备考进士的人,就把子厚当做老师,那些经过子厚亲自讲授和指点的人所写的文章,全都合乎规范值得阅读。
25. (1)有的人 (2)通“缺”缺欠 (3)眼泪 26.A 27.(1)眼不看一点教化人的书,心思尚未进入正道,你没有什么能让我感到宽慰的啊。(2)他亲自在田间播种与收获,带着经书种田,于是博览通晓各种典籍以及诸子百家之言。 28.皇甫谧二十始勤学有成。 29.皇甫谧亲自种田时带着儒家经典学习,宋濂亲自抄写每一本借来的书,即使寒冷天也不懈怠。可见他们的成功都源于勤奋刻苦。
【解析】25.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居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应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其中“阙”是通假字,通“缺”缺欠的意思。
26.A.为:是∕被;
B.于:对于∕对于;
C.乃:于是,就∕于是,就;
D.而:修饰∕修饰。
故选A。
27.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慰:安慰;躬:亲自;农:种田;遂:于是。
点睛:翻译语句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具体的方法是:首先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然后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做到词达句顺。
28.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事件的归纳概括能力。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找准文中的事件,然后根据人物及事件内容概括出切题的答案。一般形式为: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翻译文章,了解大意可知,人物:皇甫谧;事件:二十岁在叔母任氏教导下才开始勤学;结果:有所成。据此概括即可。
29.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作答本题一是注意题目要求“成功的共同因素”,二是要熟悉《送东阳马生序》的内容。(1)选文中皇甫谧在亲身参加农业劳动的时候带着儒家经典著作学习,《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亲手抄写每一本借来的书,即使寒冷的冬天也毫不懈怠。可见他们的成功源于勤奋。(2)选文中皇甫谧从此树立了高尚的志向,只把写书作为自己的事业;《送东阳马生序》中其他同学衣着华丽而宋濂衣着破旧却毫不羡慕。可见他们的成功还源于用心专一。
选自《晋书》 作者:房玄龄 年代:唐
参考译文:
皇甫谧到二十岁还不好好学习,终日无限度的游荡,有的人认为他是傻子。皇甫谧曾经得到一些瓜果,总是进呈给他的叔母任氏。任氏说:“《孝经》说‘即使每天用牛、羊、猪三牲来奉养父母,仍然是不孝之人。’你今年二十多岁,眼中没有学习,心思不入正道,没有什么可以拿来安慰我的。”因此叹息说:“从前,孟母三迁,使孟子成为仁德的大儒;曾父杀猪使信守诺言的教育常存,难道是我没有选择好邻居,教育方法有所缺欠么?不然,你怎么会如此鲁莽愚蠢呢!修身立德,专心学习,受益的是你自己,跟我有什么关系呢!”叔母面对皇甫谧流泪。皇甫谧深受感动,于是到同乡席坦处学习,勤读不倦。他家很贫穷,他在亲身参加农业劳动的时候带着儒家经典著作学习,终于博览通晓各种典籍和诸子百家的著作,(皇甫谧)性格恬静,没有奢望,并从此树立了高尚的志向,把写书作为自己的事业,自己取号玄晏先生,写有《礼乐》《圣真》等论著。
30. 担任 劝谏 以……为异 31.(1)于是他在倭国做了官,有了妻子和儿女,但是(魏祥)内心没有一天忘记自己是中原人。
(2)不久告别(母亲)离开,到了日本,(向倭国国王)陈述明朝皇帝的意思。 32.作者赞美了魏祥矢志不渝,热爱祖国,恪守孝道的优秀品质。
【解析】30.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尤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现象。
(1)“父亮为金山卫百户”的意思是:他的父亲麹亮担任金山卫百户。为,担任,做。
(2)“屡讽王入贡”的意思是:屡次劝谏大王纳贡。讽:规劝,劝谏。
(3)“闻者异之”的意思是:听到的人都认为这件事很奇异。异:以……为异。
31.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到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
(1)遂:于是,就;妻子:妻子和儿女;尝:曾经。
(2)未几:不久;去:离开;至:到。
32.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作答时要结合人物的言行举止进行分析。
结合“遂仕其国,有妻子,然心未尝一日忘中国也”可知,虽然麹祥遭到倭寇的掳掠,但他一心想着自己的祖国,并且从未忘记祖国,可见他热爱自己的国家;
结合“屡讽王入贡”“伏乞赐归侍养,不胜至愿”“母子相失二十年,又有华夷之限,竟得遂其初志”可见与母亲分离二十年,麹祥一直渴望回到自己的祖国,并且多次寻找机会回到中原,可见他坚守志向,矢志不移;
结合“伏乞赐归侍养”“祥乃复申前请,诏许袭职归养”可见,麹祥多次请求回去侍养母亲,这说明他孝顺,虽遭掳掠但仍恪守孝道。据此可概括作答。
【点睛】参考译文:
麹祥,字景德,永平人。永乐年间,他的父亲麹亮担任金山卫百户。在麹祥十四岁的那年,麹祥被倭寇掳走。倭国国王知道他是中原人,诏令他在身边侍奉,把他改名元贵。于是他在倭国做了官,有了妻子和儿女,但(麹祥)内心没有一天忘记自己是中原人。(他)多次劝谏倭国国王(让他)到中原进贡。宣德时期,(他)与倭国使臣一起到明朝来。向皇帝上疏说:“我曾经遭到倭寇的掳掠,处于嫌疑危难之中自责心痛,流离失所困顿不堪,非常艰苦。现在能够活着回到中原,怎么还能任由别人安排。我请求您让我回家侍奉父母,(我)没有比这更大的愿望了。”皇帝正用恩德使远处的人来归附,不恩准他的请求,但是答应他回驿站后可暂且归家,(然后)仍然返回倭国。
麹祥回到家里,只有母亲在家,(母亲)已不认识他,说:“果真是我的儿子,就是(他)耳后有赤痣。”验证以后果然有,(母子)抱头大哭。不久告别(母亲)离开,到了日本,(向倭国国王)陈述明朝皇帝的意思。倭国国王应允了他,仍让他进贡。麹祥就再次(向朝廷)请求之前的愿望(侍奉母亲),皇帝下诏允许他承袭父亲的职位归养家中。他和母亲失散二十多年,又有华夏和蛮夷的限制,最终能够实现他当初的意愿,听到的人都认为这件事很奇异。
33. 咸:全、都 躬:亲自 ④ 34.法立于上/教弘于下/何必使雄违生背死以立于时! 35.(1)非罪遭笞(或:无辜遭笞);(2)因言入狱;(3)与帝谈宴 36. 朕命你恢复两人原有的上下级和睦关系,你为什么故意绝交 神色坦然地 现在举荐人时如同把人放在膝盖上(那么亲),撤免人时如同把人推入深渊(那么狠)。 37.【示例1】向雄无故被鞭笞,被关监狱,被荐官,被帝斥责,剧情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示例2】主角向雄帮人收尸以报恩,不受帝王威压而妥协,很有个性,令我印象深刻。
【示例3】这幕话剧告诉我们与他人的相处要重情重义,不谄媚,敢直谏,坚守自己内心的道义,主题深刻。
【解析】33.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字词。
“市人咸为之悲”句意:市人都为他悲伤;“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句意:村里的人听说有这个人,都来打听消息。咸:全,都。结合【课内迁移法】可知,“市人咸为之悲”中的“咸”意为全,都;
“今钟会躬为叛逆”句意:现在钟会亲自做出叛逆的事;事必躬亲:事事都要亲自去做。躬:亲自。结合【参考成语法】可知,“今钟会躬为叛逆”的“躬”是亲自的意思;
“若复相容,其如王法何”句意:我如果再宽容你,将把王法放在哪里?结合【查阅字典法】中“若”的释义“①好像;②及,比得上;③你;④如果;⑤相当于‘然’”可知,“若复相容,其如王法何”的“若”应选释义④,“如果”之意。
34.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结合“法立于上教弘于下何必使雄违生背死以立于时”分析,“法立于上”中“法”是主语,“立”是谓语,“于上”是定语,句子成分完整,故在“上”后断句;“教弘于下”中“教”是主语,“弘”是谓语,“于下”是定语,句子成分完整,故在“下”后断句;再结合句意“法令在上面制定,教化在下面发扬,为什么一定要让我陷于违背生死常理的地步呢”可断句为:法立于上/教弘于下/何必使雄违生背死以立于时!
35.本题考查理解概括文章内容。
结合“后太守刘毅尝以非罪笞雄,及吴奋代毅为太守,又以少言谴系雄于狱”可知,向雄无故被鞭笞,又因少许怨言被关监狱;据此可概括情节为:非罪遭笞(无辜遭笞);因言入狱;
结合“文帝召雄而责之曰……帝甚悦,与谈宴而遣之”可知,文帝召见向雄并与之谈话并饮宴;据此可概括情节为:与帝谈宴。
36.本题考查翻译理解文言语句。
结合“我令卿复君臣之好,何以故绝”可知,这是文帝大怒,高声责问向雄的话语,设计台词时,要注意“令(命令),卿(你),复(恢复),君臣(句中指刘毅与向雄的上下级的关系),好(友好,和睦),故(故意),绝(断绝往来,绝交)”等字词要理解正确;
结合向雄面对文帝的盛怒,仍能不卑不亢地说出这一番话“古之君子进人以礼,退人以礼;今之进人若加诸膝,退人若坠诸川。刘河内于臣不为戎首,亦已幸甚,安复为君臣之好”可知,向雄不畏惧于文帝的怒火与质问,他的神态应是坦然、平和的;结合“今之进人若加诸膝,退人若坠诸川”可知,这段台词要翻译成现代语句,要注意“今(现在),进(举荐,引荐),若(如同),加(放在),退(摒退,撤免),坠(推入)”等字词要理解正确。
37.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与人物形象。
结合本剧根据向雄的事迹“雄初仕郡为主簿,事太守王经。及经之死也,雄哭之尽哀,市人咸为之悲。后太守刘毅尝以非罪笞雄,及吴奋代毅为太守,又以少言谴系雄于狱。司隶钟会于狱中辟雄为都官从事,会死无人殡殓,雄迎丧而葬之。文帝召雄而责”而编排可知,向雄无故被鞭笞,被关监狱,被荐官,被帝斥责,这样的剧情内容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结合“司隶钟会于狱中辟雄为都官从事,会死无人殡殓,雄迎丧而葬之”“文帝召雄而责之曰……雄曰……帝甚悦,与谈宴而遣之”可知,向雄帮钟会收尸以报恩,面对文帝的施压责备而不妥协,这一有情有义不卑不亢的人物形象令观众印象深刻;
结合文中向雄的事迹与剧中向雄的表现可知,本剧通过向雄的事迹告诉观众与他人的相处时,要重情重义,不谄媚,敢于直谏,要坚守自己内心的道义,这样深刻的主题令人深思。
示例1:本剧展现向雄的人生经历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示例2:向雄对待友人有情有义,面对文帝不卑不亢,直言进谏,使我印象深刻。
【点睛】参考译文:
向雄字茂伯,河内山阳人。向雄当初在河内作主簿,给太守王经做事。王经死后,向雄哭得很伤心,市人都为他悲伤。后任太守刘毅曾经无故鞭答向雄,后来吴奋代替刘毅任太守,又因少许怨言把他关进监狱。司隶钟会把向雄从监狱里征召出来当都官从事,后来钟会死了无人收殓下葬,向雄迎丧并安葬了他。文帝司马昭召见向雄并责备他说:“以前王经死了,你在东市哭他,我不问罪。现在钟会亲自做出叛逆的事,你又收殓安葬他,我如果再宽容你,将把王法放在哪里?”向雄说:“从前先王掩埋受刑人的骨骸尸体,仁德润泽朽骨,当时难道先占卜功过,然后才埋葬那些尸骨吗?现在刑法已经施行,按照法令已经处理了钟会。我被道义感化而收葬他,道义教化我这样做没错。法令在上面制定,教化在下面发扬,为什么一定要让我陷于违背生死常理的地步呢?”文帝很高兴,与他交谈并饮宴后才让他回去。
累迁为黄门侍郎。当时吴奋、刘毅都是侍中,一同在宫廷门下,起初向雄不跟他们说话。武帝知道后,敕令向雄应恢复君臣的友好关系。向雄迫不得已,便到刘毅家里,拜了两拜之后说:“我早先接受了诏令(才前来),(现在)君臣之义了结,可以吗?”说完便离去。武帝听说后大怒,责问向雄:“我让你恢复君臣友好关系,你为什么故意绝交?”向雄说:“古代的君子用礼义引荐人,用礼义摒退人,现在引荐人如同把人放在膝盖上,摒退人如同把人推入深渊。刘河内(刘毅)不成为我的敌人,已经是很万幸的了,又怎么能恢复君臣友好关系呢?”武帝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