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品味孤独 见证成长
作者简介
曹文轩,1954年1月出生于江苏盐城市农村,中国作家、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少年写作的积极倡导者、推动者。出版有长篇小说《草房子》《根鸟》《青铜葵花》《山羊不吃天堂草》等。
了解作品
《草房子》可以说是中国当代一部比较有代表性的“成长小说”。
它由九章二十余万字的篇幅组成,以一座建在“草房子”里的小学为背景,描绘了几个少男少女读书、生活、成长的历程,既弥漫着艰辛与苦痛,又闪烁着奇妙迷人的人性光芒。
2000年《草房子》获得“宋庆龄文学奖金奖”;2019年《草房子》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品味“孤独”
自读课文,为文章再拟一个标题,表达你对文章主旨或内容的理解。
“孤独之旅”,正是心灵成长之旅。
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杜小康家忽然一落千丈,无奈之下他只好和爸爸去芦苇荡放鸭。
未知的远方撩(liáo)逗着少年,可前行是纯粹的,爸爸不给乖巧温顺的鸭们一点觅食和嬉(xī)闹的可能,对杜小康的请求也置之不理。到达空旷的芦荡,空气里掺(chān)杂了各种清香,还有无数萤火虫,但这些都不能驱(qū)除他的恐慌。在芦苇荡,父子俩经受了孤独的考验。暴风雨歇(xiē)斯底里地来了,风雨中杜小康独自一人去追鸭,芦苇茬(chá)戳破了他的脚,他历经艰辛终于找回受惊的鸭子。
八月,杜小康惊喜地发现鸭下蛋了。他们都长大了!
课文梗概
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杜小康家忽然一落千丈,无奈之下他只好和爸爸去芦苇荡放鸭。
未知的远方撩(liáo)逗着少年,可前行是纯粹的,爸爸不给乖巧温顺的鸭们一点觅食和嬉(xī)闹的可能,对杜小康的请求也置之不理。到达空旷的芦荡,空气里掺(chān)杂了各种清香,还有无数萤火虫,但这些都不能驱(qū)除他的恐慌。在芦苇荡,父子俩经受了孤独的考验。暴风雨歇(xiē)斯底里地来了,风雨中杜小康独自一人去追鸭,芦苇茬(chá)戳破了他的脚,他历经艰辛终于找回受惊的鸭子。
八月,杜小康惊喜地发现鸭下蛋了。他们都长大了!
课文梗概
一、与孤独相遇
思念、害怕、恐惧、悲伤……
孤独?
这才是真正的芦荡。是杜小康从未见过的芦荡。到达这里时,已是傍晚。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杜小康有一种永远逃不走了的感觉。(P21)
一、与孤独相遇
本段是从哪些方面表现杜小康的“害怕”?
“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大山从高度上,浪潮从广度上,写出了环境对人的压迫感。让人显得渺小却又无法逃离,加剧了内心的恐惧感。
这里的气味,倒是很好闻的。万顷芦苇,且又是在夏季青森森一片时,空气里满是清香。芦苇丛中还有一种不知名的香草,一缕一缕地掺杂在芦叶的清香里,使杜小康不时地去用劲儿嗅着。(P24)
一、与孤独相遇
从视觉和嗅觉角度写出了芦荡的宁静美好,反衬杜小康孤独恐惧的心情。
从表面上看,自然与人的矛盾对立是不可避免的,但如若细心品味便会发现主人公对自然其实包含着一种又爱又恨的情感……在绝望中看到光明,在冷酷中带些暖色。
——曹文轩访谈录
除了必要的对话,他们几乎不知道再说些其他什么话,而且,原先看来是必要的对话,现在也可以通过眼神或者干脆连眼神都不必给予,双方就能明白一切。言语被大量地省略了。(P29)
二、与孤独相伴
二、与孤独相伴
【分角色朗读】
“饱了吗?” “饱了。”
“你饱了吗?” “我也饱了。
“就在河里洗碗?” “就在河里洗碗。”
“困吗?” “不困。”
干巴巴的对话背后,是干巴巴的生活。一旦失去人与人之间正常的沟通交流,人就会陷入到精神的孤立和恐慌之中。久而久之,甚至会变得迟钝、麻木。
…
喂鸭
睡觉
吃饭
喂鸭
单调乏味
后来,父子俩都在心里清楚了这一点:他们已根本不可能回避孤独了。这样反而好了。时间一久,在面对天空的一片浮云,再面对这浩浩荡荡的芦苇,再面对这一缕炊烟,就不会再忽然的恐慌起来。(P33)
二、与孤独相伴
杜小康在极致的孤独中做出了怎样的选择?
逐渐适应
人们总是担心被现实压垮,其实人的承受力是无比巨大的。学会与生活妥协,彰显了人性的智慧。
——曹文轩访谈录
雨后天晴,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杜小康长这么大,还从未见过蓝成这样的天空,而月亮又是那么的明亮。(P47)
三、在孤独中升华
关注第36-48自然段,找到“暴风雨时”和"暴风雨后"的细节描写中互相照应的部分。(提示:自然环境、鸭子与杜小康)
那天,是他们离家以来遇到的最恶劣的一个天气。一早上,天就阴沉下来。天黑,河水也黑,芦苇荡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枝芦苇被风折断的咔嚓声。(P36)
赏析P36环境描写的艺术手法与表达作用。
结构上:①推动情节,为鸭子走散、杜小康接受磨练做铺垫;②形成波澜,在孤独平静的生活中迎来可怕的暴风雨,故事陡起波澜。
内容上:①视听结合,有动有静:写天气阴沉时是静态的视觉描写,写暴风雨的内容则动态十足;②比喻夸张,“黑海”的比喻和“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的夸张,生动地写出了暴风雨来临时的可怕氛围。
雨后天晴,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杜小康长这么大,还从未见过蓝成这样的天空,而月亮又是那么的明亮。(P47)
三、在孤独中升华
关注第44-48自然段,从暴风雨之后的细节描写中找出与前文相照应的部分。
欣慰兴奋
那天,是他们离家以来遇到的最恶劣的一个天气。一早上,天就阴沉下来。天黑,河水也黑,芦苇荡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枝芦苇被风折断的咔嚓声。(P36)
那十几只受了惊的鸭,居然一步不离地挨着主人蹲了下来。(P45)
三、在孤独中升华
关注第44-48自然段,从暴风雨之后的细节描写中找出与前文相照应的部分。
被分成了无数股,一下子就在他眼前消失了。(P37)
平时这些温顺的小东西,今天却像疯了一样,只顾没头的四处乱窜。(P38)
坚强担当
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P46)
三、在孤独中升华
思考:之前想家的时候杜小康也哭了,这两处哭是一样的吗?
不一样。之前想家是无助、迷茫、恐惧的泪。在暴风雨的夜里,他和父亲奋力追赶惊散的鸭群,当杜小康像大人一样地战胜了风暴,拢住走散的鸭子时,“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他的哭是委屈的哭,是激动的哭。自己感动的泪,是对自己成长的见证。
少年时,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长大后才可能成为一个强者。
——曹文轩访谈录
八月的一天早晨,杜小康打开鸭栏,让鸭们走到水中时,突然在草里看到了一颗白色的东西。他惊喜地跑过去捡起,然后朝窝棚大叫:“蛋!爸!鸭蛋!鸭下蛋了!”(P51)
见证成长
短句使表意更加简洁明了,同时连用4个感叹号,使表达出的情绪更加强烈,突出了杜小康此时激动惊喜的心情。同时鸭子下蛋,也暗示着杜小康在暴风雨之后有了成长。
思考:最后一句话有什么特别之处?这样的方式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当他穿着破烂的衣服重新出现在油麻地时,他面容清瘦,但一双眼睛却出奇地亮,并透出一种油麻地的任何一个孩子都不可能有的早熟。几个月后,他甚至不带一丝卑微地在自己曾经就读的“油麻地小学”门口摆起了地摊。
他坐在校门口的小桥头上。令油麻地小学的老师和学生们都感震惊的是,这个当初在油麻地整日沉浸在一种优越感中的杜小康,竟无丝毫卑微的神色。他温和、略带羞涩地向那些走过他身旁的老师、学生问好或打招呼。
拓展阅读
“日后,油麻地最有出息的孩子,也许就是杜小康了!”
你有过孤独成长的体会吗?你觉得它给你带来了什么变化?请结合你的生活经验来谈一谈。
品味孤独 见证成长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遭遇困难与挫折,我们面对挫折、身处逆境的时候,我们要像杜小康一样坚强勇敢的去面对它,这样才能获得成功。
人生路上甜苦和喜忧
愿与你分担所有
难免曾经跌倒和等候
要勇敢地抬头
谁愿藏躲在避风的港口
宁有波涛汹涌的自由
愿是你心中灯塔的守候
在迷雾中让你看透
阳光总在风雨后,乌云上有晴空
珍惜所有的感动
每一份希望在你手中
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
风风雨雨都接受
我一直会在你的左右
阳光总在风雨后
成长小说通常以叙述人物成长过程为主题,通过对一个或几个人物成长经历的叙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和心理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变化过程。
《孤独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