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风万里 教案+课件 (2)

文档属性

名称 御风万里 教案+课件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03-14 11:04:49

文档简介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御风万里》,熟悉音乐主题《嘎达梅林》、《黄河船夫曲》,感受音乐的情绪及风格,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及民族精神。 感受音乐,了解作品,分辨《御风万里》中汉、藏、蒙等民族音调主题。
3、通过聆听、感受,了解音乐创作手法——对位。
2学情分析
通过从学生熟悉的歌曲旋律出发,逐渐深入加入其他各个民族的歌曲。
3重点难点
【教学重难点】
分辨《御风万里》中的汉藏蒙等民族音调主题。 通过《御风万里》的欣赏,了解音乐创作手法——对位。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嘎达梅林》为主线
教学过程:
直导:
1.《嘎达梅林》
师:
听,这是哪个民族的歌曲?
初听《嘎达梅林》(蒙古版)
师:这段音乐速度?声音?
生:缓慢。抒情、自然、豪放、舒展的感觉。
师:歌曲给我们这种缓慢的、抒情的、自然的感受。
营造的意境显得格外宽广、辽阔、深邃。像是在?
(豪放的性格特点,让你联想到了哪个民族?)
生:像在草原一样。悠闲的。拖的长长的音。像是放牧的生活。
师:没错,这是一首蒙古族短调歌曲《嘎达梅林》。
你们知道嘎达梅林么?
生:知道/不知道
师:他是蒙古族的传奇英雄。
他保护蒙古牧民的利益,反对王爷勾结军阀开垦土地,破坏牧场。在1929年聚众起义,但在1930年的激战中不幸牺牲。
蒙古族人民感谢这位蒙古英雄、悼念这位蒙古英雄,集体创作,口口相传,这首以英雄名字命名的《嘎达梅林》产生了。
让我们以庄重、肃穆的情感,
用lu 哼唱《嘎达梅林》(一句句哼、模仿)(二遍)
活动2【讲授】课时进入
师: 唱的不错。
现今,有很多人喜欢这首蒙古族民歌。他也有了我们熟悉的汉语版本,甚至还有许多歌手,如彭丽媛、腾格尔等都演唱过这首歌曲。他成了我们中国民歌中的精品。
让我们感受汉语版的《嘎达梅林》。
复听《嘎达梅林》(汉语版)
师:我们也加歌词试着唱唱?
学唱《嘎达梅林》一段
2.《御风万里》片段一:《黄河船夫曲》+《嘎达梅林》
师:同学们演唱的不错,让老师感觉到了豪放的蒙古族人民在深情演唱呢。
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的耳朵,听这段音乐:
当你们听到熟悉的《嘎达梅林》的旋律时,请举手示意。
初听:片段一
师:同学们的耳朵真敏锐。这段旋律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师:是西洋乐器管弦乐队中的铜管类——圆号。浑厚、圆润的圆号给我们一直悲壮、深沉感。
同学们,你们有关注到在《嘎达梅林》之前有一条旋律么?
谁能够哼出这段旋律?
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让我们仔细聆听
复听:片段一
师:是甜美的声音,是西洋管弦乐器中的木管类乐器双簧管呢,谁来哼唱?
生:
师:让我们一起来哼唱,(出示旋律)
《黄河船夫曲》
跟着教师,用la 先哼唱一遍。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段旋律有个特点?
生:有条旋律一直在反复出现。
师:让我们一起来唱唱这个一直不停出现的旋律。
学生学唱(中间10小节)(2遍)
师:什么类型的歌曲会一直不停反复演唱相同的曲调呢?
人在什么时候才会不停反复演唱一段旋律呢?(在不停做一样的事情的时候)
生:工作劳动的时候。是一首号子。
师:号子在劳动、工作中演唱的歌曲为了协调、指挥劳动。
其实,这也是一首民歌,而且是我们汉族民歌,叫《黄河船夫曲》。
是劳动人民摆渡黄河时所演唱的歌曲。展现船工们在惊涛骇浪中艰难行舟的豪迈之情。
活动3【活动】继续讲解
3. 对位讲解
师:那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演唱?力度?
生:有力的,饱满的声音。
我们一起,把反复出现的旋律再次感受下。
4.活动设计——对位练习
在学生演唱《黄河船夫曲》时,潜移默化加入《嘎达梅林》的旋律。
师:我们配合很默契呢!
刚才你们当了双簧管的角色,进行《黄河船夫曲》的旋律,而我呢,当了圆号,加入《嘎达梅林》的旋律。
师:如果把我们各自所唱的旋律比作一条线的话,那么我们的这两条旋律线,它们存在着什么关系 ?
生:平行
师:这两条旋律各自独立,且保持自己的旋律在一段音乐中各自同时出现。
这种手法叫做对位。那么你来分辨一下,接下来的这段音乐,它用到对位的手法了么?
活动4【练习】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
4.藏族《囊玛》
初听《囊玛》
生:有
师:有听到不同的一条旋律吗?他用了什么乐器?
师:有,小提琴
生:这是哪个民族的民歌?
师范唱
5.哈萨克族民歌
师:听这段旋律用对位的手法了么?
师:不一样的旋律听到了么?
生:
6.总结
师:同学们,我们聆听了四个片段的音乐,他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吗?
生:《黄河船夫曲》的旋律始终贯穿在始末,后面三个片段音乐都采用了对位的方法
师:是的,音乐采用了对位的手法将汉族民歌《黄河船夫曲》的旋律一直贯穿着音乐的始末。
四个片段的音乐将我们的汉族、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的音乐都融合在一起。相互交织,相互交融,这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7.乐曲后半段欣赏
师:音乐会告诉我们。继续听:
聆听《御风万里》后半段
师:这段音乐听上去什么感觉?
生:喜悦的、欢快的。
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生:他用了很多的打击乐器,速度快,节奏紧凑,活泼、振奋的感觉。
师:是啊,喜悦的、欢快的音乐告诉我们像是在为了什么而庆祝。
师:那他到底在庆祝什么呢?
这是一首在1997年7月1日演奏的交响曲。
生:庆祝香港回归!
知道1997年的7月1日是什么日子吗?
生:香港回归的日子。
师:作曲家郭文景先生专门为庆祝香港的回归,创作了这一首交响序曲——《御风万里》。
简要介绍这是一首交响序曲。
师:那这一段音乐要传达给我们什么呢?
生:民族大融合
音乐所要传达给我们的是民族之间大团圆的精神,而这种统一并不仅仅只的是各个民族之间,更是领土、领域的归属。
而对于我们来说,班级就是我们的大家庭,我们的同学就是有一个个的家庭成员。在班级里,要相互团结友爱,相互帮助,共同成长。才能让我们的班级、我们的家庭更美好!
课件11张PPT。 LOGO黄河船夫曲11/22/2018陕北民歌——《黄河船夫曲》11/22/2018浑厚、圆润甜美、优美11/22/201811/22/201811/22/2018《黄河船夫曲》《黄河船夫曲》
《嘎达梅林》《黄河船夫曲》
《朗玛》《黄河船夫曲》
哈萨克族民歌四个片段相同之处?《黄河船夫曲》贯穿始终。
后三片段都用到了对位法。11/22/2018复调音乐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独立的旋律以对位的方式,和谐的统一为一个整体的音乐叫做复调音乐。 LOGO郭文景(1956— )我国当代作曲家,现任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副主任和教授。
代表作:歌曲《狂人日记》、《夜宴》
交响合唱《蜀道难》
交响诗《川崖悬葬》
协奏曲《愁空山》
等11/22/2018御风万里11/22/2018御风万里引子+A段+B段+A段+尾声11/22/2018新中国的器乐创作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的民族乐创作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也大胆地借鉴了一些西方创作的经验,创作出了一批具有浓厚民族风格,又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优秀作品。
外来乐器“民族化”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